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結構施工高質量通病分析報告_第1頁
主體結構施工高質量通病分析報告_第2頁
主體結構施工高質量通病分析報告_第3頁
主體結構施工高質量通病分析報告_第4頁
主體結構施工高質量通病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多層民用住宅主體結構施工質量通病分析一、編制依據及說明克拉瑪依市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圖紙。1、《建筑工程施工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2-20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4、《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6、《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7、《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9、《建筑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10、《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11、《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驗收規范》(GBJ141-90)1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民用建筑部分)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獨山子延安路公租房項目建設單位: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克拉瑪依市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新疆北疆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新疆天麒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獨山子分公司施工單位: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城市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地點:獨山子延安路以西,湛江路以北,昆侖路以南。主要功能:住宅、商鋪。實用文檔建筑層數、高度:地下 1層,地上5層,建筑高度14.9米。項目總占地面積1439.18平方米,規劃用地面積6285.24平方米。住宅總建筑面積5830.81平方米,其中商鋪建筑面積為573.75平方米。住宅房型編號:A1戶型;房型:二房二廳一衛;套內面積(不含陽臺) :70.72平方米;陽臺面積:4.61平方米;公攤面積9.03平方米;建筑面積84.36平方米。本工程采用磚混結構形式,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 50年。屋面防水等級為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僅用于地下室儲藏室):地下室儲藏室戊類。建筑物的抗震設防烈度 8度。室內外高差 1.05米。二、砌磚工程(一)水平灰縫不飽滿,粘結力不合格、危害:水平灰縫不飽滿,磚與砂漿之間的粘結力不合格,使得砌體強度降低,整體性差,抗震能力削弱。、原因:①磚塊干燥,未澆水濕潤。②砌筑時,鋪灰長度過長,砂漿水分揮發干燥。③砌筑時未用力擠壓。、措施:①磚塊應隔夜澆水,含水率宜為10%一15%,但室外溫度低于 5℃時不得澆水。②采用鋪漿法砌筑,鋪漿長度不得超過 500mm。實用文檔③砌筑時,不可擺磚,應擠壓,使磚砌體水平灰縫飽滿度達到80%以上。④對于低強度等級的基礎墻水泥砂漿,可摻入微沫劑,增加砂漿的和易性。(二)豎縫脫空、透亮.“瞎眼縫”、危害:豎縫脫空、透亮、“瞎眼縫’”(豎縫內無砂漿)是外墻滲水漏水的一大隱患。、原因:支模洞口嵌補不實,形成透亮。一面墻兩人同時從兩端砌筑,在交界處磚塊位置少而形成“瞎眼縫”工人砌磚豎縫采用“皮頭縫”,僅二端有砂漿當中脫空,一旦砂漿干燥后收縮即形成透亮。3 、措施:認真做好支模洞口嵌補,一磚墻采用兩塊半磚,內外墻同時寄補密實。兩人同時砌同一面墻時,在交界處調整磚塊位置,避免產生“瞎眼縫”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使其砂漿飽滿度也達到 80%。(三)組砌方法錯誤,同縫、碎磚集中使用,梁(板)底砂漿不密實1、危害:組砌方法混亂,如連續十幾次順磚形成“二張皮”的內部同縫Z碎磚集中使用形成一面墻全部是了磚 Z搭接小于25m。出現眾多同縫,都將使墻體整體性降低。梁(板)底砂漿不密實,外墻將滲漏,內墻粉刷后將出現水平裂縫。、原因:對于窗間墻及陽臺門窗洞口邊的墻體,由于尺寸恰好為二塊順磚時,工人為了操作方便往往不斬磚。而砌成兩端有了磚,當中都是連續順磚的內部實用文檔同縫“兩張皮”。磚塊在運輸、堆放、吊運時不注意保護,損壞,碎斷較多。特別是砌筑到頂層,加上工人斬磚,碎磚更多更集中。在留直控及縱橫墻交界處不注意,磚塊搭接長度小于25mm形成上下同縫。砌體砂漿收縮,溫差,沉降變形,使梁(板)底與磚墻交界處砂漿不密實。3、措施:磚墻組砌方法應為一順一了或沙包式。盡可能不用三順一丁,因為用此法三塊順磚已形成內部三皮同縫,若一皮了磚再用斷磚,一下子變成連續七皮同部同縫。每層承重墻的最上一皮磚,應用了磚砌筑。斷磚、碎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少的砌體中和墻心,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應用整磚。直掛留置及縱橫墻交界處,注意磚塊搭接長度不小于 60mm,嚴格控制同縫正面墻不超過三皮,反面墻不超過 5皮。