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構造-授課計劃與教(學)案_第1頁
建筑構造-授課計劃與教(學)案_第2頁
建筑構造-授課計劃與教(學)案_第3頁
建筑構造-授課計劃與教(學)案_第4頁
建筑構造-授課計劃與教(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構造與識圖》教案

課程課題課題一建筑的分類及等級劃分

授課教師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地點

1、學生已具備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背景分析2、學生基本掌握點、線、體的投影知識

3、學生對建筑工程施工圖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度與情感目標

1、學生掌握建筑的含1,能正確進行民用建1、讓學生在學習建

義及分類;筑的分級筑構造知識的過程

2,民用建筑等級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學習目標2、培養學生仔細、

設定嚴謹的工作作風。

1、正確區分建筑物的分類

2、確定建筑物的級別

學習任務

描述

1、教材

教學資源

2、課件

準備

3、建筑施工圖一套

教學情景任務驅動、小組學習、多媒體教學

創設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新課引入]

項目一建筑構造基本知識

[新課]

課題1、建筑的分類及等級劃分

概述

建筑是人類為滿足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而建造的。包括

建筑物和構筑物。

「建筑物是為人們生產、生活或其它活動提供場所的建筑,

由圖片導入課程,

J如住宅、醫院、學校、辦公樓、廠房等。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構筑物是人們不在其中活動的建筑,如水塔、煙囪等

任務一正確區分建筑物的分類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通過圖片的講解,小組討論總結建筑物的不同類提出任務

別,完成學生工作業上的作業。

1、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我國常見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以下

幾種:采用啟發式教學

1).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質進行分類

(1)民用建筑:分析任務

明確目標

(2)工業建筑:

(3)農業建筑:

多媒體教學

2).按建筑物的層數分

(1)低層住宅為一至三層;

(2)多層住宅為四至六層;

(3)中高層住宅為七至九層;任務實施

獲得技能

(4)高層住宅為十層及以上。

3).按照承重結構的材料進行分類

(1)磚混結構:

(2)鋼筋混凝土結構

(3)鋼結構;

4).按照建筑結構形式進行分類

(1)墻承重體系:

(2)骨架承重:

(3)骨架承重:

(4)空間結構承重:

5).按規模和數量分類:民用建筑還可以根據建筑規模

和建造數量的差異進行分類。分為大型性建筑和大量性建筑

兩種。

任務二確定建筑物的級別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通過現場參觀,小組討論總結建筑物的分類,完提出任務

成學生工作業上的作業。

1、任務分析

采用啟發式教學

參觀周遍建筑工地

2、任務實施分析任務

建筑的分級:民用建筑是根據建筑物使用年限、防火性明確目標

能、規模大小和重要性來劃分等級的。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成四級多媒體教學

以建筑主體結構的正常使用年限分成下列四級:建筑物按

其使用性質和耐久年限為四級。

級別適用建筑物圍耐久年限(年)任務實施

獲得技能

——-重要建筑物和高層建>100

二一般性建筑50~100

三次要建筑25?50

四臨時性建筑<25思考:學校教學樓

2.按建筑的防火性能分成四級分別按使用年限、防

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火性能、規模大小和

根據建筑材料和構件的燃燒性能及耐火極限,把建筑的耐火重要性劃分屬于第幾

等級分為四級。等級?

(1)燃燒性能

燃燒性能是指建筑構件在明火或高溫輻射的情況下,能

否燃燒及燃燒的難易程度。建筑構件按照燃燒性能分成非燃

燒體(或稱不燃燒體)、難燃燒體和燃燒體。

A非燃燒體:用非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如混凝土、鋼材、多媒體教學

天然石材等。

B難燃燒體:用難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或用燃燒材料制成而

用非燃燒材料做保護層的構件。

C燃燒體:用燃燒材料做成的構件。如木材等。

(2)耐火極限

耐火極限是指對任一建筑構件按時間一溫度標準曲線

進行耐火試驗,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

整性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

建筑構件出現了上述現象之一,就認為其達到了耐火極

限。失去支持能力是指構件自身解體或垮塌。梁、樓板等受

彎承重構件,撓曲速率發生突變是失去支持能力的象征。完

整性破壞是指樓板、隔墻等具有分隔作用的構件,在試驗中

出現穿透裂縫或較大的孔隙。失去隔火作用是指具有分隔作

用的構件在試驗中背火面測溫點測得平均溫升到達14CTC

(不包括背火面的起始溫度),或背火面測溫點中任意一點

的溫升達到1801,或不考慮起始溫度的情況下背火面任一

測點的溫度到達220℃□知識

知識拓寬視野

地震是對建筑造成破壞的主要自然因素,我國地處世界多媒體教學:

