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4 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特優學案及真題演練_第1頁
專題04 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特優學案及真題演練_第2頁
專題04 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特優學案及真題演練_第3頁
專題04 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特優學案及真題演練_第4頁
專題04 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特優學案及真題演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情節、形象、環境

【高考真題演練】

[2022?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和軍校

沿河村的敦厚媽一輩子逛過的最大她方是觀音鎮。翻過沿河,上一道坡,走兩頓飯的工夫,就是

觀音鎮了。觀音鎮是真的好,那么寬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雖然這些吃喝她都

沒享受過,可逛一逛也夠敦厚媽幸福幾天呢。敦厚六歲,敦厚媽摔跛了腿。從此,敦厚媽再也沒有逛

過觀音鎮。有一回敦厚媽走娘家,正好有一輛大卡車來娘家拉西瓜,那車真大,拉的西瓜真多,跑得

真快,敦厚媽驚駭得不得了,一跛一跛地跟出去半里地看稀罕。回到村里,敦厚媽就一遍一遍她給人

講那汽車,聽的人聽著聽著都笑了。

敦厚媽守寡早,就守了敦厚這么一個兒子,因此把敦厚看得比埋在屋角的錢罐罐還緊。所以,當

敦厚想當兵的時候,敦厚媽死活不依。村支書張大昌對敦厚媽說:“你還能把他守一輩子?叫娃去當

兵吧。”敦厚舅舅也支持;敦厚媽的心動了,說:“那就叫娃試試。”敦厚一試,真就“試”上了,嶄新

的軍裝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媽把前襟哭濕一大片,說:“這可咋弄呢,娃從小都沒出過門,衣裳

破了誰給他補,饑一頓飽一頓的,誰記掛他呀……”敦厚還是走了,眼圈紅紅的,和同村孫四海、孫

長明一起去當兵了。

敦厚當兵的第三個年頭回來了,和村里的小秋結了婚。小秋是個俊人兒,少話,識理,沒過門就

三天兩頭來幫敦厚媽做家務,媽長媽短地叫。沒幾天,敦厚回部隊去了。敦厚媽就和小秋相依著過日

月,不爭不吵,像母女。沿河村的人都說“敦厚媽真是有福氣呢”。又過了兩年,敦厚寄回來一封信,

說他入了黨,轉成了志愿兵,要去一個油田當石油工人。沿河村的人都替敦厚高興。

敦厚是個孝順兒子,他到油田當了石油工人,每次回來,都給媽買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幫媽干

所有農活,用自行車馱著媽到觀音鎮逛兩回集。敦厚的話變得多了,當著全村人的面,講他的油田,

講他的油田有多大,講他的油田有多好,講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媽遞艷羨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

臨走,給媽留下了好多的錢,又叮嚀媳婦小秋好好地侍候媽。就在這一年的年根,敦厚匆匆地回來了,

又匆匆地走了,走時帶著小秋。

偌大的一個屋子,空蕩蕩的只剩下敦厚媽一個人了,她常常盼敦厚盼到天明,只要碰到村里的人,

敦厚媽就一直說她的兒子敦厚。有一回,孫四海他媽說:'‘你敦厚咋不帶你進他的油由上去逛一逛啊?”

因為孫四海剛帶他媽逛了咸陽。每逢這時,敦厚媽就替她的兒子說話:“敦厚也是叫我去的,我想咱

一個農村婦女,腿又不好,話也不會說,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說了,敦厚又要忙公家的事,咱去了給

娃惹麻煩呢。“村里的人也就信以為真了,不再說這類話。敦厚媽回到家里就犯嘀咕了,敦厚可從沒

說過接她去美麗的油田逛一逛這話!再說了,她也真想去敦厚的油田上逛一逛了。所以,當敦厚再次

回來的時候,敦厚媽就有心問一問敦厚了:“敦厚,油田上真像你說的那么好?”敦厚說:"好,娃能

騙你嗎?幾十萬人的大油田,頂咱幾千個沿河村,高樓房,寬馬路,人山人海。'‘敦厚媽說:“媽這腿

不爭氣,要不,媽也想到你的油田上逛一逛呢。“敦厚的口吻就變了,躲開媽的目光,含糊著說:“其

實也沒啥好逛的。”這一天,敦厚的舅也來了,他也給敦厚說:“你和小秋一走,你媽一個人在家里孤

呢;你把你媽接到油田上逛一逛。“敦厚還是說:“其實也沒啥逛的。”

此后,沿河村人的話變得難聽了:“真看不出敦厚是個沒良心的。”

敦厚媽說:“是我不去,油田沒啥好逛的。”

孫四海他媽說:“沒啥好逛的?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沒啥好逛的他為啥把他媳婦叫去逛呢?”

