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PAGE課時作業17土壤的形成一、選擇題[2022·江蘇無錫市高一期末]下圖為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成土因素中,圖示沒能直觀顯示的是()A.成土母質B.氣候C.地形D.時間2.圖示植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主要參與了()①固體基巖的風化過程②有機質的積累過程③水分和熱量的調節過程④營養元素的富集過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022·湖南永州高一期末]土壤有機質(SOM)是指通過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質、動植物殘體和微生物體的合稱,其中的碳元素即為土壤有機碳(SOC)。土壤有機碳含量既與進入土壤的生物殘體等有機物質多少有關,也與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為主的有機物質的損失有關。結合下表完成3~5題。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的濕地植被類型與土壤有機碳含量表土層深度(cm)土壤有機碳(g/kg)高草植被低草植被0~1014.8010.3510~2011.938.2320~408.256.443.黑河中游濕地0~10cm土層位于土壤剖面的()A.有機層B.淋溶層C.淀積層D.母質層4.影響高草植被與低草植被有機碳含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B.地形C.生物量D.成土母質5.黑河中游濕地大部分屬于季節性積水濕地,推斷相對積水季節而言,非積水季節該地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A.減少B.增多C.波動上升D.保持穩定[2022·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末]表層土壤水分受降水、氣溫、植被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表為黃土高原某區域表層土壤水分變化情況,該區域年降水量約300mm,地面覆蓋人工恢復植被。據此完成6~7題。月份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表層土壤水分(m3·m-3)0.0480.0470.0160.0200.0760.0640.0516.土壤水()①屬于陸地水體的一部分②只參與陸地內循環③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④始終使地表徑流量減少⑤不受人類活動干預⑥干預水循環下滲環節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7.該區域7、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較低的原因是()A.降水量大,土壤蒸發量小B.植被蒸騰強烈,土壤水分散失多C.地表徑流量大,下滲微弱D.冰川融水量大,土壤水分散失多[2022·廣東高一期末]寧夏中部氣候干旱,人們在耕作土壤表面鋪設砂石覆蓋層,發展農作物種植,被稱為砂田。下圖為4月末種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讀圖,完成8~9題。8.推測在田地里鋪設砂石的主要作用是()A.阻擋下滲B.減少蒸發C.促進降水D.增大地表徑流9.砂田與裸田相比,4月末農作物種植前()A.土壤含水量都隨著深度的變大而減少B.砂田土壤深層與淺層含水量差異偏大C.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對冬季作物更有利D.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農作物萌發[2022·湖南湘潭高一期末]紅壤地處熱帶、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赤鐵礦含量很高,鐵、鋁氧化物顏色為紅色,呈酸性反應,有機質分解快、流失多,質地較為黏重,肥力較低。據此完成10~11題。10.導致紅壤有機質含量非常低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B.成土母質C.生物D.成土時間11.紅壤不利于農作物高產,其合理的改良措施有()①大量施用化肥②秸稈還田③向土壤中摻沙④增施熟石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22·河南省蘭考縣高一期末]讀“不同植被類型的土壤剖面構造示意圖”,完成12~13題。12.圖中三種土壤都有的土層有()A.有機層、腐殖質層、淋溶層B.腐殖質層、淋溶層、母質層C.有機層、淋溶層、淀積層D.腐殖質層、淀積層、母質層13.與森林土壤相比,草原土壤()A.腐殖質層厚,肥力較高B.淀積層厚,淋溶作用弱C.母質層厚,風化作用弱D.淋溶層薄,氣溫較低二、非選擇題14.[2022·安徽高一期末]某高中學生利用中秋節,對華北平原賈魯河流域附近的土壤進行野外觀測調研,同學們成功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圖中不同土層的土壤樣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樣的土壤組成及酸堿性測定實驗,并撰寫了研究性報告。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寫出甲處土壤垂直方向A、B、C代表的土層的名稱。(2)簡析甲處土壤樣本自上而下土壤顏色是否有變化,并解釋其變化的原因。(3)近些年,甲處土壤出現鹽堿化現象,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當地農民可以采取的改良措施。15.下圖是“不同氣候條件下風化殼深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b、c三條曲線,________曲線表示蒸發量。