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5211.20-1999 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 色度法》是一項國家標準,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色度學方法對不同顏色的顏料進行精確的顏色測量與比較。該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白色、黑色以及彩色顏料,在本色體系下(即未添加任何輔助材料如填充劑或稀釋劑的狀態)對其顏色特性進行評估。

根據此標準,首先需要準備樣品,并確保它們處于干燥狀態;接著利用分光光度計等儀器測量每個樣品在特定波長范圍內的反射率或透射率數據。這些原始數據隨后被轉換成CIE XYZ三刺激值,進一步計算出Lab*色彩空間中的坐標或其他相關色度參數,以此來描述樣品的顏色屬性。

標準還規定了如何使用上述獲得的數據來進行顏色差異的量化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色差ΔE*ab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幫助用戶準確地識別兩種或多種顏料之間是否存在視覺上可感知的顏色區別,對于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促進國際貿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99-09-16 頒布
  • 2000-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5211.20-1999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_第1頁
GB/T 5211.20-1999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_第2頁
GB/T 5211.20-1999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_第3頁
GB/T 5211.20-1999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5211.20-1999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87.060.10G5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5211.20-1999eqvISO78725:1993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Comparisonofthecolour.infull-shadesystems.ofwhite,blackandcolouredpigments-Colorimetricmethod1999-09-16發布2000-06-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5211.20-1999前本標準是根據國際標準ISO787-25:1993《顏料和體質顏料通用試驗方法一第25部分: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一色度法》制定的。本標準等效采用ISO787-25:1993,其不同之處在于:鑒于我國情況,醇酸樹脂組成中用甘油代替三羥甲基丙烷。第5.3條中表1和表2的試驗漆料推薦用最由原來的體積(mL.)改為質量(g)有利于淮確操作。顏料顏色比較的另一種方法GB/T1864—1989《顏料顏色的比較》,規定了用目視法來比較顏料的顏色。由于它可能帶人一定的主觀性因素,所以只要有可能.采用色度法來比較顏色是更可取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化學工業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化工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上海中南建筑材料公司、襄樊市制漆總廠、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鈦白粉廠、上海格黃顏料廠、山東龍口太行顏料公司、深圳華豐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現代環境工程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良駿、鄭文娟,

GB/T5211.20-1999ISO前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一個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機構。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一般是通過ISO各技術委員會來進行的。對已設立技術委員會的某專業領域感興趣的每個成員團體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與ISO有聯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國際組織也可參與該專業工作。ISO與從事電工技術標準化事務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密切合作。技術委員會所受理的國際標準草案,應先發送給各成員團體投票表決,至少要有75%的投票成員團體同意,才能發布為國際標準國際標準ISO787-25是由ISO/TC35色漆和清漆技術委員會·SC2顏料和體質顏料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1SO787在《顏料和體質顏料通用試驗方法》總標題下.由下列部分組成:第1部分:顏料顏色的比較第2部分:在105C揮發物的測定第3部分:水溶物的測定一熱萃取法第4部分:水萃取液酸堿度的測度第5部分:吸油量的測定第7部分:篩余物的測定—水法—手工操作第8部分:水溶物的測定一冷萃取法第9部分:水懸浮液pH值的測定第10部分: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第11部分:裝填后裝填體積和表觀密度的測定第13部分:水溶性硫酸鹽、氯化物和硝酸鹽的測定第14部分:水萃取液電阻率的測定第15部分:相同類型著色顏料耐光性的比較第16部分:著色顏料相對著色力(或相當著色值)和沖淡色的比較—目視比較法第17部分:白色顏料消色力的比較第18部分:篩余物的測定—機械沖洗法第19部分:水溶性硝酸鹽的測定(水楊酸法)第21部分:用烘干型漆料對顏料進行熱穩定性比較第22部分:顏料抗滲色性的比較第23部分:密度的測定(用離心機排除夾帶空氣)第24部分:著色顏料相對著色力和白色顏料相對散射力的測定—光度計法第25部分:在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一色度法第26部分:相對著色力和剩余沖淡色差的測定—色度法第13、14和17部分被裝訂在一起作為一個文本。第6、12和20部分已被撤消。第26部分正在制訂之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在本色體系中白色色、黑色和著色顏料顏色的比較色度法GB/T5211.20-1999eqvISO78725:1993Comparisonofthecolour,infull-shadesystems,ofwhite.blackandcolouredpigments-Colorimetricmethod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用色度法測定本色體系中白色、黑色和著色顏料與商定參照顏料進行顏色比較的通用試驗方法。注:當本通用方法適用于指定顏料時,要在該顏料的產品標準中列入參照本方法的條文·并注明由于產品特性而需作的任何變更的細節。只有當此通用方法不適用于某特定產品時,才應規定一個不同的光度計法來比較顏色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285—1988色漆和清漆用原材料取樣(eqvISO842:1984)GB/T11186.1—1989涂膜顏色的測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eqvISO7724-1:1984)GB/T11186.2—1989涂膜顏色的測量方法第二部分顏色測量(eqvISO7724-2:1984)GB/T11186.3—1989涂膜顏色的測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計算(eqvISO7724-3:1984)GB/T13451.2-1992著色顏料相對著色力和白色顏料相對散射力的測定光度計法(eqvISO787-24:1985)3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本色體系full-shadesystem只含有一種顏料的顏料書色體系3.2本色的顏色full-shadecolour施涂成遮蓋層(光學上無窮大)時的本色體系的顏色(也見3.3中注1)注:一些透明度很高的著色顏料是不能達到遮蓋的3.3主色masstone未施涂成遮蓋層,例如施涂在白色試驗底材上的本色體系的顏色主1這里主色定義與美國ASTMD16以及ASTMD387和D3022中主色(masscolor.也可稱mass-tome和overtone)不同.ASTMD16主色定義與3.2本色的顏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