孫長明他媽也附和著說:“不是咋的,往后少跟這人打交道。”

村里人都這么說,次數多了,敦厚媽就覺得臉上不光彩,人多的場合去的也少了。

敦厚媽的身子一日不濟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書張大昌做了主張,一封電報把敦厚從油田

上招了回來。敦厚夜夜陪著媽,給媽端吃喂喝,無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盡著一個媳婦的孝道。敦

厚把媽馱到縣醫院查病,醫生冷著臉嘆了口氣說:“準備后事去。”敦厚把媽馱回村里了,急著要去油

田。在村口,支書張大昌攔住了敦厚的去路。

張大昌說:“敦厚,你媽是有今沒明的人了,趕緊接你媽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

敦厚說:“叔,我知道。等翻過年,我就給我媽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給我媽把病看

好。”頭一低,那淚就“叭叭叭''地砸下來。

張大昌說:“你媽是沒幾天的人了,你現在就把她接走。”

敦厚說:“叔,我有難處。”

張大昌沉了臉,說:“敦厚,你要是今日不帶你媽走,從今往后,你就別再叫我叔,沿河村就沒

你活人的地方了。”

敦厚咬咬牙,走了。

敦厚走了,沿河村的罵聲也就起來了。

敦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給媽熬藥,門外來了一輛小車,下來幾個人,說是接小秋和敦厚媽,

還有村支書張大昌。一見面,小秋就抱住張大昌,哇的一聲哭了。

--行三人來到油田,來到了敦厚所住的單站上。這里,就他一個采油工,一個單站,好大一座山,

一口油井,一節列車式鐵皮房,住著敦厚一個看井人,四野茫茫,遙無人跡,比他們的沿河村還荒涼。

小秋的感覺是準確的,敦厚死了。有三個盜油人,開著四輪車,敦厚攔車,他們送錢,敦厚不要,他

們嚇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攔在路中央,說:“想把油拉走,就從我身上碾過去。”

裝滿一車油的四輪從敦厚身上碾了過去……敦厚死前,留下話:把我媽,還有支書張大昌接到油

田來看看。還說,他這幾年攢的錢,全用來給他媽看病……

采油廠的領導說,這口井是全廠最遠的一口井,沒有人愿意來住單站。敦厚剛從部隊下來,又是

黨員,他就主動去了。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沒有過,從沒提出過困難。

小秋抱著媽哭得死去活來,她斷斷續續地說:“他一直想條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媽接來……”

最后,在如何處理敦厚遺體的問題上,支書張大昌和油田上的領導發生了分歧,張大昌說:“敦

厚是個好娃,是我們村的光榮,葉落歸根,我們村要把他運回去,給他建一個高高大大的墓。”

油田上的領導說:“敦厚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我們還要追認他為烈士,號召全廠的采油工向他

學習,所以我們想把敦厚同志的遺體火化,留在這里。”

雙方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讓。就在他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個采油小

站旁悄悄地為敦厚挖著墓穴。

媽說:“敦厚,你就住這兒,杷井看好……”

小秋說:“媽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媽來看你……”

起風了,落雪了,一會兒,天地一色。

(有刪改)

10.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11.敦厚具有怎樣的品格?

12.怎樣評價敦厚媽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為?

13.賞析小說畫線的兩處描寫及兩者對比所構成的藝術效果。

【參考答案】

10.①抑揚。先寫敦厚孝順母親,再寫敦厚在眾人眼中對母親“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順母親又報效

國家的真孝和大孝。②烘托。用眾人對敦厚的批評和壓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負重。

11.①敦厚忠孝。既孝順母親,又以死報國。②忍辱負重。為了不讓母親傷心,甘愿忍受誤解。③積

極上進。主動請纓去守衛最艱苦的崗位。④恪盡職守。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

12.①舍小愛,取大愛。這樣可以更好實現他忠心為國的心愿。②舍私利,取大義。這樣可以感召更

多的人為國家作奉獻。

13.①第一處描寫,連用三個“那么”,演染小鎮的熱鬧,從而寫出敦厚媽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②

第二處描寫,連用六個“一”,寫盡敦厚守衛的油井之荒涼,從而塑造出他甘守荒涼、一心奉獻的品格。

③兩者形成鮮明對比,既解釋了敦厚在眾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顯了他為國守油忠于職守、甘于

奉獻的品格。

[2022?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江上皿

馮至

子胥望著昭關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換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卻真實地獲得了真實的生命。時節正

是晚秋,眼前還是一片綠色,夏天仿佛還沒有結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煙稀少的平原。

他在這荒涼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來原野漸漸變成田疇,村落也隨著出現了,子胥穿過幾個村落,

最后到了江邊。

太陽已經西斜,岸上三三兩兩集聚了十來個人:有的操著吳音,有的說著楚語。有人在抱怨,二十年

來,這一帶總是打過來打過去,弄得田也不好耕,買賣也不好做。一個上了年紀的人說:“前幾年吳王余昧

死了,本應該傳位給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個這樣賢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

位,要保持他的高潔。”

“他只自己保持高潔,而一般人都還在水火里過日子,——我恨這樣的人,我們都是吃了他高潔的苦。”

一個年輕人憤恨地說。

那老年人卻諒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為感動我們,不是比做國王有意義得多嗎?——就以他在徐

君墓旁掛劍的那件事而論,對于友情是怎樣好的一幅畫圖!”

季札在死友墓旁掛劍的事,子胥從前也若有所聞,他再低下頭看一看自己佩著的劍,不覺起了一個愿

望:“我這時若有一個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劍,當作一個友情的贈品,——而我永久只是一個人。”子胥這

樣想時,也就和那些人的談話隔遠了,江水里的云影在變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這時江水的上游忽然

浮下一只漁船,船上回環不斷地唱著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馳,

與子期乎蘆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馳,是怎樣感動子胥的心!他聽著歌聲,身不由己地向蘆

葦叢中走去。

西沉的太陽把蘆花染成金色,半圓的月也顯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邊永久捉不到的一塊寶石。

漁夫的歌聲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

月已馳兮何不渡為?

