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4森林植被恢復費項目實施方案一、基本情況(一)全縣基本情況1、自然條件納雍縣位于貴州西北部、畢節地區中南部,是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原的過渡地帶,地處東經104°55′40″—105°38′04″,北緯26°30′16″—27°05′54″之間。北抵畢節市,東北鄰大方縣,東南接織金縣,南毗六枝特區,西與赫章、水城縣接壤。國土總面積2448平方公里。縣內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1052米,相對高差米。山地面積占%(25度以上的陡坡面積超過70%),丘陵面積占36%,山間壩地占%。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喀斯特面積占%。縣內河流屬長江水系烏江流域的上游,主要河流有六仲河、三岔河,是烏江一級支流。河流總長公里,積水面積1776平方公里,流域面積63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其中:三岔河積水面積67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氣候屬北亞熱帶低緯度高海拔溫涼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4℃,年均日照時數小時,大于10℃年積溫4062℃,無霜期226—267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毫米,相對濕度81%。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熱同季、暖濕共節的特點。災害性天氣有低溫、冰雹、洪澇、干旱等。主要巖性為石灰巖、白云巖、砂巖、頁巖、泥巖、粘土巖、玄武巖等,其中砂巖、頁巖、泥巖、粘土巖、玄武巖等非可溶性巖類占全縣面積的30%,碳酸鹽巖可溶性巖類的面積占70%。成土母巖多以砂巖、頁巖、碳酸巖、玄武巖為主,植被屬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帶,常綠與落葉混交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壞,由人工植被所替代。常見樹種有杉、樺木、云南松、華山松、柏木、毛白楊、響葉楊、山茶等100余種。納雍縣礦藏豐富,已探明的地下資源有煤、鉛鋅、大理石、硫、鐵、硅石、硫磺、銅、銻、鉬、鎳、錳、磷、重晶石、高嶺土等。是全省無煙煤的主要產區,儲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全縣22個鄉(鎮)均有分布,可開采量為68億噸,屬低硫及特低硫煤,是貴州省“西電東送”發展火電及化工用煤的能源基地。2、社會經濟概況納雍縣行政區劃上隸屬畢節地區,全縣轄25個鄉(鎮),479個村,4003個村民組,18個居委會。總戶數204286戶,總人口818222人,人口密度334人/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萬,農村勞動力萬。全縣有22個民族,是一個漢、苗、彝、白、布依、回、侗、壯等多民族聚居縣。2010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6億元,第二產業億元,第三產業億元。財政總收入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糧食總產量272847噸。大牲畜存欄萬頭,其中:牛、生豬、羊出欄分別為萬頭、萬頭和萬頭。通過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全縣農村萬人的飲水問題。3、土地利用概況(1)土地利用現狀根據2010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全縣土地總面積萬畝。其中:農用地萬(2)森林資源現狀根據第三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全縣林業用地面積萬畝,占%。其中:有林地萬畝,占%,疏林地畝,占%,灌木林地萬畝,占%,未成林造林萬畝,占%,無立木林地萬畝,占%,宜林地萬畝,占%,苗圃地畝,占%,輔助生產用地畝,占%。有林地按林種劃分:防護林萬畝,占%,特種用途林萬畝,占%,用材林萬畝,占%,經濟林萬畝,占%。全縣活立木蓄積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生態環境現狀據調查: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為萬畝,占國土面積的%。平均侵蝕模數為噸/平方公里·年,年土壤侵蝕量萬噸。全縣石漠化和潛在石漠化土地面積為萬畝,占國土面積的%,其中:潛在石漠化面積81.7萬畝,占%;石漠化土地面積萬畝,占%。在石漠化土地面積中,輕度石漠化面積萬畝,占%;中度石漠化面積萬畝,占%;強度石漠化面積萬畝,占%;極強度石漠化面積5607畝,占%。(二)項目區基本情況項目區涉及3個鄉(鎮),6個村,土地總面積萬畝。農業戶數萬戶,人口萬人。項目區人均耕地面積2畝,糧食平均畝產303公斤,農民人均收入2224元。項目區林業用地面積24萬畝,其中:有林地萬畝,灌木林地12萬畝,疏林地萬畝,宜林荒山1萬畝,其它林地萬畝。森林覆蓋率%。