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考綱考查角度商業的發展1、2018全國卷1,26朝貢貿易2、2017全國卷1,27經濟發展對等級秩序的影響3、2017全國卷2,24春秋戰國之際影響商業發展的因素4、2017全國卷2,26唐朝時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
5、2015年全國卷126宋代東南沿海經濟的發展
6、2015年全國卷227明朝前期對商品發展的7、2014年全國卷226宋代商品經濟發展(交子)8、2013年全國卷226明朝區域差異造成長途貿易興盛1、從下列古籍中感悟先秦中國商業的狀況①神農氏作…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②殷人“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③周朝:“工商食官”④大商人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原始社會晚期,出現物物交換商朝善于經商(商人)周朝商業發展,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打破官府商業壟斷,商業繁榮,商人地位提高。表現:貨幣種類多;商業繁榮一、古代商業的發展——“上農除末”
——“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始終。”
2.秦3.漢
秦漢時期:一方面,國家統一,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商業發展艱難(經商受時間、地點限制)濟永渠邗濟通溝江南河渠608年605年605年610年涿郡長安洛陽余杭江都隋朝大運河的開鑿4、隋唐隋唐運河沿岸經濟的交流
“唐代,出現了柜坊和飛錢。柜坊是由邸店衍生出來的,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又稱便換,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匯兌方式。商人憑借票券到指定的地點取錢。柜坊和飛錢的出現,方便了商人的商業活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中國商業史》
結合以上材料和教材內容說明唐朝商業發展狀況如何?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農業、手工業發展;大運河的開通;都市商業繁榮;農村集市貿易發展;為商業服務的柜坊和飛錢出現。(經商受時間、地點限制和官府控制)5、宋元“南門大街以東,南則唐家金銀鋪,溫州漆器什物鋪。至州橋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驛相對,梁家珠子鋪,余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藥鋪。”——【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這段材料說明北宋時期商業發展水平如何?有何表現?元大都成為國際性的商業大都會“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時產生于四川,便利了商業活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思考:宋元商業空前繁榮的原因有哪些?
宋元時期——商業繁榮(商品經濟)
①政府放松了對商業的嚴格限制(市坊格局打破,城市出現;經商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②草市、夜市更加普遍;③紙幣出現;④大運河的開通;經濟重心的南移;⑤邊境貿易、國內貿易、海外貿易發達
商業發展出現許多新特點: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勞動力也成為商品;由于商業競爭加劇,區域商人群體形成。實力最強的如晉商、徽商等。北方會館的典型代表——遼寧海城的山西會館。河南南陽的山陜會館6、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商業發展出現許多新特點:工商業更加發達,工商業城市出現(專業化城市發展);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勞動力也成為商品(資本主義萌芽)
區域商人群體形成(商幫——實力最強的如晉商、徽商)一、古代中國國內商業的發展時期總體特征表現交易場所先秦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商人”/發展/官府控制局面打破/地位興起發展重農抑商政策;統一度量衡艱難發展運河經濟/農村集市貿易/柜坊和飛錢較快發展商業環境寬松/商品種類/紙幣出現/元大都農副產品商品化/長途販運/商幫空前繁榮繼續繁榮市城市二、城市的繁榮1、城市的由來
“城”——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居住的地方)
“市”——貨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場所,即市場。“城,所以盛民也”“市,買賣之所也”漢代長安2、市的變遷西市東市宋朝以前宋朝市的變遷市設在特定位置;“坊”
“市”分開;官府設市令或市長嚴格管理。市坊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鄉村的“草市”普遍。全國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市鎮。經營時間被打破,出現早市、夜市。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直接監管。3、古代大城市的發展★古代著名城市:★古代城市興盛的原因: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交通樞紐經濟重心南移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等四大名鎮:漢口佛山景德鎮朱仙鎮揚州、成都等4、古代城市發展規律及其時代特征◆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化城市發展◆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城市規模大◆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發展專業化城市逐漸形成◆市民的生活和觀念逐漸的產生變化歸納:中國古代商業有哪些特點?①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②受重農抑商政策制約,發展艱難而曲折③階段性特征明顯;④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體⑤政府商業官營和專賣長期存在;⑥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繁榮;⑦為商業服務的柜坊、飛錢和紙幣出現早。三、官府控制下的對外貿易1、發展狀況西漢:開通了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唐朝在廣州設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海外貿易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重要財源
兩宋: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海外貿易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重要財源
元朝時,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時期:“禁商販、仆役、倡優、下賤不許服用貂裘”,商人販賣貨物必須取得路引,否則“重則殺身……”,承擔名目繁多的商稅。禁止民間出海貿易。——明初期海禁很嚴,前期僅四口通商后只有廣州一處。——清
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對外貿易漸趨萎縮。2、主要形式——朝貢貿易朝貢貿易的定義:通過朝貢與賞賜完成交易。朝貢貿易的特點:厚往薄來、倍償其價。朝貢貿易的目的:
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材料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馬鞭。——《木蘭辭》材料2: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業。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北宋《東京夢華錄》
材料3:城,所以盛民也;市,買賣之所也。通過以上材料分析市的變遷?古代商業的發展對內貿易對外貿易興起與發展——宋以前發展與繁榮——宋元進一步繁榮——明清市的變遷發展表現:各時期主要形式:朝貢與賞賜主要特點:厚往薄來/宣揚國威
從開放到閉關27.圖6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繪畫出現新的類型?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觀念更新
