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液液萃取課件_第1頁
第三章液液萃取課件_第2頁
第三章液液萃取課件_第3頁
第三章液液萃取課件_第4頁
第三章液液萃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液液萃取

3.1

概述

?液液萃取,常稱(有機)溶劑萃取

?溶劑與液體混合物不互溶或部分互溶

?溶質在兩液相間因溶解度差異

??溶質A:混合液中欲分離組分

原溶劑(稀釋劑)B:混合液中的溶劑

?萃取劑S:所選用的溶劑

3.1.1基本過程

攪拌

?加料

?混合

?分相

?排除

?純化和回收

混合液A+B

萃取劑

(溶劑S)萃取相E(S+A+B)

萃余相R(B+A+S)

實驗室液液萃取過程

分液漏斗有機相水相

3.1.2處理對象和特點

?分離對象——液液混合物

?相對揮發度等于或者接近1;

?溶質A濃度很小而稀釋劑B易揮發;

?混合液含熱敏性物質;

3.1.2處理對象和操作要點

?萃取操作的要點

?選擇適宜的萃取劑是一個關鍵問題

?兩個液相應具有一定的密度差

?溶質與萃取劑的沸點差較大

3.1.3液液萃取在工業上的應用

?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

?分離輕油裂解和鉑重整產生的芳烴和非芳烴混合物

?用酯類溶劑萃取乙酸,用丙烷萃取潤滑油中的石蠟

?在生物化工和精細化工中的應用

?以醋酸丁酯為溶劑萃取發酵液中的青霉素

?香料工業中用正丙醇從亞硫酸紙漿廢水中提取香蘭素

?冶金工業中的應用

?用溶劑LIX63-65等螯合萃取劑從銅的浸取液中提取銅

3.2液液萃取過程的基本原理

3.2.1液液萃取的平衡關系

?三角相圖

?相組成表示法

?溶解度曲線、聯結線及臨界點

?杠桿規則

?分配關系

?分配系數

?分配曲線

三角形相圖——相組成表示法

?三角形坐標圖通常有等邊三角形坐標圖、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標圖和非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標圖,如圖所示,其中以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標圖最為常用。

三角形相圖——相組成表示法

三個頂點:純物質

三條邊上的點:二元混合物的組成

H點的組成為:

HA混合物的組成用質量分數表示

·xA?BH?0.7

xB?AH?0.3

BS三角形相圖——相組成表示法

三角形內的任一點:一定組成的三元混合物

AM點的組成為:

xA?BE?0.4

xS?BF?0.3

xB?SG?0.3

HKExA?xB?xS?0.4?0.3?0.3?1.0B

M

FW

DGS

三角形相圖——溶解度曲線、聯結線

?

溶解度曲線與聯結線(共軛線)

1)溶解度曲線

共軛相:R相和E相

聯結線(共軛線):RE均相區

EMR萃取操作只能在兩相區內進行

兩相區

三角形相圖——溶解度曲線、聯結線

?

輔助曲線和臨界混溶點

輔助線的作法

輔助線

的作用:

求任一平衡液相的共軛相

P點:臨界混溶點

RPE

C3

C2

C1

三角形相圖——溶解度曲線、聯結線

?臨界混溶點的特點

?由于聯結線通常都有一定的斜率,因而臨界混溶點一般并不在溶解度曲線的頂點。

?P點將溶解度曲線分為兩部分:靠原溶劑B一側為萃余相部分,靠溶劑S一側為萃取相部分。

?臨界混溶點由實驗測得,但僅當已知的聯結線很短即共軛相接近臨界混溶點時,才可用外延輔助曲線的方法確定臨界混溶點。

三角形相圖——杠桿規則

?

三點共線

M點:和點

R(E)點:M點與E(R)點的差點

?

線段成比例

F●

RME?EMRERM?MERREM?MERRE

M

?

