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班級工作小結一、幼兒發展我們班現在有25名幼兒,其中男孩子14人,女孩子11人,這些孩子活潑開朗,個性鮮明。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陌生的環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都很陌生,開學初,他們情緒不安,個別幼兒哭鬧嚴重;大多孩子不會穿脫衣服、穿鞋子、洗手等。我們積極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教師親親、抱抱,安撫穩定幼兒情緒;運用故事、兒歌、歌曲、游戲等方法,幫助幼兒改善他們的薄弱項;通過表揚、肯定以鞏固幼兒的良好表現;鼓勵引導幼兒有需要是要告訴老師。在我們三位老師共同的努力下,孩子們都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新環境,早上能主動和老師問早,和同伴一起活動,熟悉新的集體生活,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二、課程落實(四大類活動開展情況)(一)生活.多種形式的指導,切實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一日活動中處處都是教育的契機。一是切實開展每周生活教育內容,讓全班幼兒逐步掌握自我服務的技能和方法。例如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班級中的幼兒感冒咳嗽、打噴嚏的比較多,通過圖示和集體交流讓全體幼兒知道了咳嗽、打噴嚏的時候需要捂住嘴巴。利用一日活動中的每個環節給予幼兒自我服務的機會,大膽放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時,加強弱勢幼兒的引導和幫助,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在午睡的時候我們邊利用兒歌化的語言提醒幼兒穿衣服的方法,同時對于幼兒給予面對面的指導,讓幼兒在自己動手中逐步的掌握穿衣服的方法。我們通過我們會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提高自理能力,通過孩子通和微信的方式與家長個別溝通,保持家園一致,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多種鼓勵的方法,逐步養成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一是結合個別化學習活動,我們提供了衣褲折疊圖和疊衣服自評墻,創設娃娃家等游戲情境,在折疊衣服的時候利用了小門關關好,小手抱抱好,衣服寶寶彎彎腰的游戲讓幼兒學會了折疊衣服的方法,利用有趣的游戲和集小印章的方式讓幼兒學會基本的技能,能夠自理。二是利用榜樣的作用、星星卡片的獎勵、光盤行動等鼓勵幼兒自己整理物品,吃完自己的飯菜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是及時的肯定與表揚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通過一個學期的集體生活,班級中的幼兒已經在吃飯的時候能夠獨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學會了正確洗手、擦臉的方法,在睡覺的時候自己會穿脫衣服了,能夠安靜入睡。在洗手的時候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洗手,如廁的時候也不在需要大人的幫助……掌握了自我服務的技能和方法。孩子們會說我我會自己拉拉鏈,我會自己穿鞋子,從開始的依賴到成人的幫助一直到現在的我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意識增強了。從挑食到現在樣樣東西都要吃,從不肯睡覺到現在較快的入睡,從哭鬧到開心的來園,已經逐步的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了集體生活。此外,我們還教幼兒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們三位老師統一要求、統一管理,我班的幼兒生活自己理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并能按要求整理歸放物品,養成了一系列的良好行為習慣。相比期初的班級發展評價報告,在習慣與自理方面期末數據表現行為3由原來的7.5%上升到12.2%,表現行為5也有0.1%的上升。下學期思路:.冬天孩子們衣服穿得比較多,所以許多幼兒還不會包肚子,幼兒自己塞衣服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關注挑食幼兒,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能夠獨立進餐,做到三凈。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引導幼兒獨立進餐,對于能夠嘗試做到三凈的幼兒及時鼓勵表揚。(二)學習本學期我們先后開展了《小寶寶》、《娃娃家》、《好聽的聲音》、《學本領》、《動物的花花衣》、《蘋果和橘子》、《小司機》、《小醫生》、《不怕冷》、《過新年》等主題。在主題的開展中,我們不僅有效地利用各種家長資源、周邊資源,更關注活動中孩子的發展。.趣味性的環境創設根據《綱要》的精神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要求,我們兩位老師精心設計了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同時,為了使孩子能夠更多的參與主題,教室的環境布置中更多體現與孩子的互動性,我們將孩子們的作品一一設計為有情境性的,融合主題,呈現出來。結合國慶節和中秋節,同時將主題《小寶寶》、《娃娃家》溶于一起,我們創設了版面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里面有孩子們的全家福,這大大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蘋果和橘子》主題活動中,我們結合秋天這個季節生成了我們的項目化內容,孩子們對橘子的大探秘、玩轉橘子等都在版面中體現。