歌聲越唱越近,漁舟在蘆葦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風塵仆仆,一走上船,呼吸著水上清新的空氣,立即感到水的溫柔。子胥無言,漁夫無語,

耳邊只有和諧的櫓聲,以及水上的泡沫隨起隨滅的聲音。船到江中央,水流變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

般地寧靜。子胥對著這滔滔不斷的流水,他想這是從郢城那里流來的。他立在船頭,身影映在水里,好像

又回到郢城,因為那里的樓臺也曾照映在這同一的水里。他望著江水發呆,不知這里邊含有多少故鄉流離

失所的人的眼淚。父親的、哥哥的尸體無人埋葬,也許早已被人拋入江心;他們得不到祭享的魂靈,想必

正在這月夜的江上出沒。郢城里的王公們都還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誰知道這時正有一個人在遙遠的江上,

想把那污穢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隨著月光膨脹起來……

他再看那漁夫有時招起頭望望遠方,有時低下頭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樣一

個人呢?一個不知從何處來,又不知向哪里去的遠方的行人罷了。但是子胥,卻覺得這漁夫是他流亡以來

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兩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運命,怕只有最

親密的朋友才唱得出這樣深切感人的歌詞,而這歌詞卻又吐自一個異鄉的、素不相識的人的口里。

船緩緩地前進著。兩人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個疏散于清淡的云

水之鄉。他看那漁夫搖櫓的姿態,他享受到一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柔情。往日的心總是箭一般地急,這時

卻唯恐把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與漁夫共同領會這美好的時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囁嚅,但他最后不得不開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給你作紀念呢?”漁夫倒有些

驚奇了。

這時子胥已經解下他的劍,捧在漁夫的面前。

漁夫嚇得倒退了兩步,他說:“我,江上的人,要這有什么用呢?”

“這是我家傳的寶物,我佩帶它將及十年了。”

“你要拿這當作報酬嗎?“漁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見有些行人,不知為什么離鄉背井要走得那么

遠。既然遠行,山水就成為他們的阻礙:他看慣了走到江邊過不來的行人,是多么苦惱!他于是立下志愿,

只要一有閑暇,就把那樣的人順便渡過來。因為他引渡的時候多半在晚間,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樣的

歌曲。“這值得什么報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說:“你渡我過了江,同時也渡過了我的仇恨。將來說不定會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

去。”漁夫聽了這句話,一點也不懂,他只撥轉船頭,向下游駛去。

子胥獨自立在江邊,望著那只船越走越遠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語地說:“你這無名的朋友,我現在空空

地讓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將來我卻還要尋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墳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劍,覺得這劍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個永久難忘的朋友保留著這支

劍。

(有刪改)

[注]歷史小說《伍子胥》寫于19427943年,取材于春秋時期伍子胥的復仇故事,敘述他由楚至吳的輾轉逃

亡。小說共九節,《江上》為第六節,伍子胥過了昭關,繼續跋涉,前往吳國。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子胥過了昭關,所見風景與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綠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獲得了真實的生命''的心情

寫照。

B.“唯恐把這段江水渡完”,表現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態,只有在江上的這段短暫時光,他才能夠平和地欣

賞風景。

C.子胥同漁夫道別,說話時“有些囁嚅”“半吞半吐”,表現的是子胥渴望同漁夫交流,又礙于隱情而無法敞

開心扉。

D.“你渡我過了江,同時也渡過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領會到漁夫的“世界”,他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

的理解。

7.關于文中江邊人們談論季札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那位老人欣賞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潔,也稱贊他以美好的行為感動了世人。

B.那位年輕人認為季札不顧百姓死活,只顧獨善其身,逃避了濟世的責任。

C.季札掛劍一事進一步說明了他的品行,也為后文的子胥贈劍做了鋪墊。

D.季禮的退耕田園,與下文漁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達出本文的隱逸主題。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緒隨著他在江上的所見所感而逐步生發展開。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6

分)

9.漁夫拒劍是一段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漁夫是一位義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劍之后,

更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慮而自盡。本文將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

談你的理解。(6分)

【答案及解析】

6.B選項中“只有在江上的這段短暫時光,他才能夠平和地欣賞風景”錯誤,此時的子胥是在享受漁夫帶給

他的,,一些從來不曾體驗過的柔情”。

7.D“漁夫的泛舟江上”只是漁人的客觀生活狀態,不是隱逸的表現。

8.①文章開篇寫出的風景,表現出子胥逃生后的輕松。

②后聽到岸上人的對話,引發子胥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③江上漁人的歌聲深深觸動了子胥,激發了他復仇的愿望、內心的仇恨。當他看到漁人“疏散于清淡的云

水之鄉”的生存狀態,又感覺到“柔情”,矛盾的心情始終交織在一起。

④船靠岸后,子胥仍然沒有從矛盾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他感謝漁人能夠帶給他片刻的內心安寧,幫助“渡

過了我的仇恨”但是又說“將來說不定會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暗示子胥“仇恨”之深,復仇愿

望之強,“渡過”不等于徹底忘記。

解析:該題所指“子胥的思緒隨著他在江上的所見所感而逐步生發展開”,提示考生在作答時要注意層次。

9.