上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亞震帶兩大地震帶的中間,地震比

較頻繁。

建造在地震區的房屋,在地震發生時就會受到地震的破

壞作用。在進行建筑抗震設計時,并不是以震級的高低作為

設計的依據,而是以震級的烈度為依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

一地區地面房屋遭受到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

我國目前把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烈度分為基本烈度和

設計烈度。基本烈度是指某一地區在今后的一定時期,在一

般情況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設計烈度是根據城市及建筑

物的重要程度,在基本烈度的基礎上調整后規定的設防標

準。

評價任務

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作出自評,小組之間根據學生工

作頁完成的情況,進行互評

教師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評價

任務拓展

教學小節

一、本節課的授課容

1.建筑分類及建筑組成。

2.建筑分級:耐火等級標準是依據建筑物主要構件的燃

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確定的。

3.地震設防基本知識。

二、本節課重點:1、建筑物的級別2、建筑的分類

后記

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課程課題課題二建筑構造組成及影響因素

授課教師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地點

1、學生已具備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背景分析2、學生基本了解解建筑分類

3、學生掌握建筑物級別劃分

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度與情感目標

1、掌握建筑構造的1、能正確認識建筑構1、讓學生在認識并

組成造的組成掌握建筑構造組成

2、掌握建筑構造設2、能正確把握建筑構的過程中獲得成功

學習目標計原則造設計的原則的喜悅

設定

3、掌握建筑構造影3能正確認識建筑構2、培養學生仔細、

響因素造的影響因素嚴謹的工作作風。

1、學生了解建筑物的六大組成部分

學習任務

2、學生掌握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描述

3、學生掌握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

1、教材

教學資源

2、課件

準備

3、建筑施工圖紙一套

教學情景

創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正確標出建筑構造圖的組成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知識復習與回顧]

1、建筑的含義

2、建筑物的分類和等級劃分;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構筑物。

[新課引入]

項目一建筑構造基本知識

課題二建筑構造組成及影響因素觀看建筑實物和在建

工地現場參觀

[新課]

任務1、掌握建筑物的六大組成部分由圖片導入課程,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基礎一最下部沉重構件—要有足夠強度與穩定性

