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資料課件_第1頁
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資料課件_第2頁
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資料課件_第3頁
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資料課件_第4頁
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資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學智慧與中國式管理

主講人:徐培華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復旦大學華商研究中心

主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

一、現代企業發展的動力是文化二、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三、中西方文化與中國式管理一、現代企業發展的動力是文化

1、文化是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基石古往今來,一個偉大的民族必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化,是一個企業凝聚力、競爭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現代企業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國脈傳承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和推動力量,是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基石。

美國企業的文化特點基因:冒險;靈魂:創新;精神:做大做強.

德國企業的文化特點基因:守時;靈魂:嚴謹;精神:一絲不茍.法國企業的文化特點基因:浪漫;靈魂:時尚;精神:優雅.

2、現代管理與競爭由文化決定

(1)企業經營對象的變化

產品——品牌——文化

(陽)(陰)(陰)

品牌:產品形式+文化內涵(陽)(陰)“企業制造產品,心靈創造品牌。”企業產品是實體的,企業品牌是無形的,文化體驗是難忘的。(2)企業經營是經營一種文化

企業品牌是一種觀念價值,企業品牌是一種文化創造,企業品牌是一種文化體驗,企業品牌是運用文化取勝。

麥當勞是創造一種美國快餐文化房地產是體驗一種特色居住文化

(3)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軟件

A、企業文化的陰陽魅力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形象(陰)(陰)(陽)

B、企業文化的核心與精神

企業價值觀

企業精神

企業家理念C、企業文化的三個層面

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3、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旋律

有人說:十九世紀是軍事征服世界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經濟征服世界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文化塑造新世界的世紀。

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4、文化給管理帶來市場商機和管理成功

物質資源是會枯竭的,而文化則生生不息!文化的核心是繼承與創新!文化使管理成為一流!

文化給企業帶來商機,文化給管理帶來效益,管理的大旗飄揚著文化的色彩。5、經營管理的要訣: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方向,定位決定地位,角度決定深度,布局決定結局,眼界決定境界,胸懷決定規模,心態決定一切。二、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

1、國學與傳統文化(1)傳統文化的涵義

傳統文化是從歷史上沿傳下來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是活著的文化,活在我們每個現實人的無意識中,滲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的心靈中都有著傳統文化的深深的烙印,我們的日常生活便是浩蕩的傳統。

(2)國學的內容:

國學是二十世紀初,我國提倡的一門學問。國學又叫國故學、古學,或叫中學、中國學,它是相對于西學的稱謂。國學分廣義和狹義,狹義指:六藝之學,即詩、書、禮、樂、春秋、易,即經學,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因六藝之學后附小學,因此文字、訓詁、音韻也包括在內。廣義指:經、史、子、集四部。(十三經指: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記、儀禮、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2、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源頭

(1)《周易》在中華文化中的歷史地位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著作,被后世尊崇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三玄之冠。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的巨大影響力,充分體現中華民族以及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周易》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厚德載物”、“生生不息”、”天行健”、“自強不息”等的理念精髓,是中華民族延綿五千年不衰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重新和平崛起、騰飛世界的核心競爭力。

(2)中華文化的特點:元素:氣;基因:和;靈魂:生;精神:自強不息。

(3)《周易》是中華文化的起源和支柱

《周易》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傳說它是由伏羲、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完成的。伏羲像文王像孔子像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夏商周形成《周易》符號文化的三本書(4)易與太極

《易·系辭上》:

“易有太極,是生兩

儀,兩儀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

兇,吉兇生大業。”

“是生兩儀”,兩儀即天地,天為陽,地為陰。渾然一體的元氣,輕清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陰陽處于對立統一的矛盾體中。“兩儀生四象”,兩儀生成太陰==、少陽--、少陰_、太陽=。四象是在二儀的一奇一偶之上復生一奇一偶而產生的,它象征春夏秋冬這“四時”。

“四象生八卦”,在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產生了第三爻,以陰陽三爻錯綜排列,最終可以得到八種卦形: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象征世界形成了八種基本物質: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先天八卦次序圖乾為天兌為澤離為火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坤為地

八卦成象

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記載了一首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即由八卦相重而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之斷吉兇,趨吉避兇就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在《系辭》里,八卦一詞往往包括六十四卦。下上乾兌離震巺坎艮坤乾兌離震巺坎艮坤

(5)《周易》的“三易”之道

變易:萬物皆變;簡易:變的規律簡單;

不易:萬變不離其宗。《易》的廣大:

《易》與“一”;

《易》與“容易”;

《易》與“醫”;《易》與“意”(得意忘形);

《易》與“義”;《易》與“e”。

(6)《周易》之道與企業管理

《周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運用于企業經營,就是以市場顧客內心需求的“陰”為源頭,研發出、生發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這就是企業經營的贏利之道、成功之道、管理之道。“一陰一陽之謂道”,更預示著企業與客戶要資源互相合作、利益互相協調,做到資源共享,以共同創造新的價值,達到互利雙贏,一起成功。這是《周易》的境界,也要成為企業家的境界。

企業的內部管理,亦要從企業文化的“陰”的培育,凝聚全體員工的人心,樹立企業的形象,形成企業的品牌,以“陰”生“陽”,使企業具備綿綿不斷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在世界市場不斷發展壯大。3、《周易》與儒、道、佛的關系

《周易》是中華文化之源,儒、道是《周易》的實踐者、傳播者。道是陰、儒是陽,道與儒是對《周易》陰陽的展示和發揚,是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具體展開和發展。佛在中國并演繹為禪宗,是對《周易》精髓的吸收與融合,是外來文化在中國本土化的成功典范,也是《周易》的包容變化與佛學“空”的合二而一的智慧里程碑。4、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

(1)儒家、道家、佛家的各自文化特色儒、道、佛三家,哪一家是代表中國文化的核心?