若原料液F中加入純溶劑S,則表示混合液組成的點M視溶劑加入量的多少沿FS線變化,點M的位置由杠桿規則確定:

MFS?MSF

分配關系——分配系數

?分配系數

?一定溫度下,某組分在互相平衡的E相與R相中的組成

k表示,即

之比稱為該組分的分配系數,以

溶質A在萃取相E中的組成yAkA??溶質A在萃余相R中的組成xA原溶劑B在萃取相E中的質量分數yBkB??原溶劑B在萃余相R中的質量分數xB

分配關系——分配系數

?分配系數

?kA值與聯結線的斜率有關

kA值愈大,萃取分離的效果愈好

聯結線的斜率>0

kA>1,yA>xA

聯結線的斜率為0

kA=1,yA=xA

聯結線的斜率<0

kA<1,yA<xA

分配關系——分配曲線

?

分配曲線

A

yA?f(xA)——分配曲線的數學表達式

yA

分配曲線

x

F

P

N

P

E

R

BMS

O

xA

分配曲線的作法:

A

yA

x

F

P

P

N

E

R

BMS

O

?以共軛相的萃余相組成xA為橫坐標,以萃取相組成yA為縱坐標,則可在yA~xA直角坐標圖上得到表示這一對共軛相組成的點N。

xA

3.2.2萃取過程的影響因素

?萃取劑的影響

?操作溫度的影響

?原溶劑條件的影響

?乳化的影響

影響因素——萃取劑

1、萃取劑的選擇性和選擇性系數

1)萃取劑的選擇性,一般用選擇性系數β表示

kAyA

???kBxAβ=1

yByA?xByBxAxByAyB?xAxBA、B兩組分用萃取分離不適宜;

β>1,萃取時組分A可以在萃取相中濃集,β越大,組分A與B萃取分離的效果越好。

2)選擇性系數和分配系數的關系

kA愈大,kB愈小,選擇性系數β愈大

影響因素——萃取劑

2、萃取劑S與稀釋劑B的互溶度

組分B與S的互溶度,影響溶解度曲線的形狀和兩相區面積。

?axEm?Emax

B、S互溶度小,兩相區面積大,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濃度ymax'較高。B、S互溶度愈小,愈有利于萃取分離。

影響因素——萃取劑

3、萃取劑的回收

被分離體系相對揮發度α大:用蒸餾方法分離;

如果α接近1:可用反萃取,結晶分離等方法。

4、萃取劑的其它性質

1)萃取劑的密度:萃取劑與被分離混合物應有較大的密度差

2)界面張力:界面張力較大時,有利于分層;界面張力過大,難以使兩相混合良好;界面張力較小時,兩相難以分離。

首要考慮的還是滿足分層的要求。

一般不選界面張力過小的萃取劑。

3)粘度

:粘度小對萃取劑有利

4)低毒、安全、經濟

影響因素——萃取劑

?

萃取劑選擇原則

?

選擇性好:分離系數大。

?

萃取容量大:單位體積或單位質量溶解萃取物多。

?

化學穩定性強:耐酸堿、抗氧化還原、耐熱、無腐蝕。

?

易與原料液相分層:不乳化、不產生第三相。

?

易于反萃或分離:便于萃取劑的重復利用。

?

安全性好

:無毒或低毒、不易燃、難揮發、環保。

?

經濟性好:成本低、損耗小。

影響因素——萃取劑

?萃取劑的選擇依據

?利用溶解度參數理論指導溶劑的選擇:

?溶解度本質:固相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及固-液兩相分子間兩種作用力的綜合平衡的結果。

?能最大限度地削弱生物分子間的作用力,盡可能地增加目的分子與溶劑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根據相似相溶的規律選擇

?分子結構上的相似性,分子間作用力相似。

?根據被提取物的介電常數來選擇

?選擇與溶質的極性相近

影響因素——萃取劑

?

常用萃取劑

?中性萃取劑:包括含磷類、含氧類和含硫類重型萃取劑,如磷酸三丁酯(TBP)、甲基異丁基酮(MIBK)、二辛基亞砜(DOSO)等。

?有機酸萃取劑:包括有機磷酸、有機磺酸、羧酸等。

?胺類萃取劑:各種有機胺和胺鹽。

?螯合萃取劑:各種有機螯合物、冠醚等。

影響因素——操作溫度

?影響相平衡關系

?物系的溫度升高,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加大

溫度升高,兩相區面積縮小

?溫度升高,兩相區面積減少

?溫度低分離效果較好,但傳質慢。

影響因素——原溶劑條件

?pH值:

?影響弱酸堿的分配系數,萃取的選擇性,產物穩定性

?鹽析:

?無機鹽類可降低溶質及有機相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適量鹽類有利于溶質轉移至有機相及有機相與水相的分層。

?過量可能會帶入雜質

影響因素——原溶劑條件

?帶溶劑:

?定義:能與產物形成復合物,使產物更易溶于有機溶劑相中,該復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又很容易分解的這樣一種物質。

?離子萃取:正負離子結合成對的萃取。如脂肪堿做帶溶劑萃取四丁胺

?反應萃?。盒纬山j合物的萃取。如檸檬酸在酸性條件下與萃取劑形成中性絡合物的萃取

影響因素——乳化

?乳化:形成乳狀液的過程

?乳狀液:是一種(或幾種)液體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體之中所構成的分散體系。

苯—水

振搖后分層

苯-水-肥皂

振搖形成乳白色液體

?分散相:乳狀液中被分散的一相(內相)

?分散介質:乳狀液中連續相(外相)

影響因素——乳化

?乳化劑:

?在此過程中所加入的添加物(肥皂)為乳化劑

?一類表面活性劑,可增強乳狀液的穩定,由親油基和親水基兩部分組成。

?一端為親水基團或極性部分(

-OH等)

?一端為疏水性基團或非極性部分(烴鏈)

?乳狀液分類:根據內外相的性質,乳狀液主要有兩種類型

?水包油型(O/W):油分散在水中,如牛奶、雪花膏等

?油包水型(W/O):水分散在油中,如原油、香脂等

影響因素——乳化

?乳狀液穩定原理

?定向楔理論

?界面張力理論

?界面膜的穩定理論

?電效應的穩定理論

概括地說:液滴表面形成了一層牢固的膜,阻礙液滴的聚結分層,從而使乳狀液保持一定的穩定。但乳狀液是一個熱力學不穩定體系,有聚結分層降低體系能量的趨勢。

影響因素——乳化

?影響乳狀液穩定的因素

?界面膜及其強度

?界面電荷

?乳狀液的粘度

?乳狀液的分散度

破乳

???定義:乳狀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團,形成大液滴,最終使油水兩相分層析出的過程。

破乳方法:物理機械法和物理化學法

物理機械法:

???????過濾

■加熱

離心分離

■高壓電

稀釋

■吸附

頂替法

變型法

反應法

物理化學法:

3.3萃取過程的計算

?萃取方式

單級接觸萃取

多級接觸萃取

微分接觸萃取

3.3.1

單級萃取

3.3.1

單級萃取

?一般已知:

原料液的流量F和溶質A的質量分數xF,

萃取劑中A的質量分數yS,

體系的相平衡數據和分離要求(萃余相的質量分數xR)

?要計算:

所需的萃取劑用量S,

萃取相的量E,

萃余相的量R和萃取相組成xE。

一、利用三角形相圖的圖解計算

計算步驟如下:

1、根據已知的平衡數據作溶解度曲線及輔助曲線。

2、由已知原料液組成xF,在AB邊上確定F,連結S、F,有:

SFM?FMSP同時可在圖中確定混合點M。

3、過M利用輔助曲線作聯結線有:

RME?EMRRME?MRE4、連點S、E和點S、R并分別延長交AB于點E'和R',則點E'和R'分別表示萃取液和萃余液的組成。

一、利用三角形相圖的圖解計算

F?S?E?R?MFxF?SyS?EyE?RxR?MxM由杠桿規則可知(計算過程見下一頁):

F(xF-xM)S?(xM-yS)M(xM-xR)E?(yE-xR)M(yE-xM)R?(yE-xR)同理可得E'、R'

一、利用三角形相圖的圖解計算

由于:R+E=M,所以R=M-E①

RxR+EyE=MxM②

(M-E)xR+EyE=MxM(M

-E)xR?MxM-EyEMxM-EyEM-E?xRExMyE?(1-)/(1-)MxRxRExR-xM?MxR-yEM(xR-xM)?E?xR-yE

兩邊同除以MM-EMxM-EyE?MxRMxMEyE1-?-?MxRMxREyExM(1-)?1-MxRxR

E二、S和B完全不互溶時的圖解計算

當S和B完全不互溶時,則萃取相含全部溶劑,萃余相含全部稀釋劑,萃取前后的物料衡算式為(萃取劑為純溶劑):

