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測試題甲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國”稱謂的變遷和含義葛劍雄“中國”這兩個字最早發現是在一件青銅器上,考古學家稱之為“何尊”,它是1963年在陜西省寶雞縣被發現的。尊上面有銘文,銘文上面出現兩個字,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最早的“中國”二字。銘文中敘述了這樣的大意: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儀式向上天報告:“我現在占有了中國,準備把它當做自己的家,并且統治那里的民眾”。
中、國這兩個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來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為召集他的部隊和民眾集合用的標志。由于集合時這面旗幟總是處于中間,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義。
“國”(繁體寫成國)也是一個象形文字。中間的口表示人,有幾個口就是幾個人,所以稱為人口。口下面的一橫杠表示一片土地,無論生活或生產都離不開自己的土地,所以還得有人拿著戈守衛。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墻。所以國實際上是有圍墻圍起來的,有人守衛一個居民點,一個聚落,一座城,古代又稱國。
“中國”的含義就是在很多國里,處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國,這就是中國。商與西周的國都很多,春秋初期還有1000多個。在這么多國中間誰有資格稱為“中國”呢?只有最高的統治者,比如說商王以及后來的周王,他們居住的地方才有資格稱為中國,“中國”是天子所在的國。
但東周時天子的地位名存實亡,各諸侯國間相互吞并,國的數量越來越少,國土卻越來越大。到戰國后期,只剩下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和若干小國,所以諸侯都開始以中國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秦朝,稱皇帝,自然也自稱中國了。以后歷代王朝都自稱為中國,連入駐中原的少數民族,或者與中原關系密切的政權也都自稱中國,中國概念從一個點擴大到整個國家,甚至包括邊疆的少數民族的政權。比如契丹人建了遼朝,到遼朝后期,也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南北朝時,南朝、北朝都稱自己為“中國”,而罵對方是“索虜”“島夷”,隋、唐統一以后它們都成了“中國”一部分。“中國”實際上成了這個國家的代名詞,但各朝都有自己的國號,如清朝稱大清、大清國。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開始有了“中華”和“中國”兩種簡稱,以后基本都是用中國了。
在古代,中國的民族含義等同于華夏諸族或者漢族,與之對應的稱呼是“蠻”“夷”“戎”“狄”,比如“南蠻”“東夷”“西戎”“北狄”,或者“蠻夷”“夷狄”。文化上的含義也只指華夏、漢族的文化,不包括其他民族。今天的中國當然應該包括組成中華民族的各族,而廣義的中國文化也應該包括56個民族的文化。
歷史上,中國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于中原,但這個中原并沒有明顯界限,并不一定就是河南省,甚至更大范圍,都可以稱為中原,如山東、山西、陜西、河北、安徽等地。
“中國”兩個字從3000多年前發展到今天,與中國的國土、人口、民族、文化、歷史密切相關。中國所蘊含的意義,不是簡單以多少萬平方公里或者地理坐標所能詮釋的,是一部活生生的國家和民族發展史。(2023年09月24日《光明日報》)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這兩個字是在被考古學家稱之為“何尊”的青銅器的銘文中發現的,這也是“中國”二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B.“中國”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個王朝——商朝,因此,“中國”一詞誕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C.“中”和“國”這兩個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是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它們所代表的意義雖然當時不甚明確,但必定有了各自的含義。 D.“中國”一詞從古代到近現代,其含義經歷了不斷的變化,從古代的“中心”義,進而演為現代的與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國家之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的含義就是在很多國里,處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國。以致于到戰國后期,各諸侯都開始以中國自居。以后歷代王朝都自稱為中國。 B.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索虜”“島夷”;北朝也同樣如此。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C.在古代,“中國”沒有作為正式的國名出現,那時的王朝或政權,只有國號,而沒有國名。 D.