(2)墻(柱)一豎向承重構件——要有足夠強度與穩定性

(3)樓板(梁)和地坪層一水平承重構件一一隔聲要求多媒體教學

(4)樓梯一垂直交通工具一一適當坡度、寬度和疏散能力

創設情境

(5)屋頂一最上部承重和圍護構件——要有足夠強度和剛度提出任務

防水保溫隔熱

(6)門窗一非承重構件一一保溫防火隔聲防風沙采用啟發式教學

除以上六項外,還有一些附屬部分,如陽臺、雨篷、散

水、勒腳、女兒墻、采光井等。分析任務

組成房屋的各部分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但歸納起來是明確目標

兩大類,即承重結構和圍護構件。

任務2、了解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①外界環境的影響

a.外界作用力的影響

外力包括人、家具和設備的重量,結構自重,

風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這些通稱為荷載。

b.氣候條件的影響任務實施

如日曬雨淋、風雪冰凍、地下水等。對于這獲得技能

些影響,在構造上必須考慮相應防護的措施,如

防水防潮、防寒隔熱、防溫度變形等。

C.人為因素的影響

如火災、機械振動、噪聲等的影響,在建筑

構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聲的相應措施。

②建筑技術條件的影響

建筑技術條件指建筑材料技術、結構技術和施工

技術等。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建筑構造

技術也在改變著。

③建筑標準的影響

建筑標準所包含的容較多,與建筑構造關系密切的

主要有建筑的造價標準、建筑裝修標準和建筑設備標

準。標準高的建筑,其裝修質量好,設備齊全且檔次高,

自然建筑的造價也較高;反之,則較低。

任務3、了解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

(1)堅固實用

即在構造方案上首先應考慮堅固實用,保證房屋

的整體剛度,安全可靠,經久耐用。

(2)技術先進

建筑構造設計應該從材料、結構、施工三方面

引入先進技術,但是必須注意因地制宜,不能脫離實際。

(3)經濟合理

建筑構造設計處處都應考慮經濟合理,在選用材

料上應就地取材,注意節約鋼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

并在保證質量前提下降低造價。

(4)美觀大方

建筑構造設計是初步設計的繼續和深入,建筑

要做到美觀大方,構造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評價任務

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作出自評,小組之間根據學生工

作頁完成的情況,進行互評

教師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評價

任務拓展

教學小節

一、本節課的授課容

1建筑構造的任務及房屋的基本組成和各組成部分在房屋

中所起的作用

2影響建筑構造的主要因素

3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

二、本節課重點:1、影響建筑構造的主要因素2、建筑構造

的設計原則。

后記

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課程課題課題三建筑變形縫

授課教師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地點

1、學生已具備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背景分析2、學生基本掌握建筑構造的基本組成和影響因素

3、學生對建筑施工圖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度與情感目標

1、了解變形縫的類1、能正確識掌握變形1、讓學生在學習變

型縫的設置及構造形縫知識的過程中

學習目標2、掌握變形縫的設2、能正確進行變形縫獲得成功的喜悅

設定置及構造的處理。2、培養學生仔細、

3、能夠進行變形縫嚴謹的工作作風。

的處理。

1、每小組討論分析案例中出現的現象產生的原因

2、根據老師的講解分析,小組討論各變形縫的特點及變形縫的設

學習任務

描述置原則

3、根據課上知識能力的培養,每小組討論變形縫的構造做法

1、教材

2、課件

教學資源

3、建筑施工圖一套

準備

任務驅動案例教學能力訓練小組學習

教學情景

創設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知識復習與回顧]

1、建筑物的六大組成部分

2、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3、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

[新課引入]

項目一建筑構造基本知識

課題三建筑變形縫

案例:因房屋裂^某小區頻遭業主投訴

由案例導入課

據媒體披露了某小區1、2、3、4、6棟從交房前就開始出現

程,激發學生學習

大量的房屋裂縫問題,該報道稱自從地震后房屋裂縫問題更加興趣。

嚴重,部分樓層墻體甚至出現貫穿性開裂,梁柱也出現爆裂的

嚴重質量問題。

導入:這些房屋為什么會出現裂縫?如何避免裂縫的發生?本

次課將圍繞這一問題進行學習。

[新課]

一、提出任務看到一想到-一做到

1、思考:創設情境

(1)該小區裂縫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任務

(2)如果你是土建承包商,怎樣做才能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2、觀察:采用啟發式教

(1)我校各樓房有裂縫嗎?

(2)我校各樓房人為設置縫隙,設在哪些部位?為什么設置

這些縫隙?

3、預習教材容,理解變形縫的構造做法。通過檢查了解

學生課前小組學習

二、任務檢查:情況,引導學生進

1、請你談談萬達星城裂健產生的原因。(想到)入任務分析。

2、你觀察了嗎?(看到)

3、怎樣設置變形縫?(做到)

三、任務分析:

分析任務

1.伸縮縫:為防止建筑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明確目標

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筑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

縫隙。這種因溫度變化而設置的縫叫做伸縮縫。多媒體教學

2.沉降縫: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

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隙統稱為沉降縫。

3.防震縫:在地震區建造房屋,應力求體型簡單,重量、

剛度對稱并均勻分布,在抗震設防烈度7?9度地區,且建筑物

體型復雜或各部分相差較大時,應在敏感部位進行抗震設防而

設置的垂直縫隙稱為防震縫。

四、任務實施

1,設置變形縫任務實施

(1)變形縫的形式獲得技能

思考:圖中變形

縫各有哪些優缺

點?

