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_第1頁
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_第2頁
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_第3頁
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_第4頁
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眼瞼病與淚器病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44頁。優選眼瞼病與淚器病Ppt當前2頁,總共44頁。當前3頁,總共44頁。當前4頁,總共44頁。當前5頁,總共44頁。瞼緣炎瞼緣炎是瞼緣的一種慢性炎癥。瞼緣炎(blepharitis)可因細菌、脂溢性皮膚炎或局部的過敏反應所引起,且常合并存在。導致瞼緣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組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癥。根據臨床的不同特點,瞼緣炎可分為三類:鱗屑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眥角性瞼緣炎。當前6頁,總共44頁。鱗屑性瞼緣炎1.主覺癥狀:刺疼、干燥感、奇癢。

2.體征:瞼緣充血,睫毛及瞼緣表面附著上皮鱗屑,瞼緣表面可有點狀皮脂溢出、皮脂集于睫毛根端,形成黃色蠟樣分泌物,干后結痂,鱗屑與痂皮除去后,露出充血之瞼緣表面,但無潰瘍及膿點,睫毛易脫落,且能復生。如果炎癥長期不愈,可致瞼緣肥厚后唇烴為鈍圓,而不能與眼球緊密接觸,如果伴有結膜炎,尚可出現淚小點腫脹及向外翻轉現象而致溢淚。由淚溢導致下瞼濕疹,迫使患者經常搽淚而使下瞼外翻,淚溢加劇。當前7頁,總共44頁。當前8頁,總共44頁。治療1.首先除去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矯正屈光不正,注意營養,鍛煉身體,治療全身其它慢性病,借以提高機體素質。2.局部用棉簽蘸3~4%重碳酸鈉溶液或溫生理鹽水,除去痂皮使瞼皮脂腺及瞼板腺的過剩分泌排泄通暢。然后于瞼緣涂用抗生素軟膏,或用1∶5000氧氰化汞軟膏涂搽瞪緣,每日2~3次,用藥需至痊愈后兩周,以防復發。如汞劑過敏或局部刺激反應過重者,則改用抗生素或5%磺胺眼藥膏。發同時伴有結膜炎,則應滴用抗生素眼藥水。

當前9頁,總共44頁。潰瘍性瞼緣炎瞼緣皮脂腺分泌很多,干后結痂,并將睫毛粘著成束,痂皮除去后,睫毛根部可見出血性潰瘍及小膿包。因病變深達皮脂腺及毛囊,毛囊被破壞,睫毛易脫落,不易再生,形成禿睫,即使再生位置也不正。附近疤痕收縮,形成倒睫或睫毛亂一,刺激角膜;病變長期拖延,可使瞼緣肥厚變形。伴發慢性結膜炎、淚溢,周圍皮膚濕疹,甚至下瞼外翻等,導致淚溢加重,淚液又促使外翻和慢性結膜炎。當前10頁,總共44頁。治療潰瘍性瞼緣炎較為難治,每日應清除痂皮,并撥除受累的睫毛,多面手用各種抗生素或者磺胺眼膏搽涂。治療務求徹底,不可中斷。對屢發和長期不愈的病人,應作細菌培養與藥物試驗,以選擇有效藥物。嚴重的潰瘍性瞼緣炎可用1%硝酸銀涂布,生理鹽水沖洗每日一次,數日可愈。當前11頁,總共44頁。眥角性瞼緣炎瞼緣及附近皮膚顯著充血糜爛,自覺干燥刺癢和異物感,常合并慢性結膜炎,稱眥部瞼緣結膜炎。眼部勤點0.25%~0.5%硫酸鋅溶液或抗生素眼膏涂布具有特殊治療功效。亦可用硫酸鋅電離子透入法治療,涂布1%白降汞軟膏亦有效。

當前12頁,總共44頁。病毒性瞼皮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瞼皮炎

病因

由單純皰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的急性眼周皮膚疾病,常復發。病變可發生于上、下瞼,以下瞼多見,與三叉神經眶下支分布范圍相符。初發時瞼部皮膚出現丘疹,常成簇狀出現,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皰當前13頁,總共44頁。治療

①眼部保持清潔,防止繼發感染。不能揉眼。

②結膜囊內滴0.1%無環鳥苷滴眼液,防止蔓延至角膜。

③皮損處涂敷3%無環鳥苷眼膏或0.5%皰疹凈眼膏。當前14頁,總共44頁。帶狀皰疹病毒性瞼皮炎

病因: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或三叉神經第一支所致臨床表現:發病前常有輕重不等的前驅癥狀,如全身不適、發熱等。繼而在病變區出現劇烈神經痛。數日后,患側眼瞼、前額皮膚和頭皮潮紅、腫脹,出現成簇透明小皰。皰疹的分布不越過瞼和鼻的中心界限當前15頁,總共44頁。治療