隔墻及磚墻與梁(板)交界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砂漿宜分兩次嵌實,第一次砌筑時嵌,第二次變形后再補嵌。(四)拉結筋少放、漏放,伸出長度不足,端部無彎鉤 覦格數量錯誤、危害:拉結筋漏放,不按規定標準設置,使砌體整體性差。抗震能力降低。、原因:砌筑前,拉結筋未預先堆放準備好,用時找不到。拉結筋未專門加工準備,故長短、粗細不統一。端部無彎鉤。操作工人對拉結筋設置標準不了解。實用文檔、措施;磚墻砌筑前,應事先按標準加工拉結筋,集中堆放,便于工人砌筑時使用。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一般結構拉結筋按三個500mm。(埋人500mm,伸出500mm,間距500mm)設置,抗震構造柱埋人長度為1m。半磚墻放一根,一磚墻放二根。考慮到水平灰縫為 8—12mm厚,為保證水平灰縫飽滿度,拉結筋應選用φ6.5,避免用φ8。(五)留控錯誤1、危害:任意留直掛,甚至陰搓,構造柱馬牙握不標準,將使墻體接掛明顯,搭接不牢,從而整體性、抗震性均差、原因:操作工人對馬牙握先退后進,馬牙高度小于300mm,馬牙凹凸60mm。等要求不熟悉。操作工人圖省事,內外墻不同時砌筑,也不留斜搓,任意留直掛甚至陰搓。3、措施:為保證構造柱馬牙高度,一般要求標準磚留五皮,多孔磚留三次。轉角及抗震設防地區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掛。任何情況下嚴禁留陰搓。抗震設防地區建筑物的隔墻,應設置拉結筋。(六)穿過基礎墻管道上口無沉降空隙1、危害:由于埋地管是擱置在另砌磚墩子上,建筑物發生沉降后,基實用文檔礎墻將壓在管道上,使管道壓彎壓壞,接口松動、滲漏。、原因:埋地管安裝時,僅考慮到坡度,未考慮管道上口與預留洞過梁底的空隙。砌基礎墻時未留預留洞,安裝管道時,僅敲掉幾塊磚,管道與墻體無空隙。3、措施:安裝埋地管除應注意坡度外,尚需注意管道上口與過梁底之間~般應有150mm沉降空隙。基礎墻砌筑時,配合安裝圖紙留出穿過墻體管道的預留洞口。當洞口寬度>300mm時,應設過梁。(七)木門窗洞口木磚漏放、少放、不標準、危害:木磚少放漏放使木門窗框與墻體固定點少,或鐵釘直接釘在水平灰縫中,從而使木門窗框固定不牢、松動,框與墻體交界處開裂,木磚未防腐處理,時間長將腐蝕。2、原因:砌筑時木磚未充分準備,數量不足;工人少放漏放,或就地取材,用現場上未經防腐處理的木塊充當木磚。派專人按標準尺寸加工木磚,并用水柏油進行防腐處理。督促工人在放置木磚時,窗洞口每邊不少于 2塊,門洞口每邊不少于 3塊,兩塊木磚間距不超過 12m。木磚位置一般宜預埋在木門窗裝鉸鏈處,及門扇上安裝鎖處。(八)磚過梁設置方法錯誤1、危害:磚過梁不放或少放鋼筋,構造或組砌方法錯誤起不到過梁作用。不注意磚過梁適用范圍,留下結構陷患。實用文檔2、原因:操作工人對磚過梁不重視,施工馬虎,或磚過梁鋼筋未準備,不放或亂放鋼筋。、措施:鋼筋磚過梁應用直徑不小于 45。、間距不大于120mrn的鋼筋設置在最下一皮了磚下,兩端伸入磚墻不少于 240mm,并有彎鉤勾人豎縫內。丁磚下放鋼筋的水泥砂漿層厚度為 30mm。鋼筋磚過梁的磚應不小于 MU7.5,砂漿不低于 M2.5,底模待砂漿強度達50%以上方可拆除梁。二、鋼筋工程(一)箍筋綁扎錯誤1 、危害:箍筋未按抗震要求制作灣鉤未達 135度、平直長度不足10d,彎鉤位置集中在同一主筋上,主筋綁扎搭接處箍筋未加密,將影響箍筋與主筋組成鋼筋骨架,降低承載能力及受擬壓)延性。、原因:因箍筋彎鉤135度套環不方便,故習慣上仍采用 900。箍筋制作時未均分,造成平直長度長短不一。箍筋與主筋綁扎時隨便馬虎,致使彎鉤集中在同一根主筋上,位置未錯開。在主筋綁扎搭接時遺忘箍筋加密。措施:為便于施工,箍筋制作加工時,一只彎鉤做成135度,另一只彎構仍900,待箍筋套好綁扎完成后,用小鐵套筒將 900彎鉤再彎到135度。箍筋制作時,劃出各段尺寸,保證平直長度。實用文檔箍筋與主筋綁扎時,注意彎鉤在每根主筋上交錯分開。按規范規定:在主筋綁扎搭接接頭長度范圍內,當搭接鋼筋為受拉時,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 5d,已不應大于 100mm;為受壓時,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且不應大于200mm(d為受力鋼筋中的最小直徑)。(二)綁扎鐵絲數量不足,方法錯誤、危害:梁、柱、板、梯鋼筋的綁扎鐵絲數量不足。將使鋼筋變形、松眺。鐵絲頭外露,時間長銹蝕且進人構件內部。、原因:①圈梁、構造柱鋼筋搭接時。錯誤依賴將來箍筋綁扎時的鐵絲,故二根主筋綁扎時,鐵絲數量不足。②現澆板雙向鋼筋交叉處貪方便跳花扎。③為圖順手,鐵絲綁扎在同一平行方向,且鐵絲過長不內拗。、措施:①按規范規定: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三道扎牢(不包括箍筋與主筋的綁扎)。②廁所間、廚房間等單向現澆板縱橫向鋼筋交叉處,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雙向極所有鋼筋交叉點必須全部扎牢。③板的鐵絲綁扎,相鄰間應成八字形,以防止鋼筋位置偏移 ,變形。所有鐵絲應彎向構件內部,不得外露。(三)鋼筋搭接接頭位置錯誤實用文檔、危害:鋼筋綁扎、焊接接頭位于同一截面,位置不當,將使鋼筋出現薄弱截面。、原因:①為方便施工,柱、梁、板等主筋綁扎搭接位于同一截面。②為節約鋼筋,同一根鋼筋出現眾多焊接接頭,施工時隨手取料,致使同一截面鋼筋對焊接頭集中。③對構件內力分析不清除,鋼筋焊接、綁扎接頭任意設置。、措施:①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在搭接長度1.3倍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對于現澆柱,在柱中及柱與基礎交接處,接頭面積允許百分率,經設計單位同意可適當放寬,一般柱每邊少于等于4根鋼筋時,可斷在同一截面,5—8根應為二個截面。②對于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在35d且不大于500mm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 50%;對于預應力筋,受拉區不宜超過25%。