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和新加坡》_第1頁
《東南亞和新加坡》_第2頁
《東南亞和新加坡》_第3頁
《東南亞和新加坡》_第4頁
《東南亞和新加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例1】

(2009·湖南5月)讀下面日本1月氣溫、降水分布圖,回答(1)~(2)題。(1)圖例①②③的數值關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C.①<②>③ D.不能確定(2)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首都東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變化等方面,歸納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說明日本河流在航運、水能利用方面的價值。20°N0°100°E120°E東南亞的

地理位置太平洋印度洋亞歐大陸大洋洲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十字路口”二、重要的地理位置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馬六甲海峽十字路口的咽喉馬六甲海峽一東南亞的位置和范圍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海陸位置:①“十字路口”:位于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②咽喉位置: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

馬來群島越南老撾泰國菲律賓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萊東帝汶中國一東南亞的位置和范圍政區范圍:半島國家(5個)

臨海國(4個)越南(河內)、泰國(曼谷)、柬埔寨(金邊)、緬甸(內比都)

內陸國(1個)老撾(萬象)群島國家(5個):新加坡(新加坡)、菲律賓(馬尼拉)、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文萊(斯里巴加灣)、東帝汶(帝力)兼跨半島、群島國家:馬來西亞(吉隆坡)三、地形和河流馬來群島: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嶇,平原較少,多火山地震中南半島: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河內萬象金邊曼谷仰光找出各河流的發源地,流經的國家及大城市,注入的海洋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河流流向和山脈方向有什么特點河公湄河紅湄南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高南低2、馬來群島:山地、丘陵為主,地表崎嶇,平原較少四、熱帶氣候為主的地區北回歸線(23.5°N)赤道(0°)10°S太平洋印度洋亞洲大洋洲從緯度位置看,東南亞的氣候應該以何種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成因氣候特征分布地區對農業的影響熱帶季風氣候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全年高溫,分旱季、雨季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赤道附近)四季播種,四季收獲二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河流及水文說出流經中南半島河流的名稱:由東向西: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中國河流上游河流主要流經的國家、注入的海洋經過的首都紅河元江中國、越南太平洋河內湄公河瀾滄江中國、緬甸、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太平洋萬象、金邊湄南河泰國太平洋曼谷薩爾溫江怒江中國、緬甸注入安達曼海(印度洋)伊洛瓦底江獨龍江中國、緬甸注入安達曼海(印度洋)仰光(原首都)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山山皆北向,條條南流水。

二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河流

中南半島:水文:水量大且季節變化顯著,上游河谷成V字型,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游河谷展寬,流速緩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水系:多由北向南流,中上游流域面積較小。馬來群島:水文:流量豐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水系:河流較短,呈放射狀分布東南亞的人口分布圖東南亞人口分布有何特點?試分析原因。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各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馬來群島各大島的沿海平原。山區和雨林地帶人口稀少。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農業發展,交通便利華人與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國家華人人口數占全國比重新加坡240萬77%泰國600萬11%越南96萬1.3%印度尼西亞600萬3.5%馬來西亞560萬25%菲律賓140萬2%柬埔寨303%文萊5萬18%緬甸90萬2%東南亞的宗教以佛教為主:泰國伊斯蘭教:印尼和馬來西亞信天主教(基督教):菲律賓緬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四東南亞的經濟1農業:以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為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2礦產:石油(印度尼西亞、文萊)和錫(馬來西亞)3工業:新加坡新興工業國,其他國家出口初級產品,利用勞動力資源,發展出口加工業,發展速度快。主要糧食作物:水稻(主要出口國:泰國、緬甸、越南)。把下列物產的生產和出口狀況與相應的國家用線連接起來看誰連的又快又準!A.印度尼西亞C.泰國D.馬來西亞B.菲律賓①世界最大的橡膠生產國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產國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國⑤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①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氣候適合水稻的種植和生長;②處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③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的傳統經驗;④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⑤人均耕地少,水稻單產高,能滿足人多對糧食的需求⑥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食中南半島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優勢:橡膠(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油棕(馬來西亞、印尼)蕉麻(菲律賓)椰子柬埔寨椰林(菲律賓、印尼)奎寧原料金雞納樹,奎寧長期作為瘧疾特效藥----金雞納霜(印尼)印度尼西亞的茶園東南亞的稻田(主要稻米出口國:泰國、緬甸、越南)東南亞各國過去和現在的經濟差異結構工業產品出口經濟原因過去畸形單一薄弱農、林、礦產品原料、初級產品不利地位受殖民統治現在多樣化蓬勃興起加工、出口產品日益多樣高速增長政治上獨立4旅游業

