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4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知識精講+備課精研】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

第十四單元

高考一輪復習·人民版·必修二目錄第三十七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第三十八講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第三十九講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第四十講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第三十七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1914年的歐洲形勢圖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歐洲時空定位主干梳理1907年1917年2月、11月1919年1921年1929年1933年1938年

三國協約十月革命1941年1943年1945年10月

聯合國成立華盛頓會議三國同盟薩拉熱窩事件二月革命凡爾登戰役經濟危機爆發雅爾塔會議1882年1914年1916年1918年1920年1922年1931年1939年1942年1945年1945年9月巴黎和會新經濟政策希特勒上臺慕尼黑協定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第一次世界大戰國聯成立德國突襲波蘭《聯合國家宣言》中抗戰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結束考情分析課程標準考題備考分析1.通過了解兩次世界大戰,理解20世紀上半期國際秩序的變動;2.了解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過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3.理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2022.6.浙江卷.2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2021.6.浙江卷.2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2021.遼寧卷.13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2022.山東卷.14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局勢題型:高頻考點:側重于大國實力對比、過程、反戰活動、文化碰撞、民族民主意識等角度備考策略:Contents目錄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二、第一次世界大戰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壹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1.帝國主義的形成,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它們競相奉行殖民擴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亞洲、非洲的廣大地區變成他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國家仍未獲得徹底獨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20世紀初,世界已被瓜分完畢。英國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積是俄國的2倍、法國的3倍、德國的11倍。

——潘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思想起源》2.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項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3241870-1913年工業增速(倍數)1.34.61.9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425

我們無意將任何人推入陰影,但是我們也要在陽光下取得一席之地……我們不能容忍任何外國向我們說道:“怎么辦?世界已分割完!”——德國外交部長標洛在議會的演說依據以上內容,說明20世紀初西方列強的經濟實力和殖民地占有情況之間存在什么現象?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經濟實力與所占殖民地面積呈倒掛現象老牌殖民大國VS新興工業強國德國的迅速崛起產生了什么影響?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并積極擴軍備戰,國際局勢日益緊張。主要有:英德矛盾((核心)、法德矛盾、德俄矛盾、俄奧矛盾等。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歐洲形成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3.歐洲列強之間矛盾重重1882三國同盟1907三國協約“巴爾干火藥桶”

巴爾干地區位于歐亞兩洲的接壤處,是歐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成份復雜,宗教多樣。14世紀下半期,奧斯曼帝國入侵;19世紀中期,奧匈帝國入侵;俄國自從15世紀以來一直打著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在巴爾干地區爭奪。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4.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不發動就永遠沒有發動的機會了。

——德皇威廉二世進兵營前,很多人還是生平第一次,興高采烈地一起去刮了胡子……在我們眼中,生活、戰爭都充滿理想色彩,甚至這一切都被我們浪漫化了……我們帶著熱情與良愿成為士兵。——《西線無戰事》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證:“如果我們參戰,我們所遭受的傷亡會很少,甚至比我們不參戰也多不了多少。”

德皇威廉二世對開往前線的士兵說:葉落之前,你們就能返回故鄉。1914年7月28日,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此后,德、俄、法、英相繼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貳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東線南線三條戰線西線英、法軍隊vs德軍(決定性戰場)東線德、奧聯軍vs俄軍南線奧軍vs俄軍、塞爾維亞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空前規模的戰爭,歷時四年零三個月,大戰的進程完全走向大國決策者主觀意志的反映,最后變成了傾注全部國力的總體戰。三個階段主要事件1914年馬恩河戰役,標志德軍“速決戰”破產;1915—1916年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慘重;

日德蘭海戰,德未能突破英的海上封鎖1917—1918年

美國和中國參戰;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并退出戰爭;同盟國戰敗(1918年11月11日)。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雙方使用了化學武器、毒氣、瘟疫、病毒……雙方傷亡人數共70多萬,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期間,為牽制德國發動的。1916年7月到11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比凡爾登戰役更加激烈,雙方傷亡共計100多萬人,因其殘酷性被稱之為“索姆河地獄”。

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華工前往集結地區法國諾萊特華工陵園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籠罩在一片血雨腥風之中。應募的數萬華工從中國威海出發,漂洋過海,遠赴歐洲,為拯救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命運而出生入死。然而,他們去了,他們努力了,他們回來了,后來他們卻被集體遺忘了。

——哈佛大學教授徐國琦“一戰”中,日本憑借英日同盟,對德國宣戰,并獲得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租借地青島和所謂的保護領地膠州灣。中國的有識之土希望通過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等協約國勝利后收回山東主權。當時的北洋政府采納了這個建議,于1917年用“以工代戰”的形式,站在協約國一方參加戰爭。十幾萬名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從事各種艱苦工作,為協約國的勝利作出了貢獻。華工參戰意義重大。它使中國能夠以戰勝國的身份出席巴黎和會,并在會上提出山東問題。盡管當時日本拒不將山東主權交還中國,但它畢竟在中國和美英等國的壓力下答應“將來”還給中國。中國的這一要求最終在華盛頓會議上實現了。一戰中的華工

太陽照在被毒氣毒死的士兵的尸體上,經常將腫脹的尸體變成藍色,與海藍色差不多。隨著毒氣排出,尸體像木乃伊一樣干癟,保持著死前的姿勢,有坐著的,跪著的,絕大多數趴在或者躺在地上。——《破碎的世界:一戰信件、日記和回憶錄》

偵察機出現數分鐘后,霰彈和榴彈就發射過來了。我們有一天就這樣損失了11個人,其中有5個衛生兵。有2個被炸得稀巴爛,恰登說可以用調羹把他們從戰壕墻上刮下來,埋葬在飯盒里。