焊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鋼筋全長上宜少設接頭。③焊接接頭、綁扎接頭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10d,且接頭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對于基礎梁下排鋼筋應在跨中搭接,上排鋼筋應在支應處搭接;對于其他梁的搭接位置正好與基礎梁相反。實用文檔(四)圈梁、樓梯、構造佳、現澆板主筋綁扎搭接長度錯誤、危害:梁、梯、柱、板主筋綁扎搭接長度不足,兩根鋼筋不能連接形成整體,共同受力性能差。、原因:①對構造柱、圈梁設置認識不足,錯誤認為因構造設置,故鋼筋搭接長度按受壓區計算。②對新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一92)不熟悉,還是停留在鋼筋綁扎搭接長度11級鋼受壓區25d,受拉區35d的老規范上。措施:①需明確構造柱是抗震需要設置的,在地震水平荷載作用下,構造柱也是要承受拉力的。圈梁是為了增加墻體的整體剛度設置的,圈梁也是梁同樣上部受壓,下部受拉。②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規定,受拉鋼筋的綁扎接頭搭接長度是根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及鋼筋類型共同決定的,可查表得到。但需注意:當工級鋼筋直徑d>25mm時,搭接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當螺紋鋼筋直徑d不大于25mm時,搭接長度應按表中值減少5d采用;對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增加鉆。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③受壓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的0.7倍。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 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 200m。實用文檔④受拉區域內,1級鋼筋綁扎接頭末端應做彎鉤,直徑不大于 12mm的受壓1級鋼筋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五)雨篷、陽臺鋼筋綁扎錯誤、危害:①雨篷陽臺主筋位置錯誤、或構造措施不力,施工時王筋踏下,將在雨篷和陽臺根部出現裂縫,甚至雨篷、陽臺倒塌。②陽臺欄板上口扶手與墻身來連接, 欄板扶手將與墻體開裂、脫離。、原因:①對雨篷、陽臺等懸挑結構內力分析不清,錯當一般樓板施工。②雨篷丁B臺主筋下未采取有效構造措施,施工時工人踏在主筋上,致使主筋下沉。③磚墻或構造柱在陽臺欄板扶手位置處漏放拉結筋或預埋鐵件,施工扶手時又未采取加固措施。、措施:①牢固樹立雨篷、陽臺是挑結構內力概念,主筋(負彎矩)鋼筋應在L,主筋與板面混凝土保護層為15mm。②對雨篷、陽臺是挑結構,主筋下應設直徑為 8—10mm的鋼筋撐腳,以防止主筋被踏下。③在陽臺欄板扶手位置處,磚墻或構造柱上應按規定設置拉結筋或預埋件,與扶手鋼筋進行焊接聯接。半磚墻的陽臺與隔墻應預留單根拉結筋。實用文檔(六)廁所間、廚房間現澆板預留洞處鋼筋割斷、危害:對于現澆廁所間、廚房間穿過樓面立管較多,預留管道洞口(包括后鑿洞口)四周鋼筋切斷(割斷)后不加固,使現澆板擱置點處截面減小,承載能力降低。、原因:廁所間、廚房間預留洞口大多接近支座處,由于預留洞口偏位或遺漏或設計更改,往往由水電工后鑿混凝土,割斷主筋。土建與安裝不配合,洞口四周鋼筋十加固,水電工已將管子四周用混凝土補實。、措施:①當國洞或方向垂直于板跨方向邊長小于 300rum,可將板的受力鋼筋繞過洞口,不必加固。②當洞口直徑或寬度大于 300。小于lm時,應沿洞口達每側配置不少于2410的加強筋。③當洞口直徑寬度大于 lm時,宜在洞口邊加小梁。(七)板面錨固筋漏放危害:板面錨固筋不按標準設置,使預制多孔板樓面整體性降低,抗負彎矩能力減弱,地坪、天頂出現沿板縫裂縫。原因:對標準圖集不熟悉,板面錨固筋少放、漏放(特別是垂直樓板方向),長度規格不標準。、措施:實用文檔①對于單面擱板錨固(例外墻),用φ8鋼筋伸出長500mrn放在每塊板板縫內,端部應彎折。②對于雙面擱板錨固(例內墻),用φ8斜放與每塊板吊鉤扎牢,彎鉤鉤住吊鉤;也可用φ8長12m放在每塊板的板縫內。③對于非支承間樓板錨固(垂直于多孔板方向)用φ 8間距≤1.2m放在板面,端部彎鉤伸人板縫內。三、混凝土工程(一)基礎人防混凝土施工縫及墻板對穿螺絲施工錯誤、危害:人防底板與墻板的施工縫留在底板面,或在墻板上水平留施工縫;墻板對穿螺絲中間未焊止水片、外墻板口無木塊,都將造成地下水從施工縫或對穿螺絲口處滲人人防墻板內,造成人防滲漏。、原因:①人防施工縫留在墻板上,需吊模板,支模較繁;施工人員圖方便將施工縫在底板面水平留。②對穿螺絲外口放木塊需預制穿孔木塊,當中加焊止水片施工較復雜,施工人員圖方便不放不焊。、措施:①人防墻板施工縫應按規范規定,留在底板面上大于等于200nun處的墻板L。施工縫應留外低內高的高低縫,或四縫或凸縫.或留平縫但需加止水鋼板。②人防墻板對穿螺絲加工時,當中應焊止水片,外墻外口穿20rum厚木塊,拆模后鑿去木塊,沿根部割除對穿螺絲,20mm凹槽用防水水泥砂漿實用文檔粉成餅狀。③為防止頂板與墻板交界處出現收縮裂縫,當采用墻板與頂板一次澆搗混凝土時,墻板混凝土澆好后宜停 1—15h,讓墻板混凝土完成收縮沉陷變形再繼續澆頂板混凝土。(二)現澆樓梯施工縫施工錯誤、危害:現澆板式樓梯施工縫位置、形式錯誤,使樓梯段在施工縫處產生薄弱環節。、原因:①片面考慮施工方便,將施工縫留在樓梯段根部。②錯誤理解施工縫垂直,樓梯施工縫豎向留,未與樓梯段模 板垂直。③施工縫不認真清理、沖洗,造成施工縫內夾木塊、碎磚等垃圾夾渣較多。、措施:①按規范規定,施工縫宜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一般留在樓梯段 1/3長度負彎矩鋼筋端部。