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故宮100解說詞紀錄片全集介紹
故宮100解說詞1.天地之間
氣味、聲音、光線,稍縱即逝,被時光切割的記憶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而對于這座城,我們幾乎沒有記憶,因為(空間)百姓不能進入這座城,他的記憶只屬于皇帝,而皇帝的記憶不能說,別人也無從知道,那些想像中已經退色的歷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這個空間散落的碎片里。一座城,一座大得令人茫然的城。
它是大地上長出的天空之城,人在天地間,也在歷史和現實間;秦時明月,漢唐風度,在這明清的城里,我們生活中那些被稱為歷史的東西可以被真實的觸摸,走進這座城,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都會留下與這座城彼此映照的影像,成為它記憶中一部分,紫禁城是一面鏡子,天空、大地、記憶、未來,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時空,所有有形的生命都刻在這一刻的印章中被喚醒
2.至大無外
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薇,來自天上;
禁,是權力來自于人。。。。
城,是這一片(泠泠寓于)在大陸上的恢宏建筑。
太和門廣場和他身后的太和殿廣場組成立紫禁城的重心。廣場在中國的傳統里叫作庭院,庭院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在共同的空間里,一家人圍攏的住的是(安適)中國文化中相互關懷照應和守望的倫理價值和親情。一般來講,家庭越大院子就越大,如大樹一般分枝抽條。。。。
皇帝以天下為自己的責任與服務的家,他所住的皇宮庭院也層層相約緊緊相連,成為現在我們見到的偉大宮殿。帝王所在便是宮廷,在家為庭,在宮則廷。
傳統民居中軸對稱,(院)落重門的格局沒有改變,放大的空間營造出超越民居的大格局,它不僅可以應付這個龐大家庭現實生活的需要,還處處殫精竭慮把王朝的秩序和信仰納入其中,讓帝王的生活成為權力的展示和倫理的示范。
這里曾經是皇帝一個人的庭院,體現著天下一人的權威,古代帝王以無限的權力在他的家國里俯仰天下。
這體現在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空間里。大不可測,多極無窮這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最高的狀態是意會的境界,大意味著多,多意味著無窮無盡,無窮無盡就是空。既無窮莫測,故實則虛之,實則虛之是中國人的文化(XX),投射到每個人的心中。
3有容乃大
它,是紫禁城里最大的門,它,矗立在紫禁城中軸線的開端。
開啟宮城的冷峻威嚴,它的布局、結構和形制,表達著中國人對神圣的理解。它所處的方位和擁有的形態,昭示著一種古老的和諧。它的造型和鳳凰有關。它在曾經的國家儀式中,總是接受萬人的跪拜。
它,就是午門,紫禁城正式的大門。
正午的太陽,總是出現在正南方向,所以南門叫做午門。坐北朝南的是天子,所以正南方向的午門,就是紫禁城里最尊貴的大門。
午門的形制,好像中國古代木建筑中的一個關鍵的連接部件榫卯。
方位上屬性至陽的午門,卻采取了帶著陰性意象的凹形形制,這其中充滿中國古代哲學意味,榫卯與它的外部空間,形成的凹凸結構,指向陰陽和諧,標明有界與無形其實相對存在,印證和象征中國人,對天地人關系的理解。
有容乃大,是它的氣魄。
古代典籍《周禮》中規定,皇宮的正門叫做雉門。雉,也叫朱雀,是傳說中一種火紅的神鳥。午門凹字臺墩上,五座屋脊微翹的樓閣,形似五只舉翅的大鳥。
朱雀到底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倒是鳳凰好像近一些,所以民間往往稱這里叫做五鳳樓。
門雖設而常關,熟練掌握開合之道,才是真正的帝王。
公元1760年,一場慘烈的戰爭后,戰敗者被千里迢迢押解到京師,當做戰俘獻給皇帝,這個儀式叫獻俘禮。
明清兩代,都在午門上演,成千上萬的戰俘,顫抖著跪在廣場上,不敢抬頭。
午門城樓的最高處,皇帝端坐。在這個位置俯望,戰俘皆匍匐于視線下方的地平線上。
威嚴的氣勢中,君王忽然粲然一笑,下令赦免。一切罪罰與恐懼,忠誠與背叛,都化作烏有。
