口腔頜面部腫瘤一優秀課件_第1頁
口腔頜面部腫瘤一優秀課件_第2頁
口腔頜面部腫瘤一優秀課件_第3頁
口腔頜面部腫瘤一優秀課件_第4頁
口腔頜面部腫瘤一優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頜面部腫瘤一第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節概論

第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發病情況頭頸部腫瘤占全身腫瘤的21.25%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占全身性腫瘤的8.2%良、惡性腫瘤之比為3:1

第3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性別年齡

男女構成比約為2:1年齡以40—60歲為最高峰

第4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組織來源

良性(Benign):牙源性及上皮源性腫瘤多見.其次為間葉組織腫瘤惡性(Malignant):上皮組織來源最多,鱗癌占80%.其次為腺源性上皮癌:粘液表皮癌腺樣囊性癌

第5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好發部位

良性:牙齦,口腔粘膜,頜骨與顏面部惡性:舌,頰粘膜,腭,上頜竇等第6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診斷及治療診斷及治療特點

位置表淺,易于早發現、早治療、預后好咀嚼、語言的重要器官,與顱腦、頸部血管,神經鄰近,給治療帶來困難第7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診斷早期發現,正確診斷是根治惡性腫瘤的關鍵

病史采集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X線、CT、MRI、超聲、同位素等穿刺檢查及細胞學檢查活組織檢查

第8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治療治療原則

良性:以手術為主惡性:根據組織來源、生長部位、分化程度、發展速度、臨床分期、機體狀況全面考慮,以確定適當治療方案常用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

第9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口腔頜面部腫瘤的預防

消除或減少致癌因素及時處理癌前病損加強防癌宣傳開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監測第10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節

口腔頜面部囊腫

Maxillafacialcyst第1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軟組織囊腫

皮脂腺囊腫:Sebaceouscyst腺管堵塞皮脂排泄受阻囊皮膨脹涎腺囊腫:Salivarycyst粘液腺囊腫

腺管堵塞涎液舌下腺囊腫潴留而形成

鰓裂囊腫:Branchialcleftcyst胚胎鰓裂殘余上皮組織所形成。第1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臨床表現

皮脂腺囊腫Sebaceouscyst常見于面部皮膚,囊皮與皮膚粘連,中央有一色素點,囊內容為凝乳狀(豆渣樣)物。第13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粘液腺囊腫mucocele下唇多見,半透明,狀似小水泡,可反復破潰,再復發,表面粘膜正常或灰白色。第14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舌下腺囊腫sublingualglandcyst位于口底一側,隆起,青蘭色,極軟,有波動,再大時舌體抬高叫“重舌”。第15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鰓裂囊腫Branchialcleftcyst20—50歲多見,頸上部一側,表面光滑,生長慢,質地軟,有波動感,感染時可有不適感,疼痛,突增大,如破潰不愈—鰓裂瘺。

第16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治療

手術摘除鰓裂囊腫、皮脂腺囊腫選擇沿皮紋做梭形切口舌下腺囊腫只需摘除腺體,無須徹底摘除囊皮粘液腺囊腫選擇唇紅內外縱切口,切忌橫切口第17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頜骨囊腫

根尖囊腫Radicularcyst慢性肉芽腫受炎癥刺激引起牙周膜上皮殘余中央變性液化,組織液滲出而形成。第18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始基囊腫Primordialcyst牙體形成前,炎癥,損傷刺激,使造釉器星網狀層變性,滲液蓄積而形成第19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含牙囊腫Dentigerouscyst牙體形成后,縮余釉上皮與冠面之間出現滲液而形成。第20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角化囊腫Keratocyst來源于牙胚和牙板上皮殘余。

第2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臨床表現

多見青壯年根尖囊腫多見有病灶牙始基、角化囊腫多見于下頜角及升支部含牙囊腫多見下頜角及13、23部位早期無癥狀,骨質膨大時觸診時有乒乓球樣感。受累牙可松動。移位。穿刺為淡黃色液體,有膽固醇結晶X線片示骨質壓迫性吸收,可見圓形,卵圓形密度減低區

第2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診斷

依據臨床表現穿刺X光片

第23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治療

囊腫摘除術

第24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節

瘤樣病變和良性腫瘤

Like-tumorlesionandbenigntumor第25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瘤樣病變

Like-tumorlesion

指具有腫瘤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質是炎性或增生性疾病如:牙齦瘤epulis色素痣nevi第26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牙齦瘤epulis

特點:來源于牙周膜及牙槽骨骨膜,它的外形像腫瘤,但無腫瘤的生物學特征,認為是牙齦局限性、慢性炎癥性增生。創傷,慢性刺激是其主要原因。治療:手術切除,范圍大,累及牙、牙槽骨則需拔除病變區域牙齒。反之術后易復發。

第27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色素痣nevi

特點:發生于皮膚,為淺棕色,無毛,無自覺癥狀,分為皮內痣、交界痣、復合痣。突起于皮膚的交界痣易受刺激而惡變。治療:手術切除,須行病理學檢查。第28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血管瘤