②樓梯段的施工縫應斜向垂直于樓梯段模板方向留,在施工縫處應設封頭板,板內有鋼筋槽,使封頭板能插到底,從而保證施工縫垂直。③在澆施工縫后混凝土時,應先清除松動石子、木塊、碎磚等建筑垃圾,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在澆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實用文檔(三)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危害:混凝土攪拌時間短,粗細骨料與膠結材料未能很好粘結,混凝土坍落度大,強度低。、原因:工地混凝土攪拌者無汁時概念,僅憑經驗估計。、措施: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按規范規定:當混凝土坍落度30mm時,出料容量為250~500的自落式攪拌機,攪拌時間不少于120s,當混凝土坍落度>30mm,攪拌時間為90s。(四)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足、危害: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不足,混凝十表面出現收縮裂縫。、原因:混凝土施工重燒搗輕養護,特別是冬夏兩季,不注意澆水、覆蓋混凝土外露。措施:①混凝土養護時間:對于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攪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劑、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②為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混凝土應澆水、加蓋草包養護。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五)條形基礎混凝土缺陷實用文檔、危害:條形基礎基礎梁與條基斜坡(壓塌腳)交界處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不實,地下水滲人將銹蝕鋼筋并且降低鋼筋與混凝土間握裹力,鋼筋銹蝕后截面減少影響結構承載能力。、原因:條基施工時,一般先澆壓塌腳混凝土后澆基礎梁混凝土,在澆壓塌腳上部基礎梁混凝土時期果振動棒震搗過多,混凝土將從基礎梁吊模板下口壓塌腳處無限止流出,如果振動棒震搗過少,基礎梁與壓塌腳交界處就出現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不實等質量缺陷。、措施:壓塌腳混凝土澆完后停息一定時間間隙,待斜坡混凝土初凝有一定強度后,再振搗澆筑壓塌腳上部基礎梁混凝土,此時斜坡混凝土有了硬度,吊模板下口混凝土不易流出。(六)混凝土試塊制作組數不足、危害:試塊不按規范規定制作,少做、漏做、組數不足,將影響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評定。、原因:對混凝土試塊制作仍停留在原《鋼筋混凝土施工與驗收規定》(GB204~--M3)的規定上,對新標準、新規范不熟悉不了解。、措施:按鵬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一92)規定: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質量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試件的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C對現澆混凝土結構,其試件的留置尚應符合以下要求:每一現澆樓層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實用文檔同一單位工程每一驗收項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預拌混凝土除應在預拌混凝土廠內按規定留置試件外,混凝上運到施工現場后,尚應按以上規定留置試件。四、預制構件安裝工程(一)預制構件擱置長度不足、危害:預制多孔板、樓梯段、樓梯梁、過梁擱置長度不足,使錨固區域減少,端部嵌固能力降低。、原因:預制多孔板安裝時,兩邊長短不均,一端擱置長,一端擱置短。預制過梁制作時長度不夠,安裝完發現兩邊擱置長度不足。、措施:①對于預制多孔板、樓梯段安裝時,注意兩邊均勻擱置;保證擱置長度在墻上不小于80mm,在梁上不少于60mm。③對于預制過梁,擱置長度一般為 240mm。(二)預制構件安裝“硬找平,軟坐灰”不標準、危害:預制多孔板安裝前“硬找平’不認真,兩塊相鄰板板底高差明顯,將來平頂粉刷過厚易發生平頂粉刷脫落事故。板底不坐灰,預制板與圖梁間粘結差,房屋整體性、抗震能力均降低。、原因:為抓施工速度,部分施工單位往往省去在圈梁混凝土上表實用文檔面用水泥砂漿找平這一道施工工序;或用安裝前的坐灰砂漿代替“硬找平”,砂漿未結硬無強度不起作用。、措施:①圈梁模板拆除后,用水準儀在圈梁上。角砂漿找平作為一道施工工序不能遺漏。②預制構件安裝前,在硬找平面上用砂漿進行坐灰,然后再吊裝預制構件,例多孔板、樓梯段、樓梯梁、預制過梁都必須在安裝前坐灰。(三)預制多孔板安裝時三面擱置、危害:沿縱墻第一塊多孔板安裝時三面在墻L擱置,改變了多孔樓板原設計簡支板的受力狀態,留有結構隱患。、原因:預制多孔板安裝的位置控制不當,使靠縱墻的第一塊板的長邊擱進縱墻。、措施;安裝沿縱墻第一塊樓板時,特別要注意樓板位置,多孔板的長邊與縱墻脫開,留下一條板縫。(四)多孔板封頭錯誤1、危害:多孔板未按規定封頭,或僅用碎磚砂漿封頭馬虎,使多孔板擱置點處局部受壓承載能力降低。、原因:為圖施工速度快、方便,未將多孔板在吊裝前封頭作為一個施工必須工序。、措施:在施工現場預制圓錐形封頭塊進行多孔板封頭。特別是實用文檔五層建筑的架空板,六層建筑的架空板和一樓樓板的封頭。(五)樓板二次灌縫差、危害:預制多孔板灌縫差、不密實,使樓層結構整體受力性能減弱,裝飾工程結束后地坪與平頂均易出現沿板縫方向的裂縫。、原因:①板縫過小未很好離縫,縫內混凝土無法灌實。②灌縫不用專用模板,或支模馬虎不牢固,灌縫混凝土隨模板下沉凸出板底。