①語言效果上,將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彰顯馮至“詩化小說”的特點,馮至本是詩人,同是拒劍的

漁夫,本文中的漁人并不是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相反本文中漁人眼中的伍子胥,“只是一個

不知從何處來,又不知向哪里去的遠方的行人罷了”,他也不理解伍子胥為什么離鄉背井要走得那么遠,

拒劍后也沒有因消除子胥的疑慮自盡,而是對他的話一點也不懂,轉身架舟翩然高去,這樣,更凸顯本文

詩意化、散文化的雋永意味。

②從情節和人物塑造上,將洵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其心境平坦,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鄉,對比一個整

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的子胥,凸顯漁夫在散淡隱逸中使伍子胥思想發生的變化,由復仇心理到靈魂片刻

的安適,江上領會到漁夫的美好“世界”,子胥對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救贖。

③從主題上,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他選擇的是恬淡的人生,子胥承受的則是生命的沉重,你選擇命

運還是命運選擇你是個問題。你有選擇的權利時你會選擇哪個同樣是個問題,“你渡我過了江,同時也渡

過了我的仇恨。將來說不定會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仇恨”是由愛而生的,而復仇又一定有恨,

愛恨相生,人在選擇命運時又是身不由己的。對比之下,文章主題層次更為豐富了。

解析:該題“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所指的文學效果”,其中“文學效果”可從多角度理解。

[2021?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麥子

紅柯

他們住在祖國邊疆曠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護下去。不管是誰,問他們搬不搬走?他們都說要住

下去。當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辦呢?你前腳走,草就后腳跟過來,這兒的草有多

兇哇,你剛轉個身,它們就爬到窗戶上,往屋里鉆。"老頭脾氣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頭總

以為他住的是宮殿。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來,房子周圍的樹就不怎么高。這兒的樹都是矮個兒,都是那種憨厚的榆

樹,樹杈很多,葉子很密,就是長不高。風大。樹像綠獅子,毛發紛亂,瘋狂地撲打風,風疼得滿地打滾,

躥到天上,發出長長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發出猛獸似的嗥叫。風嗥叫起來,地都動呢。老頭嚇唬老婆

婆:“樹抽打它們呢,樹是老天爺的鞭子,老天爺要抽它們,它們只能哇哇亂叫。"老婆婆戰戰就兢:“老

天爺為啥抽它們?”老頭說:“誰讓它們亂跑,老天爺可容不得誰整天亂跑。”

老婆婆走到濃密的樹林里,老頭發現她竟然一身金黃,飄動著團團芳香,就像一頭金色的豹子。豹子

走在麥田里,麥子嘩嘩響起來。麥子的金光灑在榆樹上,榆樹葉子油汪汪的;麥子的金光灑在云朵上,云

就像戴了金籠頭,云跟牲畜一樣彎下脖子在明凈遼闊的蒼穹上吃草,云吃草的聲音很柔和,窸窸窣軍。老

婆婆摸麥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麥芒上,麥芒濃密綿長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觸摸到夏天最美

麗的地方。

麥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顫動。

老婆婆的手黃巴巴的,長滿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黃的繭,那些蕓豆真大呀,又圓又壯實,比麥粒兒大,

比麥粒兒好看,就像一顆小太陽。大漠的太陽都這樣子,小小一點,原野就像合起來的手掌,太陽在金色

的指縫間回落。有時太陽會掛在樹梢上,掙扎半天也掙不脫,把樹都拉彎了,茂密的樹梢牢牢地抱著太陽

不肯松手,就像一個粗野的漢子緊緊抱著他心愛的女人。

老婆婆的額頭閃動著快樂的光芒,發出夢吃般的叫聲:“長高了,長胖了。”老婆婆搓開一只麥穗,

麥粒肥肥胖胖,軟乎乎的,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老婆婆用手輕輕拍打著:“哭哇哭哇,快哭上一聲。”

老婆婆曾生過一個孩子,那孩子夭折了。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生過孩子。

那時,他們年輕力壯,老頭自己動手做了幾只木碗,換了一口大鍋,好像他們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說:

“拿什么養活他們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們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

外邊是遼闊的原野。

曠野無邊無際,伸向遠方,好多年以后,從大城市來的洋學生把這遼闊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頭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頭只知道他要躲許多娃娃,老頭就從太平洋開始的地方墾荒。老頭端著簸

箕把金黃的麥種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時分,泥土波濤洶涌就像沸騰的金屬。老頭的手臂跟鷹一樣

伸向卷穹,把落日給遮住了,手臂粗壯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隨即發出一陣粗重的刷刷聲。麥種的大網捕獲

了土地,肥大的土塊跟魚群一樣跳起來,向四周奔竄。太陽落下去,麥子升起來。

老頭端著空簸箕,眼睛充滿夢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團部接受重要任務。他已經30歲,他在農場最偏遠的地方開荒種地,領導想起了他的婚姻

