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野生動物_第1頁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_第2頁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_第3頁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_第4頁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第1頁/共29頁“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動物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動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豐富的動物資源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物質寶庫。時至今日,仍有靠獵取動物為生的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很多疾病可用各種各樣的動物來治療,例如古人早就知道用醫蛭吸瘀血,治療腫毒癤瘡等頑癥。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動物藥有461種。動物是傳播花粉的使者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它為各種動物制造營養物質,并提供棲息場所。但是,植物離開了動物也不行,離開了動物。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繁殖后代,植物的生存能力就會下降,就有死亡的危險。第2頁/共29頁目錄1.瀕危野生動物定義

2.瀕危野生動物標準3.瀕危野生動物現狀4.拯救瀕危野生動物第3頁/共29頁

瀕危野生動物是指由于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從廣義上講,瀕危動物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管理學角度講,瀕危動物是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所列動物。瀕危野生動物定義第4頁/共29頁瀕危野生動物標準

瀕危野生動物是指在其整個分布區或分布區的主要部分中處于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物種的種群已經減少到勉強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狹窄,僅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現在有限的、脆弱的生態環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長和繁殖的因素繼續存在或發生,便會很快滅絕。按照世界公認的標準,一個物種的數量少到以百計算時,即為瀕危物種。目前許多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多是由于人類的過度開發利用和對其特殊生境的破壞造成的。第5頁/共29頁瀕危野生動物現狀

世界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高等動物加上各種昆蟲約在幾百萬種以上,但是自1600年以來,在總共4226種哺乳類動物中,已有36種滅絕,120種瀕臨滅絕;在已知的8684種鳥類中,已滅絕的有94種,瀕臨滅絕的有187種。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的資料,自1850年來,人類已使75種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絕種,使359種鳥類和297種獸類面臨滅絕的危險。瀕臨滅絕的動物中還包括190種兩棲類、爬行類和80種魚類。第6頁/共29頁哺乳類瀕危動物

云南所產的豹,素以毛短絨好、花斑清晰、富有光澤著稱,系上等毛皮經濟動物。曾經遍布全省各地,但近年數量銳減,瀕臨絕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豹在江南諸省的種群數量還相當多,由于人為的過量捕殺,豹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華北豹以山西為主,估計約一百多只。甘肅的豹已絕跡,河南、河北的豹已不再報道;東北豹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黑龍江省全境已無蹤跡。近年來,吉林省境內的豹已基本絕跡。依據毛皮收購情況分析和估計,到80年代末全國豹的野生種群數量可能尚有數百只。全世界估計數量:20萬只。

致危因素:長期的過度獵捕是主要原因;棲息地的破壞是豹數量劇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種群過小且相互隔離,導致種群退化,也是致危原因之一。第7頁/共29頁

當新的殖民者進入澳洲大陸的時候,毀林墾田開始了,澳洲本土的動物開始失去它們的棲息地。1924年,考拉在南部澳洲絕滅,新南威爾士的考拉也接近絕滅,而維多利亞的考拉估計不到500只。于是,考拉毛皮的交易焦點開始向北轉向了昆士蘭。1919年,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一個為期6個月的狩獵解禁期,期間,有100百萬只考拉被獵殺。盡管1927年允許獵殺考拉的特別季節被正式取消,但是,當禁令重新被取消時,在短短的1個多月的時間,就有超過80萬只的考拉被獵殺。1930年,公開獵殺考拉的暴行迫使政府宣布,考拉在所有的州均成為被保護動物。然而,卻沒有法律來保護那些考拉賴以生存和隱蔽的桉樹林,除了最近新南威爾士頒布了相關的法律之外。第8頁/共29頁

1900年和1920年之間,紅狼被人類獵殺的范圍最大,人們使用下毒、狩獵和捕殺的手段,給美洲東部紅狼的數量造成毀滅性打擊。到1980年,曾經占據幾乎所有的美國東南部的紅狼被宣布在野外絕跡。在20世紀70年代末,有14頭紅狼在野外被發現,因為純種基因保護而被圈養繁殖。自1987年以來,已經有數百頭紅狼重新放回大自然中。然而,它們仍然被一些人看作是不需要的入侵者并追捕。此外,與狼雜交的威脅仍然存在。由于紅狼被放到野外和人工繁殖,出現了數量上升的良好趨勢。隨著有關保護組織對紅狼保護的教育宣傳,并增加撥款,紅狼有望在野外繼續孕育和生存,再次成為在北美東海岸的蓬勃發展的動物。截至2002年9月,大約有175頭紅狼在美國和加拿大的33個設施點圈養。該圈養種群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該物種的遺傳完整性,并為重新引進動物。第9頁/共29頁

雖然藏羚羊分布區是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的高寒地區,但近10年來盜獵者手持武器、不斷涌入藏羚羊棲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遷徙路線上屠殺藏羚羊。根據中國有關部門近年來查獲的藏羚羊皮、絨數量和各有關單位在藏羚羊分布區發現的藏羚羊尸骸情況分析,每年被盜獵的藏羚羊數量平均在20000頭左右。此外,由于盜獵活動的嚴重干擾,藏羚羊原有的活動規律被擾亂,對種群繁衍造成嚴重影響。第10頁/共29頁看看這些可愛的動物:黑熊獼猴第11頁/共29頁豹貓第12頁/共29頁金貓第13頁/共29頁鳥類瀕臨動物: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種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于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云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第14頁/共29頁

