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T 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3415T 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3415T 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3415T 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3415T 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六安市地3415方標準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3415/T3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六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六安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六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鳳靈、姜文武、時萍、孫云開、周潔、王月娥。1DB3415/T37—2022稻茬小麥栽培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稻茬小麥的栽培技術指標和主要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及收獲等。本文件適用于稻茬小麥的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351小麥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T17420微量元素葉面肥料NY/T851小麥產地環境技術條件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產地環境應符合NY/T851的規定。5播前準備種子準備根據騰茬早晚,選擇高產優質適宜品種。沿淮及北部地區雜交中稻早茬口,選用半冬性品種:安科1303、淮麥43、西農979等;粳、糯稻晚茬口選用春性品種:皖西麥0638、寧麥26、鎮麥12、揚麥15等;江淮地區選用春性品種:揚麥25、揚麥23、揚輻麥8號、皖西麥0638、鎮麥12、寧麥13、揚麥33等。商品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規定。提倡使用包衣種子。未包衣的種子一般采用殺蟲劑+殺菌劑+增產菌“三劑拌種”技術,防治地下害蟲,并兼治多種小麥病蟲害。整地根據不同土壤條件、田塊規模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選擇鏵式犁-釘齒或圓盤耙、旋耕、淺旋耕等作業工藝?;室话忝?67m施優質農家肥1500kg2,45%高濃度復合肥40kg~50kg加尿素8kg或相同含量的復混肥?;什捎孟热鍪┓柿?,然后翻耕將肥料埋入土中。2DB3415/T37—2022由于稻茬麥的水稻土田塊排水相對較差,必須實行“三溝”(畦溝、腰溝、田邊溝)配套。田內“三溝”深度宜為0.2m、0.25m、0.35m;田外大溝深0.6m~0.8m;畦溝間隔3m~4m。做到溝溝相通,橫溝與田外溝渠相通。實現水有出路,雨止溝干。6播種播種期沿淮地區早茬半冬性品種10月10日~10月20日、晚茬春性品種10月20日~10月30日播種。江淮地區春性品種最適播期為10月25日~11月5日。播種量在適播期內,機條播半冬性品種每667m2播種量9.0kg~11.0kg,春性品種每667m2播種量12.0kg~13.5kg。播期推遲,播種量適當增加,每推遲三天,每667m2播種量增加0.5kg;播期提前,播種量減少,每提前三天,播量減少0.5kg。撒播(15~20)kg/667m2。播期推遲適當增加播量,每推遲3天,每667m2播量增加1.0kg。播種方式機械條播行距20cm~23cm,播種深度3cm~4cm。也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出苗后及時查苗補種、疏密補稀。對行內10cm以上缺苗斷壟地段,及早催芽補種或在分蘗后移栽,過稠時適當剔苗。7田間管理肥料使用7.1.1肥料用量每667m2總施肥量:純氮11kg~12kg,五氧化二磷4kg~5kg,氧化鉀4kg~5kg,硫酸鋅1.0kg~1.5kg,優質農家肥2000kg~3000kg。全部磷、鉀、鋅肥及60%~70%的氮肥做基肥。氮肥施用以基肥:追肥為7:3。磷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施入。7.1.2追肥對分蘗少,有脫肥現象的麥田,于2月上中旬趁雨雪每667m追施尿素4kg~52kg,促進麥苗均衡生長。對苗情正常的田塊,應重施拔節肥,于3月中下旬每667m2追施尿素5kg~6kg,確保穗大粒多,拔節肥不遲于4月10日。開花至灌漿期葉面噴施2%~3%的尿素加0.5%~1.0%磷酸二氫鉀溶液,每667m2噴50kg~60kg。水份管理及時清溝,保持溝溝相通,能排能灌。小麥拔節、孕穗、開花灌漿階段,遇澇要及時排澇,做到雨住田干,出苗至返青期地下水位控制在0.8m以下,返青后地下水位控制在1m以下。凍害管理3DB3415/T37—2022受凍旺苗:特別是年前已拔節的麥苗,結合早春化除噴一次矮壯素、多效唑或壯豐胺,控制基部節間伸長。受凍晚弱苗:撒施農家肥,保護分蘗節不受凍害。同時,早施返青肥,宜5kg/667m2。8病蟲草害防治農業防治清除溝渠路邊雜草,破壞病蟲滋生場所,壓低病蟲草發生基數,下年合理輪作換茬?;瘜W防治常見小麥病蟲草害化學防治方法見附錄A。9收貨人工收割的適宜收獲期為蠟熟期,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的適宜收獲期為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4DB3415/T37—2022附錄A(資料性)常見小麥病蟲草害化學防治方法常見小麥病蟲草害化學防治方法見表A.1。表A.1常見小麥病蟲草害化學防治方法防治對象農藥名稱666.7m2有效成分施用方法施用時間赤霉病氰烯·戊唑醇48%懸浮劑(40~50)ml噴霧小麥起穗揚花初期進行第一次打藥防治,見花打藥,5至7天后進行第二次打藥。建議第一次打藥采用200g/L60ml+250g/L丙環唑乳油(麥甜伴侶)40ml兌水50kg每666.7m2,第二次打藥采用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 (40~50)ml兌水50kg每666.7m2氟唑菌酰羥胺20%懸浮劑(50~65)ml噴霧丙硫菌唑30%油懸浮劑(40~50)ml噴霧氟環唑12.5%懸浮劑(48~60)ml噴霧春季小麥白粉病病株率達15%或病葉率達5%為防治標準吡唑醚菌酯25%懸浮劑(30~40)ml噴霧烯唑醇12.5%乳油(20~30)ml噴霧紋枯病醚·甲環唑10%水分散顆粒劑(40~60)g噴霧10%~15%為防治標準己唑醇10%懸浮劑(40~60)g噴霧丙環唑25%乳油(35~40)ml噴霧禾本科雜草異丙隆25%可濕性粉劑(250~300)g噴霧雜草2葉~3葉精惡唑禾草靈6.9%乳劑(50~60)ml噴霧雜草3葉~4葉炔草酸15%可濕性粉劑20g(冬前)或40g(春季)噴霧雜草2葉~3葉雙氟黃草胺·唑嘧磺草胺58g/L溶劑10ml噴霧冬前或早春雜草3葉~6葉闊葉雜草氯氟吡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