問題。傳他去團部的重要任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他騎馬跑了三天三夜,趕到團部。他喊報告進去的時候,

政委正給一個青年女子談話,政委的臉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卻眉是眉眼是眼,長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

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說:“怪我無能,沒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轉身走了。他勸政委別生氣:

“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適合我。”政委吃驚地看他,他說:“我那地方需要結實的女人,跟馬一樣結實

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說:“你要身體棒的,還真有一個,長相差些,心靈絕對美。”

他很快就見到那個大塊頭女人,他們在豬圈見面的,她是炊事班長,兼管豬圈。她接觸過好幾個男的,

都沒談成。她跟豬呆在一起,那些豬個個肥壯無比。大家發出驚嘆:誰跟她過日子,誰就能肥壯起來。就

是沒人動這個念頭。他們見面,她就說:“你這么壯,你還來找我。”他說:“誰不想壯。”“你想壯?”

“我想壯。”“你找對人啦。”

他們就這么說好了,她跟他走。她騎上團部最好的大白馬,跟他走了。

走進荒漠她就顯出優勢,她在空曠荒涼的景象中亮麗起來,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讓到前邊,她

圓渾渾的長脖子跟枯死的胡楊打個照面,胡楊就亮起來。堅實的木紋顯得很清晰,她整個龐大的身軀一下

子讓大荒漠充滿了生機。

女人和駿馬走在太陽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沒想到他能娶這么大一個媳婦兒,一個頂三

個。

“你說我一個頂三個。”

“三個女人才頂你一個。”

“從來沒人這么說過我。”

“我是你男人才這么說你。”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這么說我,我喜歡你這么說我。”

跟那個年代所有的邊疆故事一樣,他們的洞房在地窩子里。他們說:“我們雖然住的是地窩子,但我

們種的是太陽。”麥子生長的樣子就像太陽升起來……

長滿谷地的麥子,大片大片的麥子……太陽落下去,麥子長起來。

老頭端著大簸箕,麥種撒光了,簸箕里還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來啦。老婆子開門啊。”

泥土金閃閃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們是簸箕命。”

他們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紋的紋路,沒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財,簸箕不聚財。老婆婆說:“咱

不要財。”老婆婆搓開一只麥穗,搓出幾十顆胖乎乎的麥粒,較輕拍打著:“哈哈我有這么多孩子。”

(有刪改)

【注】簸箕:用竹熊或柳條編的器具,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用來簸糧食等。

1.第二自然段描寫環境有何用意?

2.賞析文中畫線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藝術效果。

3.小說用多種風格的人物語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試作分析。

4.探究“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2021?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秦瓊賣馬

談歌

民國二十二年立秋這天下午,保定城淹沒在一片知了的鳴叫聲中。一輛人力三輪停在了古董店藝園齋

門前。一個身著灰布大褂的中年漢子下了三輪,提個柳條箱進了店門,伙計楊三忙迎上來,給漢子讓座沏

茶。

“我找韓定寶先生。”楊三怔了一下,低聲答道:“韓老板已經去世三年了。”漢子驚了臉,手里的

茶碗險些跌落。楊三又道:“現在的老板是楊成岳先生。”漢子呆了片亥L緩聲道:“我想見一見楊老板。”

說著取出一張名片。楊三接過看了一眼,驚訝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稱北方鐵噪,專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窯彩瓷。幾年前一場中風,愈后左腿不利落,便

不再登臺。

不一刻,一壯年男人出來,拱手道:“王先生,幸會,我是楊成岳。早年曾聽過王先生的大戲,今日

竟是有緣在此相見。”王超杰笑笑:“這么說楊老板也是門里人了?”楊成岳笑道:“不瞞王先生,楊某

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與王先生坐論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貴干?”王超杰笑道:“有幾件古瓷,

想讓楊先生鑒賞。”便打開柳條箱,取出一摞盤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楊成岳湊近細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點頭微笑。王超杰笑道:“這是我多年前從一個落魄商家手

里收購而來。地道上品,還請楊老板說個價錢。”楊成岳問:“此乃王先生心愛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

杰長嘆一聲:“生計所迫,還望楊老板成全。”楊成岳點頭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實在不好言價了。還

請王先生體諒。”王超杰臉上滑過一絲失望。楊成岳道:“買賣不成仁義在,先不說價錢,容我再想想。”

王超杰起身告辭,楊成岳卻一定留他吃飯。吃過飯,又給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棧,店錢飯錢都由藝園齋

開支。

王超杰到保定的消息很快傳開。這一天,名琴師張小武請王超杰和楊成岳吃酒。吃過幾杯酒,話便多

了起來。楊成岳道:“王先生,當年聽您一出戲可真是不易,一張票要賣到十五塊大洋。”王超杰擺手笑

道:“好漢不提當年啊。”張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興唱上幾段,一飽我二人耳福呢。”王超杰笑道:

“二位想聽,那我就干唱幾句吧。”張小武忙擺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來。”

胡琴響起,王超杰就唱起來:“店主東拉過了黃驟馬,不由得秦叔寶珠淚灑下……”一曲唱罷,楊成

岳擊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圓,只是悲涼了些,壯氣不足。秦瓊秦叔寶蓋世英雄,一時落魄,壯志