F?SY1?BX1BX分配曲線

BY1?-(X1-XF)S3.3.1

單級萃取

?存在問題:

單級萃取簡單,效率低,目的產物在萃余相中的殘留量仍然較多;為達到一定的萃取率,間歇操作時需要的萃取劑量較大,或者連續操作時所需萃取劑的流量較大。

?解決辦法:

需要采取多級萃取,增大萃取效率。

3.3.2

多級錯流萃取

料液在第一級進行萃取后的萃余相R1繼續在第二級用新鮮溶劑萃取,一次直到第N級的萃余相RN得濃度符合要求為止。

3.3.2

多級錯流萃取

?一般已知:

操作條件下的相平衡數據,

原料液量F及組成xF,

溶劑的量S和組成yS和萃余相的組成xR。

?要計算:

所需理論級數N,

離開各級的萃余相和萃取相的量及組成。

一、利用三角形相圖的圖解計算

1、按第1級原料液萃取劑的量和組成,確定第1級混合后的量和組成得M1,

2、過點M1作聯結線得經第一級萃取后的萃取相E1和萃余相R;

3、按第2級進料R1及萃取劑的量和組成確定第2級混合液的量和組成,得點M2;

4、重復2和3得方法的方法,直至第N級萃余相RN濃度符合要求。

二、S和B完全不互溶時的圖解計算

此時對各級分別作物料衡算:

BY1?-(X1-XF)SBY2?-(X2-X1)S...BYN?-(XN-XN-1)S分配曲線

上式即為各級的操作線,其斜率為一常數-B/S:

3.3.3多級逆流萃取

E'XFF1E1Y1X1R12E2Y2X2R2Xi-1Ri-1iXiRiXN-1RN-1NXNRNE3Y3EiYiEi+1Yi+1ENYNSYSR

3.3.3多級逆流萃取

?流程:

原料液F從第1級進入,依次經過各級萃取,成為各級的萃余相,其溶質組成逐級降低,溶劑S從末級第N級進入系統,依次通過各級與萃余相逆相接觸,進行萃取,使得萃取相中的溶質組成逐級提高,最終獲得的萃取相E1和萃余相RN通過脫溶劑塔脫除溶劑,并返回系統循環使用。

?特點:

連續逆流操作,混合物可分離程度較高。

3.3.3多級逆流萃取

?一般已知:

操作條件下的相平衡數據,

原料液量F及組成xF,

溶劑的量S和組成yS和萃余相的組成xR。

?要計算:

所需理論級數N,

離開各級的萃余相和萃取相的量及組成。

一、利用三角形相圖的圖解計算

1、由xF、x'N的值分別定出點F、R'N,連點S(設萃取劑為純S)和RN',交溶解度曲線左側于點RN,此點代表最終萃余相組成。

2、對全級作總物料衡算有

F?S?E1?RN?M連接點F和S,根據杠桿規則得代表混合液量及組成得點M;連接點RN和M并延長交溶解度曲線于E1,則E1和RN的量也可按杠桿規則確定。

Δ

E'XFF1E1Y1X1R12E2Y2X2R2Xi-1Ri-1iXiRiXN-1RN-1NXNRN3、對第1級、第2級、…第N級分別作物料衡算

E3Y3EiYiEi+1Yi+1ENYNSYS?F?E1?R1?E2?R?E?R?E223

?1?

?