2008--2010年,項目區共營造經果林4123萬畝,其中:老凹壩鄉3038畝,王家寨鎮1094畝。二、編案的指導思想、原則與依據(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結構性調整為主線,以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林產品行業協會、創建林產品現代營銷體系為重點,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生態建設為根本出發點,大力推行生態經濟型造林模式。通過市場引導、龍頭帶動、農民參與、政策扶持政府服務,走出一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在確保森林資源總量增加的前提下,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造林科技含量和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實現農民增收和生態建設“雙贏”的目標。(二)基本原則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連片、服務配套、創新機制、示范帶動的原2、堅持發展名特優產品,促進農民增收的原則;3、堅持優先安排具備建設條件的貧困農戶的原則;4、堅持以人為本,體現農戶意愿的原則;5、堅持國家支持與農戶自我發展相結合的原則;6、結合高速公路、主干道沿線的重點城鎮、村寨綠化的原則;7、堅持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相結合的原則;則。(三)主要依據1、國家林業局《營造林工程建設項目文件組成及深度要求(試行)》(LY5141—99);2、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主要技術規定》(2003);3、《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06);4、《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LY/T1557-2000);5、國家農業部《關于標準果園創建活動實施方案》(農辦[2009]53號);6、省林業廳《關于編報2012年度市縣級森林植被恢復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林計通〔2012〕28號)及畢節市林業局《關于編報2012年度市縣級森林植被恢復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畢林辦字〔2012〕29號);7、財政部、國家林業局《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07〕73號);8、貴州省財政廳、林業廳《關于印發<關于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使用管理規定>的通知》(黔財農〔2007〕114號);9、貴州省物價局、貴州省林業廳《關于我省2011年常用造林樹種苗木最高限價的通知》(黔價監調[2011]16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2、貴州省林地管理條例。三、實施項目與內容納雍縣2011年度縣級森林植被恢復費建設項目主要包括:核桃基地建設;人工湖周邊及鄉村道路綠化;珙桐前期可研。其中:核桃種植畝,人工湖周邊綠化畝,鄉村道路綠化。布局在縣城周邊的王家寨鎮、織納線上老凹壩鄉、納六縣上張家灣鎮。珙桐前期可研在納雍縣林場。具體如下:(一)經濟林種植1、老凹壩鄉畝,涉及樂興、新灣、德黑3個村18個小班。在新灣、德黑村擬建核桃示范基地一個,面積畝,地點織納路46公里處,武佐河邊。2、張家灣鎮畝,涉及白勒、小河2個村8個小班。(二)人工湖周邊及鄉村道路綠化王家寨鎮171畝,涉及路尾壩1個村4個小班。(三)珙桐前期可研納雍縣林場現有散生的珙桐,安排25萬元工作經費對珙桐進行前期可研。(四)森林管護基礎設施建設林地變更調查試點工作。安排工作經費2萬元。四、營造林技術設計(一)立地類型劃分與評價根據項目區地貌、巖性、坡度、土層厚度,采取立地類型區—立地類型組—立地類型的分類系統,將納雍縣2012年縣級森林植被恢復費建設項目立地類型并對各類型進行評價。根據外業調查結果,立地類型表中的5個立地類型:1、2、3適宜于核桃、香樟、梅花、楊柳等樹種生長。(二)造林類型設計在劃分立地類型的基礎上,根據小班外業調查,結合項目區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情況,遵循科學、實用、合理、易操作的原則,設計2種典型造林模式。即:核桃經濟林;梅花、香樟、楊柳等風景林。詳見納雍縣2012年度縣級森林植被恢復費建設項目營造林模示意圖。(三)樹種選擇按照適地適樹,農民自愿,集約經營,注重三大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結合納雍縣林產品市場生產潛力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部署,選擇樹種如下:經濟林主要選擇:核桃(本地泡核桃)。風景林主要選擇:具有觀賞和綠化價值的梅花、香樟、楊柳等樹種。各樹種設計面積為:核桃畝,香樟畝,梅花畝,楊柳畝。(四)造林技術設計(1)林地清理清理對象:主要是清除農作物殘樁及種植穴周圍雜草、石塊等。