(2)設置伸縮縫:

伸縮縫間距:與墻體的類別、屋頂和樓板的類型有關,結構

設計規對伸縮縫最大間距作出規定。

伸縮縫寬度一般為20?30mm.

伸縮縫的基礎處理:伸縮縫是從基礎頂面開始,將墻體、

樓板、屋頂全部構件斷開,因為基礎埋于地下,受氣溫影響較多媒體教學

小,因此不必斷開。

(3)設置沉降縫

沉降縫的位置:

D同一建筑物兩相鄰的高度相差較大、荷載相差懸殊或結構形

式不同時;

啟發式教學

2)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難以保證均勻沉降時;

思考:沉降健與

3)建筑物相鄰兩部分的基礎形式不同、寬度和埋深相差懸殊

伸縮縫可以相互代

時;

替嗎?

4)建筑物形體比較復雜,連接部位又比較薄弱時;

5)新建建筑物與原有建筑物相毗連時。

沉降縫的寬度:一般為30?70mm

沉降縫的基礎:應從房屋的基礎到屋頂全部構件斷開,使

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垂直自由沉降,不受約束。

啟發式教學

沉降縫一般與伸縮縫合并設置,兼起伸縮縫的作用。

(3)防震縫

防震縫的位置:

1)毗鄰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

3)房屋毗鄰部分結構的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防震縫的寬度:與建筑物高度和抗震設計烈度有關:

多層磚混結構:一般取50?70mm。

多層鋼筋舲框架結構:高度不超過15m時,取70mm;

高度超過15m時:

6度設防時,建筑每增高5m,健寬增加20mm;

7度設防時,建筑每增高4m,健寬增加20mm;

8度設防時,建筑每增高3m,縫寬增加20mm;

9度設防時,建筑每增高2m,縫寬增加20mm。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取上述值的50隊且均不宜小于70mm。

抗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較大一側確定定寬。

防震縫的基礎:防震縫僅在基礎以上設置縫,可和沉降縫

協調布置,做到一縫多用。當防震縫與沉降縫結合設置時,基

礎也應斷開,縫寬按大值采用。

2、變形縫構造

(1)墻體變形縫通過圖片舉例

外墻變形鞭為保證自由變形,并防止風雨影響室,應用瀝掌握變形縫的構造

青麻絲填嵌縫隙,當變形縫寬度較大時,縫口可采用鍍鋅鐵皮做法

或鋁板蓋^調節;墻變形健著重表面處理,可采用木條或金屬

蓋縫,僅一邊固定在墻上,允許自由移動。

(2)樓地層變形縫

樓地層的變形縫的位置與墻體變形健一致。變形健也常以

變形縫構造做

具有彈性的油膏、瀝青麻絲、金屬或塑料調節片等材料作填或法結合施工圖詳細

蓋縫處理,上鋪與地面材料相同的活動蓋板、鐵板或橡膠條等講解。

獲得技能:

以防灰塵下落。1、識讀施工圖

2、掌握構造做法

(3)屋面變形縫

等高屋面變形縫的做法是:在縫兩邊的屋面板上砌筑矮墻

以擋住雨水。矮墻的高度不小于250mm、半磚墻厚。

高低屋面變形縫則是在低側屋面板上砌筑矮墻。當變形健

寬度較小時,可用鍍鋅鐵皮蓋縫并固定在高側墻上。

P——保溫層

40x)00

通長精弛

稱成雙鳳歐'

26號快度把底

(4)基礎變形縫

基礎變形縫通常采取雙基礎

或挑梁基礎兩種方案。

1.雙基礎方案:建筑物沉降縫兩側各設有承重墻,墻下有

各自的基礎。每個結構單元都有封閉連續的基礎和縱橫墻,結

構整體剛度大,但基礎偏心受力,并在沉降時相互影響。

2.懸挑基礎方案:為使縫隙兩側結構單元能自由沉降又互

不影響,經常在健的一測做成挑梁基礎。縫兩側如需設置雙

墻,則在挑梁端部增設橫梁,將墻支承其上。當縫隙兩側基礎

埋深相差較大以及新建筑與原建筑毗連時,一般多采取挑梁基思考:實際工

程還可采用哪些做

礎方案。法?