③縫內碎磚,木塊等垃圾未清理,縫內混凝土夾渣。④僅一次灌縫,板縫下口混凝土脫空不實。⑤板縫內混凝土強度來到,上部結構模板、磚堆等施工荷載已壓在樓板上。、措施:①強調多孔板安裝,板底應離縫15—20mm。②用竹片、角鋼、鋼管作為樓板灌縫專用模板,縫內混凝土內凹板底5—10mm,便于平頂粉刷時增加咬合。③灌縫前,對縫內木塊、碎磚等建筑垃圾進行清理,保證縫內清潔。④堅持二次準縫。首先二(板縫高度范圍內用砂漿打底,然后2/3板縫高度用細石混凝土澆搗密實。⑤待板縫混凝土強度達到 10N/mm2時,方可吊裝上部結構施工荷載。實用文檔(六)預制構件吊裝時強度不足、危害:預制構件未達到標準規定強度即進行安裝,施工荷載加上去后對構件產生損壞,嚴重時出現結構裂縫。、原因:為抓施工速度,違反規定,構件未達到吊裝強度強行安裝。、措施:按規定預制構件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方可安裝。預制陽臺板,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安裝。(七)預制構件焊接馬虎、危害:預制樓梯段與樓梯梁不按規定進行焊接,使樓梯段與樓梯梁連接不牢固,屋面圖梁與沿口板漏焊,沿口板將發生傾覆事故。、原因:①預制樓梯段端部和樓梯梁上的預埋件在澆混凝土時位移或下沉或預埋件漏放,現場吊裝完后不能焊接。②屋面圈梁漏放預埋鐵件,無法與預制沿口板進行焊接。、措施:①預制樓梯段吊裝前先檢查預埋鐵件;若預埋鐵件下沉,鑿去外表面混凝土使埋件外露;若預埋鐵位移、漏放,采取補救措施進行焊接加固。②屋面圈梁鋼筋隱蔽驗收時,重點檢查與沿口板焊接的預埋鐵是否漏放,盡早發現,盡早解決。五、模板工程實用文檔(一)拆模時間過早、危害:拆摸時間不按規定,提早拆模。側模拆模早使混凝土表面搭皮拉脫,缺棱掉角,出現細裂縫。底模拆模早使混凝土構件下沉,混凝土出現結構裂縫直到構件倒塌。、原因;現場模板配備數量不足,無法周轉,只能提早拆模。現場施工人員對拆模時間規定不熟悉。、措施:①現場應配足周轉所需模板數量。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側模。③按結構類型及結構跨度,當現場構件混凝士強度分別達到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50%、75%、100%后方可拆除底模。(二)模板拼縫大,漏漿,表面積漿未清、危害:模板拼縫大,澆混凝土時砂漿從拼縫處流出,構件在拼縫處大量露石;模板表面砂漿不清理,澆出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搭皮嚴重。、原因:模板多次使用后陳舊,邊口變形較大使拼縫增大;模板表面砂漿未及時清理也未刷隔離劑,追求快速度,反復使用。、措施:①現場模板數量應保證,對拆下后變形、積漿較嚴重的必須及時校正和清理。實用文檔②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涂隔離劑。(三)安裝在基土上的豎向支架下口無墊板、危害;安裝在直接回填土基層上的豎向支架下口不放墊板且基土無排水措施,下雨土壤受潮后沉降,支架也隨之下沉,澆出的混凝土構件也下沉,撓度明顯增加。、原因:支模系統無方案,墊板未準備,或施工單位圖省事省料,豎向支架下無墊板。、措施:支模應事先有方案,對于樓梯間、廁所間、廚房間直接回填上的基層,豎向支撐下口應放統長50mm厚的墊板。(四)模板忘起拱、危害:當構件跨度≥4m時,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不起拱,使梁、板在跨中撓度明顯。、原因:起拱支模較復雜,故施工單位常圖省事不起拱。、措施:對于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4m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五)圈梁爆模、傾斜、上口收小,下口未夾緊墻面漏漿、危害:模板爆模、傾斜、上口收小,則影響構件外形的幾何尺寸;實用文檔有時爆模處鋼筋隨之一起位移,鑿去爆模混凝土時鋼筋外露,圈梁模板下口未夾緊,混凝士從樓板上口流出掛在墻面上,墻面粉刷后將起殼、空鼓、開裂。多層民用住宅主體結構施工質量通病分析一、砌磚工程(一)水平灰縫不飽滿,粘結力不合格、危害:水平灰縫不飽滿,磚與砂漿之間的粘結力不合格,使得砌體強度降低,整體性差,抗震能力削弱。2、原因:①磚塊干燥,未澆水濕潤。②砌筑時,鋪灰長度過長,砂漿水分揮發干燥。③砌筑時未用力擠壓。3、措施:①磚塊應隔夜澆水,含水率宜為10%一15%,但室外溫度低于5℃時不得澆水。②采用鋪漿法砌筑,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rum。③砌筑時,不可擺磚,應擠壓,使磚砌體水平灰縫飽滿度達到80%以上。④對于低強度等級的基礎墻水泥砂漿,可摻入微沫劑,增加砂漿的和易性。(二)豎縫脫空、透亮.“瞎眼縫”1 、危害:豎縫脫空、透亮、“瞎眼縫’”(豎縫內無砂漿)實用文檔是外墻滲水漏水的一大隱患。、原因:①支模洞口嵌補不實,形成透亮。②一面墻兩人同時從兩端砌筑, 在交界處磚塊位置少而形成“瞎眼縫”③工人砌磚豎縫采用“皮頭縫”,僅二端有砂漿當中脫空,一旦砂漿干燥后收縮即形成透亮。、措施:①認真做好支模洞口嵌補,一磚墻采用兩塊半磚,內外墻同時寄補密實。②兩人同時砌同一面墻時,在交界處調整磚塊位置,避免產生“瞎眼縫”③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方法, 使其砂漿飽滿度也達到80%。(三)組砌方法錯誤,同縫、碎磚集中使用,梁(板)底砂漿不密實、危害:組砌方法混亂,如連續十幾次順磚形成“二張皮”的內部同縫Z碎磚集中使用形成一面墻全部是了磚Z搭接小于25m。出現眾多同縫,都將使墻體整體性降低。梁(板)底砂漿不密實,外墻將滲漏,內墻粉刷后將出現水平裂縫。、原因:實用文檔①對于窗間墻及陽臺門窗洞口邊的墻體,由于尺寸恰好為二塊順磚時,工人為了操作方便往往不斬磚。而砌成兩端有了磚,當中都是連續順磚的內部同縫“兩張皮”。②磚塊在運輸、堆放、吊運時不注意保護,損壞,碎斷較多。特別是砌筑到頂層,加上工人斬磚,碎磚更多更集中。③在留直控及縱橫墻交界處不注意,磚塊搭接長度小于25mm形成上下同縫。