(2)整地方式:為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整地方式采取沿等高線環山穴狀整地,采用“品”字型排列。規格:綠化:100×100×80cm,經濟林:80×80×80cm。整地時,注意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以便回填,經檢查驗收后再復土植苗。(3)造林方式、時間及技術要領造林方式:為植苗造林。技術要領:栽植經濟林苗時,每坑先放入農家肥10公斤左右與土壤拌勻,再回填表土,把坑填至原坑2/3處再植苗覆土。植苗時先把苗扶正覆土踩緊,再覆土再踩緊最后用手向上輕輕提苗使苗木根系舒展,再覆第三次土成圓盤狀,覆土深度高于原土痕處2—3cm,做好苗正、根舒、踩緊、覆好土四個環節,最后澆足定根水。綠化苗木要帶土移栽。(4)造林密度根據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條件以及經營目標,設計造林初植密度如下:綠化樹種:在人工湖周邊及道路兩邊,原則上相距6米種植1株,按18株折算1畝,施工中因地制宜。(五)種苗設計1、苗木規格按苗木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參照(貴州省物價局、貴州省林業廳《關于我省2011年常用造林樹種苗木最高限價的通知》黔價監調[2011]168號)文件,①核桃(嫁接本地泡核桃):苗齡1(2)-0、嫁接口徑0.8cm、抽梢40cm②綠化樹種規格:米徑3≥cm、苗高≥200cm、土球≥30cm。2、需苗量核桃按22株/畝,加上10%的補植用苗,預計用苗116003株。綠化樹種按18株/畝計算,加上10%的補植用苗,計劃用苗3386株。其中:香樟1176株、梅花1693株、楊柳517株。3、苗木質量按照“一簽兩證”的要求,嚴把苗木質量關,苗木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標準Ⅱ4、種苗來源所有種苗來源于本地苗圃。5、種苗供應方案設計苗木生產現狀:納雍縣林場核桃苗圃基地面積200畝,預計可產合格苗木120萬株,穗條來源于本縣張家灣鎮花魚洞村。核桃嫁接苗由納雍縣林場核桃苗圃基地提供。綠化苗木由施工方按照招投標規定提供。苗木的使用和調劑:苗木使用前,制定科學合理的《苗木調度方案》,經縣政府審核同意后,按方案實施苗木調度。種苗一律實行政府采購。經政府采購的苗木,在調運前,先由有資質的技術人員對擬調苗木進行檢驗和檢疫,達到要求后,縣林業局安排專人,根據種植季節和天氣情況通知項目實施鄉鎮,按種植進度調運苗木。各鄉鎮接到通知后,到指定地點在檢驗員的參與下,按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進行苗木驗收并及時調運到鄉鎮,按種植面積發放苗木,及時組織種植。(六)幼林撫育設計撫育:主要包括除草、松土、去萌、除孽、修枝、整形、抹芽等。根據“誰造林、誰經營、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以村為單位進行撫育,主要由林木的受益者進行撫育。為了提高撫育管理質量,可采取承包,由專業隊進行撫育作業。1、松土、除草技術要領:以定植點為中心,半徑50cm,深度10—15cm。撫育一年,造林后第二年撫撫育方式:以鋤撫為主,刀撫為輔,清除幼苗周圍灌草植被,注意不要損傷幼樹的枝葉及根系。結合撫育進行施肥,每株施放復合肥公斤,方法是距離植株約40厘米開環行溝,溝寬20厘米、深約15厘米,將肥料均勻撒放在溝內,然后覆土澆水。果樹進入盛果期的前5年可實行林糧間作,造林地內可套種豆類、花生等矮桿經濟作物,既可增加群眾經濟收入,同時為果樹提供養分。3、抹芽、整形修枝栽植成活后,進行抹芽,抹去砧木上即嫁接口以下所有枝芽。樹形:幼樹整形應根據采用的株行距和品種特性及立地條件而定。核桃、主要采用主桿疏層,每株樹一般留6~7個主枝,分2~3層,主枝層內距為20厘米,層間距為60厘米,基角不小于60度,成型后核桃桿高米,樹高3~米,冠修剪時間:一般于落葉后的11月中旬開始到翌年3月下旬為止。結果樹適宜修剪時間應在采收后到葉片未變黃以前和春季展葉以后,但春剪損失營養較結果樹的修剪:對結果樹修剪的主要任務是及時修剪過密枝、下垂枝、細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七)管護及防火帶設計結合納雍縣特色經果林造林的客觀實際,以小班現有的道路、溝渠作為防火帶,各村聘請管護人員1名管護造林小班,需聘請管護人員5名。管護內容為防止人蓄破壞、鏟土燒灰、禁止攜帶火種進入、采砂采石等。管護報酬根據管護面積,按4元/畝·年確定。管護人員要按照管護合同的要求,認真履行管護責任,做好巡山記錄,管護人員每月巡山天數不少于25天;綠化項目澆水、管護由施工方自行負責。(八)有害生物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針對不同樹種的病蟲害特性,采取不同防治措施。一是加強果樹田間管理,加強預測預報,二以人工、生物防治為主,藥物防治為輔,及時發現及時防治。三是冬季結合施肥耕翻樹盤,清掃果園,剪除病蟲枝、干枯枝,刮除老樹皮,并帶出園外集中銷主栽植樹種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如下:1、核桃在當地主要病蟲害有云斑天牛、核桃細菌性黑斑病等。核桃云斑天牛防治方法:每年4月下旬(核桃幼果花生米大小時)和5月上旬(兩次施藥時間間隔10天左右)用“核桃保果靈”稀釋成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或%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0倍液噴霧防治2次即可。