能力訓練一:設置確定變形縫如:交叉基礎

(一)訓練題目:根據這個建筑物特點判斷是否需要設置變形

縫,設在何處?如需設置說明變形縫構造處理特點。

WOO9000WO

r'

i科用司一

1r?IB

(二)訓練目的:

1、理解各變形縫的特點;

2、掌握變形縫的設置原則。

(三)效果檢查:

1、三縫合一;

2、基礎:按沉降處理;

3、縫寬:按防震縫處理。

能力訓練二:

(一)訓練題目:

結合能力訓練一的圖形畫圖表示各部位變形縫的構造能力訓練

(二)訓練目的:掌握變形縫的構造做法鞏固提高

(三)效果檢查:

1、基礎變形縫的處理;

2、樓蓋變形縫的構造圖;

3、屋頂變形健的防水處理。

五、知識(6分鐘)

地下室變形縫

地下室出現變形^時,為使變形縫處出現良好的防水性,

必須做好地下室墻身及地板層的防水構造。

措施是在結構施工時,在變形縫處預埋止水帶。止水帶有橡膠

止水帶、塑料止水帶及金屬止水帶等。其構造方法有埋式和可

卸式兩種,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止水帶中間空心圓或彎曲部分

須對準變形健,以適應變形需要。

評價任務

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作出自評,小組之間根據學生工作

頁完成的情況,進行互評

知識

教師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評價

拓寬視野

任務拓展

教學小結

一、本節課的授課容:

1.變形筵的定義、分類及作用。

「伸縮縫基礎以上斷開即可;

2.變形縫的設置]沉降縫必須從基礎斷開;

1在地震區應設防震三^可合為一個。

3.變形縫構造處理:墻體用彈性材料作填并蓋縫處理;樓

地面變形縫用彈性材料作填或蓋縫處理,上鋪活動蓋板、鐵板

或橡膠條;屋面變形縫是在屋面板上砌筑矮墻;基礎變形縫常

采取雙基礎或挑梁基礎。

二、本節重點:1、變形縫的設置原則;2、變形縫的構造做法

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課程課題課題四建筑標準化和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

授課教師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地點

1、學生已具備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背景分析2、學生基本掌握建筑構造的基本組成知識

3、學生對建筑工程施工圖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度與情感目標

1、了解建筑標準化1、正確掌握建筑模數1、讓學生在了解并

的運用掌握模數的過程中

2、理解模數的概念2、正確選擇標準化構獲得成功的喜悅

學習目標

3、掌握模數的應用件2、培養學生仔細、

設定嚴謹的工作作風。

4、能選擇標準化構

1、了解建筑標準化

學習任務2、理解模數的概念

描述

3、掌握模數的應用

4、能選擇標準化構件

、教材

教學資源1

2、課件

準備

3、建筑施工圖一套

教學情景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多媒體教學、能力訓練

創設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知識復習與回顧]

1.變形縫分為幾種類型?它的作用是什么?

2.簡述變形縫的構造做法。

由圖紙導

[新課引入]入課程,激發

項目一建筑構造基本知識學生學習興

趣。

課題四建筑標準化和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

[新課]

一、任務布置回顧創設情境

提出任務

思考:

查找資料,觀察圖紙分析建筑標準化、模數數列的應用。

采用啟發

二、任務分析

式教學

建筑標準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是應制定各種法規、規、標準和指標,使設計有章可循;