不減才對。”王超杰笑道:”秦叔寶到了那時,壯志不減也得減了。畢竟不知道單雄信能夠出來啊。”三

人都笑了。

說笑了幾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來保定不是賣馬,而是賣瓷器。只是楊老板不肯成交啊。”楊

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賣,就請說一句落底的話吧。”王超杰笑道:“這幾只雍正官窯粉彩過

枝碧桃大盤,我當年得來也的確不易。一只盤子五百塊大洋總是值的吧。”楊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

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們當面錢貨兩訖。”

第二天,王超杰帶著箱子去了藝園齋。進了店門,見張小武和楊成岳已經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擺好功架,是否還要我再唱上一段助興?”楊成岳擊掌大笑:“正是此意。”王

超杰想了想,就說:“今日就唱一段《奇冤報》吧。”胡琴響起,王超杰唱起:”未曾開言兩淚汪,尊一

聲太爺聽端詳……”

楊成岳擊掌叫好。張小武嘆道:“今日真是大大地過了一場癮。”王超杰笑道:“也唱過了,就請成

岳先生過目吧。”楊成岳讓賬房取過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點一下。”王超杰擺手道:“不必

不必。”

王超杰告辭。楊成岳和張小武送出門外,直到看不見了,二人才轉回店里。楊成岳盯著那六件瓷盤發

呆。

張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賺多少。”楊成岳一笑:“你說呢?”猛一揮手,那六件瓷盤竟被

嬋落,摔在地上,碎了。張小武大吃一驚:“你……”楊成岳道:“請隨我來。”進了里屋,只見貨架上

有幾只盤子。楊成岳嘆道:“這才是真的。”張小武結舌道:“你是說,超杰先生帶來的,是鷹品…-

楊成岳道:“正是,那東西頂多值上幾吊錢。我看出王先生心愛此物,不好說破,也只好裝癡作呆了。

說罷長嘆一聲。

張小武皺眉道:“那三千大洋……”楊成岳一笑:“我們聽了超杰先生兩出戲,也就值了。錢這東西,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送與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處。”

張小武默默無語,轉身要走。楊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直是嗓子作癢了。”張小

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楊成岳唱起,蒼涼的唱段就灌了滿店:“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

箭穿……”

門外已經是秋風一片。

(有刪改)

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超杰說話多是“笑道”,唱的戲詞則是“珠淚灑下”“兩淚汪”,這種細節寫出了他當時的處境與心

態。

B.楊成岳當著張小武的面,把重金買到的六件瓷盤憚落地上,這一轉折將故事推向高潮,也使楊成岳形象

更為飽滿。

C.小說語言比較獨特,用語考究,古樸典雅,對話不用日常口語,有種舞臺味道,與人物的身份地位極為

相符。

D.小說從立秋這天的知了鳴叫寫起,以“門外已經是秋風一片"收尾,借秋意加深來傳達人世的蒼涼之感。

6.王超杰為什么選擇《秦瓊賣馬》的唱段,且唱得壯氣不足?請簡要分析。(6分)

7.買賣瓷盤的過程中,楊成岳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請結合作品簡要說明。(6分)

[2020?全國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越野滑雪[美]海明威

纜車又顛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車廂里給滑雪板上蠟,把靴尖塞進滑雪板上的鐵夾,牢牢扣上

夾子。他從車麻)邊緣跳下,跳腳在硬邦邦的冰殼上,來一個彈跳旋轉,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

溜煙滑下山坡。

喬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見人影了。尼克順著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時,那股沖勢

加上猛然下滑的勁兒把他弄得渾然忘卻一切,只覺得身子有一股飛翔、下墜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來

個上滑姿勢,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沖下最后一個陡峭的長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

腳下消失了。身子蹲得幾乎倒坐到滑雪板上,盡量把重心放低,只見飛雪猶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

但他穩住了。隨即一搭被風刮進坑里的軟雪把他絆倒,滑雪板一陣磕磕絆絆,他接連翻了幾個筋斗,然后

挺住,兩腿交叉,兩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翹起,鼻子耳朵里滿是雪。

喬治站在坡下稍遠的地方,正喈蟀啪啪地拍掉風衣上的雪。

“你的姿勢真美妙,尼克,”他大聲叫道。"那堆爛糟糟的雪真該死。把我也絆了一跤。”

“在峽谷滑雪什么滋味兒?”尼克掙扎著站起來。

“你得靠左滑。因為谷底有堵柵欄,所以飛速沖下去后得來個大旋身。”

“等一會兒我們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峽谷。”

尼克趕過了喬治,他的滑雪板開始有點打滑,隨后一下子猛沖下去。他堅持靠左滑,末了,在沖向柵

欄時,緊緊并攏雙膝,象擰緊螺旋似的旋轉身子,把滑雪板向右來個急轉彎,揚起滾滾白雪,然后才慢慢

減速,跟鐵絲柵欄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頭看看山上。喬治正屈起雙膝滑下山來;兩支滑雪杖像蟲子的細腿那樣蕩著,杖尖觸到地面,掀

起陣陣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隨,整個身子來個漂亮的右轉彎,蹲著滑行,雙腿一前一后,飛