?R?EN?RN-S

?N?1

得F-E1=R1-E2=…=RN-S=Δ

點Δ求法:分別連接點E1、F和點S、RN并延長之,所得交點即為點Δ,它位于三角形相圖外,稱之為操作點。

Δ

4、點E1作聯結線得表示第1級萃余相組成得點R1。

5、連接點Δ和R1并延長交溶解度曲線于點E2(習慣上稱過點Δ的直線為操作線)。

6、重復4和5的方法直至表示萃余相組成的點RN小于規定值。

Δ

二、利用直角坐標系求解——操作線作法

?在第一級與第i級間作溶質A的物料恒算

Fx?Ey?Rx?EyFi?1i?1ii11

?E1?RiF?Yi?1??xi??y?x1F?E?EE

i?1i?1?i?1??上式為多級逆流萃取的操作線方程。表示離開任一級i的萃余相組成與進入該級的萃取相組成之間的變化關系。據此式可在直角坐標圖上繪制出操作線。

操作線兩端點:N(xF,y1)、W(xn,ys)

y

W(xn,yS)

N(xF,y1)?

x

二、直角坐標系求解——操作線作法

兩端點坐標分別為(xF,y1)和(xn,ys),連接各點為光滑曲線,即為操作線

yF

Rm-1

E1

N(xF,y1)

RN

Em

W(xn,yS)

x圖解步驟

?在x~y直角坐標系中標繪分配曲線OQP?作操作線WN(利用三角相圖上的操作線或利用操作線方程)

?從點N(xF,y1)開始在分配曲線和操作線間繪制梯級,直至跨過點W(xn,ys)為止。

?理論級數=梯級數

三、B、S完全不互溶

Y?在第1級與第i級間做溶質A的物料衡算

BXF?SYi?1?BXi?SYiBB??Yi?1?Xi??Y1?XF?SS??

Y1

J

?

上式為B、S完全不互溶多級逆流萃取的

操作線方程,表示離開任一級萃余相組

XN

XF

X

成Xi與進入該級萃取相組成Yi+1間的變化關系。

?此操作線為:斜率=B/S,連接點(XF,Y1)、

(Xn,Ys)的線段。

?????圖解法

步驟:

Y

在X~Y坐標上繪制分配曲線;

在X~Y坐標上繪制操作線DJ;

Y1

J

從J點出發,在分配曲線與操作線

間繪制梯級。

D

XN

XF

X

3.3.4微分逆流萃取過程

?采用類似于吸收原理和計算方法可得:

(1)傳質單元高度

G

(HTU)?L(HTU)oy?axkaAkoyaAax

(2)傳質單元數

(NTU)ax??x1dxx?x*x2(NTU)oy??y1y2dyy*?y(3)總傳質高度

H?(HTU)ax?(NTU)axH?(HTU)oy?(NTU)oy

3.3.5最小溶劑比(S/F)min和最小溶劑用量Smin?萃取操作中,用溶劑比S/F來表示溶劑用量對設備費和操作費的影響。

SB?操作線與分配曲線距離?,理論級數?,設備費??,???FS?溶劑回收成本?,操作費?最小溶劑比(S/F)min:是指當操作線與分配曲線(平衡線)在某一點相交或相切時的溶劑比。

AFBG

M

S

Smin的確定

?B、S部分互溶

S/F↓,

↑,Rn不變,E1上移,操作線斜率↑,操作線與聯結線MS斜率越靠近,理論級數↑。當S/F減到(S/F)min時,出現某一操作線與聯結線相重合的情況,此時的理論級數為無窮多。

Smin的量由杠桿規則確定

AS?M?F?F?M

Smin?F????F?minM?SM?S

FBG

M

SSmin的確定

??B、S完全不互溶

在X~Y圖上,連接點D(Xn,YS)和分配曲線與X=XF交點,讀取其斜率mmax,則:

SminB?或mmax

B?S????Fmmax?F?min

D計算舉例

一、確定混合液M的量及組成

1.已知:F,S,xF,yS根據杠桿規則在圖中確定M點

FMSFS?MFFMSSFM的量:??M?F??

SMFMFSMSMF

A

M的組成:讀圖

根據物料恒算:

F?S?MFxF?SyS?MxM

FxF?SyS?xM?F?S

F

M?

B

S

計算舉例

2.已知:F,xF,yS,xR

A步驟:找到F,S點,作FS直線;

根據xR和輔助曲線,找到R,E點,連R,E交FS線于M,讀圖得MP

點組成;F

M的量:EM?

SFM?FMS

R

B

S計算舉例

A二、確定R、E的量及組成(M點已知情況下)

1.xR未知

步驟:

試差作圖法求R、E相的組成。

R、E的量:

杠桿規則:

物料恒算

PM?