嚴格地說,古代“中國”不是一個專有名詞,只是一個國家的代稱,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才有了“中國”這種簡稱。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史上的“中國”不等于今天“中國”的范圍。他們所說的“中國”,具體講就是指現在的中原地區。 B.古代中的“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 C.在古代,“中國”文化上的含義也只指華夏、漢族的文化,不包括其他民族。今天的中國文化則包括中華民族的各族的文化。 D.隨著時代的推移和變遷,今天的“中國”不再是簡單的地域、文化上的概念,也與中國的國土、人口、民族、文化、歷史密切相關。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程之邵傳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人。曾祖仁霸,治獄有陰德。之邵以父蔭為新繁主簿。熙寧更募役法,常平使者欲概州縣民力,以羨乏相補。之邵曰:“此法乃成周均力遺意,當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豈宜以此邑助他邑哉?”使者愧服,辟之邵為屬,聽其所為。熊本察訪蜀道歸,語諸朝曰:“役法初行,成都路為最詳,之邵力也。”詔召見,成都守趙抃奏留之。入為三司磨勘官,得隱匿數十萬緡。從副使蹇周輔計度江、嶺鹽,還,除廣東轉運判官。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夔守強狠不奉法,劾正其罪。大寧井鹽為利博,前議者輒儲其半供公上,余鬻于民,使先輸錢,鹽不足給,民以病告。之邵盡發所儲與之,商賈既通,關征增數倍。除主管秦、蜀茶馬公事,革黎州買馬之弊,歲以仲秋為市,市四月止,以羨茶入熙、秦易戰騎,得良馬益多。知鳳翔府,民負債無以償,自焚其居,而紿曰遺火;有主藏吏殺四婢,人無知者。之邵發擿,岐人傳誦。徙鄭州。元符中,復主管茶馬,市馬至萬匹,得茶課四百萬緡。童貫用師熙、岷,不俟報,運茶往博糴,發錢二十萬億佐用度。連加直龍圖閣、集賢殿修撰,三進秩,為熙河都轉運使。秦鳳出師,命之經制,即言已備十萬騎可食三百日矣。徽宗喜,擢顯謨閣待制。敵犯熙河,之邵攝帥事,屯兵行邊境,解去。俄得疾卒。方錄功轉太中大夫,不及拜,贈龍圖閣直學士,官護喪歸。子唐,至寶文閣學士。(《宋史?程之邵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 B.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 C.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 D.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常平,古代一種調節米價的方法。筑倉儲谷,谷賤時增價而糴,谷貴時減價而糶。 B.三司磨勘官,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磨勘官掌管審核三司所屬鹽鐵、度支、戶部帳籍,檢查出入之數。 C.提舉,中國古代官職之一,提舉是指管理的意思。宋代以后設主管專門事務的職官,即以“提舉”命名。 D.龍圖閣學士,宋代官名。北宋龍圖閣直學士是“加官”、“貼職”。加官是指官員在本職之外加領的另外官銜,說明權位更重。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熙寧年間,朝廷變更募役法,程之邵成績突出,被成都守趙抃上奏請求留用。后被召入任三司磨勘官,查出贓款數十萬緡。 B.程之邵任夔州路轉運判官時,夔州太守觸犯刑律,程之邵以民憤難平為由,派人上奏彈劾。 C.大寧井鹽獲利豐厚,當地執政的人只將井鹽一半出售給百姓,百姓食鹽緊缺。程之邵急百姓之所急,把所儲存的鹽全部拿出給百姓,商貿流通了,關稅增加了數倍。D.程之邵很善于理財,他后來主管秦、蜀等地茶、馬事務,革除黎州販馬弊端,用余茶換得戰馬,獲得不少精良戰騎。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當各以一邑之力供一邑之役,豈宜以此邑助他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敵犯熙河,之邵攝帥事,屯兵行邊境,解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鷓鴣天蘇軾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注】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紅蕖,紅荷花的別名。 8.詞的上片寫景是動靜結合,形象逼真。就這一特點簡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最后兩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畫龍點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蘇軾《前赤壁賦》中,描寫江面風平浪靜,且可與《后赤壁賦》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曹操《短歌行》中以比喻和典故的手法表達對賢才的渴求之情,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選考題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追逐遠大夢想肩負時代使命——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清華大學2023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這些天,我總能看見你們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拍照留影,你們也一定在回憶這四年難忘的時光。每一屆學生都有特殊的校園經歷,在你們的回憶中一定有這樣的一幕——你們在新清華學堂觀看話劇《馬蘭花開》時,很多人都落淚了,你們都被“兩彈元勛”鄧稼先學長以身許國的精神所感動,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責任的含義和分量。