《動物的花花衣》的主題開始了,我們收集了動物玩偶還有孩子們與動物的有愛互動的照片等,結合動物主題的核心經驗設計的個別化活動內容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教室中每個版面都充分的展示出我們孩子自己動手的痕跡。.良好常規習慣的養成小班幼兒剛入園什么都不懂,每次集體活動,我們都要求幼兒安靜的上課并養成上課舉手發言的好習慣。一方面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重視、強調課堂常規,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我們經常開展一些評比活動,給學本領有進步、表現好的小朋友貼上五角星,以此來激勵幼兒,我們班的課堂常規有了較大改善,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的多了,講話、開小差的也少了。.學會傾聽嘗試表達。現在教育信息技術發達,在學習活動中,教師也會經常利用一些動畫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這種形式很好,但是往往也會給孩子太多感官刺激,導致在傾聽能力有所退步。因此,我們經常利用中午午睡前和下午放學前的時間,親自講一些適合小班幼兒的故事,并且會問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幫助幼兒傾聽表達,在這樣一次次的聽聽說說中,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從中學到一些好聽的詞語,思維也比以前開闊了。由于我班有的幼兒說話口齒不清,部分孩子由祖輩帶領很少說普通話,因此也造成同伴之間語言表達、以及理解能力較弱,為了能更加了解幼兒,讓幼兒學會聽懂對方的話,我們經常在平時經常利用自由活動時間和他們進行對話,并用自己的傾聽行為去影響,如:在面對口齒不清的幼兒時,教師與幼兒個別的近距離交流,幫助幼兒糾正錯誤發音,同時增進了幼兒與老師間的情感。我們不僅僅把學習限制在課堂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將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注意隨機教育是他們不斷的進步。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與培養,我班的孩子能很好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想象力有較大的提高,在語言與交流方面表現行為3上漲到了37.8%,表現行為5提升到了6.2%,特別是表達方面,記得剛入園時,很多孩子連講普通話都有困難,說話都是簡單的詞語,到現在,孩子們能講完整的一句話了,有個別優秀的都可以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了。在探究與認知和美感與表現方面表現行為3和5的占比都有很明顯的提升。下學期思路:L繼續培養和關注幼兒的學習習慣,比如安靜傾聽、注意力集中等等。2.我班幼兒動手能力稍有欠缺,在以后活動中需要適時提供多一些動手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多動手、多操作,提高手眼協調和動手能力。(三)運動.在游戲中逐步滲透規則意識。規則意識的滲透。剛入小班的孩子在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上較淡漠,初步的規則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游戲的要求上逐步遞進。我們從跟著老師一起玩、學老師做不同的動作開始,到會聽老師口令。在豐富的游戲中如“拉個圓圈走走”、“吹泡泡”、“老鼠籠”、“找朋友”、“木頭人”、“找小鈴”等等,在幼兒喜歡的、經常性的游戲中孩子們喜歡參與并與同伴合作,也在游戲中知道要聽口令和信號,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在游戲中注重幼兒動作技能的發展。通過組織有趣的集體游戲讓孩子體會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參加各類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各項動作技能。本學期我們相繼開展了以下一些活動:《小兔找家》、《小雞捉蟲》、《小魚游游游》、《勇敢者的道路》等。這些活動均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鍛煉了孩子們滾球、平衡走、拖物走、兩膝兩手著地爬、走和跑交替、鉆過障礙物及彈跳的基本技能。在情景化的游戲中,讓孩子們動作技能的練習不在那么枯燥而乏味。.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促進共同發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有的幼兒身體素質較好,但有的體質較差,活動中動作不協調。如梁奕柏的蹦跳動作很不協調,我們就和孩子手拉手,一起練習。從單腳跳、雙腳并攏跳、到越過障礙跳……梁奕柏漸漸地喜歡運動了。班級中有肥胖兒,針對他們不同的運動需要,我們在組織活動時,經常采用個別引導、幫助的方式,促進其動作興趣、動作能力都有一定的發展。通過一學期的培養,從孩子通上的健康與體能這一塊的數據報告來看我班幼兒在運動方面獲得的進步是很大的,期初評價中基本都是表現行為1但是經過一學期的培養,很多孩子都能夠達到行為表現3,占比上升了9.1%。下學期思路:做好個別幼兒的引導,提高個別幼兒運動的參與性。(四)游戲.豐富的生活經驗,促進幼兒游戲情節的順利開展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幼兒角色游戲的源泉。孩子的生活內容越豐富、知識經驗越多,他們的游戲內容就會越充實、新穎,且越具有創造性。而小班幼兒欠缺的就是知識經驗。本學期我們采取多種途徑、方法去拓寬幼兒的生活范圍,創設足夠的機會,讓幼兒直接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如我們在開設“小醫院”角色游戲前期時,我們讓孩子觀看醫生為病人看病的錄像,讓他們了解醫生是如何為病人看病的,是如何使用各種醫療工具的。孩子們有了直觀的經驗后,對醫生的扮演更加了解。我們還帶領幼兒參觀“馬路”,讓幼兒了解馬路上的各種車輛及馬路邊的交通標志。回來后,我們班級中也創設了紅綠燈和十字路口的場景,小司機的角色也很自然的出現在了我們的娃娃家游戲中,有了小司機的出現,不但增加了角色而且促進了角色之間的交往。