快移動,身子探出,防止旋轉,兩支滑雪杖像兩個光點,把弧線襯托得更突出,一切都籠罩在漫天飛舞的

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鐵絲柵欄最高一股鐵絲壓下,喬治縱身越過去。他們沿路屈膝滑行,進入一片松林。

路面結著光亮的冰層,給拖運原木的馬兒拉的犁弄臟了,染得一片橙紅,一搭煙黃。兩人一直沿著路邊那

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傾斜通往小河,然后筆直上坡。他們透過林子,看得見一座飽經風吹雨打、屋

檐低矮的長形房子。走進了,看出窗框漆成綠色,油漆在剝落。

他們把滑雪板豎靠在客棧墻上,把靴子蹬蹬干凈才走進去。客棧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爐在屋角

亮著火光。天花板低矮。屋子兩邊酒漬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擺著光溜溜的長椅。兩個瑞士人坐在爐邊,

喝著小杯混濁的新酒。尼克和喬治在爐子另一邊靠墻坐下。一個圍著藍圍裙的姑娘走過來。

“來瓶西昂酒,”尼克說,“行不行?”

“行啊,”喬治說。“你對酒比我內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沒一項玩意兒真正比得上滑雪,對吧?”尼克說。“你滑了老長一段路,頭一回歇下來的時候就有

這么個感覺。”

“嘿,”喬治說。“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進酒來又出去了,他們聽見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門開了,一幫子從大路那頭來的伐木工人走進來,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

給這幫人送來了三公升新酒,他們分坐兩桌,光著煙,不作聲,脫了帽,有的背靠著墻,有的趴在桌上。

屋外,拉著木雪墟的馬兒偶爾一仰脖子,鈴鐺就清脆地叮當作響。喬治和尼克都高高興興的。他們兩人合

得來。他們知道回去還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幾時得回學校去?”尼克問。

“今晚,”喬治答。“我得趕十點四十的車。”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們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學啊,”喬治說。“哎呀,尼克,難道你不希望我們能就這么在一起閑逛嗎?帶上滑雪板,

乘上火車,到一個地方滑個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棧投宿,再一直越過奧伯蘭山峰,直奔瓦萊洲,穿過恩

加丁谷地。”

“對,就這樣穿過黑森林區。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釣魚的地方吧?”

“是啊。”

他們喝光了剩酒。

尼克雙肘撐在桌上,喬治往墻上頹然一靠。

“也許我們再也沒機會滑雪了,尼克,”喬治說。

“我們一定得滑,''尼克說,“否則就沒意思了。”

“我們要去滑,沒錯。”喬治說。

“我們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說。

“希望我們能就此說定了,”喬治說。

尼克站起身,他把風衣扣緊。他拿起靠墻放著的兩支滑雪杖。

“說定了可一點也靠不住,”他說。

他們開了門,走出去。天氣很冷。雪結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陳良廷譯,有刪改)

8.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

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說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

安排及其效果。(6分)

[2020?全國II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書匠(節選)葛亮

秋天的時候,父親接到了小龍的電話。

小龍說,毛羽,這個老董,差點沒把我氣死。

父親問他怎么回事。

他說,館里昨天開了一個古籍修復的研討會,請了許多業界有聲望的學者。我好心讓老董列席,他竟

然和那些權威叫起了板。說起來,還是因為館里來了本清雍正國子監刊本《論語》,很稀見。可是書皮燒

毀了一多半,給修復帶來很大難度。省外的專家,都主張將整頁書皮換掉。沒承想老董跟人家軸上了,說

什么“不遇良工,寧存故物”,弄得幾個專家都下不了臺。其中一個,當時就站起身要走,說,我倒要看

看,到哪里找這么個“良工”。老董也站起來,說,好,給我一個月,我把這書皮補上。不然,我就從館

里走人,永遠離開修書行。你說說看,儀器做了電子配比都沒轍。你一個肉眼凡胎,卻要跟自己過不去,

還立了軍令狀。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無力了。

父親找到老董,說,董哥,你怎么應承我的?

老董不說話,悶著頭,不吱聲。

父親說,你回頭想想,當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結下的。你能回來不容易,為了一本書,值得

嗎?

老董將手中那把烏黑發亮的竹起子,用一塊絨布擦了擦,說,值得。

后來,父親托了絲綢研究所的朋友,在庫房里搜尋,找到了一塊絹。這塊絹的質地和經緯,都很接近

內府絹。但可惜的是,絹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說,毛羽,你是幫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給我。我把這藍絹染出來。

父親說,談何容易,這染藍的工藝已經失傳了。

老董笑笑,凡藍五種,皆可為靛。《天工開物》里寫著呢,無非“法、蓼、馬、吳、范”。這造靛的

老法子,是師父教會的。我總能將它試出來。

此后很久,沒見著老董,聽說這藍染得并不順利。老董家里,沙發套和桌布、窗簾,都變成了靛藍色。

這是讓老董拿去當了實驗品。

中秋后,我照舊去老董家練書法。父親拎了一籠螃蟹給他家。老董說,毛羽,今天放個假。我帶孩子

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個軍挎。父親笑笑,也沒有多問,只是讓我聽伯伯的話。

老董就踩著一輛二十八型的自行車,帶著我,穿過了整個校園。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間經過了夫子

廟,停下來,給我買了一串糖葫蘆。我問老董,伯伯,我們去哪里啊?

