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CHINAACADEMYOFRAILWAYSCIENCES2009.4WJ-8C扣件技術交底WJ-8型扣件系統已應用于多個地段,總體使用情況良好1)鐵科院環行試驗基地無砟軌道試驗段經過兩年多的運營考驗,進行了監控,試鋪表明,扣件系統能保持良好的軌道狀態,軌距在1435~1436mm之間。2)武廣客運專線無砟軌道綜合試驗段在雙塊式無砟軌道上鋪設,鋪設安裝和綜合試驗表明,扣件與雙塊式無砟軌道匹配情況良好,達到預期設計目標。3)鄭西客運專線已鋪設結果表明,扣件與旭普林雙塊式無砟軌道接口完全一致。4)京津城際鐵路無砟軌道與有砟軌道過渡段采用了WJ-8型扣件,安裝軌距等狀態尚未發現異常。一設計背景WJ-8型扣件配套的承軌槽尺寸標注與旭普林雙塊式軌枕承軌槽尺寸標注完全一致,與CRTSII型軌道板承軌槽尺寸標注略有差異主要差異:軌距控制尺寸標注位置不同,扣件在標準安裝狀態鋼軌軌頂面到承軌臺表面的高度略有差異:
WJ-8型扣件:208mm,300型扣件:210mm為確認WJ-8型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的打磨程序的匹配情況,2008年7月,在工管中心組織下制板場進行WJ-8型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的匹配試驗。試驗時在軌道板打磨過程中未對打磨機內的任何程序和參數進行改動。試驗結果:扣件與承軌槽匹配。WJ-8型扣件與軌枕或軌道板的配套情況
扣件與旭普林雙塊式軌枕接口
WJ-8型扣件與軌枕或軌道板的配套情況
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接口
2008年12月,為進一步確認WJ-8型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的打磨工藝的匹配,京滬公司組織鐵三院和鐵科院對此進行了研討。提出修改建議:保持CRTSII型軌道板的打磨工藝和打磨參數不變;使WJ-8型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接口的接口設計尺寸完全一致;將WJ-8型扣件與Vossloh300型扣件設計標高一致;將鋼軌高低調整范圍由0~+30mm調整為-4~+26mm;鑒于京津城際鐵路軌道精調時,為滿足軌距±1mm的鋪設精度,需更換價格較高的軌距擋板,調整費用較大,對扣件的軌距調整方式也進行相應優化。為確保京滬高速鐵路軌道的鋪設精度,對WJ-8型扣件進行修改設計1)依據部頒技術條件,滿足其相應規定。
《客運專線扣件系統暫行技術條件》(鐵科技函[2006]248號)2)保持原有結構、大部分部件及其特征基本不變,針對京滬高速鐵路的運營條件和線路條件,在CRTSII型軌道板的承軌槽幾何形狀和尺寸及其打磨程序和工藝不作任何改變的情況下,進行相應的匹配修改設計。3)結合前期現場鋪設和安裝經驗,作局部優化。修改設計原則1)扣件系統適用運營條件:
速度350km/h客運專線,軸重170kN
(考慮軸重可能增加10%)。2)扣件系統適用線路條件:
CRTSII型板式無砟軌道結構。
適用范圍為與原WJ-8型(含WJ-8A、WJ-8B)扣件有所區分,避免混淆,將修改后的扣件系統命名為WJ-8C型扣件系統。主要修改方案:1)與CRTSII型軌道板接口完全統一。微調各接口尺寸,使扣件與CRTSII型軌道板接口完全一致,重點調整了兩承軌槽外側擋肩測定點間距的測定位置及對應尺寸,并將鋼軌軌頂面到承軌臺表面的高度由208mm調整為210mm,消除對軌道板打磨參數調整的擔心。2)修改鋼軌高低位置調整方式。將鋼軌高低位置調整范圍由0~+30mm調整為-4~+26mm。3)修改鋼軌左右位置(軌距)調整方式。將原在鋼軌與鐵墊板擋肩間僅起絕緣和緩沖作用的絕緣塊增加不同厚度的規格以實現每股鋼軌左右位置±2mm(軌距±4mm)的微小調整,更大調整時再更換不同號碼的軌距擋板,減小鋼軌左右位置(軌距)調整時更換不同號碼的軌距擋板成本4)扣件阻力按常規阻力設置。取消本扣件中的軌下復合墊板的配置。扣件阻力按常規阻力設置。WJ-8型扣件適用范圍明確如下:WJ-8A型扣件采用A類彈性墊板(靜剛度為35±5kN/mm),適應兼顧貨運的速度為250km/h的客運專線運營條件;WJ-8B型扣件采用B類彈性墊板(靜剛度為23±3kN/mm),適應鋪設雙塊式無砟軌道,速度為350km/h的客運專線運營條件;WJ-8C型扣件采用B類彈性墊板(靜剛度為23±3kN/mm),適應鋪設CRTSII型軌道板,速度為350km/h的客運專線運營條件。1、WJ-8C型扣件部件組成及說明
WJ-8C型扣件(以下簡稱扣件)由螺旋道釘、平墊圈、彈條、絕緣軌距塊、軌距擋板、軌下墊板、鐵墊板、鐵墊板下彈性墊板和預埋套管組成。此外為了鋼軌高低位置調整的需要,還包括軌下微調墊板和鐵墊板下調高墊板。二設計說明螺旋道釘平墊圈軌下微調墊板鐵墊板鐵墊板下調高墊板預埋套管鐵墊板下彈性墊板軌距擋板軌下墊板彈條絕緣軌距塊1.1軌距擋板
