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WS 316-2010 胃癌診斷標準》是中國衛生部發布的一項關于胃癌臨床診斷的技術規范,旨在為醫療機構提供統一的胃癌診斷依據。該標準涵蓋了胃癌診斷的基本要求、診斷方法及診斷流程等內容。
根據此標準,胃癌的診斷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檢查手段來確定。首先是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了解患者是否有胃癌高風險因素存在,比如長期胃部不適、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等。其次是實驗室檢查,通過血液學檢測可以間接反映患者體內是否存在炎癥或腫瘤標志物異常升高的情況,但這只能作為輔助判斷依據,并不能單獨用來確診胃癌。
影像學檢查在胃癌診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但不限于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超聲內鏡、CT掃描等,這些技術能夠幫助醫生觀察到胃部結構的變化以及可能存在的腫塊位置和大小。其中,超聲內鏡不僅可用于發現病變部位,還能進行細針穿刺活檢以獲取組織樣本用于病理學分析。
病理學檢查是最終確認胃癌診斷的關鍵步驟。通過胃鏡下取樣或者手術切除后取得的組織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特征及其排列方式,結合免疫組化染色結果,可以明確是否為惡性腫瘤,并進一步區分不同類型(如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分級(分化程度),這對于指導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10-04-29 頒布
- 2010-11-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11020
C05.
備案號28830—20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WS316—2010
胃癌診斷標準
Diagnosiscriteriaforprimarygastriccancer
2010-04-29發布2010-1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
WS316—2010
前言
本標準的附錄是規范性附錄
A。
本標準由衛生部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
。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
。
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腫瘤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
:、、、
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杉秦新裕季加孚王國斌余佩武朱正綱沈琳孫益紅姜可偉
:、、、、、、、、。
Ⅰ
WS316—2010
胃癌診斷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胃癌的發病相關危險因素診斷依據診斷分期
、、、。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各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胃癌的診斷
。
2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
21術語和定義
.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
211
..
胃癌gastriccancer
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組織學上以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黏
,(、、、
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等類型最為多見也包括腺鱗癌鱗癌和未分化癌等少見的組織類型
),、。
22縮略語
.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標準
。
癌胚抗原
CEA:(Carcinoembryonicantigen)
慢性萎縮性胃炎
CAG:(ChronicAtrophicGastritis)
腸上皮化生
IM:(IntestinalMetaplasia)
3發病相關危險因素
胃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沒有任何一種單一因素被證明是人類胃癌的直接病因
,。
31流行病因素
.
胃癌發病的高峰年齡為歲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
50~60;,1.5∶1~2.5∶1。
32生活習慣
.
與胃癌發生相關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酒吸煙經常性食用經熏制手段制備的食品易造成多環芳烴
:、、(
化合物累積經常性食用高鹽飲食及鹽漬食品易造成高鹽和亞硝基化合物過量營養缺乏包括維生
)、()、(
素維生素維生素β胡蘿卜素硒纖維素缺乏等
A、C、E,-,,)。
3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特別是在兒童期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將導致胃癌的發病率升高倍倍
,3~5。
34相關疾病及家族史
.
341與胃癌發生相關的疾病或狀態包括胃部分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手術后巨大肥厚性胃炎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