Hemangioma起源于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是先天性良性腫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分類: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廣泛方法蔓狀血管瘤第29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毛細血管瘤

capillaryhemangioma

多見皮膚,色鮮紅或紫紅,平皮膚表面,周界清,外形不一,壓之退色,去之復原。此型稱葡萄酒斑狀血管瘤。另一類突出皮膚,高低不平似楊梅狀,又叫楊梅狀血管瘤。第30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海綿狀血管瘤

cavernoushemangioma由襯有內皮細胞的無數血竇組成,血竇大小不一,外形不一,如海綿狀結構。好發唇、舌頰口底等,蘭紫色,質柔軟,可壓縮,體位變化陽性。可與毛細血管型并存,稱混和性血管瘤。第3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蔓狀血管瘤

plexiform

hemangioma

是由血管壁擴張的迂回彎曲的小A-V直接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葡萄狀,有搏動感,皮溫稍高,聽診有吹風樣雜音。多見于顳淺A所在的區域。

第3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血管瘤的診斷

依據臨床表現穿刺體位變化試驗瘤腔造影、動脈造影

第33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血管瘤的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低溫冷凍激光硬化劑注射

第34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成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

來源于造釉器和造牙上皮,屬牙源性腫瘤。第35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臨床表現

多見于青壯年,男女無差別多見于下頜體及下頜角部生長緩慢,無痛漸進性頜骨膨大,可破壞骨外板,按之有乒乓球樣感,牙可移位,松動,脫落腫瘤可實質性,有囊性變有一定的局部浸潤性——臨界瘤少數有發生惡變之可能X-線表現為單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壞,瘤區牙根可吸收第36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治療手術治療在腫瘤外正常骨質0.5Cm處切除下頜一側切除頜骨節段切除+植骨

第37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

組織來源:唾液腺上皮、有粘液樣、軟骨樣間質,又叫混合瘤(mixedtumor)第38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多形性腺瘤臨床表現:多見30—50歲,女>男。多見與腮腺(80%),其次是頜下腺、腭腺。病史長,生長慢,無自覺癥狀。界限清楚,質地中等,表面呈結節狀,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包膜不完整,包膜與瘤體粘著性差,易與瘤體分離,單純切除易復發——臨界瘤。X-線為占位性病變,導管分支推移呈“抱球狀”改變。第39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40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多形性腺瘤治療腮腺:手術治療,注意保護面神經。腫瘤位于淺葉時行淺葉+腫瘤切除術;腫瘤位于深葉時行腮腺全切除術。頜下腺、腭腺做腫瘤+腺體摘除術。第4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節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

Maxillafacialmalignanttumor第4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舌癌

Carcinomaoftongue臨床表現常見男>女;男女比例為4-5:1;舌前2/3多為鱗癌,舌根多為腺癌好發于舌緣中1/3,其次為舌尖,舌背舌根臨床多為浸潤型或潰瘍型生長快,惡性度高,浸潤性強第43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臨床表現

5.波及舌肌,致舌運動受限6.舌根部癌常有劇疼7.轉移早,轉移率高40%左右8.轉移途徑:常在同側、對側頸部淋巴結,遠處多轉移至肺部第44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舌癌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三聯治療:先放療,后手術,再化療放療不敏感—原發灶+頸清掃術波及口底頜骨—舌頜頸聯合根治術+術后放化療預防性頸淋巴清掃術第45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牙齦癌

carcinomaofgingiva

臨床表現下牙齦>上牙齦;男性>女性分化度高,生長較慢,以潰瘍型最多見早期向牙槽突及頜骨浸潤,使骨質破壞,牙松動,疼痛。上牙齦—上頜竇及腭部浸潤;下牙齦—口底,頰部;向后—磨牙后區及咽部——張口受限。第46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牙齦癌臨床表現4.下牙齦淋巴結轉移早,多見,向患側頜下及頦下—頸深淋巴結5.遠處轉移較少見第47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治療:牙齦癌多為高分化,放療不敏感,以手術為主。下頜牙齦癌—下頜骨方塊切除+頸清掃術或舌骨上清掃侵犯頜骨---頜骨節段或一側切除+頸清掃術上頜牙齦癌—上頜骨次全切;侵犯頜骨—行上頜骨全切除術,2-3周后再行頸淋巴結清掃術第48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涎腺癌

Carcinoma

ofsalivaryglands臨床表現來源于腺上皮,腮腺多見,其次是頜下腺,舌下腺的實質性腫塊90%以上是惡性腫瘤生長快或近期生長變快或固定有疼痛或不適感第49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臨床表現

4.腮腺癌可伴有面神經麻痹,頜下腺,舌下腺可伴有舌麻木或運動障礙5.X-線造影:分支導管中斷—碘油外溢→碘油池第50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51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52頁,共5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根據病理分類

臨床上常見的涎腺癌主要有

粘液表皮樣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臨床表現與多形性腺瘤相似頸淋巴結轉移及血行轉移均少見生存率高,預后好第53頁,共56頁,2023年,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