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蟲概論及阿米巴_第1頁
原蟲概論及阿米巴_第2頁
原蟲概論及阿米巴_第3頁
原蟲概論及阿米巴_第4頁
原蟲概論及阿米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醫學原蟲學原蟲:體積微小,能獨立完成如攝食、代謝、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全部生命活動的單細胞真核生物。(原蟲:6萬5千余種,寄生原蟲:1萬種)醫學原蟲:約40種,生活在人體腔道、體液、組織或細胞內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蟲。醫學原蟲概論形態morphology外形:球形、卵圓形、不規則形等。大小:體積微小,2~200μm結構: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胞質胞膜內含物細胞器外質:透明、凝膠狀內質:溶膠狀泡狀核∕實質核基質膜質細胞器:運動細胞器:偽足、鞭毛、纖毛、波動膜營養細胞器:胞口、胞咽、胞肛食物泡、糖原和擬染色體形態morphology胞核偽足鞭毛核(泡狀核)外質內質纖毛鞭毛波動膜

生理physiology運動:原蟲的運動由運動細胞器完成。營養與代謝:直接滲透、擴散、吞飲(液態物質)、吞噬(固態物質)。無氧糖代謝是原蟲能量代謝的主要途經。生殖:

無性生殖、有性生殖世代交替:有些原蟲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進行,如瘧原蟲在蚊內行有性生殖,在人體內行無性生殖。無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如:瘧原蟲(紅細胞內外期)如:弓形蟲—內出芽;瘧原蟲—外出芽(蚊體內)生理physiology最常見,1個→2個。母體先經不均等的細胞分裂,產生一個或多個芽體,再分化發育成新的個體。可分“內出芽”和“外出芽”兩種。1個→多個。生理phisiology有性生殖:

結合生殖(conjugation):纖毛蟲

配子生殖(gametogony):瘧原蟲雌配子+雄配子合子受精醫學原蟲的生活史包括原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等不同發育階段以及蟲體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一個宿主的全過程。某些原蟲有包囊。由滋養體分泌外壁形成,不能運動和攝食,多為感染期。生活史lifecycle

多數原蟲的運動、攝食和增殖階段,多為致病期。頂復門原蟲還有裂殖子、配子體、配子和卵囊等生活史階段。滋養體trophozoite:包囊cyst:其他:

只需一種宿主,借直接接觸或中間媒介(飲水、食物)傳播,如陰道毛滴蟲、藍氏賈第蟲、溶組織內阿米巴等。需一個以上脊椎動物做中間宿主和終末宿主,在二者間傳播,如弓形蟲。

需通過吸血昆蟲體內有性或無性繁殖,再通過叮咬或吸血傳給人或其他動物,如瘧原蟲。根據醫學原蟲的可分為三種類型。傳播方式生活史lifecycle人際傳播型:循環傳播型:蟲媒傳播型:寄生原蟲的致病作用與蟲種、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的抵抗力有關。宿主的抵抗力:非特異性因素、特異性因素(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機體的免疫力對于某些原蟲致病與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機會性致病原蟲

弓形蟲、隱孢子蟲等致病pathogenesis致病機制: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蟲體的毒性產物和/或機械性損傷分類classification鞭毛分類classification

運動細胞器繁殖方式代表種1、動鞭綱鞭毛二分裂法陰道毛滴蟲分類classification運動細胞器繁殖方式代表種2、葉足綱偽足二分裂法溶組織內阿米巴偽足分類classification運動細胞器繁殖方式代表種3、孢子蟲綱無特定多分裂法配子生殖瘧原蟲

分類classification

運動細胞器繁殖方式代表種

4.動基裂綱纖毛橫二分裂法結腸小袋纖毛蟲接合生殖

纖毛根據運動細胞器的有無和類型把醫學原蟲歸為四大類:運動細胞器為偽足運動細胞器為鞭毛,如陰道毛滴蟲、杜氏利什曼原蟲無特化的運動細胞器,如瘧原蟲、弓形蟲阿米巴:鞭毛蟲:孢子蟲:纖毛蟲:運動細胞器為纖毛,如結腸小袋纖毛蟲