④砌體砂漿收縮,溫差,沉降變形,使梁(板)底與磚墻交界處砂漿不密實。、措施:①磚墻組砌方法應為一順一了或沙包式。盡可能不用三順一丁,因為用此法三塊順磚已形成內部三皮同縫,若一皮了磚再用斷磚,一下子變成連續七皮同部同縫。每層承重墻的最上一皮磚,應用了磚砌筑。②斷磚、碎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少的砌體中和墻心,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應用整磚。③直掛留置及縱橫墻交界處,注意磚塊搭接長度不小于60mm,嚴格控制同縫正面墻不超過三皮,反面墻不超過 5皮。④隔墻及磚墻與梁(板)交界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砂漿宜分兩次嵌實,第一次砌筑時嵌,第二次變形后再補嵌。(四)拉結筋少放、漏放,伸出長度不足,實用文檔端部無彎鉤覦格數量錯誤、危害:拉結筋漏放,不按規定標準設置,使砌體整體性差。抗震能力降低。、原因:①砌筑前,拉結筋未預先堆放準備好,用時找不到。②拉結筋未專門加工準備,故長短、粗細不統一。端部無彎鉤。③操作工人對拉結筋設置標準不了解。、措施;①磚墻砌筑前,應事先按標準加工拉結筋,集中堆放,便于工人砌筑時使用。②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一般結構拉結筋按三個500mm。(埋人500mm,伸出500mm,間距500mm)設置,抗震構造柱埋人長度為1m。半磚墻放一根,一磚墻放二根。③考慮到水平灰縫為 8—12mm厚,為保證水平灰縫飽滿度,拉結筋應選用φ6.5,避免用φ8。(五)留控錯誤、危害:任意留直掛,甚至陰搓,構造柱馬牙握不標準,將使墻體接掛明顯,搭接不牢,從而整體性、抗震性均差。、原因:實用文檔①操作工人對馬牙握先退后進,馬牙高度小于 300mm,馬牙凹凸60mm。等要求不熟悉。②操作工人圖省事,內外墻不同時砌筑,也不留斜搓,任意留直掛甚至陰搓。、措施:①為保證構造柱馬牙高度,一般要求標準磚留五皮,多孔磚留三次。②轉角及抗震設防地區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掛。③任何情況下嚴禁留陰搓。④抗震設防地區建筑物的隔墻,應設置拉結筋。(六)穿過基礎墻管道上口無沉降空隙、危害:由于埋地管是擱置在另砌磚墩子上,建筑物發生沉降后,基礎墻將壓在管道上,使管道壓彎壓壞,接口松動、滲漏。、原因:①埋地管安裝時,僅考慮到坡度,未考慮管道上口與預留洞過梁底的空隙。②砌基礎墻時未留預留洞,安裝管道時,僅敲掉幾塊磚,管道與墻體無空隙。、措施:①安裝埋地管除應注意坡度外, 尚需注意管道上口與過梁底之間~般應有150mm沉降空隙。實用文檔②基礎墻砌筑時,配合安裝圖紙留出穿過墻體管道的預留洞口。當洞口寬度>300mm時,應設過梁。(七)木門窗洞口木磚漏放、少放、不標準、危害:木磚少放漏放使木門窗框與墻體固定點少,或鐵釘直接釘在水平灰縫中,從而使木門窗框固定不牢、松動,框與墻體交界處開裂,木磚未防腐處理,時間長將腐蝕。、原因:砌筑時木磚未充分準備,數量不足;工人少放漏放,或就地取材,用現場上未經防腐處理的木塊充當木磚。①派專人按標準尺寸加工木磚,并用水柏油進行防腐處理。②督促工人在放置木磚時,窗洞口每邊不少于2塊,門洞口每邊不少于3塊,兩塊木磚間距不超過12m。③木磚位置一般宜預埋在木門窗裝鉸鏈處,及門扇上安裝鎖處。(八)磚過梁設置方法錯誤、危害:磚過梁不放或少放鋼筋,構造或組砌方法錯誤起不到過梁作用。不注意磚過梁適用范圍,留下結構陷患。、原因:操作工人對磚過梁不重視,施工馬虎,或磚過梁鋼筋未準備,不放或亂放鋼筋。、措施:實用文檔①鋼筋磚過梁應用直徑不小于45。、間距不大于120mrn的鋼筋設置在最下一皮了磚下,兩端伸入磚墻不少于240mm,并有彎鉤勾人豎縫內。丁磚下放鋼筋的水泥砂漿層厚度為30mm。②鋼筋磚過梁的磚應不小于MU7.5,砂漿不低于M2.5,底模待砂漿強度達50%以上方可拆除梁。二、鋼筋工程(一)箍筋綁扎錯誤、危害:箍筋未按抗震要求制作灣鉤未達1350、平直長度不足10d,彎鉤位置集中在同一主筋上,主筋綁扎搭接處箍筋未加密,將影響箍筋與主筋組成鋼筋骨架,降低承載能力及受擬壓)延性。、原因:①因箍筋彎鉤1350套環不方便,故習慣上仍采用 900。②箍筋制作時未均分,造成平直長度長短不一。③箍筋與主筋綁扎時隨便馬虎, 致使彎鉤集中在同一根主筋上,位置未錯開。④在主筋綁扎搭接時遺忘箍筋加密。措施:①為便于施工,箍筋制作加工時,一只彎鉤做成1350,另一只彎構仍900,待箍筋套好綁扎完成后,用小鐵套筒將 900彎鉤再彎到1350。②箍筋制作時,劃出各段尺寸,保證平直長度。實用文檔③箍筋與主筋綁扎時,注意彎鉤在每根主筋上交錯分開。④按規范規定:在主筋綁扎搭接接頭長度范圍內,當搭接鋼筋為受拉時,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5d,已不應大于100mm;為受壓時,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且不應大于200mm(d為受力鋼筋中的最小直徑)。(二)綁扎鐵絲數量不足,方法錯誤、危害:梁、柱、板、梯鋼筋的綁扎鐵絲數量不足。將使鋼筋變形、松眺。鐵絲頭外露,時間長銹蝕且進人構件內部。、原因:①圈梁、構造柱鋼筋搭接時。錯誤依賴將來箍筋綁扎時的鐵絲,故二根主筋綁扎時,鐵絲數量不足。②現澆板雙向鋼筋交叉處貪方便跳花扎。③為圖順手,鐵絲綁扎在同一平行方向,且鐵絲過長不內拗。、措施:①按規范規定: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三道扎牢(不包括箍筋與主筋的綁扎)。②廁所間、廚房間等單向現澆板縱橫向鋼筋交叉處,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雙向極所有鋼筋交叉點必須全部扎牢。③板的鐵絲綁扎,相鄰間應成八字形,以防止鋼筋位置偏移,變形。所有鐵絲應彎向構件內部,不得外露。實用文檔(三)鋼筋搭接接頭位置錯誤、危害:鋼筋綁扎、焊接接頭位于同一截面,位置不當,將使鋼筋出現薄弱截面。、原因:①為方便施工,柱、梁、板等主筋綁扎搭接位于同一截面。②為節約鋼筋,同一根鋼筋出現眾多焊接接頭,施工時隨手取料,致使同一截面鋼筋對焊接頭集中。③對構件內力分析不清除,鋼筋焊接、綁扎接頭任意設置。