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術 簡易呼吸球囊的使用_第1頁
常用急救技術 簡易呼吸球囊的使用_第2頁
常用急救技術 簡易呼吸球囊的使用_第3頁
常用急救技術 簡易呼吸球囊的使用_第4頁
常用急救技術 簡易呼吸球囊的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的1、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2、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血癥,緩解組織缺氧狀態3、為臨床搶救治療爭取時間一簡易呼吸器的操作流程二簡易呼吸器的清潔與消毒三簡易呼吸器的結構學習內容一、簡易呼吸器的結構成人兒童嬰兒一、簡易呼吸器的結構呼吸活瓣單向閥(鴨嘴閥)二、簡易呼吸器操作流程用物準備操作步驟簡易呼吸器連接氧氣裝置、口鼻面罩清理呼吸道打開氣道EC手法固定口鼻面罩規律地反復擠壓呼吸氣囊觀察胸廓起伏情況,呼吸是否改善操作后處理1.清潔口鼻,安慰患者2.整理床單元和用物3.觀察、洗手、記錄評估(一)評估患者有無自主呼吸及呼吸形態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活動性義齒患者的意識、脈搏、血壓等(二)用物準備選擇大小合適的口鼻面罩注射器檢查面罩有無漏氣檢查呼吸球囊性能是否完好測試氣囊、單向閥、安全閥、進氣閥、儲氧袋簡易呼吸器(氣囊、呼吸活瓣、儲氧袋、連接管)、面罩和氧氣裝置紗布(清理口鼻腔)必要時備手套(二)用物準備有氧氣裝置時,呼吸球囊連接儲氧袋可使球囊內的氧濃度達到99%。不接儲氧袋只連接供氧裝置,球囊內氧濃度僅為45%。若無供氧裝置,無須連接儲氧袋。(二)用物準備1.簡易呼吸器與氧氣裝置正確連接,氧流量常規調至8-10L/分(若無供氧則不接儲氧袋)。(三)操作步驟給氧流量參考數值病情缺氧程度流量肺心病、肺氣腫、2型呼衰3L/min動脈血氧分壓(PaO2)

40-59mmHg中度缺氧6-8L/min動脈血氧分壓(PaO2)

<40mmHg重度缺氧8-10L/min無自主呼吸10-15L/min向患者解釋,取去枕平臥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取下活動義齒(三)操作步驟2.取體位,清理呼吸道3.開放氣道卸下床頭板,解開衣領腰帶,站于患者頭側。用托頜法打開氣道(必要時使用口咽通氣管)。(三)操作步驟4.將口鼻面罩扣緊患者口、鼻部,以“EC手法”固定面罩。(三)操作步驟E-C手法C——拇指、食指將面罩緊扣口鼻。E——其余3指抬起下頜,開放氣道。頭側的施救者: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緊扣面罩,其余手指托起下頜,同時觀察胸部起伏雙人通氣(雙EC)第二位施救者:規律地反復擠壓球囊直至胸部隆起5.規律地反復擠壓呼吸球囊(三)操作步驟呼吸球囊通氣技術要點按壓球囊的1/3-2/3體積,通氣量400~600ml/次(成人)。通氣頻率為10~12次/分(若患者有自主呼吸,應與自主呼吸同步)。CPR時,按壓通氣比為30:2。需在5秒內完成2次輔助通氣。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1.5或1:2。6.觀察通氣效果觀察胸廓是否起伏、通氣量是否合適呼吸是否改善觀察病情變化,如心率、SPO2等(三)操作步驟移開面罩,胸部有起伏,自主呼吸恢復,面色紫紺消退,SpO290%以上搶救成功不成功時,要做好氣管插管的準備1.清潔口鼻,安慰患者2.整理床單元和用物3.洗手、記錄(四)操作后處理呼吸活瓣、塑料連接頭、氣墊型面罩1.將各呼吸活瓣拆開,放入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2.清水沖洗后晾干球囊、硅膠面罩、連接管、儲氧袋用75%酒精擦拭表面球囊內表面用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