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與飛行有關的另一位校友——1928年考入清華土木系的沈崇誨學長。畢業后,他投筆從戎,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1937年8月
每一代清華人都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1915年,距今正好100年,42位清華畢業生懷揣夢想,赴美留學。他們中間走出了多位我國相關學科的一代宗師,包括地質學家袁復禮學長、教育學家廖世承學長。他們在艱難的時代,堅守科教救國使命,為中國的學術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我們正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時代,一個孕育無限希望的時代。作為清華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你們注定要承載起特殊的使命,這種使命與清華的發展有關,更與時代有關。
同學們,履行使命首先要擁有夢想,夢想將指引你們人生的方向。能打動人心的夢想必須是遠大的夢想,只有遠大的夢想才能激勵我們為之長期奮斗。清華人素有深厚的家國情懷,清華人的夢想要超越小我,追求大我。1960年入學的工物系學長朱鳳蓉將軍,長期在我國西北核試驗基地工作。她曾說:“我們是從清華畢業的極普通的學生,僅僅因為我們投身到了一個偉大的事業中,僅僅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才體現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做引領者是時代賦予你們的使命。引領是一種境界,境界越高,格局越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站在高處,才有不同于別人的視野,才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遠方。引領也是一種擔當,需要十足的勇氣,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敢于發出自己的聲音,敢于邁出第一步。做引領者,要承擔比常人更大的壓力,要冒更大的風險。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只有引領者才能領略到非同一般的人生風景。
時代同樣呼喚你們做執著的創新者。創新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特征,創新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大家永葆好奇心,對新生事物始終抱有熱情;學會用新的視角觀察事物,用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創新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執著的追求,在“行勝于言”校風熏陶中成長起來的你們,一定會成為執著的、有行動力的創新者。(《光明日報》)(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講話稿開頭先創造適宜的環境氣氛,引發聽眾相應的感情,把聽眾引進了一個對清華學長敬仰的氣氛之中。B.講話中作者回顧了那些懷有家國情懷和為國做出重要貢獻的清華學長的典型事跡,并對懷揣遠大夢想即將畢業的清華學子寄予了厚望。C.講話中作者列舉了清華學長的典型事例,使聽眾感到親切,同時撼動人心,增強了說服力。D.作者在講話中殷切希望清華學子,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才體現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E.講話中作者反復強調大學生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因為清華學子是有夢想,敢于做引領者和創新者的一代。(2)講話中作者寄予即將畢業的同學們怎樣的希望?請簡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為一篇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本文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簡要分析。(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什么說“作為清華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你們注定要承載起特殊的使命”?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凝聚:格物窮理
尋微探幽鄭晉鳴許琳
1946年,馮端畢業于中央大學物理系,因成績優異,系主任、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對他說:“你留下來吧。”
