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福建省南平市成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庫是()。
A.湖泊B.江河C.大氣水D.冰川和極地冰雪
2.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階段()。A.總生產量與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總生產量、凈生產量達到最大C.總生產量大于總呼吸量D.總生產量與總呼吸量大體相等。
3.實驗證明,()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
A.紅光B.青光C.紫光D.藍光
4.紅花三葉草依賴土蜂為其傳粉,田鼠常搗毀土蜂窩,而貓又捕食田鼠,因而貓的數量影響田鼠的數量,繼而影響土蜂的數量,最終影響三葉草的數量,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A.通過食物鏈聯系起來的各種生物,相互之間都存在競爭關系
B.通過食物鏈聯系起來的各種生物,相互之間都存在互助關系
C.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D.各種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
5.無限環境下,細菌種群的增長曲線呈()
A.J型B.S型C.倒J型D.V字型
6.白蟻消化道內的鞭毛蟲與白蟻的關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擬寄生D.偏利共生
7.下列關于優勢種和稀有種的論述正確的是()
A.稀有種的存在決定了群落物種的多樣性,從而有利于群落的穩定
B.稀有種由于其數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優勢種的數量占絕對優勢
D.稀有種在群落中的物種數少,個體也少
8.人類利用水能、風能、潮汐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能使環境污染和破壞降到最低限度,保證社會穩定地向前發展。這些能源為()。
A.可再生能源B.不可再生能源C.直接能源D.再利用能源
9.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其濃度將()。A.維持恒定B.產生波動C.逐級降低D.逐級升高
10.下列條件中,能提高雛雞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A.高溫條件B.低溫條件C.恒溫條件D.晝夜變溫
11.下列生態系統中,初級凈生產力較高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B.草原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D.荒漠生態系統
12.有效積溫法則的公式K=N(T-C)中,N為()。A.平均溫度B.發育天數C.有效積溫D.生物學零度
13.與K對策生物相比,r對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壽命較短B.生率低、壽命長C.出生率低、壽命較短D.出生率高、壽命長
14.下列有關自然種群的不規則波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周期性的或少見的數量波動B.周期性的或常見的數量波動C.非周期性的或少見的數量波動D.非周期性的或常見的數量波動
15.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哪種生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動物B.小型哺乳動物C.土壤動物D.木本植物
16.生物進化的兩種動力是()
A.突變和自然選擇B.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C.遺傳變異與人工選擇D.特變與遺傳漂變
17.馴化能改變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性范圍,即可改變其()。A.生態幅B.生態對策C.種間關系D.內分布型
18.一個種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種群的年齡錐體呈()
A.金字塔形B.壺形C.鐘形D.三者都不是
19.下面四種生物屬于K型生長的是()。
A.蒼蠅B.大象C.稗草D.鹽蝦
20.下列作物中,屬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麥C.水稻D.甜菜
21.在生態農業中,稻田養魚體現了()原理。
A.整體效應B.生物種群相生相克C.物質循環與再生D.生態位
22.系統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體功能大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體功能等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體功能小于各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23.下面屬于密度制約因素的是()
A.捕食B.競爭C.食物D.以上三者都是
24.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種組成最簡單的是()。A.常綠闊葉林B.落葉闊葉林C.熱帶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25.水稻田里,黏蟲和青蛙構成的聯系稱為()。A.群落B.種群C.生態系統D.食物鏈
26.檉柳有十分發達的根系和很小的鱗片狀葉,與此有關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A.溫度B.水分C.陽光D.土壤理化性質
2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經典生態學研究內容的是()。A.個體生態B.種群生態C.群落生態D.分子生態
28.旱生植物的特點是()。A.根系發達,葉表面積較大B.根系發達,葉表面積較小C.根系不發達,葉表面積較小D.根系不發達,葉表面積較大
29.水毛莨生長在水中的葉呈絲狀,水面上的葉呈片狀,這種性狀的變異()。
A.說明環境因素引起基因突變B.說明環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組C.說明環境因素引起染色體變異D.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30.同一植物抗低溫能力最強的發育階段是()A.休眠期B.營養生長期C.開花期D.種子萌發期
31.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頂極理論是()。A.單元頂極理論B.頂極格局假說C.多元頂極理論D.以上都是
32.生態系統的功能是()。A.物質循環B.能量流動C.信息傳遞D.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33.一個種群內,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數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這個種群的年齡結構型為()
A.穩定型
B、增長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34.20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生態系統”概念的科學家是()。A.海克爾B.坦斯利C.馬世駿D.竺可楨