這就是午門,開合之間,威嚴與寬厚瞬間轉換。
故宮100解說詞4五鳳朝天
紫禁城的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從背面看卻有五個。
其實,在午門正面東、西燕翅樓下方,分別還有兩個掖門,就像兩道暗門,于是,午門門洞便有了明三暗五的說法,這樣設計自然會有特定的規制。
五座門洞中,除了中門,剩下的四個門洞,都是為王公大臣進宮上朝設置的。
每當早朝,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
《大明會典》記載:凌晨三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就要排好隊伍。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文武百官走東偏門,宗室王公走西偏門,東西兩個拐角處的左右掖門平日不開,只有逢大朝之時,官員按文東武西,分別由掖門出入。
今天,人們進入故宮,可以完全不理會過去的規矩,隨意出入午門的各個門洞,包括居中的那個門洞,而在100多年前,這座門洞是皇帝獨享的通道。除了皇帝,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從這座門經過,所以,這條路又叫御路。
皇帝之外,有一個人一生能從這里進入一次,有三個人能從這里出來一回。
進來的人是皇后。
皇帝大婚,皇后的花轎在錦簇的儀仗簇擁中,沿著御道穿過午門入宮。這條御道就好像迎接新娘的紅地毯。夫妻是人倫之本,中國文化更是強調陰陽和合,皇帝娶皇后入宮,自然要以天下最隆重的一條路迎接她的到來。
春末夏初,科舉考試的最后一關殿試在紫禁城結束,這次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接受皇帝的接見后走出皇宮,三位幸運兒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這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金榜題名的讀書人走出紫禁城,把以文治國的傳統,施于天下。
皇后從午門走進,為皇族血脈的延續帶來希望;而從午門走出去的三個人,則肩負皇帝的重托,去實現家國興旺的理想。
5四面玲瓏
在紫禁城的四個角落上,各有一座角樓,它高居在紫禁城十米高的城墻上。作為城墻上的高點,它肩負著觀察、守望和防衛紫禁城的任務。
從明永樂十八年開始,它靜靜地站在這里將近六百年,它的形制,它的玲瓏,護衛著這座宮殿的神圣,那是一段浮動著守護與尊嚴、生與死的年代。
今天,那段歲月已經漸漸被遺忘,它褪去了防御、鎮守的歷史角色,成為被我們眺望的,那個美的存在。
角樓,因為時光的洗禮,韻味十足,也許這時的它,才有了遠離塵世的自由感,因為,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到紫禁城的棲息之所。
紫禁城的建筑,除了符合功能與審美的需要,也都符合八卦陰陽之理,所以角樓也不會例外。它的修建,是為了讓二十八星宿中的角宿住在里邊,以鎮守宮城。既然星宿下凡,那就要住大房子,而建筑以樓閣為大,那這四座大房子便取名為角樓。
從南往北眺望紫禁城,午門充滿力量與莊嚴感,城墻則無處不讓人感覺大氣、厚重。而角樓的存在,讓城墻的延長線在末端向上微微翹起,厚重的城墻如大鳥的翅膀,頓時輕盈。
角樓,由六個歇山頂交疊而成,三層屋檐共有二十八個翼角。十面山花,七十二條脊,吻獸共二百三十只,素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說法。
這種科學而精妙的建筑結構,使它成為紫禁城里,造型最為復雜的建筑,科學與美完美地融為一體。
一縷微風,如手指般,在角樓的梁柱之間,彈奏著潺潺音符,原來的它,靜靜地守護者宮城,凝望著這個世界;而現在,卻成為被人們觀望的,最美的結構。
它在水中的倒影如此寧靜,如一位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老人般,波瀾不驚。生命的躍動,在它自己的樂章中得到休息。
6玉帶天河
御溝春水曉潺潺,直似長虹曲似環。流入宮城才咫尺,便分天上與人間。
詩人筆下的玉河,就是皇宮里唯一的河流:金水河。它的河水來自北京西北的玉泉山,山上的河水由北向南,一路變換著名字流入京師。
這里它叫昆明湖。這里它叫昆玉河。而蜿蜒進入皇宮的這一支叫做金水河。河水的源頭在西邊,西方屬金,金生麗水,金水河的名字便由此得來。