其次是在諸如住宅等大量性建筑的設計中推行標準化設計

分析任務

三、任務實施

明確目標

建筑模數是選定的標準尺度單位,作為建筑空間、建筑構配

件、建筑制品以及有關設備尺寸相互協調中的增值單位。

多媒體教學

1.基本模數:基本模數是模數協調中選用的基本單位,其數

值為100mm,符號為M,即lM=100mmo

2.導出模數:包括擴大模數和分模數。

擴大模數是基本模數的整數倍數。水平擴大模數基數為3M、

任務實施

6M、12M、15M、30M、60M;豎向擴大模數基數為3M、6M;分模獲得技能

數基數為1/10M、1/5M、l/2Mo

3,模數數列

多媒體教學

模數數列是以選定的模數基數為基礎而展開的模數系統,

它可減少建筑尺寸的種類,并確保尺寸具有合理的靈活性

4.模數數列的使用圍

擴大模數數列:建筑物開間(柱距),進深(跨度);構配

件尺寸;門窗洞口尺寸;建筑物高度、層高等。

分模數數列:縫隙,構造節點,構配件截面等。

四、知識

為了保證建筑物配件的安裝與有關尺寸間的相互協調,在

建筑模數協調中把尺寸分為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和實際尺寸。

標志尺寸:應符合模數數列的規定,用以標注建筑物定位軸

面、定位面或定位軸線、定位線之間的垂直距離,以及建筑構配

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以及有關設備界限之間的尺寸。知識

構造尺寸: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設計拓寬視野

尺寸。一般情況下,標志尺寸減去健隙尺寸為構造尺寸。多媒體教學:

實際尺寸: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產制

作后的實有尺寸

五、能力訓練:結合教材圖形確定構件的幾種尺寸

評價任務能力訓練

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作出自評,小組之間根據學生工作頁鞏固提高

完成的情況,進行互評

教師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評價

任務拓展

教學小節

一、本節課的授課容:

1、實行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的目的是為了推進建筑工業

化。主要包括建筑模數、基本模數、導出模數、模數數列等;

2、為了保證建筑物構配件的安裝與有關尺寸間的相互協

調,在建筑模數協調中把尺寸分為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和實際尺

二、本節重點:建筑模數,模數數列及應用

后記

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課程課題課題五標注定位軸線

授課教師學時數2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教學地點

1、學生已具備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背景分析2、學生基本掌握點、線、體的投影知識

3、學生對建筑工程圖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知識目標能力(技能)目標態度與情感目標

1、掌握建筑定位軸1、能夠結合工程實際1、讓學生在識讀與

進行定位軸線的標注繪制總平面圖的過

線;程中獲得成功的喜

學習目標悅

設定

2、培養學生仔細、

嚴謹的工作作風。

學習任務任務一、理解建筑定位軸線的正確標定原則;

描述任務二、能夠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定位軸線的標注

1、教材

教學資源

2、課件

準備

3、建筑施工圖一套

教學情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創設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知識復習與回顧]

1、什么是基本模數?什么是擴大模數和分模數?

2、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和實際尺寸的相互關系是什么?

[新課引入]

項目一建筑構造基本知識

課題五標注定位軸線

[新課]

一、任務布置:由圖紙導入課

程,激發學生學習

查找資料,觀察圖紙分析民用建筑定位軸線的應用及畫

興趣。

二、任務分析:

定位軸線是確定建筑構配件位置及相互關系的基準線。

創設情境

為了實現建筑工業化,盡量減少預制構件的類型,就應當合

提出任務

理選擇定位軸線。定位軸線的確定也是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需

采用啟發式教

要。我國頒布了相應的技術標準,分別對磚混結構建筑和大

板結構建筑的定位軸線劃分原則做出了具體的規定。

三、任務實施

分析任務

以下介紹磚混結構建筑定位軸線的劃分原則:明確目標

(-)磚墻的平面定位軸線

1.承重外墻的定位軸線多媒體教學

當底層墻體與頂層墻體厚度相同時,平面定位軸線與外

墻緣距離為120mm;當底層墻體與頂層墻體厚度不同時,平面

任務實施

定位軸線與頂層外墻緣距離為120mm

獲得技能

2.承重墻的定位軸線

承重墻的平面定位軸線應與頂層墻體中線重合。如果墻

體是對稱縮,則平面定位軸線中分底層墻身;如果墻體是非多媒體教學

對稱縮,則平面定位軸線偏中分底層墻身。

3.非承重墻定位軸線

非承重墻除了可按承重墻定位軸線的規定定位之外,還

可以使墻身緣與平面定位軸線重合。

4.帶壁柱外墻的墻身緣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或距墻

身緣的120mm處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

(二)變形縫處的磚墻平面定位軸線

為了滿足變形縫兩側結構處理的要求,變形縫處通常設

置雙軸線。

1.當變形縫處一側為墻體,另一側為墻垛時,墻垛的外

緣應與平面定位軸線重合。墻體是外承重墻時,平面定位軸

重點識讀該圖

線距頂層墻緣120mm;墻體是非承重墻時,平面定位軸線應的注意事項

與頂層墻緣重合。ai為插入距,ae為變形縫寬度。

2.雙面墻的定位當兩側墻按外承重墻處理時,頂層定位

軸線均應距緣120mm處,當兩側墻按非承重墻處理時,定位軸

線均應與墻緣重合;

3.帶連系尺寸的雙墻定位,當兩側墻按外承重墻處理

時,頂層定位軸線均應距墻緣120mm處,當兩側墻按非承重墻

處理時,定位軸線均應與墻緣重合。

(三)高低層分界處的墻體定位軸線

當高低層分界處不設變形縫時,按高層部分承重外墻定

位軸線處理,平面定位軸線應距墻體緣120mm,與底層定位軸

線重合。

(四)底層框架結構的定位軸線

建筑底層為框架結構時,框架結構的定位軸線應與上部

磚混結構平面定位軸線一致.

(五)磚墻的豎向定位

L磚墻樓地面豎向定位應與樓(地)面面層上表面重合。

2.屋面豎向定位應為屋面結構層上表面與距墻緣120mm

的外墻定位軸線的相交處。知識

四、知識拓寬視野

(一)定位軸線的編號

1.定位軸線應用細點劃線繪制,軸線編號應注寫在軸線

端部的圓圈。圓圈應用細實線繪制,直徑為8nlm,詳圖上可增多媒體教學:

為10mm。定位軸線圓圈的中心應在定位軸線的延長線或延長

線的折線上。

2.平面圖上定位軸線的編號宜標注在圖樣的下方與左

側。橫向編號應用阿拉伯數字,從左至右順序編寫;豎向編號

應用大寫拉丁字母,從下至上順序編寫。為了避免拉丁字母

中I、0、Z與數字1、0、2混淆,拉丁字母中I、0、Z不得用作

軸線編號。如字母數量不夠使用,可增用雙字母或單字母加

數字注腳,如AABB、…、YY或Al、B1、…、Ylo

3.當建筑規模較大時,定位軸線也可以采用分區編號。

編號的注寫方式應為分區號一該區軸線號。

4.在建筑設計中經常把一些次要的建筑部件用附加軸

線進行編號,如非承重墻、裝飾柱等。附加軸線應以分數表

示,采用在軸線圓設通過圓心的45°斜線的方式,并按下列

規定編寫:能力訓練

鞏固提高

(1)兩根軸線之間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表示前一

軸線的編號,分子表示附加軸線的編號,編號宜用阿拉伯數

字順序編號。

(2)1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01、0A

分別表示位于1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軸線。

5.當一個詳圖適用幾根定位軸線時,應同時注明各有關

軸線的編號,通用詳圖的定位軸線應只畫圓,不注寫軸線編

號。

五、能力訓練

請你結合中學教學樓平面圖及定位軸線的標注原則為

它標上定位軸線并進行編號。

評價任務

通過教師講解,學生作出自評,小組之間根據學生工作

頁完成的情況,進行互評

教師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進行評價

任務拓展

教學小節

一、本節課的授課容:

1.定位軸線是確定建筑構配件位置及相互關系的基準

線。

定位軸線的確定也是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需要

2.磚混結構建筑定位軸線的劃分原則包括:

磚墻的平面定位軸線、變形縫處的磚墻平面定位軸線、

高低層分界處的墻體定位軸線、底層框架結構的定位軸線、

磚墻的豎向定位。

二、本節重點:

L建筑定位軸線的標注原則;

2.建筑定位軸線的標注。

后記

教學過程實施(模板一)

容方法

[知識復習與回顧]

