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省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省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省一等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創外交新局面一、70年代,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就1、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背景: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直被臺灣的國民黨集團所占據。(2)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崛起與支持。(3)意義:①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1)原因:改善中美關系是中美兩國共同的愿望。⊙對美國而言:①對中國20多年“遏制和孤立”政策的失敗;②美蘇爭霸中所處的守勢地位;③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作用重大。⊙對中國而言:①中蘇關系惡化,蘇聯的威脅;②有利于臺灣問題的解決。(2)歷程:①,中美“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訪華;③,尼克松總統訪華,上海公報發表;④1979年初,中美建交。(3)意義: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推動了中國外交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重大突破與轉機,打開了外交新局面。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直接原因:中美關系改善的推動。)【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中美關系的正常化與中日建交,打破了西方社會封鎖、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開創了我國外交新局面,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4、在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的影響下,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外交建樹1、外交政策調整的背景和目標:①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經濟建設與改革開放,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②目標: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2、新時期,中國的外交建樹(1)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2)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①2023年,在上海成功舉辦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②2023年,成立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中國積極參與并發揮了主導作用。【課堂練習】1.右圖是20世紀中期的宣傳畫。該畫有助于了解()A.“一邊倒”方針的實施B.日內瓦會議的召開C."萬隆精神”的形成D.不結盟運動的興起2.1950年1月18日新華社評論指出:“北京市軍管會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領事館的‘辦公地點和產業’,而是某些外國根據不平等條約而占據的中國地產。”這反映了當時我國的外交政策是()A.“一邊倒”B.“另起爐灶”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D.“求同存異”3.1953年6月5日,周恩來在外事工作會議上說:“兩大陣營的對立當然是基本的,但……我們政策的基本點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國家問實行和平共處和和平競賽。”其意在說明()A.“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已不符合國情B.“冷戰”并不影響不同制度國家間的交往C.外交工作將迎來寬松的外部環境D.外交工作在國際社會取得重大的影響4.美國記者鮑大可評論周恩來在某次會議中的作用時說:“在這個辯論幾乎陷入僵局的時刻脫穎而出,成為會議的明星,成為排難解紛、平息爭端、帶來和平的人物。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他改變了會議的方向。”周恩來“改變了會議的方向”,是因為他提出了()A.“三個世界”的劃分B.“求同存異”的方針C.“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D.“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5.1968年加拿大政府提出:“我們在與中國的貿易方面擁有經濟利益,在避免中國與鄰國,尤其是中國與美國之間出現緊張狀態方面擁有政治利益。我們的目標是盡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使得該政府占有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同時考慮到在臺灣有一個分立的政府。”對上述材料中所蘊含的信息解讀準確的是()A.謀求在中美力量角逐中的經濟政治利益最大化B.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C.停止了依從美國的作法,形成聯華的外交政策D.打破文革期間中國外交冰封局面引發建交熱潮6.菲力普·肖特在《毛澤東傳》中說:“在當年(1970年)國慶節那天,周恩來帶著埃德加·斯諾(美國記者)夫婦,去和毛在天安門上拍照。這是一種空前的姿態:從未有一個外國人獲得過如此殊榮。‘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認,‘他們的表達方式太曲折了,我們西方人粗疏的心靈完全錯失了這一關鍵點’,在過了一段長時間后,他才意識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個甚至連魯笨的美國人都能夠理解的姿態“。材料表明()①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門即將打開②與美國的對話得到毛澤東的支持③中美關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礙④中美關系的改善既有漸進性,也有曲折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一組圖片與新中國外交政策相關。這組圖片表明()A.中國政府始終貫徹同美蘇和平共處的政策B.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戰略上都需要中國C.中國政府始終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D.外交政策要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8.2015年7月10日,習近平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指出:堅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區命運共同體。要繼續以“上海精神”為指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多邊主義和開放主義,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別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爭端,以共贏理念促進發展繁榮。這表明中國A.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B.積極探索區域國家間合作的新思路C.積極參與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的活動D.努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全方位合作9.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1997年,中美兩國元首決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1998年,中國、歐盟雙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伙伴關系。這表明中國()A.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B.努力為改革開放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C.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D.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10.在1972年2月27日發表的中美《上海公報》中,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