小河從西而入,進入紫禁城的這個庭院。在冷峻威嚴的皇城前廷,留下這條柔軟的弧線。世上第一大皇宮的前廷,是小橋流水的格局,這是風水中背山面水的尊貴設置。
明代這里曾經種植荷花,同時兼備分區排水、供水,防火和裝飾的功能。本來只是一條溝渠,經過一番布置就成了一幅動人景象。
金水河隔開的兩座空間,被五座石橋相連,相對于天安門太廟社稷壇的另外七座外金水橋,它們叫做內金水橋。
路和橋,在中國文化里總被賦予各種意義,其中有家國的禮法,更有做人的信條。
五座內金水橋,居中的是御道橋,曾經作為皇帝的專用通道。橋面弧度比民間石橋更為平緩,皇帝坐轎入宮,前后轎夫只需輕抬輕放,便可以順暢通過。
御道橋邊左右兩側是王公橋,只能進出皇親國戚。最外側兩邊的品級橋,才是大臣行走的通道。這些都是內金水橋的等級。
這條弧線,像一把拉滿的弓,而五座金水橋,像是搭在弓上的五支箭。按照中國人的理解,這五支箭應該代表:仁義禮智信。
仁義禮智信,這曾今是人人所要恪守的精神法則。紫禁城里的這張弓,似乎要把這五個信念發射出去,讓天下接收到來自家國中心的理想傳遞。
故宮100解說詞7威猛銅獅
我是百獸之王,也曾叫狻猊。我是龍的兒子,也是佛的坐騎,我本來自西域,東漢才到這里,化身大門守衛,看護家宅官邸,進入紫禁城中,只管保衛皇帝,身影并不孤單,伙伴就在附近。
紫禁城里的龍不計其數,看門的獅子卻只有六對,最大的一對就在這里。
這對獅子一雄一雌,大概從明朝開始,就一直守在太和門前,看著那些通過午門,跨過金水河,進入紫禁城的人們。
老百姓過年,家家戶戶放起煙花爆竹,祈福迎春。為了家宅平安,還會在家門上貼福字,請門神。
原來,紫禁城也畫過門神,但現在人們只能看到我們,我們負責皇帝的家宅平安,也鎮守國家的法律威嚴。
我們雖然來自西域,卻在這里住了幾千年,不知不覺我們的表達,已經變成這兒的語言。
他們的頭和身體是圓形,底座是方形,體現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地理認識。他們頭上有45個發髻,呼應皇帝九五之尊的稱謂。
東側是雄獅,腳踩繡球,象征掌握社稷;西邊是雌獅,撫摸幼獅,象征子嗣昌隆。
除了太和門,紫禁城后庭:乾清門、養心門、寧壽門、養性門和長春宮前,也各有一對形制不同的獅子。
后廷的這些兄弟姐妹,和我們不一樣,他們身上都是鎏金的,因為他們比我年輕多了。
其實我們原來也很光鮮,我們在前朝值班,要挺起腰板,睜大眼睛,豎起耳朵。這里是皇帝宣讀詔書的地方,我得時刻關注任何風吹草動。
他們不用這么緊張,總是耷拉耳朵,瞇縫著眼睛。因為那里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不能多聽多看多想。
最小的獅子,是在慈禧太后住過的長春宮。慈禧太后權力比皇帝都大,她還是低調地把獅子設成最小的款式,曾經的威猛銅獅,此刻也變得溫馨靜謚。
我已在這里看了幾百年的世事變遷,不知道還要再待多少年?還好,我并不孤獨,因為身旁永遠都有她相伴。
8皇帝歸宿
公元1850年2月25日,農歷正月十四,元宵節的喜慶氣氛已經彌散。道光皇帝在彌留之際寫下一道朱諭:死后靈位不入太廟,不立神功圣德碑。
廟,最早是指祭祀祖先的地方。《禮記?曲禮》中記載:君子講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次之,宮室為后。古時候,人們在家中,有婚喪嫁娶等大事時,都要先去宗廟祭祀,為的是向祖先求得認可。
天下最大的家是皇帝的家。最大的宗廟就是太廟。
當年永樂皇帝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規定,在紫禁城的左前方建造了太廟。這里曾經安放過明清兩代帝后的神位。
太廟營建的規格,不亞于紫禁城里任何一棟建筑,就宮殿本身的建筑高度而言,太廟正殿的高度,甚至超過了皇帝主理朝政的太和殿。
如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以金絲楠木為主體的宮殿,殿內六十八根大柱,及主要梁部件,全部使用金絲楠木。
紫禁城自建成以來,經歷了數次天災人禍,但太廟都幸運地躲了過去。明清兩代,這里一直上演著莊嚴的帝國禮儀。
祭祖的三天前,皇帝和文武百官就開始齋戒。不飲酒、不吃葷、不處理刑事案件,甚至不看病,敬候祭祀大典的到來。