這一留,便是七十載。
從最初的助教到院士,再到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從教遍物理學各個分支,到開創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先河,再到成為我國金屬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位科學大師清晰的奮斗軌跡,讓人敬仰。
20世紀60年代末,馮端以金屬材料缺陷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國外涉足不多的鉬、鎢、鈮等難熔金屬為突破口,借鑒國際上剛問世的電子轟擊熔煉技術,設計并研制出我國第一臺電子束浮區區熔儀,制出鉬、鎢單晶體,為我國國防工業作出重要貢獻。
標新立異、獨辟蹊徑,是馮端科研的基調。
沒有電子顯微鏡等先進設備,馮端就因陋就簡,創造性地發展浸蝕法和位錯觀察技術,在1966年召開的北京國際物理學會討論會上獲得一致好評,而他也是南京大學首位參加國際會議的青年科學家。
“文革”后,馮端認為科學研究不能故步自封,應開拓新的領域。于是,他將視野轉向晶體缺陷研究領域,同時提出將南京大學金屬物理教研組改建為晶體物理教研組,開展晶體生長、晶體結構與缺陷、晶體物理性能三方面研究。
“理論脫離實踐”“沒有發展前景”……質疑、反對和不滿席卷而來。馮端的學生李齊說,從未見過先生落淚,而那段時間,先生頂著巨大壓力,偷偷掉了好幾次眼淚。
然而,進一步,天地寬。
帷幕拉開,作為領唱者的馮端最終在逆境中堅持下來,他帶領團隊開展深入研究,闡明晶體缺陷在結構相變中的作用,開創了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科新領域,躋身國際前沿。
“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在攀登科學頂峰的道路上,馮端的步履愈發堅實。
20世紀80年代,馮端將目光聚集到凝聚態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的匯合處,他通過實驗論證了諾貝爾獎得主布洛姆伯根有關非線性光學晶體準位相匹配的設想,實現倍頻增強效應,并進一步提出獨創性設想,從研究自然界的微結構過渡到人工微結構。
20世紀90年代,馮端和嚴東生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八五”國家攀登計劃項目“納米材料科學”,開創納米科學技術領域國家級科研項目之先河。
…………
獨創性的研究成果,使馮端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等重大獎項。
談到科研方向的選擇,馮端身體坐得更正了,他輕輕按了按助聽器:“只有站在高處,向下搜索,才能認準目標。”他說,科學工作者要在科研中培養鑒別能力,把握世界科技發展的脈搏,不斷地調整,努力使自己站在學科前沿地帶。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馮端始終相信“文以載道”,認為知識分子不僅要立德立功,還應立言,要將真知灼見形諸文字,傳之于世。
馮端撰寫的中國第一部《金屬物理》專著,被譽為國內金屬物理的“圣經”;他主持編撰的《材料科學導論》實現了從金屬物理到材料科學的跨越;他主編的《固體物理學大辭典》確立了中國固體物理學詞匯體系……
在馮端91歲之際,耗時20年,長達170萬字兩卷本《凝聚態物理學》問世了!
巨著實現了從固體物理學到凝聚態物理學的跨越。于淥院士評價道:“凝聚態物理是一座迷宮,年輕學者最需要的是指引方向的路標,這本書勾畫了一幅準確、詳盡的地圖。”
“你對不可言說的進行探究,使你迷惘的生命趨于成熟。”馮端最愛的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詩句,是對他科學研究的生動注解。先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不僅僅是有影響力的學術研究,更是為我國科學立言的不朽事業。
(2015年07月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馮端先生從1946年至今,一直在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書、讀書和寫書,進行科學研究,并且培養了大批科學人才,還曾多次獲得重大獎項。 B.馮端先生認為,科學工作者要在科研中培養鑒別能力,努力使自己站在學科前沿地帶。他就是這樣做的,選擇了適應自己的研究目標,并一一攻克。C.馮端先生在凝聚態物理領域特別是晶體缺陷研究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使自己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躋身國際前沿。 D.《凝聚態物理學》傾注了馮端先生太多的心血。這本內容更為詳盡完整的專著,將使他實現從固體物理學到凝聚態物理學的跨越。 E.馮端始終相信“文以載道”,認為知識分子不僅要立德立功,還應立言。先生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堪稱學人典范。(2)作為一位科學家,馮端有哪些突出貢獻?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全文分析馮端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說“馮端最愛的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詩句,是對他科學研究的生動注解”,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II卷表達題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1)劇中女主角與劉晨輝兩個人在參加“挑戰杯”一起奮斗的過程中產生了愛戀的情愫,卻因各種誤會,沒能牽手在一起,直到畢業三年后的同學會上聚會才_________。 (2)全球范圍持續而激進的貨幣政策終于將發達國家從危機泥潭中拉了出來,美國正在實現較為穩健、強勁的經濟增長,歐元區分裂的擔憂也________。 (3)正當生意處在巔峰的時刻,一天晚上,一場意外的大火將倉庫燒成一片灰燼。他十幾年來在莫斯科所賺的血汗錢一夜間_________。 A.煙消云散 化為烏有 渙然冰釋 B.渙然冰釋 煙消云散 化為烏有 C.化為烏有 渙然冰釋 煙消云散 D.渙然冰釋 化為烏有 煙消云散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本次書博會書籍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讀書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書籍的魅力、閱讀的快樂得以充分表現,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B.從5月末登上2023賽季中甲聯賽積分榜之后,延邊長白山隊就再未讓這一位置旁落。 C.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日前揭曉,來自智利、斯洛伐克、馬達加斯加的三個教育機構榮獲該獎。 D.近日,河南省豫劇二團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國家藝術中心劇場演出的傳統豫劇《程嬰救孤》大獲成功。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3分)服裝質量不合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化學染料的過度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草木染”又重新回到設計師的視線中。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紡織物進行染色,稱為“草木染”。周代就已經有了專門管理植物染料的官職“掌染草”。植物染料取材便易、成本較低、染色方法簡單,因而__________________,延續數千年。A.植物染料取代了礦物顏料和動物染料,成為中國最常用的織物染料B.取代了礦物顏料和動物染料成為中國最常用的織物染料C.成為中國最常用的織物染料而取代了礦物顏料和動物染料D.取代了礦物顏料和動物染料,植物染料成為中國最常用的織物染料16.在下而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此時此刻,你們已在大學完整地度過了一生中______①________、最難忘的似水流年,大學的校史中又因你們的_______②______。世界那么大,希望你們多去看看。但無論你們走多遠、飛多高,母校始終與你們心心相通、血脈相連;無論你們是取得了成功還是遇到了挫折,母校永遠是你們______③______。17.下面是2023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徽,名稱為“有鳳來儀”。請寫出構圖耍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00個字。(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寫作(60分)18.閱瀆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擁有78年歷史的德國大眾公司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車企,其多年經營出來的良好形象功不可沒。作為享譽全球的“德國制造”標志性企業,大眾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然而,日前,德國大眾公司被曝利用非法軟件操縱汽車排氣系統,欺騙美國監管機構,導致有毒排放量高達正常標準40倍。隨著調查的深入和必然到來的法律制裁,這起“排放門”使大眾公司深陷于創辦78年來最大的危機之中。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答案:(“它們所表示的意義雖然當時不甚明確,但必定有了各自的含義”錯。從文中得知,“中”和“國”這兩個象形文字所表示的意義已經很明確。。)(古代“中國”,“只是一個國家的代稱”錯,文中沒有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國家的代稱。再說根據我們以前掌握的知識得知,古代把“宗廟”、“社稷”常作為國家的代稱。)(“他們所說的中國,具體講就是指現在的中原地區”錯,
原文只是說“歷史上,中國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于中原”,因此不能說就是現在的指中原地區。)(加標點后: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周輔得罪,亦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說明權位更重”錯,其實龍圖閣直學士是一種虛銜,榮譽稱號。)(“程之邵以民憤難平為由,派人上奏彈劾”不準確,“劾正其罪”就是他上奏彈劾,并不是派人上奏彈劾。)7.(1)應當按一邑的民力來雇募這個邑的差役,哪能用一個邑來資助別的邑呢?(2)敵人侵犯熙河,程之邵代理元帥指揮軍事,在邊境上駐軍巡邏,敵軍退去。8.詞中寫“林”“竹”“山”是靜景,但用了動詞和形容詞“斷”“明”“隱”,使這些靜景頓時栩栩如生;寫動景“亂蟬”“翻空白鳥”,形象活潑。