35.公元前200年以前,記載江淮平原沼澤植物的帶狀分布與水文土質的生態關系的我國古籍是()
A.《管子·地員篇》B.《齊民要術》C.《本草綱目》D.《爾雅》
36.演替的方向性是指()。
A.大多數群落的演替都有著共同的趨向,而且是不可逆的,演替的趨向一般是從低等生物逐漸發展到高等生物
B.大多數群落的演替都有著共同的趨向,而且是可逆的,演替的趨向一般是從低等生物逐漸發展到高等生物
C.從小型生物發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從短到長
D.從小型生物發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從長到短
37.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轉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不屬于這些定律的是()
A.熱力學第一定律
B.熱力學第二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傳遞定律
38.下列關于能量和物質循環正確的說法是()。
A.能量不斷地沿著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環境方向逐級流動
B.生態系統的能量在各營養級間往返流動
C.物質循環是指各種化學物質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循環運轉
D.循環”一詞意味著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被永遠重復利用
39.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喬木占優勢所組成的地上不郁閉的生物群落是()。A.稀樹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40.______是指消費者層次上的能量貯存速率,通常指凈生產量。()
A.初級總生產力B.初級凈生產力C.群落凈生產力D.次級生產力
41.生物間的他感作用主要存在于()。A.種間關系中B.種內關系中C.種內和種間關系中D.種內和種間都不存在
42.我國西部大開發提出退耕還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發展畜牧業B.改善生態環境C.開展生態旅游D.提高木材產、蓄量
43.克列門茨提出的群落演替頂級理論是
A.單元頂極理論B.多元頂極理論C.頂極格局假說D.A、B、C都不是()
44.光補償點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時的()
A.光照時數B.光照強度C.光譜成分D.溫度
45.東亞飛蝗的大發生在種群數量變動中屬于()。A.周期性波動B.不規則波動C.季節消長D.種群平衡
46.從土壤質地來看,對作物生長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47.生態因子可以簡單地劃分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兩類,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A.氣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為因子
48.生長在新疆的馬鈴薯比生長在平原地區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陽光輻射強烈B.白天溫度高C.降水多D.晝夜溫差大()
49.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后,形成森林的過程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50.一片農田棄耕后,依次被雜草、灌叢J-SN森林替代的過程屬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
二、填空題(20題)51.當潮濕氣團越過大型山脈時,在迎風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風面形成干熱氣候,使山脈的兩側分布著截然不同的植被類型,這種現象稱為______。
52.生物群落是生態系統的一個__________。
53.1935年英國科學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這一重要概念。
54.耗散結構是指在遠離______下,系統可能出現的一種穩定的有序結構。
55.華北的農諺“棗發芽,種棉花”,“杏花開,快種麥”中的棗和杏在此被指為_______生物。
56.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占地球總水量的比例為______。
57.在生態交錯區中的生物種類、群落密度和結構功能發生變化的現象叫______。
58.從土壤質地組成來看,最適合作物生長的是_______。
59.定性選擇對______的“極端”個體有利,使種群的平均值向這一側移動。
60.邏輯斯諦方程中的修正項(K—N)/K,是__________。
61.生物種內關系包括植物的______、動植物的性行為、領域性和社會等級等。
62.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環節間、環節內能量轉換效率總稱為__________。
63.我國東北草甸形成的______是最好的土壤。
64.由于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_______,食物鏈長度一般只有四、五級。
65.層片是指在群落中屬同一______的生物不同種個體的總和。
66.食物鏈各營養級之間的生物個體數量關系可用_______金字塔來表示。
67.使原系統的變化率加大,遠離平衡態的反饋是______反饋。
68.生態系統的概念是由_______首先提出來的。
69.一平方公里的森林,草食動物的數量比肉食動物的______。因此種群密度也受生物所處的營養級制約。
70.能量______流動,物質周而復始的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
三、判斷題(10題)71.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物質影響其他植物生長的現象稱為他感作用。()
A.正確B.錯誤
72.中國植物群落分類的原則是“群落學-生態學”原則。()
A.正確B.錯誤
73.“春化作用”的主導因子是溫度。()
74.硫(S)屬于氣相型循環。()
A.正確B.錯誤
75.仙人掌的葉片呈針刺狀,這是長期適應干旱環境的結果。()
76.在數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種生態金字塔中,只有數量金字塔總是呈典型的下寬上窄的正金字塔形。()
77.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的化學元素都來自土壤。()
A.正確B.錯誤
78.引起歇地現象是他感作用的生態意義之一。()
79.地方性水資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資源。()
80.可持續發展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三個效益的統一。()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81.簡述土壤組成及其特性。
82.什么是引起棲息地的減少和改變的主要因素?
83.植物對水分的適應類型有哪些?