時光流轉,道光皇帝在位之際,延續千年的禮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簽署了近代中國第一份不平等條約,道光皇帝自感愧對祖先,更沒有顏面像列位先祖一樣,接受后世子孫的祭拜,這才留下了那道親筆朱諭:死后靈位不入太廟。
這一有違祖訓的決定,顯然難住了兒子咸豐皇帝。如果遵從父命,無疑把自己排除在愛新覺羅氏孝子賢孫之外。
最終,道光皇帝的神位還是進入了太廟,不情愿地接受著后世子孫的祭拜。
皇家祭祖的香火,在1924年熄滅了。那以后,這曾經的皇家禁地,變成了人們參觀游覽的公園。
9大地色彩
2022年9月21日,北京中山公園的音樂堂里,一場西方古典音樂會正在進行,而在五百多年前,這里卻是戒備森嚴的皇家禁地。
在明清兩代,這里被叫做:社稷壇,除了每年兩次定期的祭祀外,如遇出征、班師、獻俘等重要事件,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典禮。
每年春、秋的祭祀日,皇帝都會在日出前一個小時趕往社稷壇。他要去祭祀的,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兩位重要的神仙:社和稷。
太社之神名叫句龍,專管土地;太稷之神名叫棄,主管谷物。
古人認為,土地和糧食是養育人民的根本,也是一個國家建立和存在的基礎,社稷后來慢慢演變成了國家的同義詞。
當年,永樂皇帝在肇建紫禁城時,按照《周禮》中左祖右社的規定,在紫金城西側建造了社稷壇。
每次大祭前,都會將社稷壇壇面上的土重新更換,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每年陰歷的二月和八月,工作人員都會將壇面上的土翻整一新,因為,這些土壤放在這里有著特殊的含義。
明朝在祭社稷前,要從河南取黃色的土;從浙江、福建、兩廣地區,取紅色的土;從江西、湖廣、陜西,取白色的土;從山東取青色的土,而黑色的土則從北京取得。全國三百多個縣,每縣各取土百斤,再從四面八方運往京城。
五種顏色的土,鋪灑在社稷壇上,象征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代表著海內的一統。
清代取土的地方,自然與明代有所不同,但五色土也是取自全國各地,契合了四時時令,自然是對風調雨順最好的企盼。
古人敬畏自然,對于大地的膜拜,已延續了幾千年,但這并不能給封建王朝帶來江山永固。
1911年秋天,這里在舉行了最后一次祭社稷的儀式后,五色土的神圣地位,漸漸被人們淡忘,這里也再沒有了莊嚴肅穆的`祭祀音樂。
如今,人們來這里的目的,多是娛樂休閑,放松身心,聆聽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之聲。
故宮100解說詞10國家儀式
每天早晨,故宮的門一扇一扇打開,太和殿廣場是游人必經的地方。但曾經,除了舉行國家的重大儀式,這里沒有人可以踏進。
公元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順治皇帝駕崩后的第二天,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將舉行登極大典。
凌晨3點,帝國最重要的儀式開始準備,皇帝的步輦、丹陛大樂、中和韶樂、鹵簿儀仗依次排列。皇帝登極的詔書、表文、御璽陳列完畢。
此刻,太和殿左右的大門都已打開,吉時已到,禮部尚書恭請玄燁登上太和殿寶座。
皇帝的面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物內部廣場,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侍臣鳴鞭,廣場上的官員,向新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
其實,廣場上的人根本看不到殿內的皇帝,他們之間的垂直落差足足有十米。而皇帝坐在寶座上,視線被丹陛遮擋,也完全看不見廣場上的大臣,他們只是在上演程式化的正劇,惟有天在看。
籠罩在先帝喪禮氣息中的登極大典,氣氛肅穆,中和韶樂,丹陛大樂只是陳設,并不演奏,但這樂章每年至少會奏響三場:皇帝的生日、元旦、冬至。這三天,這個廣場上都會舉行最盛大的儀式。
除了這些國家儀式,這個可以容納十多萬人的廣場,絕大多數時間是空蕩蕩,靜悄悄的。
1945年,侵華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10日,華北戰區正式受降儀式在太和殿廣場舉行,這也是它最后的一場國家儀式。