蕉鵑必蕉鵑科,產于非洲,大約有18種。有些種類的蕉鵑是清一色的灰色、褐色或者白色。大約有10種蕉鵑有獨特的紅色素、羽紅素和綠色素。各種蕉鵑的體長在35—70厘米左右。它閃都是長尾巴,短翅膀,整天都在樹林時在尋找水果吃。有時也吃一些脊椎動物。它們喜歡吵鬧,嘁喊喳喳地成群到處活動。不過筑窩的時候喜歡孤獨。一窩產2—3個白色的蛋。馬拿曼蕉鵑屬瀕危動物。第15頁/共29頁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全球數量不超過100只,一直被視為極危物種。黑嘴端鳳頭燕鷗迄今所知僅分布于中國東部沿海,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為止一共只有5個確切的觀察記錄。第16頁/共29頁短尾信天翁是北太平洋海鳥,曾繁殖于澎湖列島。1887~1932年之間,因為它們的白色羽毛遭到過分獵捕,曾經降低到50只鳥。1960年代開始保護之后,恢復到500~1000只左右,其中大約180只成年。那時所有的短尾信天翁都只在日本一個偏僻的小火山島。這個島上是活火山,曾經在1902年爆發,殺死所有當地的居民,把很多在島上的信天翁巢埋在巖漿下面。后來日本動物保護學家為信天翁在島上種草,也開始計劃如何幫助它們移居到其它地區。第17頁/共29頁

鳳頭鷹全世界共有11個亞種,中國有2個亞種,區域性非罕見,見于中國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島(indicus)及臺灣(formosae)的低地森林。在香港現已常見。臺灣亞種為我國的特產亞種,僅分布于臺灣,不常見;分布于其他地區的是普通亞種,為留鳥,較為罕見,其中福建永泰和湖北十堰為近年才報道的新記錄。第18頁/共29頁白腹軍艦鳥四川山鷓鴣第19頁/共29頁紅腳鰹鳥疣鼻天鵝第20頁/共29頁黑冠鳽丹頂鶴第21頁/共29頁魚類瀕危動物:

50年代時長江中尚可見到較大群體,但此后白鰭豚的數量卻急劇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長江中的個體己不足100只,僅殘存在長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近年來種群數量下降極快。據報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頭,1986年減至300來頭,1990年調查時有200來頭,至1993年為130余頭,到1995年不足100頭,進入2000年的時候,估計白鰭豚大概僅剩二三十頭了,被列為世界級的瀕危動物。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1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中被列為瀕危種,列《華盛頓公約》附錄:一類保護動物。第22頁/共29頁

云南鯉個體中等,肉質極佳,原為產區常見經濟魚類。自1964年杞麓湖引進外來養殖魚類后,由于帶進了很多小型非經濟魚類,這些小野雜魚大量繁殖并吞食云南鯉的卵;加上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水位急劇下降,致使湖中大部分水生植物干枯死亡,破壞了產卵場;再加上污水的排入而使湖泊富營養化,使云南鯉失去了原生存環境?,F已多年不見云南鯉的蹤跡。第23頁/共29頁胭脂魚生長較快,1齡魚體長可達200毫米左右,成熟個體一般體重可達15-20公斤,最大個體重可達30公斤,在長江上游是一種重要經濟魚類。目前野生狀態個體的數量正逐年趨于下降。葛洲壩截流后,長江中下游親魚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產卵,宜昌江段的某些產卵場的環境也遭到破壞。雖然壩下江段仍發現有繁殖群體,但因捕撈過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體數量下降趨勢仍在繼續。第24頁/共29頁腔棘魚白鱘第25頁/共29頁

中華鱘俗稱鱘魚、鰉魚,屬鱘形目、鱘科、鱘屬。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活化石”之稱,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其魚皮可制革,魚卵可制醬,魚膽可入藥,魚肉、魚腸、魚膘、魚骨等均是上等佳肴。中華鱘體型修長,略呈梭形。頭尖,頭頂骨片裸露。口下位,呈一橫裂??谇拔歉褂?對須。體被5列骨質化硬鱗,背部1列,體側及腹側各2裂。尾鰭為歪形尾,上葉長,下葉短。中華鱘主要分布于我國東海和長江中,洞庭湖和湘、資、沅、澧四水都有其分布。每年7月~8月,成熟親魚從河口溯河上游到長江上游產卵繁殖,仔魚隨波逐流至長江下游和河口灘涂索餌肥育生長,幼魚移至淺海區生長,直至達性成熟。最大體長3米以上,體重可達500~600公斤。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攔河筑壩,阻礙了中華鱘的洄游通道,加之水質污染和有害漁具的濫用,現中華鱘自然資源日益減少。

第26頁/共29頁

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我國80%以上的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在其棲息地域得到了良好的保護,一批極度瀕危瀕于滅絕的物種已經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種群,擺脫了滅絕的危險,有的物種已經開始回歸自然。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實施以來,共批準棲息地保護、瀕危物種拯救繁育、野化放歸等野生動物保護工程項目23項,投入工程建設資金近7000萬元,新建各類自然保護區600余處,使我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國家林業局組織實施的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確立了優先保護大熊貓、朱鹮、虎、金絲猴、藏羚羊、揚子鱷、亞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