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檢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

檢測試題參考答案(時間:45分滿: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小題每小題分,共4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103~104頁1.(2013無錫)畢生夢想消除饑: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淡泊名利一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感動中國頒獎詞最適合的人選是B)A.鄧先C.詹佑

B.袁隆平D.鄧世昌解析:題中關鍵詞“田疇農”只有袁隆平適合。鄧稼先人稱“兩彈元勛詹天佑是鐵路工程師鄧世昌近代史著名水提督。故A、CD均不合。2.(2013濱)做無名英雄兢兢業嘔心瀝血在我國國防科技戰線上奮斗了28年,被譽為“兩彈元勛”的英雄模范人物(B)解析:A項“鐵人”王進喜,B項“兩彈元勛”鄧稼,C項是“黨的好干部”焦裕祿,D項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3.“兩彈一星”中的“一星”指造地球衛年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C)A.“宮一號”B.“嫦娥一號C.“方紅一號”D.“神舟號”解析: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于1970成功發射。A項2011年B項2007年D項1999年功。4.(2012濰坊)2011年11月神八號”發射成這是我國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次成功。追溯歷,上世紀70年代我國在同一領域取得的成就(D)A.第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中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C.“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D.“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解析:題干關鍵詞“同一領域”70年代A是1964年,B項是1960年C項1973年但不是同領,故選D。5.下科技成就居世界首位的是(D)A.第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

B.第艘無人飛船發射成功C.第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D.育“秈型雜交水稻”解析:A、、三項只是我國的第,但在世界上同類的成就早已有了,所以都不是世界首位。6.我的貝貝同學用了幾分鐘的間便將參加全國作文大賽的稿件送到了北京組委會編輯部這得益于哪項技術的發(B)A.快發達B.電子網絡C.打話D.寄號信解析:題干中“幾分鐘時間”故AD兩均做不打電話可用幾分鐘但不完內容,只有利用網絡技,發電子郵件的方式可以做,故選。7.“863”劃的制定與實施主要是為(B)A.發現代農業,解決溫飽問題B.跟世界先進水,發展高新術C.發基礎教育,提高全民素質D.研“兩彈一星,增強國防力解析:“863”劃主要是發展中的高新技,故選B8.家農村的李良同學,因家庭七年級時就被父母帶去外地打,他父母違反了(C)A.《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B.《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D.《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解析《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法規定凡是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性別民種,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李良應享有九年義務教,即初中畢業。9.自20世90年代以來,黨和家實施“教興國的展戰略明確提出要放“優先發展戰略”領域的是A)A.教B.海洋高科技C.高教育D.電子產業解析:我國提出“科教興國”戰明確提出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0.1956年中共中央為推動文藝事業的發提出的方針(A)①“百花齊放”②陳出新③“百家爭鳴”④百花爭艷A.①B.②④C.①D.①④解析:1956年出推動文藝事業展的“雙百”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1.第29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勇金、21銀、銅,第一次名列奧運會金牌榜首位。你知道這屆奧運會的舉辦時間與地點分別(B)2

A.2007年北年北C.2009年倫年倫解析:倫敦是第屆奧運會的舉城第29屆北京年舉辦的。“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是《茶館》作者老舍的對理解正確的(A)A.文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源于會又反映社會B.文形式應當豐富多彩C.文作品必須有明確的主題D.文作品應該體現作者獨特的格解析:這句話其實是說《茶館》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故選A。13.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育課被列為學校的重點課,其要目的是(D)A.豐課外生活B.提高群眾體水平C.落課程改革要求D.增強學生體質解析:體育課成為重點課程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B項反的全民健身運動。14.在活動課上小華為下面這張物票證配上了說明文,中正確的是(A)①發行這種票證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商品供應嚴重匱乏②一張布票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發行的③是當時人們買布所需要的票證④這一張布票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通用A.①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票證的出現是由于當時經發展水平,商品嚴重缺乏造成的。票證上的時間是1983年改開放后的,“山東省布票說明是山東省范圍內統一使,故②④錯。湛)如右圖反映的社會現象出現的社會時期(D)A.民初年B.南國民政府統治時期C.新國成立初期D.改開放以來解析:圖中的求職培訓是改革開在就業制度變化時出現的“養老醫保”是改革開放后在社會保障方面出現的新制度。讀材料完成16~17題3