(2)A、D、E、G四個地帶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填寫字母)地帶;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難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地帶。(3)一個發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層、腐殖質層、________層、淀積層和母質層。(4)B范圍內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應的地帶性植被、土壤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范圍內的植被類型是________,開發該區域的關鍵性制約因素是________。(6)C、D兩個地帶不能發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帶能形成深厚風化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時作業17土壤的形成1~2.解析:第1題,圖示信息中能直觀顯示出來的成土因素:固態基巖屬于成土母質、降水屬于氣候、坡度屬于地形;沒有直觀顯示出時間信息。符合題意的為D。第2題,植物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植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機物質的積累過程,二是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②④對;氣候參與了固體基巖的風化過程,①錯;氣候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能調節土壤的水熱,③錯誤。答案:1.D2.B3~5.解析:第3題,由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濕地高草植被和低草植被都是0~10cm土層土壤有機碳含量高;由材料可知,土壤有機碳含量既與進入土壤的生物殘體等有機物質多少有關,也與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為主的有機物質的損失有關,有機層是土壤表層的植物殘體堆積層,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故黑河中游濕地0~10cm土層位于土壤剖面的有機層,A正確;淋溶層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質遷移和損失的土層,有機質含量低,B錯誤;淀積層常與淋溶層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質沉淀、積累的層次,位于土壤的較深處,C錯誤;母質層為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不含有機質,D錯誤。第4題,表中信息表明,在同一深度條件下,高草植被條件下有機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材料信息表明,土壤有機碳含量與進入土壤的生物殘體等有機質多少有關,也與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為主的有機質損失有關。與低草植被相比,高草植被植株高,生物量生產量大,補充進入土壤的生物殘體等有機質多,因此高草植被條件下有機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因此生物量是影響兩類植被有機碳含量差異的主要因素,C正確;表中兩種植被均位于我國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游某地,氣候、地形、成土母質等條件相似,這些條件既不影響有機質補充,而且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差異不大,因此不是影響兩類植被有機碳含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排除A、B、D。第5題,當水位下降到濕地基底以下時,土壤有機碳中易于分解的部分會被微生物分解,釋放CO2,降低土壤有機碳含量;隨著水分的減少,生物量會隨之減少,導致生物殘體和土壤有機碳輸入量減少。因此,非積水季節該濕地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減少。A正確,B、C、D錯誤。答案:3.A4.C5.A6~7.解析:第6題,本題考查土壤水與水循環相關知識。土壤水屬于陸地水體的一部分,①正確;土壤水不止參與陸地內循環,有的也參與海陸間水循環,②錯誤;土壤水最主要的補給來自于大氣降水,③正確;土壤水和地表徑流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補給,而不是一直減少,④錯誤;土壤水會受人類干預,例如硬化路面會導致土壤水分減少,⑤不對,⑥正確。第7題,本題考查7、8月份土壤含水量低的原因。根據材料可知,該地為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屬于季風區,夏季降水多,但是下滲也多,C錯誤;氣溫高,植物的蒸騰作用強,使土壤水分散失多,從而使得表層土壤含水量較低,因此B正確;該地夏季氣溫高,土壤的蒸發量大,A錯誤;該地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來自大氣降水,無冰川融水,D錯誤。答案:6.D7.B8~9.解析:第8題,由材料可知,氣候干旱區田地里鋪設砂石,可以減少土壤空隙,減少土壤水分蒸發,B正確;能加大下滲,A錯誤,對降水基本不產生影響,C錯誤;下滲量增加,地表徑流會減少,D錯誤。第9題,讀4月末種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圖可知,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農作物萌發,D正確;根據坐標軸的方向可知,土壤含水量都隨著深度的變大而增加而不是減少,A錯誤;砂田土壤深層含水量16%左右,淺層含水量13%左右,相差3%左右;而裸田土壤深層含水量14%左右,淺層含水量7%左右,相差7%左右,故砂田土壤深層與淺層含水量差異偏小而不是偏大,B錯誤;4月末為春季,砂田的土壤含水量較多,故對春季作物播種更有利,C錯誤。