老董說,咱們看秋去。

也不知騎了多久,我們在東郊一處頹敗的城墻處停住了。

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蕭瑟、空闊,人煙稀少,但是似乎充滿了野趣。沿著水塘,生著許多高大

的樹。枝葉生長蔓延,彼此相接,樹冠于是像傘一樣張開來。我問,這是什么樹?

老董抬著頭,也靜靜地看著,說,橡樹。

老董說,這么多年了。這是壽數長的樹啊。

老董說,我剛剛到南京的時候,老師傅們就帶我到這里來。后來,我每年都來,有時候自己來,有時

和人結伴。有一次,我和你爺爺一起來。

你爺爺那次帶了畫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個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蘆葦叢,在微

風中搖蕩。

你爺爺說,這是個好地方,有難得的風景啊。

他說這個話,已經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漸漸變得肅穆。他抬起頭,喃喃說,老館長,我帶您的后人來了。

我問,伯伯,我們來做什么呢?

老董俯下身,從地上撿起一個東西,放在我手里。那東西渾身毛刺刺的,像個海膽。老董說,收橡碗

啊。

我問,橡碗是什么呢?

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說,你瞧,橡樹結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殼也爆開了。這

殼子就是橡碗。

這時候,忽然從樹上跳下來個毛茸茸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

樣站起了身,前爪緊緊擒著一顆橡子。看到我們,便慌慌張張地跑遠了。

老董說,它也識得寶呢。

我問,橡碗有什么用呢?

老董這才回過神,說,撿回去洗洗干凈,在鍋里煮到咕嘟響,那湯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舊書,

可都補得贏嘍。我們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餅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

我聽了恍然大悟,說,原來是為了修書啊,那咱們趕快撿吧。

老董到底把那塊藍絹染出來了。據說送去做光譜檢測,色溫、光澤度與成分配比率,和古書的原書皮

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說,基本完美地將雍正年間的官刻品復制了出來。

因為本地一家媒體的報道,老董成了修書界的英雄。圖書館要給老董轉正,請他參與主持修復文瀾閣

《四庫全書》的工作,老董搖搖頭,說,本來,還是原來那樣吧,挺好。(有刪改)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交代背景,寫環境的惡劣,突出守護邊疆荒漠土地的艱難。襯托人物,用環境的惡劣襯托主人公守土的頑

強精神。暗示主題,通過寫整天亂跑的風“挨打”,揭示堅守邊疆土地的重要性。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主要是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暗示主題等作用。

先看第二段環境的特點。“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來,房子周圍的樹就不怎么高”,房子矮小,說明

他們的居住環境差:樹都長不高,只能長那種生存能力強的榆樹,說明這里自然環境惡劣:“風大。樹像

綠獅子,毛發紛亂,瘋狂地撲打風,風疼的滿地打滾,竄到天上,發出長長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發

出猛獸似的嚎叫",這幾句運用比喻和比擬手法,形象地寫出這里“風大”的特點,通過寫樹被風吹得“像

綠獅子,毛發紛亂”“瘋狂地撲打風”,還有寫風聲,“疼的滿地打滾”“發出長長的哨音”“又跌落到

洼地里,發出猛獸似的嚎叫”,通過描寫樹和風,更體現出自然環境的惡劣。

而在這樣的環境中,老頭和老婆婆在這里堅守了一輩子,環境越是惡劣,越能夠襯托主人公守土的頑強精

神。

而老頭的話,“樹抽打他們呢,樹是老天爺的鞭子,老天爺要抽他們,他們只能哇哇亂叫”“誰讓他們亂

跑,老天爺可容不得誰整天亂跑”,則揭示出小說的主題,堅守邊疆土地的重要性。

把麥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寫出她戰勝惡劣環境的強悍性格和守護領土的強烈意識。把老婆婆撫摸麥

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寫出了她對麥子的深深愛意和對豐收的喜說。用麥子的金光鋪灑原野,象征豐盈的生

命是守護邊疆的希望。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藝術手法、欣賞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題干提示從“比喻”和“象征”兩個角度賞析。

先找出比喻,然后分析其效果。“老婆婆走到濃密的樹林里,老頭兒發現她竟然一身金黃,飄動著團團芳

香,就像一頭金色的豹子”,這里把麥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豹子給人的感覺是強悍的,而守護領土

的老婆婆不僅戰勝了惡劣的環境,頑強地在這里生存并扎根,而且還能夠守護麥田,守護領土,她有著猶

如豹子一般強悍的性格和守護家園的強烈意識,充滿了力量;“老婆婆摸麥穗兒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

跳到麥芒上,麥芒濃密綿長,就像夏天的睫毛”,把老婆婆撫摸麥子的手比喻成跳鼠,跳鼠的特點是善于

跳躍,很活潑,這個比喻寫出老婆婆在撫摸麥子時心情的愉悅,寫出了她對麥子的深沉愛意和對豐收的喜

悅。

再看象征。“麥子的金光灑在榆樹上,榆樹葉子油汪汪的;麥子的金光灑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籠頭,

云跟牲畜一樣彎下脖子在明凈遼闊的蒼穹上吃草,云吃草的聲音很柔和,窸窸窣窣”,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