——《西線無戰事》生命的崩逝杜奧門特國家公墓這里埋葬的全部是凡爾登戰役犧牲的法軍德法兩國死亡超過29萬人,50多萬人受傷戰爭時間4年零3個多月參戰國家31個戰場范圍14國4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卷入人口超過15億參戰人員7000多萬傷亡人員3000多萬經濟損失3400億美元1918年11月11日,下午5時德國的代表終于在巴黎北方貢比涅森林的火車廂里達成停戰協定的協議,巴黎時間夜11時正式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戰終于結束。

戰爭所帶來最直接、最明顯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損失和破壞。直接死于戰爭的軍人即達900萬,另有200多萬受傷,350萬成為終身殘廢,餓死、疫死者大約1000萬。直接經濟損失約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約1516億美元。大量的房屋、鐵路、橋梁、工廠、農田遭到破壞協約國和中立國的商船損失總計高達1285萬噸,其中被潛艇擊沉的達1115萬噸。生產遭到沉重打擊,純粹從經濟角度估計,歐洲的工業發展倒退了8年。——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一戰之前歐洲地圖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一戰之后歐洲地圖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各國實力衰退四大帝國滅亡歐洲走向衰弱整個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1914年,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戰爭中,美國接受了各國的大批訂貨單,從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國共輸出了69億美元的商品,美國的貿易順差由1914年的4.3億美元激增到1917年的35.6億美元。出口的猛烈擴大帶動生產的急驟發展。從1915年起,美國進入了一個為時5年的新的“戰爭繁榮”周期。……美國成為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使日本獲得了異乎尋常的畸形發展。它利用“大戰的天賜良機”,幾乎獨占了中國東北的市場,趁英、荷、法忙于戰爭,加緊向其殖民地進行經濟滲透。俄、英等協約國的大量軍需訂貨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經濟。——吳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編》美國“戰爭繁榮”日本“畸形發展”美國、日本趁機崛起叁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巴黎和會小檔案時間:1919.1.18-1919.6.28地點:法國巴黎凡爾賽宮代表:27個參會國。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巴黎會和三巨頭)成果:簽訂以《凡爾賽條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華盛頓會議小檔案時間:1921.11.12-1922.2.6地點:美國華盛頓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共9個參會國。成果:簽訂《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巴黎和會調整了歐洲、中近東、遠東地區的秩序國際聯盟戰后國際政治秩序的體現,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時間:1920年成立總部:瑞士日內瓦宗旨:促進國際合作與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原則:全體一致華盛頓會議調整了亞太地區的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全球范圍內基本完成了對列強關系的調整和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提出了以“十四點原則”為代表的新的國際關系理念,國際影響力迅速上升,但其軍事實力仍然有限。【深化拓展】(2)凡爾賽體系是“下一次戰爭的開端”。凡爾賽體系沒有消除戰勝國之間以及戰勝國與戰敗國、殖民地之間的矛盾。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的斗爭使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加深。德國對戰勝國強加的和約強烈不滿,存在復仇情2.從唯物史觀的層面評價凡爾賽體系(1)凡爾賽體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和平體系”

在凡爾賽體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和20世紀20年代,歐洲基本維持了一個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遭到戰爭破壞的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1.美國崛起戰后,美國企圖支配世界事務的努力遭到英、法等國的阻撓,這說明歐洲雖失去了經濟霸權,但綜合實力仍然強大,美國稱霸世界的時機還不成熟。“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法國元帥福熙在聽到《凡爾賽條約》簽字后肆一戰的影響(3)思想觀念:空前慘烈的戰爭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1)國際秩序:確立帝國主義國際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世界格局:改變了世界格局

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美國的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深化拓展】1.一戰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參見《金版》P3132.一戰對中國的影響1)政治:①中國通過“以工代戰”參加大戰,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建立戰后國際秩序會議,開始修改不平等條約,成為構建戰后新的亞太地區格局與國際秩序不容忽視的力量。②戰爭的殘酷性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反思西方文明的價值,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開始轉向馬克思主義,建立中國共產黨,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2)經濟:歐洲列強陷入戰爭而無法顧及在華經濟利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較大發展(“短暫春天”)。

3)思想文化: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引發五四運動,中國思想界和知識分子發生分化和分裂。

4)國際關系:中國主動調整與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以自己的方式逐漸融入世界。一戰改變了亞太地區政治版圖,日本作為戰爭受益國,實力大為增強,為其20世紀30年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奠定基礎。1)經濟:2)政治:改變了世界格局①俄國②歐洲③美、日④民族覺醒、民族解放運動,沖擊了世界殖民體系3)思想文化:4)科技:一戰成為新科技的催化劑1882年

1907年1917年11月1919年1921年1929年三國協約十月革命華盛頓會議三國同盟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1914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0年1939年巴黎和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國聯成立階段特征由于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戰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美國參戰中國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高考研析【答案】B【答案】C

(2022.山東卷.14).一戰初期,英國對法國只進行了象征性的有限軍事援助。隨著法國和平主義運動和反戰運動的高漲,以及法國政府有可能單獨與德國締結和平條約以走出戰爭,英國轉而全力與法國合作以贏得勝利。英國轉變態度是為了A.盡快恢復歐洲和平B.保持戰后歐洲均勢C.避免單獨對德作戰D.聯合法國控制歐洲(2021.重慶卷.14).丘吉爾在《危機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紀初彌漫于世界的一種奇怪情緒:因未能從物質繁榮中獲得滿足感,各國轉而熱衷于國內和國際沖突,隨著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幾乎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