84.根據開花對日照長度的反應可將植物分為哪些類型?請各舉一例。
85.簡述頂級群落的特征。
五、論述題(2題)86.試論述生態系統與一般系統的區別。
87.試述生態農業的特點。
六、單選題(0題)88.碳循環是一種()。
A.液相型循環B.沉積型循環C.氣相型循環D.混合型循環
參考答案
1.D
2.D
3.D
4.D
5.A
6.B雙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處,并且完全相互依賴,不能分開。
7.A
8.A
9.D
10.D地表太陽輻射的周期性變化產生溫度有規律的晝夜變化,使許多生物適應了變溫環境,多數生物在變溫下比恒溫下生長得更好。例如,蝗蟲在變溫下的平均發育速度比恒溫下快38.6%;晝夜變溫能提高雛雞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
11.C
12.B有效積溫法則K=N(T-C)中,Ⅳ為生長發育所需時間,T為發育期間的平均溫度,K為總積溫(常數)。
13.Ar對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壽命短,個體小,一般缺乏保護后代機制,競爭力強,但一般具有很強的擴散能力,一有機會就入侵新的棲息地,并通過高增長率而迅速繁殖。
14.D種群數量的年間波動,有的是規則的(周期性波動),有的是不規則的(非周期波動)。不規則波動是非周期的或常見的數鼉波動。
15.D木本植物為主體的森林生態系統中,木本植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16.B
17.A
18.B
19.B
20.C
21.D解析:稻田養魚充分利用了農田的空間生態環境,體現了生態位原理,即物種在生態系統時空上的位置及相互關系,故選D。
22.A
23.D
24.D
25.D
26.B
27.D
28.B旱生植物在形態結構上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減少水分丟失,另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攝取。旱生植物可以分為少漿植物和多漿植物兩類。少漿植物有發達的根系,增加水分攝取,植物葉面積很小,葉片特化成刺狀、針狀或鱗片狀,且氣孔下陷。
29.D
30.A
31.B頂級格局假說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32.D
33.B
34.B
35.A
36.A
37.D
38.C
39.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喬木占優勢的地上不郁閉的一類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干旱區,往北可延伸到溫帶干旱區。
40.C
41.C
42.B
43.A
44.B
45.B
46.B
47.D
48.D
49.B
50.B
51.焚風效應
52.結構單位
53.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54.平衡狀態
55.指示
56.0.5%
57.邊際效應
58.壤土
59.正態分布線一側正態分布線一側
60.邏輯斯諦系數
61.密度效應密度效應
62.生態效率
63.草甸黑土
64.嚴重損耗嚴重損耗
65.生活型生活型
66.數量數量
67.正正
68.奧德姆奧德姆
69.多多
70.單向單向
71.A
72.A
73.Y
74.B
75.Y
76.N
77.B
78.Y
79.Y
80.A
81.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組成的三相復合系統。包含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區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質:土壤母質、土壤質地和土壤結構;②土壤化學性質:土壤有機質、土壤無機質、土壤酸堿度;③土壤生物性質: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82.棲息地的減少和改變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隨著城市的擴大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大片的土地被開發利用使生物失去棲息地。另一方面濫砍亂伐森林、盲目開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澤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利工程建設等都會引起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環境的污染。棲息地的減少和改變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隨著城市的擴大,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大片的土地被開發利用,使生物失去棲息地。另一方面,濫砍亂伐森林、盲目開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澤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利工程建設等,都會引起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環境的污染。
83.(1)水生植物有三類: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陸生植物有三類:①濕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84.(1)長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黃瓜。(1)長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黃瓜。
85.群落演替最終形成的穩定群落,稱為頂級群落。頂級群落的特征為:(1)在系統內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已達到平衡的穩定系統。(2)結構和物種組成已相對穩定。(3)有機物的年生產量與群落的消耗量和輸出量之和達到平衡。(4)頂級群落若無外來干擾,可以自我延續地存在下去。
86.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稱為系統。系統的基本性質是:結構的層次(有序)性;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表現出單個組成部分所沒有的整體性;系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脆弱性。生態系統除了具備一般系統的共性之外還有不同于一般系統的個性;(1)從組成部分看不僅包括各種無生命的物理、化學成分還包括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態系統的核心。是區別于其他系統的根本標志;(2)生態系統通常與特定的空間聯系;(3)生態系統的生物隨時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米、面制品的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考核試卷
- 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考核試卷
- 連鎖酒店品牌形象宣傳手段研究考核試卷
- 谷物磨制企業產品創新與市場競爭能力考核試卷
- 棉花加工設備的聲學降噪技術考核試卷
- 新育兒護理方法實踐指南
- 影視作品煙霧機租賃與特效制作合同
- 高效沖擊試驗機租賃及材料抗沖擊性能改進合同
- 區塊鏈智能合約法律審查與合同執行監督合同
- 模塊化建筑幕墻膠縫更換與裝配式建筑合同
- 《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2023年
- 水和電解質代謝(生物化學課件)
- SG-T048-結構吊裝施工記錄
- 溫嶺市國有企業招聘考試真題2022
- 神木縣四門溝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2023年廣西三類人員B證繼續教育網絡學習試題及答案分DOC
- 人教版七年級上生命的思考珍視生命微課
- 數學手冊(高清版)
- 《安井食品采購成本管理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正文】》17000字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招聘與配置課程心得體會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