(2013年北京卷)東漢后期和唐朝前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縣城數量表(單位:座)時間/區域東漢后期唐朝前期黃河流域765669長江流域342611
概述上表反映的縣城數量及分布的變化,闡釋導致變化的歷史原因。
思路提示:變化:從東漢后期至唐朝前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縣城數量總體有所增加。東漢后期,縣城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數量較少;唐朝前期與東漢后期相比,黃河流域縣城數量減少,長江流域數量增加。原因:①這一時期,北方戰亂頻仍,人口大量南遷,黃河流域縣城數量減少。②人口南遷加速了南方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南方縣城數量增加。③隋唐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縣城總體數量增加。松江府“壤地廣袤不過百里而遙,農畝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萬之賦…全賴此(棉織)一機一杼”蘇州府“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計日受值”;盛澤鎮“俱以蠶桑為業”嘉興府王江涇鎮“多織綢,收絲縞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織絹”;“惟湖以蠶…官賦私負咸取足焉”;南潯鎮“煙火萬家”(1)指出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說明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系。閱讀以上材料,概括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的主要變化。市鎮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顯著發展
材料1:《尚書·洪范》記載當時的政務時說:“一曰食,二曰貨……”商業貿易“貨”在八種政務中排在第二,僅次于農業生產“食”。《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材料2:漢代的晁錯說:“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敖,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1、兩段材料對商業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認為戰國時期法家主張“抑商”的依據是什么?材料:天下已平,(漢)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時,為天下初定,復馳商賈之律;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
——《史記》
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逾儕類(同輩之人)…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舊唐書》
古者官民一家也,農商一事也……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輔,而非求以相病,則良法美意,何嘗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陳亮:《龍川集》
士之子恒為士,商之子恒為商。嚴氏之先,則士商相雜,(嚴)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為舜工計,宜專力于商,而戒子孫勿為士。當今之世,士之賤也,甚矣!—〔清〕《歸莊集》
評述中國古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遷。評述主題是中國古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遷,以此作為理解材料的角度,在理解材料過程中不可偏離這一主題。《史記》描述了漢代商人在生活、賦稅、政治仕途受政府的嚴格抑制,說明商人社會地位低下;舊唐書描述了唐代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對商人的壓制,但在生活中放寬,說明地位有所提高;宋代史料描述了作者對農商關系的理解,認為農商并立,相輔相成,一反以往重農抑商的政府政策,說明民間商人地位的大幅度提高;清代史料則描述了士商相雜的現象,及作者揚商貶士的態度,說明清代商人地位大為提升。從整體來看,中國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所受限制不斷減少,社會觀念中對商人的認識越來越正面,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生產力不斷發展,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最后還需對商人社會地位不斷提高這一歷史事件做出整體性的評論。(2017年全國Ⅱ卷)圖5為春秋戰國之際局部示意圖。當時,范蠡在陶、子貢在曹魯之間經商成為巨富,這一現象反映了:A.區域位置影響商貿發展B.爭霸戰爭促進經濟交往C.交通條件決定地方經濟狀況D.城市規模擴大推動商業繁榮(2017北京)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區發掘出漢代漁陽郡路縣城址和800余座戰國至漢代墓葬,出土了錢幣及大量陶屋、陶倉等隨葬品。這些考古發現,有助于研究:①秦漢時期郡縣的設置狀況;②本區域古代農業發展狀況;③漢代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情況;④大運河對本區域交通的影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天津)右圖是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其上文字為:“除四川外,許于諸路州縣公私從便……流轉行使。”這一銅版①證實了宋代紙幣的發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術;③是紙幣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經濟發展的見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全國卷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這表明交子:A.具有民間交易憑證功能B.產生于民間的商業糾紛C.提高了富商的社會地位D.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2015浙江)“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被稱為“瓷路”B.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稱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java騰訊面試題及答案
- 護理暖心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路徑
- 第1-3單元月考檢測(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高校2025年度選修課程申報流程及管理制度詳解
- java面試題及答案編程題
- 北京市海淀區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必修三模塊檢測卷:生物技術實驗報告撰寫
- 2025年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卷:初級會計師考試實務操作與財務報告可持續發展
- 計算機一級考試個人化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財務成本管理實踐中的難點與試題答案
- 研究2025年現代漢語考試語言功能
- 地七年級下冊全冊知識要點總復習-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教學課件(人教版2024)
- 《康復評定技術》課件-第五章 運動控制
- 【MOOC】大學體育(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斷層影像解剖學-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課件
- 高中地理思維導圖(高清 可以放大)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中學生英才計劃面試常見問題
- 計算機聯鎖-K5B
- 國家開放大學《管理英語4》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朗文SuperKids Unit2-2(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