、措施:①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在搭接長度1.3倍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 25%,受壓區不得超過 50%。 對于現澆柱,在柱中及柱與基礎交接處,接頭面積允許百分率,經設計單位同意可適當放寬,一般柱每邊少于等于 4根鋼筋時,可斷在同一截面,5—8根應為二個截面。②對于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在35d且不大于500mm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 受拉區不宜超過 50%;對于預應力筋,受拉區不宜超過 25%。焊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部位, 且在同一根鋼筋全長上宜少設接頭。③焊接接頭、綁扎接頭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 10d,實用文檔且接頭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對于基礎梁下排鋼筋應在跨中搭接,上排鋼筋應在支應處搭接;對于其他梁的搭接位置正好與基礎梁相反。(四)圈梁、樓梯、構造佳、現澆板主筋綁扎搭接長度錯誤、危害:梁、梯、柱、板主筋綁扎搭接長度不足,兩根鋼筋不能連接形成整體,共同受力性能差。、原因:①對構造柱、圈梁設置認識不足,錯誤認為因構造設置,故鋼筋搭接長度按受壓區計算。②對新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一92)不熟悉,還是停留在鋼筋綁扎搭接長度11級鋼受壓區25d,受拉區35d的老規范上。措施:①需明確構造柱是抗震需要設置的,在地震水平荷載作用下,構造柱也是要承受拉力的。圈梁是為了增加墻體的整體剛度設置的,圈梁也是梁同樣上部受壓,下部受拉。②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規定,受拉鋼筋的綁扎接頭搭接長度是根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及鋼筋類型共同決定的,可查表得到。但需注意:當工級鋼筋直徑d>25mm時,搭接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當螺紋鋼筋直徑d不大于25mm時,搭接長度應按表中值減少5d采用;對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鋼筋的實用文檔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增加鉆。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③受壓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的0.7倍。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④受拉區域內,1級鋼筋綁扎接頭末端應做彎鉤,直徑不大于12mm的受壓1級鋼筋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五)雨篷、陽臺鋼筋綁扎錯誤、危害:①雨篷陽臺主筋位置錯誤、或構造措施不力,施工時王筋踏下,將在雨篷和陽臺根部出現裂縫,甚至雨篷、陽臺倒塌。②陽臺欄板上口扶手與墻身來連接,欄板扶手將與墻體開裂、脫離。、原因:①對雨篷、陽臺等懸挑結構內力分析不清,錯當一般樓板施工。②雨篷丁B臺主筋下未采取有效構造措施,施工時工人踏在主筋上,致使主筋下沉。③磚墻或構造柱在陽臺欄板扶手位置處漏放拉結筋或預埋鐵件,施工扶手時又未采取加固措施。實用文檔、措施:①牢固樹立雨篷、陽臺是挑結構內力概念,主筋(負彎矩)鋼筋應在L,主筋與板面混凝土保護層為 15mm。②對雨篷、陽臺是挑結構,主筋下應設直徑為8—10mm的鋼筋撐腳,以防止主筋被踏下。③在陽臺欄板扶手位置處,磚墻或構造柱上應按規定設置拉結筋或預埋件,與扶手鋼筋進行焊接聯接。半磚墻的陽臺與隔墻應預留單根拉結筋。(六)廁所間、廚房間現澆板預留洞處鋼筋割斷、危害:對于現澆廁所間、廚房間穿過樓面立管較多,預留管道洞口(包括后鑿洞口)四周鋼筋切斷(割斷)后不加固,使現澆板擱置點處截面減小,承載能力降低。、原因:廁所間、廚房間預留洞口大多接近支座處,由于預留洞口偏位或遺漏或設計更改,往往由水電工后鑿混凝土,割斷主筋。土建與安裝不配合,洞口四周鋼筋十加固,水電工已將管子四周用混凝土補實。、措施:①當國洞或方向垂直于板跨方向邊長小于 300rum,可將板的受力鋼筋繞過洞口,不必加固。②當洞口直徑或寬度大于 300。小于lm時,應沿洞口達每側配置不少于2410的加強筋。實用文檔③當洞口直徑寬度大于 lm時,宜在洞口邊加小梁。(七)板面錨固筋漏放危害:板面錨固筋不按標準設置,使預制多孔板樓面整體性降低,抗負彎矩能力減弱,地坪、天頂出現沿板縫裂縫。原因:對標準圖集不熟悉,板面錨固筋少放、漏放(特別是垂直樓板方向),長度規格不標準。、措施:①對于單面擱板錨固(例外墻),用φ8鋼筋伸出長 500mrn放在每塊板板縫內,端部應彎折。②對于雙面擱板錨固(例內墻),用φ8斜放與每塊板吊鉤扎牢,彎鉤鉤住吊鉤;也可用φ 8長12m放在每塊板的板縫內。③對于非支承間樓板錨固(垂直于多孔板方向)用φ 8間距≤1.2m放在板面,端部彎鉤伸人板縫內。三、混凝土工程(一)基礎人防混凝土施工縫及墻板對穿螺絲施工錯誤、危害:人防底板與墻板的施工縫留在底板面,或在墻板上水平留施工縫;墻板對穿螺絲中間未焊止水片、外墻板口無木塊,都將造成地下水從施工縫或對穿螺絲口處滲人人防墻板內,造成人防滲漏。、原因:實用文檔①人防施工縫留在墻板上,需吊模板,支模較繁;施工人員圖方便將施工縫在底板面水平留。②對穿螺絲外口放木塊需預制穿孔木塊, 當中加焊止水片施工較復雜,施工人員圖方便不放不焊。、措施:①人防墻板施工縫應按規范規定,留在底板面上大于等于200nun處的墻板L。施工縫應留外低內高的高低縫,或四縫或凸縫.或留平縫但需加止水鋼板。