分類classification

葉足蟲

肉足鞭毛門葉足綱,運動細胞器為葉狀偽足。生活史分滋養體期和包囊期,營無性繁殖。主要的致病蟲種為溶組織內阿米巴。溶組織內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迪斯帕內阿米巴(Entamoebadispar)哈門內阿米巴(Entamoebahartmanni)結腸內阿米巴(Entamoebacoli)齒齦內阿米巴(Entamoebagingivalis)微小內蜒阿米巴(Entamoebanana)莫西科夫斯基內阿米巴波列基內阿米巴溶組織內阿米巴

Entamoebahistolytica又叫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結腸,引起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病。該病全球分布,多見于熱帶與亞熱帶。人群感染率約為1%。

引起腹瀉的重要病原之一

1875年,FedorL?sch首次發現

1891年,發現其與痢疾相關

1903年,FritzSchaudinn命名

1903年,Walker&Sellardo證明其傳播途徑

1925年,Brumpt提出溶組織內阿米巴有2個種:

溶組織內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和迪斯帕內阿米巴(Entamoebadispar)

分類地位:肉足鞭毛門(PhylumSarcomastigophora)葉足綱(ClassLobosea)阿米巴目(OrderAmoebida)內阿米巴科(FamilyEntamoebidae)內阿米巴屬(GenusEntamoeba)溶組織內阿巴(E.histolytica)核仁核核周染色質粒外質紅細胞內質偽足溶組織內阿米巴有滋養體和包囊兩個時期。滋養體:運動、攝食、增殖階段、致病階段。形態morphology12-60m;外質透明;內質富含顆粒;偽足:單一定向運動;

含有紅細胞;泡狀核:4-7m。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

(鐵蘇木素染色)核紅細胞滋養體電鏡掃描照片偽足包囊:由滋養體在腸腔分泌成囊物質形成,外被厚囊壁,有單核包囊、雙核包囊、四核包囊。未成熟包囊:1-2個核;成熟包囊(四核包囊):感染階段形態morphology未成熟包囊:球形;泡狀核:1~2個;糖原泡和棒狀擬染色體(1個或多個)。形態morphology擬染色體糖原泡泡狀核糖原泡單核包囊雙核包囊成熟包囊(四核包囊):感染階段。形態morphology10-20μm;球形;泡狀核:4個;無糖原泡和擬染色體。Entamoebahistolyticacyst

uninucleatecystbinucleatecyst(1)鐵蘇木素染色Entamoebahistolyticacysts

quadrinucleateormaturecysts–diagnosticinfeces(2)碘染色擬染色體糖原泡核擬染色體核囊壁糖原泡擬染色體糖原泡核包囊

擬染色體糖原泡鐵蘇木素染色(+)黑色、棍棒狀(--)透明空泡碘液染色(--)透明空隙(+)棕紅色結腸內阿米巴E.coli:滋養體結腸內阿米巴滋養體碘液染色結腸內阿米巴包囊溶組織內阿米巴包囊結腸內阿米巴包囊核囊壁糖原泡擬染色體囊壁核糖原泡擬染色體溶組織內阿米巴結腸內阿米巴滋養體大,12-60um核仁小居中央核周染色質粒細胞質含紅細胞包囊小,10-20um1-4個核棒狀擬染色體小,15-50um核仁大而偏位核周染色質粒粗胞質不含紅細胞大,10-35um1-8個核草束狀擬染色體生活史過程:包囊