1、保溫材料特性及其保溫材料的選用要求

2、建筑熱工分區、建筑保溫要求

[新課引入]

項目三建筑墻體構造

課題六墻面裝修構造

[新課]

任務1、掌握建筑墻面裝修的作用及其墻面裝修分類

由圖紙

任務明確建筑墻面裝修作用與分類導入課程,

要求:學生通過圖片的講解,小組討論總結建筑隔墻的類型與作激發學生學

用,完成學生工作頁上的作業。習興趣。

(一)墻面裝修的作用

1、保護墻體

2、改善墻體的使用功能

3、美化環境,豐富建筑藝術形象

(二)墻面裝修的分類創設情

1、按裝修所處部位不同:室外裝修和室裝修。境

2、按施工方式不同:抹灰類、貼面類、涂料類、裱糊類和鋪釘類提出任

等五類務

表墻面裝修分類

類別室外裝修室裝修采用啟

水泥砂漿、混合砂漿、聚合紙筋灰、麻刀灰粉面、石膏粉發式教學

抹灰類物水泥砂漿、拉毛、水刷石、面、膨脹珍珠巖灰漿、混合砂

工業LZ"七二&NNT4A/四NT/日滋4A于4A攵結

外墻面磚、馬賽克、玻璃馬釉面磚、人造石板、天然石板

貼面類分析任務

賽克、人造水磨石板、天然等

明確目標

石灰漿、水泥漿、溶劑型涂大白漿、石灰漿、油漆、乳膠

涂料類

料、乳液涂料、彩色膠砂涂漆、水溶性涂料、彈涂等

塑料墻紙、全纏面墻埋、太垃

裱糊類多媒體教學

壁紙、花紋玻璃纖維布、紡織

各種金屬飾面板、石棉水泥各種木夾板、木纖維板、石膏

鋪釘類

板、玻璃板及各種裝飾面板等

任務2、掌握建筑墻面裝修構造任務實施

獲得技能

任務明確建筑墻面裝修構造方法

要求:學生通過圖片的講解,小組討論總結建筑隔墻的類型與作

用,完成學生工作頁上的作業。

一、抹灰類墻面由圖紙

一般抹灰有:石灰砂漿、混合砂漿、水泥砂漿等;導入課程,

裝飾抹灰有:水刷石、干粘石、斬假石、水泥拉毛等。激發學生學

這類抹灰均系現場濕作業施工。施工時須分層操作,且每層不宜抹得太習興趣。

厚,外墻抹灰一般在20mm?25nm1,墻抹灰在15mm?20mm。抹灰按質量要求

有兩種標準,即:普通抹灰:一層底灰,一層面灰。

高級抹灰:一層底灰,數層中灰,一層面灰。

常用抹灰做法見教材表6-2。

墻裙:又稱臺度,在墻抹灰中,門廳、走廊、樓梯間、廚房、衛生間等處因創設情

常受到碰撞、摩擦、潮濕的影響而變質,對這些部位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境

高度一般為1.2m?1.8m。有水泥砂漿飾面、水磨石飾面、瓷磚飾面、石飾提出任

面等。務

護角:經常受到碰撞的墻陽角,常抹以高2.0m的1:2水泥砂漿,俗稱水泥

采用啟

發式教學

?.?

木?

?

441分析任務

明確目標

內tax禽批急曲近<?>外堵抹灰囿層明殺紋做法

砂漿護角

多媒體教學

引條線:在外墻抹灰中,由于墻面抹灰面積較大,為防止面層開裂,方便操

作和立面設計的需要,常在抹灰面層做分格,稱為引條線。引條線的做法是在

底灰上埋設梯形、三角形或半圓形的木引條,面層抹灰完成后。即可取出木

引條。再用水泥砂漿勾縫。以提高其抗滲能力

任務實施

二、貼面類墻面

獲得技能

1、天然石板墻面

主要以石、花崗巖為主的石板墻面。

(1)拴掛法:這種做法的特點是在鋪貼基層時,應拴掛鋼筋網,然后用銅

絲綁扎板材,并在板材與墻體的夾縫灌以水泥砂漿(見圖6-3)。

多媒體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