②人防墻板對穿螺絲加工時,當中應焊止水片,外墻外口穿20rum厚木塊,拆模后鑿去木塊,沿根部割除對穿螺絲, 20mm凹槽用防水水泥砂漿粉成餅狀。③為防止頂板與墻板交界處出現收縮裂縫,當采用墻板與頂板一次澆搗混凝土時,墻板混凝土澆好后宜停1—15h,讓墻板混凝土完成收縮沉陷變形再繼續澆頂板混凝土。(二)現澆樓梯施工縫施工錯誤、危害:現澆板式樓梯施工縫位置、形式錯誤,使樓梯段在施工縫處產生薄弱環節。、原因:①片面考慮施工方便,將施工縫留在樓梯段根部。②錯誤理解施工縫垂直,樓梯施工縫豎向留,未與樓梯段模板垂直。實用文檔③施工縫不認真清理、沖洗,造成施工縫內夾木塊、碎磚等垃圾夾渣較多。、措施:①按規范規定,施工縫宜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一般留在樓梯段 1/3長度負彎矩鋼筋端部。②樓梯段的施工縫應斜向垂直于樓梯段模板方向留, 在施工縫處應設封頭板,板內有鋼筋槽,使封頭板能插到底,從而保證施工縫垂直。③在澆施工縫后混凝土時,應先清除松動石子、木塊、碎磚等建筑垃圾,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在澆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三)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危害:混凝土攪拌時間短,粗細骨料與膠結材料未能很好粘結,混凝土坍落度大,強度低。、原因:工地混凝土攪拌者無汁時概念,僅憑經驗估計。、措施: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按規范規定:當混凝土坍落度<30mm時,出料容量為250~500的自落式攪拌機,攪拌時間不少于120s,當混凝土坍落度>30mm,攪拌時間為90s。(四)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足實用文檔、危害: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不足,混凝十表面出現收縮裂縫。、原因:混凝土施工重燒搗輕養護,特別是冬夏兩季,不注意澆水、覆蓋混凝土外露。措施:①混凝土養護時間:對于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攪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劑、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②為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混凝土應澆水、加蓋草包養護。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五)條形基礎混凝土缺陷、危害:條形基礎基礎梁與條基斜坡(壓塌腳)交界處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不實,地下水滲人將銹蝕鋼筋并且降低鋼筋與混凝土間握裹力,鋼筋銹蝕后截面減少影響結構承載能力。、原因:條基施工時,一般先澆壓塌腳混凝土后澆基礎梁混凝土,在澆壓塌腳上部基礎梁混凝土時期果振動棒震搗過多,混凝土將從基礎梁吊模板下口壓塌腳處無限止流出,如果振動棒震搗過少,基礎梁與壓塌腳交界處就出現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不實等質量缺陷。、措施:壓塌腳混凝土澆完后停息一定時間間隙,待斜坡實用文檔混凝土初凝有一定強度后,再振搗澆筑壓塌腳上部基礎梁混凝土,此時斜坡混凝土有了硬度,吊模板下口混凝土不易流出。(六)混凝土試塊制作組數不足、危害:試塊不按規范規定制作,少做、漏做、組數不足,將影響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評定。、原因:對混凝土試塊制作仍停留在原《鋼筋混凝土施工與驗收規定》(GB204~--M3)的規定上,對新標準、新規范不熟悉不了解。、措施:按鵬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規定: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質量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試件的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對現澆混凝土結構,其試件的留置尚應符合以下要求:每一現澆樓層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單位工程每一驗收項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預拌混凝土除應在預拌混凝土廠內按規定留置試件外,混凝上運到施工現場后,尚應按以上規定留置試件。四、預制構件安裝工程實用文檔(一)預制構件擱置長度不足、危害:預制多孔板、樓梯段、樓梯梁、過梁擱置長度不足,使錨固區域減少,端部嵌固能力降低。、原因:預制多孔板安裝時,兩邊長短不均,一端擱置長,一端擱置短。預制過梁制作時長度不夠,安裝完發現兩邊擱置長度不足。、措施:①對于預制多孔板、樓梯段安裝時,注意兩邊均勻擱置;保證擱置長度在墻上不小于80mm,在梁上不少于60mm。③對于預制過梁,擱置長度一般為 240mm。(二)預制構件安裝“硬找平,軟坐灰”不標準、危害:預制多孔板安裝前“硬找平’不認真,兩塊相鄰板板底高差明顯,將來平頂粉刷過厚易發生平頂粉刷脫落事故。板底不坐灰,預制板與圖梁間粘結差,房屋整體性、抗震能力均降低。、原因:為抓施工速度,部分施工單位往往省去在圈梁混凝土上表面用水泥砂漿找平這一道施工工序;或用安裝前的坐灰砂漿代替“硬找平”,砂漿未結硬無強度不起作用。、措施:①圈梁模板拆除后,用水準儀在圈梁上。角砂漿找平作為一道施工工序不能遺漏。實用文檔②預制構件安裝前,在硬找平面上用砂漿進行坐灰,然后再吊裝預制構件,例多孔板、樓梯段、樓梯梁、預制過梁都必須在安裝前坐灰。(三)預制多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