東南亞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的美麗沙灘和島嶼,以及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成為該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緬甸的大金塔新的經濟增長點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湄公河三角洲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迷人的沙灘和島嶼菲律賓的島嶼獨特的風土人情印度尼西亞國家人均GDP國家人均GDP新加坡25176越南528馬來西亞4701老撾421印尼1093柬埔寨327菲律賓1084緬甸135泰國2807東帝汶400文萊14366*中國1352東南亞各國2005年人均GDP(美元)五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東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系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2001年11月,在文萊舉行的第5次東盟與中國領導人(10+1)會議上,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朱镕基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標志著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涵蓋18億人口,GDP超過2萬億美元,貿易額達1.23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六泛亞鐵路表1泛亞鐵路待建線路三個方案的比較(單位:千米)方案經過主要城市總長度新建長度東線曼谷一金邊一胡志明市一河內一昆明5520433中線曼谷一萬象一昆明41801245西線曼谷一仰光一昆明43211017例:泛亞鐵路(新加坡至昆明)將是聯系東盟和中國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鐵路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鐵路有東、中、西三個方案,如表1和圖所示。東線有利條件:⑴運營里程長,利用現有鐵路長、需新建鐵路短。⑵鐵路主要經過平原地形。⑶經過地區人口稠密,城市多,經濟相對發達不利條件:⑴部分通過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⑵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質條件復雜⑴東盟國家首選東線方案,請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有利條件: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熱帶多雨地區、水熱條件好;人口稠密、勞力資源豐富;有悠久的耕作歷史、種植經驗豐富;國際市場需求量大。主要制約因素: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季風氣候的不穩定,多旱澇災害。⑵東線所經過的平原地區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產區,試分析其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主要制約因素。

設想中的克拉地峽運河將橫貫泰南,初步測算需耗時10年,耗資280億美元。運河開通后,船舶無須經馬六甲海峽,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大型輪船可節省2至5天時間,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中國(支持態度):開鑿后可以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安全性提高。新加城(堅決反對):一旦開鑿成功,將會影響馬六甲海峽國際運輸地位,進而影響新加坡經濟。泰國(積極態度):克拉地峽位于泰國南部,開鑿后,不僅可以為泰國的石油貿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線,還可以帶動泰國的經濟發展七開鑿克拉地峽八瀾滄江—湄公河的開發河流開發與流域環境保護河流開發淹沒農田遷移居民水庫淤積地下水位變化水庫富營養化影響水生生物生長誘發地震導致水庫周邊生態環境的變化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游調節庫區氣候發電負面影響積極作用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

1、圖示河流依次流經了哪些國家?

2、該河在回歸線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圍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回歸線以北因流經高山峽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匯入少,所以流域范圍狹窄;(A)回歸線以南因地勢平坦、開闊,匯入支流較多,所以流域范圍較寬闊。(B)AB

3、該河自北向南流經了哪些氣候區?其土地利用類型有什么不同?各自有哪些優勢條件?

該河主要流經了高山氣候(橫斷山區)和熱帶季風氣候區(湄公河中下游平原)。

橫斷山區主要是林地,由于水熱狀況隨高度變化,植被亦呈垂直變化,樹種豐富多樣。

中下游平原主要是耕地,由于水熱狀況良好,是世界水稻的主要種植地區。

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態平衡。

4、該河上游在開發水能資源的同時,應注意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緬甸軍政府在事前毫無征兆下,突下令多個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遷。九緬甸遷都內比都,原稱彬馬那,現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都。緬甸于2005年11月6日從仰光遷都,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PyiDaw(皇家首都之意)。位于彬馬那西邊附近。

內比都位于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

緬甸遷都。其中有一個方案:城市①是仰光,該國首都和最大城市。緬甸政府計劃將首都從城市①遷往城市②彬馬那(緬甸第三大城市)。

區位條件城市①城市②海陸位置沿海內陸交通鐵路、河運、海運交通樞紐鐵路、河運交通樞紐地形河口三角洲河谷平原在國土中的位置南部中部遷都原因:國防安全居首位十鄭和下西洋可能考點:航向與季節、風向的關系(鄭和出發和返回的時間與亞洲的季風氣候有什么關系)

標志——魚尾獅新加坡新興的工業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1、不利條件:☆領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糧食、生活用水需要進口。■2、有利條件:☆(1)地理位置優越,表現在(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東口)☆(2)港口優良(新加坡港是天然良港,港闊水深,風平浪靜,世界大港之一)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1)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2)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原料,并發揮本國的技術力量,迅速發展了煉油、造船、海上鉆井平臺制造、電子電器等加工工業。(3)發揮本國風光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等長處,迅速發展旅游業。新興的工業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例題】(2011年高考新課標卷)某島國人口約500萬(2009年),經濟發達,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國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