①應適當休息,提高身體抵抗力。必要時給予鎮痛劑和鎮靜劑。

②皰疹未破時,局部無需用藥。皰疹破潰無繼發感染時,患處可涂敷3%無環鳥苷眼膏或0.5%皰疹凈眼膏。如有繼發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眼液濕敷,每日2~3次。結膜囊內滴用0.1%無環鳥苷滴眼液,防止角膜受累。

③對重癥患者須全身應用無環鳥苷、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當前16頁,總共44頁。接觸性瞼皮炎

病因

藥物性皮炎最為典型。常見的致敏原為眼局部應用的抗生素、局部麻醉劑、阿托品、毛果蕓香堿、碘、汞等制劑許多化學物質:化妝品、染發劑、醫用膠布、接觸鏡護理液和眼鏡架等全身接觸某些致敏物質或某種食物:如長期滴用阿托品或毛果蕓香堿滴眼液患者當前17頁,總共44頁。臨床表現患者自覺眼癢和燒灼感1.急性者眼瞼突發紅腫,皮膚出現丘疹、水泡或膿泡,伴有微黃粘稠滲液。不久糜爛結痂、脫屑。有時瞼結膜肥厚充血2.亞急性者,癥狀發生較慢,但常遷延不愈3.慢性者,可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疹轉變而來,瞼皮膚肥厚粗糙,表面有鱗屑脫落,呈苔蘚狀當前18頁,總共44頁。治療①立即停止接觸致敏原。如果患者同時應用多種藥物,難于確認何種藥物引起過敏時,可暫停所有藥物。②急性期應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進行濕敷。結膜囊內滴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眼瞼皮膚滲液停止后,可涂敷糖皮質激素眼膏,但不宜包扎。③全身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反應嚴重時可口服潑尼松。當前19頁,總共44頁。上瞼下垂由于提上瞼肌功能不全或喪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瞼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擋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稱上瞼下垂。正常情況下,眼向正前平視上瞼緣遮蓋角膜上部不大于2mm(1/5)。當前20頁,總共44頁。病因一)先天性。為先天發育畸形,多為雙側,可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常因動眼神經核或提上瞼肌發育不全所致。(二)后天性(獲得性)1.麻痹性上瞼下垂:動眼神經麻痹所致。多為單眼,常合并有動眼神經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內肌麻痹2.交感神經性上瞼下垂:為Müller肌的功能障礙或因頸交感神經受損所致,如為后者,則同時出現同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顏面潮紅及無汗等,稱為Horner綜合征。

3.肌源性上瞼下垂:多見于重癥肌無力癥,常伴有全身隨意肌容易疲勞的現象。但亦有單純出現于眼外肌而長期不向其它肌肉發展的病例。這種瞼下垂的特點是休息后好轉,連續瞬目時立即加重,早晨輕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鐘后,癥狀暫時緩解。4.眼瞼炎癥和占位性病變。

當前21頁,總共44頁。治療主要是防止視力減退和改善外貌,應針對原因治療。先天性上瞼下垂應早期手術矯正。尤其單側下垂遮擋瞳孔者更應爭取早期手術,以防形成弱視。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瞼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維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動功能。久治無效時再慎重考慮手術。上瞼下垂的手術方式有:①增強上瞼提肌的力量,如縮短或徙前肌肉。②借助額肌或上直肌的牽引力量,開大瞼裂。可根據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當前22頁,總共44頁。眼瞼腫瘤眼瞼可發生良性或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為黃色瘤,其為一種黃白色扁平生長的脂肪組織,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后者較常見)均為惡性腫瘤,可發生于眼瞼及全身其他皮膚部位。瞼板腺癌發生在瞼板部。當前23頁,總共44頁。眼瞼黃色瘤特點:皮膚損害為限局性柔軟的小斑塊,直徑0.5~1厘米左右,境界清楚,稍高出于皮膚表面,對稱分布于上眼瞼內眥部,有時上下眼瞼均可發病。多見于中年婦女。40歲以后發病者一般血脂蛋白正常。40歲以前發病且有家族史者常伴有血膽固醇增高和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當前24頁,總共44頁?!九R床表現】1.中年人多見,尤其是女性,可有或無高脂血癥;2.好發于上眼瞼內眥部,對稱性的黃色或橙色長形斑塊;3.皮疹為對稱分布軟的橘黃色斑或斑塊;4.無自覺癥狀。雖無不適,卻明顯影響了容貌美。

當前25頁,總共44頁。眼瞼惡性腫瘤眼瞼上皮癌為發生在眼瞼及附件的惡性腫瘤,多發生于50-75歲間。眼瞼癌往往呈多形性,臨床上按病理類型可分為:基底細胞癌、瞼板腺癌和鱗狀細胞癌。它們均具有共同三大特點:①癌腫基底大而堅硬;②常伴有睫毛脫落;③不痛,以致病人不予注意而至晚期才就診。

