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 公開課_第1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 公開課_第2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 公開課_第3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 公開課_第4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 公開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復習之人教版九年級歷史部分:熱點專題(一)和平共處和諧外交——中日、中美、中俄關系材料一:2015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觀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歷史貢獻》。他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材料二:2015年7月16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召開全體大會,強行通過旨在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問時指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世界人民銘記歷史企盼和平的時刻,我們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重大安全關切,不要做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近現代史上的中日關系特征史實概述波瀾迭起1894—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與其他國家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日本企圖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1921—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上,被英、美所排擠,簽訂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三省。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2月13日,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殺害中國人民30萬人以上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曲折發展23年的冷戰對立(1949-1972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日本追隨美國,敵視新中國4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交一波三折20世紀90年代,中日關系一波三折(參拜靖國神社、臺灣問題、釣魚島問題、東海油氣田問題等)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的啟示要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堅決反對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推行友好外交,壯大世界和平力量;積極開展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等正確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發展中日關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日本要以實際行動來取信于亞洲的鄰近各國;雙方應該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著眼長遠、善謀大局,加強交流、深化合作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的態度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以實際行動致力于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系;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絕不讓戰爭悲劇重演;堅持通過對話、平等協商,妥善處理中日之間的分歧,積極探討解決分歧的辦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擾和沖擊近現代史上的中美關系特征史實概述原因分析侵略中國(敵對關系)1856年到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美國和俄國充當英國和法國的幫兇,表面“調停”,實際慫恿;美國人華爾統領洋槍隊鎮壓太平軍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腐朽落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1900年,美國參與八國聯軍侵華,之后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1921—1922年主持召開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中美合作(同盟關系)1942年1月,中美蘇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結成國際反法西斯聯盟,中美兩國結為盟國,互相支援中美兩國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法西斯的侵略美國在軍事、經濟方面援助中國的抗戰扶蔣反共(敵對關系)解放戰爭時期,美扶蔣反共,發動內戰二戰結束后,美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憑借強大的實力,美國力圖稱霸世界;為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走向對抗(敵對關系)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拒絕承認,并對新生的中國實行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外交孤立政策,中美關系走向全面對抗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臺灣1950后10月—1953年7月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阻撓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走向和解中美建交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以小球影響大球的“乒乓外交”轟動世界,中美關系開始走向緩和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陷入越南戰爭泥潭中國:綜合國力提高;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同周恩來舉行訪談1971年10月,在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分裂中國的行徑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為中美關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簽訂了《中美建交公報》,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合作與摩擦中美正式建交后,中美兩國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加強了交流與合作,實現雙贏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摩擦不斷。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中美建交后,也存在著諸多矛盾和沖突,致使中美關系的發展呈現一波三折的特點,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焦點影響中美關系的因素不利因素: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②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以人權和民主化相要挾,散布中國威脅論③臺灣問題(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有利因素:①中國巨大的經濟市場②中國戰略平衡地位的加強中美關系變化給我們的啟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斷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在國際事務中,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共同發展;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針對國際形勢的變化,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對中美關系發展的認識中美兩國應增進了解,擴大共識,求同存異,構筑長期穩定的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鞏固和擴大經貿合作;妥善處理臺灣問題;加大在國際問題上、地區安全問題上(如釣魚島問題、南海安全問題)的溝通與協調;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加強兩國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近現代史上的中俄(蘇)關系特征史實概述侵略1856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是幫兇,戰爭前后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成為近代史上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1871年出兵侵占伊犁,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兩國簽約,中國收回伊犁,但俄國占領了中國西部一塊領土,并索取大量賠款1900年,參與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影響幫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基礎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1年成立中國共產黨1924年,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蘇聯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幫助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曲折發展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蘇聯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國家,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一五”計劃時期中國以蘇聯幫助中國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進行工業建設,中國奠定國家工業化初步基礎也是走的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關系惡化破裂。