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4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4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4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4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單元質檢4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單元質檢四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及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2小題,60分)1.1845年,恩格斯說:“富裕市民的‘占有階級’,即‘資產階級’和依賴工資的工人的‘勞動階級’,即‘無產階級’,這兩個階級之間不可避免地要發生斗爭和戰爭。和平解決問題已經為時過遲。”這反映出()A.工人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B.政權爭奪加劇矛盾激化C.階級對立的經濟基礎形成D.西方代議制民主不完善答案:C解析: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恩格斯主張暴力斗爭的必然性,沒有反映工人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故A項錯誤;1845年英國已基本完成工業革命,當時資本主義制度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工人階級不具備奪取政權的條件,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了恩格斯看到工業革命后階級關系的變化,故C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反映D項。2.19世紀中后期,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學說被稱為科學社會主義。下列對“科學”一詞的理解最準確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A.對未來社會提出了合理構想B.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C.提出剩余價值學說,揭開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D.主張用統一的社會生產代替私人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答案:C解析: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是因為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揭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3.巴黎公社形成了異于“三權均衡”的“人民監督”這一新型的權力制約機制。在馬克思看來,公社的“人民監督”像一個倒“金字塔”結構,與人民選舉的正“金字塔”結構形成了權力對稱,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敗和權力失衡。這表明巴黎公社()A.實現了權力的絕對監督B.充分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C.選舉權與監督權相矛盾D.堪稱科學社會主義典范答案:B解析:對權力的絕對監督至今仍未實現,材料只提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敗和權力失衡,故A項錯誤;一個倒“金字塔”的人民監督和一個正“金字塔”的人民選舉共同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原則,故B項正確;材料揭示的是選舉權和監督權相結合,而不是相矛盾,故C項錯誤;巴黎公社不是科學社會主義,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故D項錯誤。4.“公社并不像一切舊政府那樣,自以為永遠不會犯錯誤。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論和行動,它把自己的一切缺點都告訴民眾。”馬克思意在贊賞巴黎公社()A.取消高級官員的高薪制B.實行公職人員的民主選舉C.加強法治的措施D.對權力機關及公職人員的監督答案:D解析:材料未提及高級官員的薪資,故A項錯誤;材料未提及巴黎公社職員的產生方式,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將言論、行動公開化而非法治措施,故C項錯誤;巴黎公社將言論和行動公開化有利于民眾對公社工作進行有效監督,故D項正確。5.俄國二月革命時,社會革命黨有80萬黨員,孟什維克有20萬。布爾什維克到1917年4月僅有八萬人,那時列寧等黨的領導人有的在國外,有的在流放地,在國內的布爾什維克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這種情形導致了二月革命后()A.布爾什維克黨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占據國家的主導地位C.凸顯出無產階級政黨暴力奪權的迫切性D.政黨紛爭導致俄國沙皇專制制度的延續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政黨占據優勢,無產階級政黨群龍無首,造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政權,故正確答案為B項;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十月革命后實施的,排除A項;二月革命后仍存在政權和平轉移到蘇維埃的可能性,C項錯誤;D項與史實不符。6.1917年4月,列寧不贊成立即推翻臨時政府,主張首先爭取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逐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1917年10月,黨中央決定近期舉行起義推翻臨時政府。這一政策變化()A.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完成B.受國內政治形勢的影響C.確立社會主義革命方針D.滿足了國民的和平要求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布爾什維克黨的政策變化,其轉折點是七月流血事件,該事件使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結束,革命失去了和平發展的可能性,故B項符合題意;二月革命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排除A項;“四月提綱”已經確立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方針,C項排除;國民的和平要求只是國內政治形勢的一個側面,不能全面說明問題,故排除D項。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情況一覽表項目黨派代表區域代表軍隊代表團體代表特別邀請人士正式代表142人102人60人206人75人候補代表23人14人11人29人以上代表情況,反映這次會議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籌備會議B.制憲與立法會議C.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D.代行中央政府職權答案:C解析: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此時尚不具備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故A項錯誤;制憲與立法權力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常務委員會,而此時全國人大尚未召開,故B項錯誤;由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具有廣泛性,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暫時無法召開的情況下,它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故C項正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不能代行中央政府職權,故D項錯誤。8.1949年11月,毛澤東在給華中局等單位的電報中指出,“你們必須將這種市的縣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看成是團結各界人民,動員群眾完成剿匪反霸……恢復與發展生產,恢復與發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極重要的工具?!边@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A.政治協商成為統戰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初步形成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你們必須將這種市的縣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看成是團結各界人民,動員群眾完成剿匪反霸……恢復與發展生產,恢復與發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極重要的工具”,可知毛澤東主張動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各界人士,因此可以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政治協商成為統戰的重要方式,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民主政策,故B項錯誤;材料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D項錯誤。