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通用課件_第1頁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通用課件_第2頁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通用課件_第3頁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通用課件_第4頁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通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和鄧小平同志在科學判斷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認真總結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來的歷史發展,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沒有作出進一步判斷

未來社會大體要經歷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革命轉變時期、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二階段或高級階段。

列寧把馬克思講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稱做“社會主義”。列寧也是最早提到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經典作家,但沒有也來不及探索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的發展階段問題。2、蘇聯領導人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始終未對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作出科學判斷

斯大林在1936年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后,就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社會主義,并提出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任務;1946年9月又提出“一個國家內的共產主義”,特別是在蘇聯這樣的國家內,是完全可能的。

赫魯曉夫宣布蘇聯二十年建成共產主義勃列日涅夫提出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

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等則提出蘇聯處于“發達社會主義社會入口處”

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

3、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1956年,毛澤東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還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還不完全鞏固。”1958年,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認為共產主義在我國的實現“已經不是什么遙遠將來的事情了”。1959年底,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提出:社會主義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發達社會主義,第二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并認為后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60年代初,毛澤東又把社會主義理解為“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革命轉變時期”

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作出了我國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不久,鄧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產力落后,這是中國的現實國情。

葉劍英在慶祝建國三十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在幼年時期,還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國實現現代化,必然要有一個初級到高級的過程。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1982年黨的十二大報告再次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1986年中共中央在十二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重申“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87年8月,鄧小平指出:“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劃。”

黨在十三大報告中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時限);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發展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1997年黨的十五大進一步強調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對這一階段的特征和歷史進程做了全面的展開和說明,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2002年黨的十六大再次強調,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時期的艱苦奮斗。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依據、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的提出社會主義歷史發展階段問題上的實踐誤區--政治上以階級斗爭為綱(同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混淆)--經濟上左傾冒進(同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混淆)(二)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依據1.是由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決定的2.是由我國的現實狀況決定的3.48(1957)2.38(1964)1.72(1979)3.171.收入差距擴大背景下的貧富關系

(基尼系數不斷上升)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過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壟斷行業與制造業職工平均工資的差異

醫療、教育和住房已成為食品之外的三大生活負擔食品醫療教育人情交通通訊衣著電費房貸房租其他總體不包括無教育支出戶

不包括無房貸或房租支出戶

圖12城鄉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費結構%月工資農民工N=738城市工人N=1,126500元及以下27.1%17.1%501-1,000元

52.2%37.0%1,001-1,500元13.9%21.8%1,501-2,000元3.8%11.2%2,000元及以上3.0%12.8%總計100.00100.00月平均工資:921元1,346元X2=111.83,P<0.001

農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月平均收入比較農民工和城市工人的工資差異新民主主義充分發展的資本主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1、黨的十三大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

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兩層基本含義既相對區別,又緊密聯系構成了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新概念。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繼新民主主義社會后的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它同新民主主義社會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在社會性質上存在著明顯區別。49年56年2050年左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100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標準中國(1998年)772美元3000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黨的十三大初步概括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

黨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的基本特征:

▲一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二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例、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包含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階段;▲三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逐步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轉變為科技教育文化比較發達的歷史階段;▲五是由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逐步轉變為全體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六是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后的發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

▲七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歷史階段;▲八是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精神文明的歷史階段;▲九是逐步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的長期性(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