答案:8.B9.D10~11.解析:第10題,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葉,氣溫、降水等。紅壤在我國南方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強,不利于有機質積累,所以導致紅壤有機質含量低的主要因素是氣候,A正確;B、C、D錯誤。第11題,紅壤的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土質黏重,呈酸性。大量施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合理,①錯誤;改良的措施有秸稈還田,補充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②正確;沙子改良土質黏重,③正確;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堿度,④正確。故正確選項為C,A、B、D錯誤。答案:10.A11.C12~13.解析:第12題,讀圖可知,三種土壤共有的土層有腐殖質層、淀積層、母質層,則D正確,A、B、C錯誤。第13題,圖中顯示,草原土壤腐殖質層比森林厚,土壤肥力較高,A正確。圖中顯示,森林土壤的淀積層比草原土壤厚,B錯誤。兩種土壤母質層相差不多,C錯誤。圖中顯示,草原土壤淋溶層基本缺失,氣溫不一定較低,D錯誤。答案:12.D13.A14.解析:第(1)題,圖中甲處為耕作土壤,其自上而下A、B、C分別代表耕作層、犁底層、自然土層。第(2)題,土壤顏色受土壤中有機質、礦物質等含量的影響。耕作土壤中,受人類活動影響大的耕作層有機質含量較高,顏色最深;犁底層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土壤緊實,有機質含量較小,顏色較淺;該地屬于華北平原河流堆積地貌,自然土層為沙質沉積物,顏色最淺,未經過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長。第(3)題,土壤鹽堿化主要是由于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加之不合理的灌溉所致,因此應該采取噴灌、滴灌等節水方式,改良水利,加強灌溉、排水、放淤、深耕改土等管理;同時,增施有機肥采用秸稈還田、采用施入石膏、磷石膏、亞硫酸鈣等化學物質以改善土壤沙質特性;采用輪作、間作等耕作方式,加強農業管理。答案:(1)A:耕作層;B:犁底層;C:自然土層。(2)自上而下顏色由深變淺;耕作層土質疏松,有機質比例高,顏色暗;犁底層土壤緊實,顏色較淺,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層,未經過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長。(3)引淡淋鹽;秸稈覆蓋;營造防護林網;增補有機肥;深耕改土等。15.解析:第(1)題,圖中F處風化殼最深,且表層為磚紅壤風化殼,判斷該處為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量應大于蒸發量,D為干旱地區,結合圖中縱坐標可判斷a為蒸發量,b為氣溫曲線,c為降水量。第(2)題,A處為寒冷的極地氣候區,D為干旱的荒漠環境,只有E、G處,降水較多,氣溫較高,風化殼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處因為氣溫極低,即使降水量增多,也很難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3)題,考查教材基礎知識。第(4)題,由圖中B地氣溫和降水數據,即可判斷出該地為亞寒帶針葉林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呼和浩特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數學試題第一次月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影視劇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攀枝花學院《素描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洛學院《非營利組織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圖書館學與信息學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市場研究與分析專業考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山西省呂梁地區離石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臨床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微信小程序電商運營培訓及用戶體驗優化協議
- 四川農商銀行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右足底皮膚裂傷護理查房
-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提質增效探討
- 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壓軸卷一英語試卷(含答案)
- 兒科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
- 陜西師大附中2025年高三5月總復習質檢(二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生豬屠宰獸醫衛生檢疫人員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中國鐵路信號電源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4北京海淀區高一(下)期末英語試題和答案
- 警察知識小學講課
- 投標資格報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