F

E

RMRE?MRER?M?E

R?E?MRxR?EyE?MxM

B

SxM?xR?E?MyE?xRR?M?E計算舉例

A2.xR已知

連RM點并延長得E點,讀圖

得R、E組成,利用杠桿規則或物料恒算計算R、E的量

PM?

F

E

R

B

S

弱電解質在有機溶劑-水相的分配平衡

分配系數中ye和xr必須是同一種分子類型,即不發生締合或離解。對于弱電解質,在水中發生解離,則只有兩相中的單分子化合物的濃度才符合分配定律。

例如:青霉素在水中部分離解成負離子(RCOO-),而在溶劑相中則僅以游離酸(RCOOH)的形式存在,則只有兩相中的游離酸分子才符合分配定律。

此時,同時存在著兩種平衡,一種是青霉素游離酸分子在有機溶劑相和水相間的分配平衡;另一種是青霉素游離酸在水中的電離平衡(圖18-2)。前者用真分配系數K0來表征,后者用電離常數Kp來表征。對于弱堿性物

質也有類似的情況。

青霉素的分配平衡

弱電解質的真分配系數:

?熱力學分配系數K0

:萃取平衡時,單分子化合物溶質在

兩相中濃度之比。

?弱酸性電解質K0=[AH]E/[AH]R?弱堿性電解質K0=[B]E/[B]R

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

?電離常數Kp

:弱電解質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離子與未電

離的分子濃度的關系。

?弱酸性電解質

?弱堿性電解質

Kp?A??H?????AH??Kp?B??OH????BOH?

弱電解質的表觀分配系數K?分配達平衡時,溶質在兩相的總濃度之比

?對于弱酸性電解質

?AH?EK??????AH?AR

Kp1?K0KP1?H??A??H?????AH????AH?EK0??AH?RpH??lgH?K01?10pH?pKp???pKp??lgKp

弱電解質的表觀分配系數K?分配達平衡時,溶質在兩相的總濃度之比

?對于弱酸性電解質

K?K01?10pH?pKp

?對于弱堿性電解質

K?K01?10pKp?pH?K0-只與T、P有關;K-與T、P和pH有關

?K可通過實驗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

pH對表觀分配系數的影響(pH~K)

pH低有利于酸性物質分配在有機相,堿性物質分配在水相。

對弱酸隨pH↓K↑,當pH<<pKp時,K→K0

例:已知芐青霉素pKp=2.75T=10℃K0=47

求:pH4.4pH2.5pH2.0時的K?47K??1pH4.4時:4.4?2.751?10pH2.5時:K=30pH2.0時:K=39.9∴

pH↓K↑

解釋原理:pH<pKp時,[pen]>[pen-]易溶于有機相

A四、確定S、Smax的量

1.S的量

B向原料液中不斷加入萃取劑,當三元物系的組成點位于G點時,溶液開始出現分層,此時萃取劑用量為Smin。計算方法:

杠桿規則:

物料恒算:

SminGF?FGS

F?Smin?GFxF?SminyS?GxG

MF由

或S/F計算SS?FMS2.Smin的量

FG

M

S3.Smax的量

前述基礎上,繼續加萃取劑,當三元物系組成點位于H點時,溶液由兩項變為均一一相,此時萃取劑用量為Smax。計算方法

杠桿規則:

SminHF?FHSFxF?SmaxyS?HxHA物料恒算:

F?Smax?HFB

M

H

S

例:采用純溶劑進行單級萃取。已知料液組成xF=0.3(質量分率,下同),xAxB?0.25,kA<1,溶解度曲線如圖選擇性系數為6,在萃余相中

所示。試求:

(1)

萃取液量與萃余液量的比值;

A(2)溶劑比S/F是最小溶劑比(S/F)min

多少倍?(用線段表示)

S

F,xF

R,xR

R?,x?R

E?,y?E

S,yS

E,yE

S

B

S圖解法

解:(1)萃取液量與萃余液量的比值

找到點F、E?、R?

,然后應用杠桿原理求E?、R?的大小。

xAx'??0.25?xA?0.2'xB1?xA'A'A'A

A

yAxAyxAy1

E?

??????6''yBxB(1?yA)xB1?yA0.25

?y?0.6'A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