當前26頁,總共44頁?;准毎┗准毎┱佳鄄€惡性腫瘤的第一位(約50%以上),位置較淺,多起于表皮,早期似痣或囊腫,晚期呈硬底卷邊樣侵蝕性潰瘍,其惡性程度較低,多數不發生轉移;此瘤對放射線敏感,應早期切除再輔以放療當前27頁,總共44頁。當前28頁,總共44頁。瞼板腺癌瞼板腺癌占眼瞼惡性腫瘤的第二位(約33%以上),好發于上瞼,位置深,多位于瞼板中間或眼瞼皮下深層。早期似霰粒腫(極易誤診)。晚期于瞼皮下形成核桃樣分葉狀堅硬腫塊。本病的惡性程度頗不一致,惡性程度低的可歷時多年,緩慢增大,和一般皮膚附件腫瘤相似,惡性程度高的則發展迅速,造成早期轉移;應早期切除,對放射線不敏感。當前29頁,總共44頁。瞼板腺癌當前30頁,總共44頁。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占眼險惡性腫瘤的8%左右,多位于眼下瞼,位置較淺,起自皮膚表面,常在炎癥或瘢痕損害的基礎上發生,早期似痣或乳頭狀瘤,晚期呈菜花狀潰瘍,其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為高,約有10%左右發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早期切除,對放療較敏感。當前31頁,總共44頁。

淚器病淚器在結構和功能上可分為淚液分泌部和淚液排出部淚液分泌部包括淚腺、副淚腺、結膜杯狀細胞等外分泌腺。淚腺為反射性分泌腺,其在受到外界刺激(如角膜異物、化學物質刺激等)或感情激動時分泌大量增加,起到沖洗和稀釋刺激物的作用。副淚腺為基礎分泌腺,其分泌的淚液量很少,是在正常情況下減少眼瞼和眼球間摩擦及濕潤角膜、結膜的基本淚液。淚液排出部(淚道)包括上下淚小點、上下淚小管、淚總管、淚囊和鼻淚管,其主要功能是引流淚液入鼻腔。當前32頁,總共44頁。淚器病主要癥狀流淚是淚器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其原因有二,一是排出受阻,淚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瞼之外,稱為淚溢;二是淚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統來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瞼外,稱為流淚。臨床上區分是由于淚道阻塞引起的淚溢還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流淚十分重要。當前33頁,總共44頁。上下淚點通過上下淚小管匯聚成淚總管入淚囊通過鼻淚管經下鼻道排出。當前34頁,總共44頁。淚液分泌系統疾病

淚腺炎:急性:眶外上方局部腫脹、疼痛,上瞼水腫呈“S”形彎曲變形,耳前淋巴結腫大。觸診可捫及包塊,有壓痛,結膜充血、水腫,有粘性分泌物。提起上瞼,可見淚腺組織充血腫大。急性淚腺炎病程通常短暫,經治療后可緩解,或轉為亞急性或慢性。也可形成膿腫。

慢性:淚腺腫大,一般無疼痛,可伴有上瞼下垂,在外上眶緣下可觸及較硬的包塊,但多無壓痛,眼球可向內下偏位,向上、外看時可有復視,但眼球突出少見治療:病因對癥治療當前35頁,總共44頁。淚腺腫瘤

占眼眶占位性病變的首位。50%為炎性假瘤或淋巴樣瘤,50%為上皮來源的腫瘤,而且多起源于淚腺眶葉。在原發性上皮瘤中,50%屬于良性(多形性腺瘤),50%為惡性。在惡性淚腺腫瘤中,又有50%為囊樣腺癌,25%為惡性混合瘤,其余25%為腺癌(圖5-1)。當前36頁,總共44頁。淚道病當前37頁,總共44頁。淚道阻塞或狹窄

【病因】

1.淚小點外翻,淚小點不能接觸淚湖。主要原因有老年性眼瞼松弛或瞼外翻。

2.淚小點異常,包括淚小點狹窄、閉塞或缺如。

3.淚小管至鼻淚管的阻塞或狹窄,包括先天性閉鎖、炎癥、腫瘤、結石、外傷、異物藥物毒性等各種因素引起的淚道結構或功能不全,致淚液不能排出。

4.其他原因,如鼻阻塞等當前38頁,總共44頁。當前39頁,總共44頁。臨床表現

淚溢新生兒淚囊炎功能性淚溢(中老年)當前40頁,總共44頁。檢查方法染料試驗淚道沖洗術淚道探通術X線碘油造影當前41頁,總共44頁。治療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淚小管阻塞鼻淚管狹窄當前42頁,總共44頁。急性淚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