【1】道家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經》

首:方向開始、起始道:延著方向走、順著延伸。由此開始延續發展。

天知道、道理、道路道家思想的三條法則: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之變、駕馭陰陽)(道之所在,必有陰陽)道法自然(由道而得、無中生有)(道法如水,順其自然)上善若水(水得自然、水有原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道——氣——水氣——風——水命——運——氣

道的核心是:無

道由氣成,氣凝為水。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舉重若輕,以簡馭繁。

無招勝有招,不戰而勝。

柔弱勝剛強,滴水穿石。青山無墨千年畫,流水無弦萬古琴。【2】儒家思想

儒:人所需要的。通常是有道德者之稱。周之制度,身通六藝以教民者謂之儒。

《周禮·天官·大宰》說:“四曰儒,以道得民。”儒亦指品學通三才者。

《法官·君子》說:“通天地人曰儒。“大儒指悟道之大學者。

儒家思想價值體系的五要素:

仁義禮智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論語)

仁,從人,從二。《說文解字》說,“仁,親也。”人與人相互親切關愛。《禮記》說,“上下相親謂仁。”“溫良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觀其愛焉。”《春初·元命苞》說,“仁者,情志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仁者是對有仁德者之稱。有時候,用仁來指有恩于萬物生育的事物。古代歷來推崇仁政,認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現在稱果實的核為“仁”,其實古代稱其實為“人”,果人、核桃人。明代后才改作“仁”。

儒的核心是:仁(論語)

人仁倫綸輪忍

儒家思想的方法:中庸

中庸之道是一種彈性哲學。 中庸是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所謂“中”,就是適應,順應;所謂“庸”,即經久不渝、恒久不變之意。二者合用,意謂不偏不倚、允當適度,不走極端之意。這種中庸的思想,表現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親和力,能求同存異,萬流并包。

儒家思想的三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儒家思想的宗旨(八條目):

是要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是要窮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是針對具體對象進行深入探究,努力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誠意、正心、修身”是要求意念誠實,嚴于律己,心得其正,并不斷端正、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在家庭與家族中尊老興孝,敬長興悌。在治國時以德為本,并布仁政于天下。

儒家思想的使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佛家思想:

佛:順依自然

佛——偽(人為為偽,人弗為佛)

佛的核心是:空

在佛學中,空是因緣,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就是放下。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謂“心如虛空”,就是放下頑強固執的己見,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讓心柔軟,這樣我們才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達到真正心中萬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隨心通達,運用自如。虛空包容萬有。因為“空”,大地任我們游走、空氣給我們呼吸,萬物供我們取用,假如沒有“空”,人類就不知將安住于何處了。所以,“空”中才能生妙有。

空的真諦—包容的智慧

心胸有多大,事業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心能虛空,包容一切。

空——色——心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執著、放下、舍得)明心見性,頓悟法門。

(2)儒、道、佛三者的關系

儒、道、佛三家,都講求順應自然,故能三家融合,和諧相處,其核心思想乃為道家。

道:

無——無中生有、由道而得

儒:

仁——仁而有義、中庸得禮

佛:

空——空為包容、慈悲為懷

修身度人、功德圓滿

(3)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周易之道為萬物之道。

厚德載物,正德厚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精神是“生”

《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概括了天地萬物的最根本的規律,是天地運行的最根本的法則和功能。

老子的《道德經》,“道”生長萬物,“德”繁殖萬物。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這種大德是幽深玄遠的德,又叫玄德。以“生”來指導一切,便是得道了,得天地之道,得人之道。

“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儒家的“仁”是人與人的關系上的運用。“仁”的根本意思是“愛人”,是“生”的精神的根本體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就在于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生”。道與天地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與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中西方文化與中國式管理

愛因斯坦晚年曾感嘆到:“西方科技沒有東方哲學的引導,就是瞎子;東方哲學沒有西方科技的支持,就是瘸子。

1、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西方文化強調個性、獨立和自我;中國文化強調群體、互助和融合。西方人是“I”,中國是“人”字。“I”是外向的、突破的、追求卓越的;“人”是內向的、協調的、追求完美的。

2、西方企業經營與文化靈魂:美國:科技領先(微軟)德國:質量最優(奔馳)法國:設計優雅(歐萊雅)

3、中國企業經營與文化靈魂:海爾:“真誠到永遠”的服務文化格力:“精品空調,格力創造”的質量文化格蘭仕:“努力,讓顧客感動”的成本文化海信:“創新就是創造新生活”的創新文化

4、東西方娛樂智慧與企業投資經營理念

麻將與資產重組撲克和股票投資

5、兼收并蓄中西文化,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西方文化開拓市場,用中國文化完善市場。6、儒道佛思想在中國式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