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文化運動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揚州中考)下列有關新文化運動表述正確的有()①以《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②陳獨秀、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發起③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④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廈門中考)新文化運動高舉兩面大旗是()A.民主和科學B.自由和平等C.自強和求富D.自由和民主3.(福州中考)這場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是()A.洋務運動B.新文化運動C.五四愛國運動D.文藝復興運動4.(鹽城中考)有人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認為洋務運動只是剪短了其枝葉,辛亥革命是砍斷了樹干,但樹墩還在,還會萌發。為了不讓“樹墩“萌發,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A、戊戌變法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D、北伐戰爭5.《新青年》刊文指出:“專制國本建筑于主權者獨裁之上……共和國本建筑于人民輿論之上。”故“政治實質之變更,在國民多數心理所趨,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強調當時的緊迫任務是()A.進行社會改良B.推翻君主專制C.開展民眾啟蒙D.發起國民革命6.1920年秋開始,全國各學校一二年級的國文都改成了白話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課本一律廢止。這與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導有關()A.戊戌變法運動B.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D.國民革命運動7.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文學革命,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這一提倡()A.開啟了新文化運動B.使中華傳統文明逐漸消失
C.發展了馬克思主義D.為文化發展提供了新模式
8.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寫到“我翻開歷史一查……每一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請你說出它最準確地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哪項內容()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B.提倡科學,反對愚昧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D.提倡民主,反對專制9.陳獨秀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A.反對尊孔和復古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C.宣傳馬克思主義D.提倡民主和科學二、綜合題10.中國近代化的歷程充滿了坎坷,許多中國人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二: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立行憲法,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則中國之治強計日可待也。——康有為《請定立憲開國會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為擁護那德謨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請回答:(1)材料一中李鴻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為等人“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這代表了哪一階級的要求?這一政治主張付諸實施的歷史事件是什么?結果如何?(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賽先生”是指什么?為宣傳“德先生、賽先生”,陳獨秀等人發起了什么運動?回顧這場運動,你覺得我們對待西方文化應持有怎樣的正確態度?11.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前赴后繼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江南制造總局炮廠廠房圖材料二:一百年前,辛亥革命爆發。武昌首先爆發起義,漢口、漢陽的新軍隨之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隨后,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旗幟第一次飄揚在中國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國家將舉辦一系列活動來紀念這一偉大的革命。——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中國歷史》材料三: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陳獨秀(1)圖一中的江南制造總局是在什么口號下創辦的?其創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為什么值得我們“舉辦一系列活動來紀念”?(3)為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陳獨秀等人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哪些文章?(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12.(湖北中考)“強國夢”是先進中國人不斷求索、自主踐行的目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它起初聘請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間,挾技居奇,唯利是圖。1874年,福州船政局辭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后來,遇到新工藝時,也只是暫時雇傭少數洋匠。——摘編自中學歷史教材材料二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變法通義》材料三(中華民國建立后??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認識,陳獨秀認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謨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自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1)據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辭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簡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創辦的歷史意義。(2)材料二中梁啟超認為變法的關鍵是什么?后來變法失敗說明了什么?(3)材料三中陳獨秀等人認為“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為此掀起了什么運動?該運動高舉的兩面旗幟是什么?
參考答案1.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的識記。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發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以《新青年》為主陣地,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故選A。2.A解析:本題考察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識記能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運動,斗爭的矛頭直指孔教,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以三個提倡三個反對為主要內容,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根據所學知識,本題選A。3.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后來改名為《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興起,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故選B。4.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的識記。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陳獨秀、胡適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所以為了不讓“樹墩“萌發,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故答案選B。5.C解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通過“在國民多數心理所趨”,我們可判斷出材料強調當時的緊迫任務是開展民眾啟蒙,因為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所以答案是C。6.B解析: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之一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所以上述內容與新文化運動有關,故選B。7.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有關知識的識記。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所以A表述錯誤。使中華傳統文明逐漸消失很明顯認識錯誤,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新文化運動后期的內容。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為文化發展提供了新模式認識正確,此題選D。8.A解析:魯迅的《狂人日記》鞭撻了吃人的封建禮教,反映出新文化運動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所以此題選A。9.D解析:新文化運動中,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德先生”、“賽先生”)兩面大旗,批判“尊孔復古”的逆流,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提倡“民主”、“科學”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所以答案選D。10.答案(1)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2)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變法;失敗。(3)民主和科學;新文化運動;要批判地繼承西方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解析:(1)材料一中李鴻章會反省,主要是因為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他從這件事看到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為等人“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這代表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要求;這一政治主張付諸實施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結果,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捕殺維新人士,戊戌變法失敗。(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賽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學;為宣傳“德先生、賽先生”,陳獨秀等人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對待西方文化要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11.答案:(1)口號:“自強”。根本目的:維護專制統治。(2)意義: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文章:①《文學改良芻議》;②《文學革命論》;③《狂人日記》。(4)歷程:從學習西方的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解析:(1)通過“江南制造總局”,我們可判斷出這一運動指的是洋務運動,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最大的軍事工業。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領導的,其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2)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是: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運動中,為了宣傳新文學,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革命論》;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狂人日記》。(4)洋務運動是向西方學習技術,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向西方學習制度,新文化運動是向西方學習思想,因此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從學習西方的技術,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12.答案:(1)洋匠挾技居奇,唯利是圖(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人才(任意一點即可)。(2)關鍵在于變革封建官制。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即可)。(3)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解析:第(1)問,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請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間,挾技居奇,唯利是圖”是解題的關鍵。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洋務派們先后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但是起初聘請洋匠挾技居奇,唯利是圖,所以福州船政局辭退全部洋匠;洋務運動的興起大大降低了外商在中國的經濟的擴張,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南殮殯管理暫行辦法
- 電動機單機試運行流程與實施策略研究
- 村級農民夜校管理辦法
- 110kV變電站升級改造與啟動方案研究
- 古代漢語教學中的語言轉化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 鏡子:揭示被忽視的世界歷史
- 大軸徑磁流體密封技術的發展與進展
- 《完整的PMC部作業流程體系》
- 工貿企業安全教育培訓
- 林業文化遺產地感知價值與游客重游意愿關系研究
- 日立電梯小組慢車調試培訓教材(MCA)
- 30萬噸年合成氨、52萬噸年尿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0年12月9日湖北武漢黃陂區社區干事招聘筆試試題
- 解熱鎮痛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專家講座
- DB44-T 2410-2023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術規程
- YY/T 1830-2022電動氣壓止血儀
- 臨床、口腔醫師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量登記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藥芯焊絲
- 2023年納雍縣財政局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藝技術要點講義豐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