蘇聯從中國撤走專家,撕毀合作協議,中蘇關系惡化后發生沖突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兩國放棄對抗,實現了關系正常化2001年10月上海“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召開。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確立了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為中俄今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中俄關系認識無論對于中國來說還是對俄國而言,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都是至上的,各方為自己考慮都是正常和正當的。在互信基礎上實現共贏,才能使兩國關系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日、中美、中俄關系對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影響重大,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因此大國關系是歷年中考的命題熱點。由于本專題知識的綜合性強,線索條理清晰,出現綜合性的材料題、探究題的可能性極大。其主要命題角度如下:(1)以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結合中日關系、中美關系、中俄關系的發展變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提煉觀點的能力;(2)以具體事件為背景材料,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影響;(3)以外交成就或變化為材料,考查大國關系發生變化的歷史原因、影響等。在對本專題的復習過程中,應注意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和系統性,從整體上把握基礎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還應注意與本專題相關的時政熱點,探究中日、中美、中俄關系對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認識新中國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為建立新型、平等、和諧的國際新秩序所做出的種種努力。一、選擇題1.“在中國,這場戰爭壓根兒沒有影響到普通民眾,幾乎全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與淮軍在作戰,西方觀察家就精辟地將這場戰爭稱為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之間的戰爭。”材料評論的“這場戰爭”是指()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2015年3月,外交部發言人就中方將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中方將根據慣例并參照各國作法,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活動,包括舉行紀念大會、閱兵式、招待會和文藝晚會,習近平主席等中國領導人將出席。以下對我國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理解正確的是()①銘記歷史,勿忘國恥②以史為鑒,自立自強③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④針對日本右翼勢力,走民族復仇之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20世紀70年代,日本民間興起“熊貓熱”“茅臺熱”“京劇熱”“雜技熱”,“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戰”逐漸成為日本對華輿論的主流。據此可知()A.中日經濟交往升溫促進文化交流B.邦交正常化促進經濟文化交流C.經濟文化交流為邦交正常化創造條件D.中國改革開放擴大了國際影響4.1951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在一九五○年內,中國人民以自己的經驗答復了在戰勝蔣介石以后所存在的三個根本問題,這些問題是:……第三,我們能夠戰勝帝國主義者的侵略,以保障我們祖國的安全嗎?”社論中“第三”個問題所針對的主要史實是()A.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B.國民黨政權被推翻C.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D.西藏通過談判和平解放5.下圖反映了中美關系史上的兩件大事。對此說法正確的是()圖一圖二A.圖一到圖二事件相距30年B.兩圖反映了中美已消除分歧全面合作C.圖二事件促使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D.圖二反映中美之間關系開始正常化6.分析下圖可知,導致當時中美貿易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④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讓企圖離間中蘇關系的杜魯門大失所望。然而,對杜魯門來說,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澤東決定清除美國在華的全部勢力。中國這一舉措()A.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僵局D.鞏固了新中國的主權地位二、非選擇題8.結合【熱點搜索】和所學知識回答:(1)材料一中,全民族抗戰爆發的標志是什么?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間的關系是什么?(2)我國舉辦材料一中的紀念活動有什么重要的現實意義?(3)結合材料二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的反對強行通過新安保法以及中日關系的現狀,請你就如何改善中日關系談談自己的看法。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先拆電線桿,后拆火車道,殺盡外國人,再與大清鬧!”——《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材料二: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儀式在華盛頓舉行。參加簽字的26個國家是: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等。材料三:“……共產黨部隊占領臺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及在該地區執行合法而必要職務的美國部隊。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臺灣的任何攻擊”。——美國總統杜魯門1950年6月27日講話材料四: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歡迎鄧小平時說:“我聽說,在這新年之際,是忘記家庭爭吵的時刻,也是團聚與和解的時刻。對于我們兩國來說,今天是團聚和開始新的歷程的時刻,是久已關閉的窗戶重新打開的時刻。”(1)借口鎮壓材料一中的義和團運動,1900年美國和其他列強共同發起了對中國的哪一場侵略戰爭?(2)材料二反映中美兩國結成什么關系?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表明新中國成立之初與美國關系如何?導致了怎樣的結果?(4)材料四中“窗戶重新打開的時刻”指的是中美之間發生的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種變化開始于哪位美國總統?(5)綜合中美關系曲折發展歷程,談談你的認識。10.(2015·孝感改編)中俄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領導人十分重視和發展兩國關系。目前,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科技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堪稱是構筑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閱讀材料,探究有關問題。【學習·合作】材料一:1917年,俄國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摘自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1)材料中的“一聲炮響”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是誰?【友好·合作】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儀式,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了慶祝活動。今年中國也將舉行閱兵儀式,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中俄分別舉行紀念活動,其目的是希望人們牢記二戰這一歷史災難。——摘自人民網(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和蘇聯一度成為盟友,這主要是因為哪一國際性組織的成立?決定蘇聯在歐戰結束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的是什么會議?材料三:蘇聯成立后,蘇聯人民在布爾什維克黨和斯大林領導下繼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借鑒蘇聯的建設經驗,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摘自岳麓版初中歷史教材(3)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的經濟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為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狀況,“一五”計劃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如果要舉辦一次“一五”計劃成就展,你認為哪些成果可以參展?(請列舉兩例)【攜手·合作】材料四:2015年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普京在會見習近平時表示,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正在深入發展。雙方各領域交流密切,在國際事務中保持積極合作。俄中經貿關系日益重要。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金融領域合作進一步發展。——摘自中國青年網(4)從材料四中,你能獲取到的最有效信息是什么?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就新時期如何促進中俄關系友好發展提出兩點建議。

參考答案熱點專題(一)和平共處和諧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