為了有效防治病蟲危害,在使用專用藥劑噴霧防治時,輔以以下措施效果更佳:46月,挖開核桃根部泥土、用斧頭砍出粗皮,使用“核桃保果靈”1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倍液噴樹根頸部,然后用土封嚴,毒殺核桃根象幼蟲和蛹;67月落果期集中檢拾病蟲落果,用“核桃保果靈”2000倍液浸泡10分鐘后埋入土中;7月天牛成蟲產卵后,經常檢查,發現有天牛產卵刻槽,用小錘敲出,可消滅蟲卵和初孵幼蟲;79月當幼蟲蛀入樹干后,若發現新鮮蟲糞孔,可用鐵絲掏空蛀孔,每孔注入“核桃保果靈”2毫升或用50%辛硫磷5倍液注入(或用棉球黏),并以泥土封口毒殺幼蟲;核桃細菌性黑斑病防治方法用生石灰6公斤+細硫磺粉公斤+食鹽公斤+水20公斤涂刷樹干。(九)科技支撐將科技支撐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積極推廣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建立試驗示范點,有針對性地與省內外大專院校取得聯系,通過請專家進來培訓和走出去參觀學習等形式,增強培訓效果。支持科技人員到生態建設第一線從事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工作。加強對項目區農戶栽培經濟林經營管理技術培訓,使農戶掌握先進的林業適用技術,為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植苗時使用生根粉、保水劑。培訓方式:現場示范,定點培訓,不少于2場次。培訓內容:整地、種植、撫育管理為主的多種技能培訓。2011年10月1日-3日在實施鄉鎮、村舉行第一期培訓,培訓內容整地規格及方法等,培訓200人次;11月8日-10日在實施鄉鎮、村舉行第二期培訓,培訓內容經果林種植方法、修枝整形、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等,培訓200人次。(十)機制體制建設一是鼓勵大戶承包、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進行造林;二是核實造林面積,明確權屬,進行造冊登記,并張榜公示;三是在經果林收益前,允許退耕農戶在造林地內套種大豆、花生、半夏、黨參等矮桿作物或中藥材,確保退耕農戶收益前的經濟收入有所保障;四是鼓勵組建專業合作社,幫助組建經果林協會,由政府指導、群眾自主進行經果林的經營管理、營銷,充分發揮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十一)檢查驗收區林業局復查驗收。五、項目建設期及進度安排(一)項目建設期2012年5月—2012年12月(二)進度安排2012年10月—11月完成造林地清理、整地;2012年11—2011年12月完成種苗組織、植苗造林;六、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一)經濟技術指標①種苗費元/畝;②肥料費50元/畝;③施工費150元/畝;④后期管護費12元/畝;⑤有害生物防治費元/畝;苗木單價:參照《貴州省2011年造林苗木最高限價》①核桃嫁接苗:元/株;元/畝;元/畝;④后期管護(按工程驗收合格),79元/畝;苗木單價:參照市場價①香樟綠化苗45元/株;②梅花綠化苗45元/株;③楊柳綠化苗45元/株;(二)投資概算項目總投資萬元,其中:1、營造林:畝,投資萬元,占總投資的%。(1)人工造林:畝,投資萬元,占總投資的%①經濟林:畝,投資萬元,占總投資的%。②特種用途林(即綠化項目):171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鄉村醫生考試題庫:基礎醫學知識及解剖學試題卷
- 2025年網絡工程師考試網絡系統集成與維護管理試題集
- 鋼琴說課課件
- 錐齒輪詳細計算計算
- 采油工程說課課件
- 酒店職業道德
- 四川碳中和碳達峰示范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5年機電設備項目規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4-2030年中國運動健身APP行業發展運行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中國條碼打印機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2024年1月黑龍江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供應室護理進修匯報總結
- 儲糧害蟲與技術和化學防治
- 自適應前照燈控制系統
- 電梯招標文件示范文本
- 上海市安裝工程預算定額(2000)工程量計算規則
- 街道、鎮、區道路保潔及垃圾轉運服務采購項目服務方案(投標方案)
- GB/T 16886.10-2024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0部分:皮膚致敏試驗
-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度匯編
- 幼兒園衛生檢查表
- 水泵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