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要以不違背我國憲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則為前提,在此基礎上根據地方實際采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這表明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A.是中央領導下的地方自治B.強調權利與義務統一C.是符合國情的民族政策D.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要以不違背我國憲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則為前提”,可知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央領導下的地方自治,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區域自治行使自治權的前提,不是強調權利與義務統一,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符合國情的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區域自治行使自治權的前提,沒有體現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故D項錯誤。10.閱讀下表:20世紀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文獻。對其相同點認識正確的是()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A.說明階級基礎和社會環境是實現民主政治的前提B.階級斗爭決定了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成果能否實現C.都是民主與專制長期斗爭的結果D.都吸收了歐美民主的精華答案:A解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時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而無法得到落實,“共同綱領”頒布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故A項正確;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實現民主政治的發展,故B項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成就不屬于民主與專制斗爭的結果,故C項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法律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民主,與歐美民主有本質的區別,故D項錯誤。11.在世界上142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97個規定相關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民大會堂首次舉行憲法宣誓儀式。宣誓臺前,領誓人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在國徽下莊嚴宣讀誓詞。全國人大規定這一制度體現了()A.人民主權B.依法治國C.以史為鑒 D.從嚴治黨答案:B解析:“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民大會堂首次舉行憲法宣誓儀式”與國家性質無關,故A項錯誤;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憲法宣誓儀式,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故B項正確;根據材料“97個規定相關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可知擁護和效忠憲法、依法治國是國際社會的普遍認識,與以史為鑒無關,故C項錯誤;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憲法宣誓儀式與從嚴治黨無關,故D項錯誤。12.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愿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痹撝v話()A.豐富了“一國兩制”內涵B.重申了和平統一的方針C.強調了武力統一的必要性D.消除了“臺獨”勢力的干擾答案:B解析:“我們愿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重申了和平統一的方針,故選B項。材料內容重申了和平統一的方針,沒有體現“一國兩制”內涵的豐富,排除A項;“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表明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必要性,不是強調武力統一的必要性,排除C項;材料中的講話并不能消除“臺獨”勢力的干擾,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40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初活躍于國會中的政黨,可大別為激進、保守二派。激進派的政黨,嚴格說來,只有同盟會和國民黨。統一共和黨在并入國民黨以前,是騎墻于同盟會與共和黨之間的;民憲黨則系由國民黨分出?!y一共和黨的黨員雖有不少原屬革命派,但以出身立憲派和舊官僚者為多,故在態度上較同盟會為溫和?!c同盟會合組國民黨的其他小黨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為眼見國民黨將能在政壇上占優勢。……至于正式國會后期出現的民憲黨,雖系自國民黨分出,但以吸收了許多進步黨黨員,在態度上亦較溫和。作為激進派政黨的同盟會和國民黨,是使民初國會發揮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黨的功能是以言論和立法來監督政府,并以訴諸選民的辦法促使執政者重視國利民福,同盟會和國民黨確是具有這方面的資格與潛能。但以執政者無限制的伸張行政權,在野黨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監督權,結果使政治勢力走向兩個極端。當政治勢力走向兩個極端,而又不能取決于選民時,政治的危機即升高。民初國民黨之策動“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敗后執政者一意伸張一己的權力,均為政治勢力走向兩極端的表現,亦為政治危機升高的表現。結果是兩敗俱傷。——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材料二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的特點,并分析民國初年政黨政治活躍的原因。(10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政黨制度有何創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意義。(10分)參考答案:(1)特點:黨派分化組合多變;政黨林立,政治傾向大抵為激進和保守兩派;國民黨力量強大,立場激進;政黨政治形式上活躍,但任何政黨都未進入國家權力的核心;受執政者打壓,政黨政治的實踐以失敗告終。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確立責任內閣制;西方政黨政治的影響;中國經濟結構與階級關系多樣化的影響。(2)創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意義:為社會各界的利益表達提供了制度保障;為民主政黨參政議政提供了制度平臺;為執政黨提供了堅實的民意基礎。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一“民初活躍于國會中的政黨,可大別為激進、保守二派”“與同盟會合組國民黨的其他小黨派”,可知黨派之間分化組合多變;根據材料一“作為激進派政黨的同盟會和國民黨,是使民初國會發揮功能的主要力量”,可知國民黨力量強大,立場激進;根據材料一“在野黨的功能是以言論和立法來監督政府”,可知未進入國家權力的核心;根據材料一“執政者一意伸張一己的權力”,可知政黨政治的實踐以失敗告終。第二小問“原因”,從內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和階級關系方面作答,外部受到西方代議制民主的影響。第(2)問,第一小問“創新”,指中國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第二小問“意義”,從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等方面分析。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并建立了工人階級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機構,還規定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在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監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規定公社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