軌距擋板分一般地段用WJ8C軌距擋板和鋼軌接頭處用WJ8C接頭軌距擋板兩種。一般地段用WJ8C軌距擋板又分為4號、7號和10號三種規格,標準軌距時使用7號軌距擋板。nm產品標識處不同距離mn對應不同號數1.2絕緣軌距塊
絕緣軌距塊分I型和II型兩種,一般地段采用I型,鋼軌接頭處采用II型絕緣塊。
I型絕緣軌距塊又分為7號、8號、9號、10號和11號五種規格,標準軌距時使用9號絕緣軌距塊。d不同厚度d對應不同號數dS2型螺旋道釘S3型螺旋道釘101mm116mm1.3螺旋道釘
螺旋道釘分S2型和S3型兩種,在鋼軌調高量不大于15mm時用S2型,大于15mm時用S3型。1.4軌下墊板
軌下墊板分2mm、3mm、4mm、5mm和6mm五種,正常安裝時采用6mm厚軌下墊板。d2mm3mm5mm4mm6mm1.5調高墊板
調高墊板分軌下微調墊板和鐵墊板下調高墊板兩種,分別放置于軌下墊板與鐵墊板之間和鐵墊板下彈性墊板與軌枕或軌道板承軌面之間。軌下微調墊板按厚度分為1mm、2mm和5mm三種規格;鐵墊板下調高墊板按厚度分為10mm和20mm兩種規格,鐵墊板下調高墊板由兩片組成,應成副使用。
軌下調高墊板d10mm20mm鐵墊板下調高墊板d1mm2mm5mm2、WJ-8C型扣件修改部件說明預埋套管絕緣軌距塊軌距擋板鐵墊板軌下墊板鐵墊板下調高墊板軌下微調墊板
嚴格控制原材料,保證預埋套管的使用壽命。應長期跟蹤預埋套管的抗拔力。預埋套管的水煮工藝,保證排水率指標。預埋套管光桿內徑尺寸控制在:25~25.3mm。預埋套管頂面的平面度應控制在0.2mm。預埋套管的中心距和頂面的垂直度應控制在0.5mm。三零部件制造關鍵1、預埋套管嚴格控制墊板的靜剛度和動靜剛度比,并控制墊板靜剛度的波動范圍。嚴格控制墊板的疲勞性能。嚴格控制墊板的保存期限。三零部件制造關鍵2、彈性墊板墊板的機械性能指標和球化率。墊板的長度尺寸控制在289~290mm之間,并且應保證長邊和短邊的垂直度。墊板長度方向的對稱度。墊板的擋肩和承軌面的角度控制在90°~90.5°。墊板的防銹能力。三零部件制造關鍵3、鐵墊板嚴格控制彈條的原材料質量。彈條的疲勞性能。彈條的防銹能力。三零部件制造關鍵4、彈條螺紋精度。機械性能。防銹性能。三零部件制造關鍵5、螺旋道釘三零部件制造關鍵6、絕緣軌距塊嚴格控制原材料。軌距塊的水煮工藝,保證排水率指標。保證尺寸精度。保證平面度要求。尺寸精度,且保證平面度。物理性能。三零部件制造關鍵7、軌下微調墊板和鐵墊板下調高墊板四扣件集成關鍵1、預埋套管和螺旋道釘的配合。四扣件集成關鍵2、軌距擋板和承軌槽各面的配合,小于0.5mm。四扣件集成關鍵3、軌距擋板和鐵墊板的縱向間隙配合。四扣件集成關鍵4、絕緣軌距塊和鐵墊板擋肩的縱向間隙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學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指南
- 因果關系在護理研究中的試題及答案
- 掌握2025年主管護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知識體系全面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自考行政管理課程結構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多元化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經濟法考試流程詳解試題及答案
- 提升執業護士考試通過率的試題及答案
- 專科咳嗽咳痰課件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研究綜述
- 人教版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檢測(整式的加減)附答案
- 皮膚修復與周期調控
- 歌爾在線測評題
- DB3301-T 0222-2024 國際化醫院建設規范
- 2024年假離婚夫妻協議書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工程 第4節 蛋白質工程的原理和應用教案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
- 電廠化驗規程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學試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DL∕T 860.10-2018 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和系統 第10部分:一致性測試
- 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升初數學試卷(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