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030-2006 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 快速比較法》與《GB/T 6030-1985 硫化橡膠中炭黑分散度的測定 顯微照相法》相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改進,以適應技術進步及實際應用需求的變化。

首先,《GB/T 6030-2006》擴展了適用范圍,不僅限于硫化橡膠中炭黑分散度的測定,還包括了對含有炭黑/二氧化硅混合物填充材料分散性的評價。這意味著新標準能夠更廣泛地應用于不同類型橡膠制品的質量控制過程中。

其次,兩版標準采用的方法原理不同。舊版(1985年版)主要基于顯微照相技術來觀察并分析炭黑顆粒在橡膠基體內的分布情況;而新版(2006年版)則引入了一種更為快速簡便的比較方法,通過與一系列已知分散狀態的標準樣品進行對比來評估待測樣品中炭黑或炭黑/二氧化硅復合物的分散程度。這種方法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檢測效率。

再者,《GB/T 6030-2006》增加了對于測試設備、試樣制備以及實驗條件的具體要求,確保了不同實驗室間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時,該版本還詳細規定了如何使用標準圖譜作為參考依據來進行等級劃分,并提供了更加明確的結果報告格式指南。

最后,新版標準加強了對安全事項的關注,在相關章節中加入了必要的警告信息,提醒使用者注意潛在危險因素,如化學品處理時的安全防護措施等。此外,還增加了術語定義部分,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專業詞匯的確切含義。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6-09-01 頒布
  • 2007-0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_第1頁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_第2頁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_第3頁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_第4頁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83.060G4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6030—2006代替GB/T6030—1985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Rubber-Assessmentofcarbonblackandcarbonblack/silicadispersion-Rapidcomparativemethods2006-09-01發布2007-02-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6030—2006三前言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原理5試驗數量6方法A:目視顯微鏡或攝影顯微鏡觀察法(30×放大倍率)7方法B:分區對比顯微鏡觀察法(30×放大倍率).8方法C:目視顯微鏡或攝影顯微鏡觀察法(100×放大倍率)9方法D:分區對比顯微鏡觀察法(100×放大倍率)10方法E:大團塊計算法(100×放大倍率)…11試試驗報告·附錄A(規范性附錄)目視分散分級與分散度等級(30×放大倍率)附錄B(規范性附錄)目視分散分級與分散度等級(100×放大倍率)炭黑(CB)附錄C(規范性附錄)目視分散分級與分散度等級(100×放大倍率)一補強炭黑(RCB)113附錄D(規范性附錄)目視分散分級與分散度等級(100×放大倍率)一補強炭黑和二氧化硅附錄E(規范性附錄)目視分散分級與分散度等級(100×放大倍率)—半補強炭黑(SRCB)

GB/T6030—2006本標準代替GB/T6030—1985《硫化橡膠中炭黑分散度的測定顯微照相法》本標準等同翻譯ISO/FDIS11345:2005《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本標準的規范性引用文件,采用了等效采用ISO1382:1996的GB/T6039—1997.本標準所引用的部分與ISO1382:1996完全相同.沒有技術性差異。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本國際標準”改為"本標準”;刪除了國際標準前言:c)在引言中增加了關于試驗方法選擇的指引本標準與GB/T6030—1985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增加了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方法.擴大了評價填料分散程度的適用范圍(本版第1章)增加了顯微放大倍數分別為30倍和100倍的5種試驗方法(本版第4章):增加了顯微放大倍數30倍和100倍的10級標準圖片(本版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細化了不同補強填料在橡股中的分散(本版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刪除了方法概要和意義(1985年版的第2章和第3章)。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橡膠物理和化學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SAC/TC35/SC2)歸口。本標準由全國橡膠與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橡膠物理和化學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北京萬匯一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毅敏、伍江濤、聶蘭民、蔡尚脈、鄧海燕、顏晉鈞、黃輝文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6030-1985.

GB/T6030—2006橡膠膠料中填料的分散程度非常重要。因為一些物理性能,如拉伸強度、浠后和耐磨性等都受分散程度的影響。本標準的方法運用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原理:當一個膠料中的各種填料分散良好時.光線從膠料的新鮮切割表面上反射會顯現出一個平整、光滑、無瑕賽的表面。如果膠料中的填料分散不好,表面就會呈現環形、凸形的“包塊"或凹陷的痘痕。這些瑕疵的大小和數量可以用來表征膠料的實際分散與最適宜分散之間的差距。確立一套包含10幅具有大小和數量不同瑕賽的標準圖片,依據這些標準圖片可評定填料的分散程度。此法提供了在橡膠膠料中評價填料的分散程度并對分散程度進行分級的方法。本標準描述了評價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宏觀分散程度的試驗步驛。本標準方法主要用于工廠在混煉和后加工過程中的快速檢測,以幫助保證炭黑得到適當的分散。本標準方法的放大倍率規定在30倍~100倍之間。較低的放大倍率可以充分保證所觀察到的樣品的面積具有足夠的代表性,較高的放大倍率則更有利于表現樣品更細微一些的表面特征。本標準共介紹了5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其中:方法A和方法B及其配套的標準圖片為推薦使用的通用方法;方法C和方法D及其配套的標準圖片是為適應輪胎制造及填料生產企業的需求增加的可供選用的方法:方法E是為適應汽車工業中擠出型材制造企業的特殊要求而增加的可供選用的方法

GB/T6030—2006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評估快速比較法警告--使用本標準的人員應有正規實驗室工作的實踐經驗。。本標準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問題用者有責任采取適當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定的條件花圍本標準規定了評估橡膠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的宏觀分散程度的定性、快速比較目測試驗方法依據一套分為1~10級的標準圖片來定級,結果用數字表示.此外,本標準還規定了用數字等級(1~10級)來說明大團塊狀況的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6039橡膠物理試驗和化學試驗術語(GB/T6039—1997,eqvISO1382:1996)術語和定義GB/T6039確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原理切割填充有炭黑或炭黑/二氧化硅的橡膠膠料,觀測放大的新鮮暴露面。本標準規定了5種可選擇的方法:方法A目視顯微鏡或攝影顯微鏡觀察法(30×放大倍率.適用于炭黑):方法B分區對比顯微鏡觀察法(30×放大倍率,適用于炭黑);方法C目視顯微鏡或攝影顯微鏡觀察法(100×放大倍率,適用于炭黑或炭黑/二氧化硅);方法D分區對比顯微鏡觀察法(100×放大倍率,適用于炭黑或炭黑/二氧化硅):方法E大團塊計算法(100×放大倍辜,適用于炭黑)。方法A~方法D的炭黑分散等級是通過與一組10張標準圖片或電子版存儲的標準圖片對比而確定的,采用30°斜照光源,有效放大倍率30×(方法A和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