孩子們的游戲水平提高了。.增強角色意識,促進角色交往在開展角色游戲中,當我們引導孩子們:“誰來當爸爸?誰來當媽媽?”孩子們都興奮的舉起了小手,都想當一回小大人。在娃娃家中,你當爸爸,去買菜、燒飯。我當媽媽,抱娃娃,給娃娃喂奶喝,包餃子,切水果,招待客人。我當小客人,來做客,真是其樂融融。當孩子們有了角色意識和扮演行為后,我們又引導孩子們發展一些簡單的游戲情節。記得有一次,娃娃家的媽媽給寶寶吃了許多的冷飲,寶寶肚子疼,我們引導媽媽帶寶寶到醫院看病,此外又增開一輛公交車,方便了幼兒各角色之間的交往,在豐富了幼兒游戲內容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游戲水平。.適時更新材料,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隨著幼兒游戲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從起初的全部是“娃娃家”,然后增設了“小醫院”“火車站”“水果店”等。當孩子的游戲水平有所發展時,當孩子的經驗更為豐富時,為了不斷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們及時為他們更新游戲材料。激發幼兒又一次參與新游戲的愿望。綜上所述,新材料,不僅可以引發了孩子們游戲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游戲能力。從期末評價報告與期初的對比,孩子們在自我社會性方面的表現行為3有了質的提高,從原先的29.8%提升到了37%,可見在社會交往方面孩子們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下學期思路:.注重游戲中的動態調整,滿足幼兒當下的游戲興趣。.鼓勵幼兒在戶外開展角色游戲,為幼兒豐富游戲經驗二、家長工作本學期我們遵循《綱要》里的要求,充分利用家園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明確驗證了《綱要》指出的:“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多溝通、多交流在本學期的家園工作計劃中,我們盡可能的和家長多交流,主要是幫助家長轉變幼兒教育理念,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并且還明確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內容及需要家長要配合的工作。我們平時非常注意家園之間的溝通,除了利用早晚時間主動向家長交流,交談孩子日常表現,我們還利用微信、孩子通,做到及時和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一些新的幼兒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并讓他們從中獲得教育的經驗。另外利用成長檔案,及時填寫及時交換,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認真負責的態度,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特征及個體差異,認真分析每一個孩子不同現狀,配合家長共同把孩子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多活動、多參與開學初,我們就及時舉辦了線上全體家長會和班級家委會。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配合,出勤率都非常高,并且在家長會中,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真正發揮了家園互動的作用。而后,我們又舉辦了一系列的家長沙龍活動、線上開放活動等,讓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線上和孩子共度美好時光。在家教論壇活動中說一說父母教育孩子的有效經驗,以及父母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確科學。這一系列的活動,都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肯定與支持,普遍反響較好。.多宣傳、多互動本學期,我們通過個別聯系和結合家長的需求,定期與不定期相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講座。向家長傳授育兒經,幫助家長認識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尊重幼兒合理的意愿,支持幼兒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在“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微講座中,家長們認識到包辦代替對孩子發展的不良影響,學穿脫衣服、學穿鞋,自己進餐已成為家長們鼓勵孩子學習的內容。從家里做起,讓自己的孩子都有自己動手的機會,從而提高了班中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扶梯大修合同協議書
- 月結貨款延期協議書
- 案件代理收費協議書
- 暫停糧食出口協議書
- 正規狗狗領養協議書
- 舊房翻修出租協議書
- 來京人員安全協議書
- 教師全員育人協議書
- 檢測合同分包協議書
- 注銷上傳股東協議書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
- VSM(價值流圖中文)課件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日間手術管理信息化實踐與發展
- 有源、無源濾波器實驗報告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課件
- 供應室手工清洗操作流程課件
- 消防應急疏散演練人員簽到表(標準通用版)
-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DCIM整體方案
- 核電站入廠安全培訓課件
- 漢字構字的基本原理和識字教學模式分析
- 圍術期過敏反應診治的專家共識(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