動靜結合,生動地描寫出一幅夏末秋初美麗的圖景。 9.從表面看,這兩句似乎是作者感謝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過了涼爽的一天。其實從“又”、“浮生”等詞語中隱隱可見作者被貶黃州后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日復一日消磨歲月的無可奈何的失意情緒。10.(1)清風徐來,水波不興(2)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3)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1.(1)AC(B.“并對懷揣遠大夢想即將畢業的清華學子寄予了厚望”不恰當,應該是對即將畢業的清華學子提出了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的幾點要求。D項中的話是作者引用清華學長朱鳳蓉將軍的話。E.“因為清華學子是有夢想,敢于做引領者和創新者的一代”不恰當,從文中“你們注定要承載起特殊的使命,這種使命與清華的發展有關,更與時代有關”得知,主要是與清華的發展有關,與時代有關。)(2)每一代清華人都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①履行使命要擁有夢想。②做時代的引領者。③做執著的創新者。(3)本文中心突出,結構明晰。以簡短的開場白引出清華校友的典型事例,由典型事例引出話題——每一代清華人都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正文圍繞這一中心話題展開,明確提出了三點要求。層次分明,脈絡清楚。(4)①這種使命與清華的發展有關,1915年,距今正好100年,清華出現了許多優秀學子:有以身許國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學長;有為抗日救亡而而壯烈捐軀的沈崇誨學長;有堅守科教救國使命的袁復禮學長、廖世承學長;有長期在我國西北核試驗基地工作的朱鳳蓉學長。②更與時代有關。
今天,我們正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做為清華學子,要承載起特殊的使命,要擁有遠大的夢想,要做時代引領者和執著的創新者。12.(1)DE(A.“培養了大批科學人才”不恰當,文中沒有這一說法。B.“選擇了適應自己的研究目標,并一一攻克”錯,從“努力使自己站在學科前沿地帶”一句可知,他選擇的是“學科前沿地帶”的研究目標。C.“使自己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躋身國際前沿”不恰當。“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范圍太廣。)(2)①組織設計并研制了我國第一臺電子束浮區區熔設備,成功制出鉬、鎢單晶體。②開創了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科新領域,躋身國際前沿。③開創納米科學技術領域國家級科研項目之先河。④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金屬物理》專著;還有《凝聚態物理學》等書問世。(3)①
標新立異、獨辟蹊徑,富有創新精神。②面對巨大的壓力和逆境勇于堅持。③站在高處,不斷調整自己,努力使自己站在學科前沿地帶。(4)馮端的一生都是在對物理世界不斷進行探究:①“你對不可言說的進行探究,使你迷惘的生命趨于成熟。”這一詩句恰好契合了馮端先生多年來在物理世界的畢生追求。②他對未知領域不斷探索,努力使自己站在學科前沿地帶,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并且獲得了獨創性的研究成果。③他認為知識分子不僅要立德立功,還應立言,
因此,他還撰寫了多部物理方面的專著。(渙然冰釋、煙消云散、化為烏有:三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5417-2025馬鈴薯種植機技術規范
- 2025年中國潤滑油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 《跨境電商實務》課件全套 李穎芬 項目1-8 認識跨境電商 - 掌握跨境客戶服務技巧
- 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庫單選七
- 2025屆北京昌平臨川育人學校高一下化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前地理模擬卷三(含答案)
- 2025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 思想政治(無答案)
- 市場整頓活動方案
- 少先隊隊歌活動方案
- 展廳布置活動方案
- 2025年高考軍隊院校征集和招錄人員政治考核表(原表)
- TCCEAS001-2022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計價規范
- 2024年河北省物理組招生計劃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3第三講 文明初現與中華民族起源(史前時期)
- 基于MATLAB牛頭刨床仿真分析畢業設計
- 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4 Unit1
- 振型中的節點,節線,節徑和節圓
- 虹鱒魚養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工業清洗劑PPT課件
- 質量管理七大手法(英文版)
- 吊籃維保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