滋養體

包囊生活史四核包囊滋養體包囊隨糞便排出囊前期回腸末端或結腸結腸結腸

生理功能正常:生活史lifecycle滋養體生理功能異常:吞噬紅細胞侵入腸壁滋養體破壞腸壁致腸壁潰瘍隨壞死組織進入腸腔隨糞便排出隨血移行至其他組織或器官,引起腸外阿米巴病生活史lifecycleencystation生活史特點寄生部位:腸內:結腸(回盲部、乙狀結腸)腸外:肝、肺、腦、皮膚等處感染階段:四核成熟包囊;感染方式:經口誤食或飲水;宿主:人;貓、狗、鼠偶爾感染;生殖方式:二分裂;生活史類型:人際傳播型;致病階段:滋養體1、株型與毒力弱毒株:寒溫帶地區適合于腸腔寄生受染時為帶蟲者強毒株:熱、亞熱帶地區適合于組織寄生引起急性阿米巴病蟲株致病pathogenesis宿主全身或局部防衛功能營養不良灑精、食物中毒腸功能紊亂腸粘膜受損腸內菌叢改變腸內氧化還原電位降低影響腸內PH2.宿主的功能狀態(關鍵)致病pathogenesis3.致病機制致病因子破壞細胞外間質,接觸依賴性的溶解宿主組織,抵抗補體的溶解作用。致病因子:凝集素:介導吸附于宿主細胞,溶解細胞;阿米巴穿孔素:溶解細胞;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細胞,抵抗補體介導的抗炎反應脂磷酸聚糖分子致病致病pathogenesis包囊前期

包囊帶蟲者(每天可排包囊5000萬個)

滋養體四核包囊

滋養體潰瘍腸壁病人

肝、肺、腦膿腫腸外腸阿米巴病:腸外阿米巴病:臨床類型

clinicalmanifestation典型病變:腸壁口小底大的燒瓶樣潰瘍;好發部位:盲腸、升結腸及乙狀結腸。阿米巴腫amoeboma:組織肉芽腫伴慢性炎癥和纖維化。病變:無菌性、液化壞死灶,周圍淋巴細胞浸潤,滋養體多在膿腫邊緣。部位:肝(常見)、肺、腦膿腫等;Histopathologyofatypicalflask-shapedulcerofintestinalamebiasis

燒瓶樣潰瘍腸潰瘍切片示滋養體放大的潰瘍切片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腸阿米巴病: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侵入腸壁引起,典型表現阿米巴痢疾,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期:腹瀉多次,糞便果醬色、伴奇臭,帶血和粘液,里急后重。腹痛、脹氣、厭食、嘔吐。急性暴發性痢疾:兒科致命性疾病。大量粘液血便,持續里急后重,嘔吐,廣泛腹痛,T↑,Bp↓。慢性期:間歇性腹瀉、腹痛、胃腸脹氣和體重下降,一年以上。阿米巴性肉芽腫形成。腸阿米巴病并發癥:腸穿孔和繼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臨床表現

clinicalmanifestation腸外阿米巴病:滋養體進入靜脈、經血行播散至其他臟器引起。阿米巴肝膿腫:最常見:10%;多見于青壯年,男:女=9:1;發熱,寒戰,厭食,右上腹痛并向右肩放射,肝腫大、黃疸、體重下降;穿刺可見巧克力醬樣膿液。肺阿米巴病:咳巧克力醬樣痰。死亡率15-30%腦膿腫:多合并有肝膿腫,多為皮質的單一膿腫。45%的病人可發展成腦膜腦炎,死亡率高。皮膚阿米巴病臨床表現

clinicalmanifestation阿米巴肝膿腫癥狀:右上腹痛,發熱、肝腫大阿米巴肝膿腫CT檢查

示肝右葉單個膿腫可見3個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視野一邊可見正常的肝細胞。阿米巴肝膿腫切片Grosspathologyofamebicabscessofliver.Tubeof"chocolate"pusfromabscess

診斷diagnosis病原學檢查:查到滋養體和包囊即可確診。1、糞便檢查:生理鹽水直接涂片法:急性患者膿血便或稀便中查活動的滋養體。注意:(1)取材:粘液膿血部分(2)送檢及時,寒冷要保溫(3)防止污染包囊檢查:碘液涂片染色法:慢性患者或帶蟲者的成形糞便查包囊。2、組織檢查:(1)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2)膿腫穿刺液注意?3、人工培養:不作常規檢查4、核酸診斷:PCR免疫學檢查:IFA,ELISA,IHA,皮內試驗影像診斷:結腸鏡、B超、CT、MRI、X線等鑒別診斷找滋養體活動的阿米巴滋養體流行世界性分布,熱帶和亞熱帶流行;我國流行區在西北、西南、華北等地;云南、貴州、新疆、甘肅等感染率2%。傳染源:持續排包囊的帶蟲者和慢性患者。感染途徑:經口方式,食用含有成熟包囊的糞便污染的水源、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