歷史大戲的主角們已經遠去,留下這風云散盡的舞臺,靜靜傾聽著后來者的足音。
11檢閱天下
在佛教經典中,世界的中心有座須彌山。因此,在佛國,佛、菩薩的造像都供奉在須彌臺座上。在人世間,帝王業居于高臺上。于是,紫禁城的建筑就有了須彌石座。中央者土,君宮也。
公元1420年,這里壘起了中國最高、最大的土字,八米高臺,三層須彌座。高臺,凝固了四千多年的古老記憶,材質從夯土變成硬石,可以觀天、望氣、觀敵、檢閱,并能抬高木建筑,免受水浸。
關于石頭與水,這三層臺基還有更巧妙的設計:石欄桿的每塊欄板邊都有小洞,用來排水;每根望柱下都有一個石雕獸頭,嘴里有穿透的圓孔。它叫螭,傳說中龍的一個兒子,喜歡水。大雨白如練,小雨如冰柱,1142個螭首,宛若千龍吐水,這些奇妙的部件,將實用和審美融為一體。
沒有建筑的臺是壇,祭神敬天的場所。紫禁城三大殿的高臺,既有臺的功能,又有壇的意象。
那些渴望與上天溝通的帝王,早已遠去,一代人來,一代人往,惟有這三層高臺依然佇立,靜靜守護著,六百年的歷史記憶。
12光影時間
日晷,掌握時間的象征,設置在紫禁城重要的宮殿前。盤面和赤道平行,指針和地軸同向,有一些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上下兩面的刻度,從子到亥,十二個時辰均勻分布。
每年,從春分到秋分的半年中,太陽直射在北半球,晷針的影子投在晷盤正面。從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陽直射在南半球,要從晷盤的背面讀取刻度。
古人心中的紫禁城,與天上的紫微星垣相對應,以紫微星垣為中心,劃出天下大地。在古代,人們就是利用太陽的影子制定歷法。直到有一天,古老的方式遭到了挑戰。
1669年,正月,午門,一場歷法的生死對決即將上演。雖然在明代,傳教士已經帶來了西方歷法,但中西兩派一直爭論不休,難分高下。這一天,歷法之爭被權力之爭推到了最高峰。
15歲的康熙皇帝登極已經八年,但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面擴充2025年VB考試范圍試題及答案
- 數字化轉型下的工作規劃計劃
-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度第一期期2025年數學七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腰關中學2025年數學七下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小班環保知識宣傳與實踐計劃
- 企業品牌建設的階段性總結計劃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戰略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投資促進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西藏自治區教育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上饒師范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各市(州、區)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私人合同協議書模板
- 神經鞘瘤MRI診斷要點及鑒別診斷課件
- 120個常見文言實詞例釋-高考語文考前復習速記清單
- T-CEPPEA 5002-2019 電力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
- GA 1812.2-2024銀行系統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數據中心
- 《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23年版)》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3.作文指導-寫一種小動物課件
- DZ∕T 0227-2010 地質巖心鉆探規程(正式版)
- word個人簡歷空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