“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現代年輕人穿著都講究舒服而且個性時尚”。16.這種變化發生在A)A.改開放后B.改革開放前C.20世60年D.21世紀解析:這種穿著的變化發生于改開放在世紀80年就開始了。17.這種“穿著”的變化反映的實質問題(BA.國形勢的影響B.經發展促進了思想解放C.紡業的發展D.服產業的發展解析:C、兩項只是表面現象不是實質問題。國際形勢是影響因,但絕不是實質,只有國內人民經濟發展,思想解放了,會有這種變化。18.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困如城鄉差距大群眾看病難下崗失業人員增多等問,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A)A.大發展生產力集力量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B.大發展非公有制經,實現體人民的共同富裕C.提國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素質D.實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解析:題干中的這些問,都是經濟不發達的表,以解決的根本途徑是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實力。19.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目的(C)①減輕用人單位的負擔②輕院的負擔③人民敢看,看得起病④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A.①③C.①④

B.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醫保制度改革是想減輕用單位的負,使病人敢看,看得起,這是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一大亮點,而不是為減輕院的負擔。20.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當選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整個民族為之動,不僅為他“刺破青天鍔未殘”自,而且更震撼于他那種“國為重”、挺起民族復興大業堅實脊梁的精神下人物與錢學森同一時代且堪稱“民族脊梁”的(C)①鄧世昌②謇③進喜④鄧稼先⑤隆平A.①B.②③④C.③⑤D.①③④⑤解析:張謇是清末狀元。故②不入選。所以、、項可直接排除。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4

二、非選擇(本大題共小題其中21題10分,22題16分23題18分24題16分,共6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104~106頁)21.連連看將人物與其相應內容用直線連:解析:本題是考查對本章基礎知的準確記憶。鄧稼先人稱“兩彈元勛,楊利偉于年進入太空袁隆平1973年育出第一代秈型雜交水,鄧小平提出了教育要“三個面向”。老舍的《茶館》反映了中國當時的大社會。答案: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年世界水稻種面積為22.5億畝,中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億畝,約占總面積的10%,但量卻占了總產量的被稱為“東方魔稻”。如果將常規稻全部換種雜交稻全界水稻總產量可翻一,多養活10億口。——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材料二1999年9月18日,黨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首都人民大會堂召開大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貢獻的科學專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號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向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學,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的偉大精神。請回答(1)據材料一回答,袁隆平培育出型雜交水稻的時?(2分水稻名稱是什么?分被為什么?(2分(2)袁隆平被國際農學界譽為什?分(3)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使我國乃至世界糧食產量大,充分證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分(4)材料二中兩一星研制程中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是?(2分)他被譽為什?(2分(5)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精神品?(2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科技“兩彈元勛”鄧稼“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知,以及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5

答案:(1)1973年2分“型交水稻(2分)“東方魔稻(2分(2)雜交水稻之父(2分(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2分(4)鄧稼先2分“兩彈元勛(2分)(5)刻苦鉆研,奮發圖強,勇于探,不為名利(思相近即可(2分23.閱讀材料材料一四位科學家一封:中應該不甘落后要從現在就抓,用力所能及的資源和人力跟蹤新技術的發展進,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經濟實力相當好了時再,否則就貽誤時機,以后永遠翻不了身。——《關于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材料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請回答(1)材料一中四位科學家的信是關于什么內容分)這封信中建議的提出和得到批示的時間是何時(2分這計劃被為什么計?(2分(2)你知道有哪些領域的科技屬于材料一中計劃的內容(列舉兩)?(4分(3)據材料二回答,我國的教育發的方向?(2分最早由誰先提出的?(2分(4)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長期持續發,國政府頒布了哪一法?(2分)后來又提出了什么發展戰略(2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科技教育的知識863計劃的提出與命名。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義務教育法,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等。答案:(1)高技2分)年3(2分“863計劃2分)(2)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動化、海洋高技項可(4分(3)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來2分)鄧(2分(4)《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分教優先發(2分)24.漫畫解析:閱讀以下漫,解讀相關的內容:(1)以上兩圖中的現象出現于什么時?(2分)(2)圖一反映的是我國哪一制度的改?(2分這一制度改革還有哪些內?(4分(3)圖二反映的是我國哪一制度的改?(2分這一制度改革還有哪些內?(4分(4)在我國這一時期的改革中,還哪些方面的變請列舉一例具體說明。(2分6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國衣、食、住、行的變化和就業制度保制度的變化。答案:(1)改開放后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