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描述法_第1頁
第一講 描述法_第2頁
第一講 描述法_第3頁
第一講 描述法_第4頁
第一講 描述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研究方法參考書目:Stanovich,K.E.著.范照等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王重鳴.心理學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黃希庭,張志杰.心理學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周謙.心理科學方法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94.Gravetter,F.J.,Forzano,L.B..鄧鑄等譯.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Shaughnessy,J.J.,Zechmeister,E.B.,Zechmeister,J.S.ResearchMethodsinPsychology.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關于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一般介紹心理學研究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心理學研究方法基本理論研究設計基本問題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與研究報告的撰寫心理學研究方法還可以不把它分成幾個部分,而從研究的過程的10個步驟來為心理學研究方法提供一種框架。這10個步驟是:尋找一個研究設想;將設想轉化為假設;明確變量的界定與測量方法;確定參加者或被試;選擇研究方法;選擇研究設計;實施研究;資料評估;報告研究成果;提煉或重構研究設想。我們的學習綜合以上兩種主要的思路,我們的學習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先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論、研究設計的基本問題作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二是在了解的基礎上以研究過程的10個步驟來系統學習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以此達到深入地理解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方法素養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兩方面可能有交叉,前面的講過了,后面可能還有涉及,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復習,不斷地反思。同時,我們的學習不做到面面俱到,對一些重點問題多學,學細,對一些非重點問題,我們一帶而過。研究方法(一)

描述法主要內容一、研究方法概說二、研究方法簡介三、心理學研究中的描述法一、研究方法概說研究方法是指調查研究的一般方式和目標,它通常取決于你想要解決的問題類型和你期望獲得的答案的類型——概括地說就是你想達到什么目的。比方說,研究者想要解決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即考察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系,或者想要解決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即這兩個變量之間為什么存在這種關系,這兩種情況下使用的方法就要有所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類型:描述法相關法實驗法準實驗法研究方法:是由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類型所決定的研究方式或過程。二、研究方法簡介1、描述法目的:說明事物在研究時的狀態。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事物自然存在時測量其一個變量或一系列變量。如:學前兒童每周在看電視上花費幾個小時?延大里一天有多少學生缺課?描述性研究方法:是目的在于對自然存在的變量進行說明的研究方法。2、相關法相關研究方法需對每一個體的兩個變量進行測量以評估這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目的是要說明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及其強度,一般在測量中要保持這些變量的自然存在狀態,不對其施加操縱或控制。只是證實變量間是否存在關聯性,然后對之進行描述,并不試圖提示其內在原因。如,想了解大學生的學年平均成績與其父母的收入有無關系?相關研究法:僅就每一個體的兩個變量進行測量以描述這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3、實驗法目的在于確定兩個變量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即如果實驗中確定一個變量的變化能直接引起另一個變量的變化,就說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實驗法: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并證明兩個變量之間存在某種關系,而實驗法旨在證明一個變量的改變會直接導致另一個變量的變化。為了確定變量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研究者要在實驗研究中施加比相關研究中更多的控制。首先操縱一個變量(稱為自變量),同時觀察并測量另一個變量(稱為因變量),以便查明對自變量的操縱能否引起因變量的變化。同時,必須控制所有其它的變量,以確保它們不會對被考察的兩個變量產生影響。處理A在處理A條件下得分處理B在處理B條件下得分測量另一個變量得到每種處理條件下的一組分數操縱一個變量以創設兩種不同的處理條件比較在處理A條件和B條件下的測量分數其它變量控制其它變量以避免其進入實驗圖實驗研究的基本構成成分根據剛才的圖,我們可以看到一項實驗研究可以用下列四種基本成分來描述:1、操縱:實驗者操縱一個變量,以創設兩種或更多不同的處理條件。2、測量:就每一組被試來測量另一個變量,得到每一種實驗處理條件下的一組分數。3、比較:將不同處理條件下的得分加以比較。4、控制:控制所有其它的變量以確保它們不會影響被考察的兩個變量間的關系。4、準實驗法準實驗研究與真實驗相似,但又不能滿足真實驗設計的嚴格要求。例1:8歲兒童和10兒童對自尊訓練的效果是否不同。例2:兒童接受自尊訓練前后是否不同。準實驗研究與實驗研究的基本區別在于:準實驗研究采用一個不加操縱或控制的變量代替真實驗中的操縱變量。準實驗研究法:像實驗法一樣,也是在不同組或不同處理條件下進行比較,但它缺少真實驗必須具備的一種關鍵性成分,即操縱或控制變量。準實驗研究一般會對現成的各組(比如年齡組)進行比較或用時間變量界定不同實驗條件(如處理前和處理后)。三、心理學研究中的描述法心理學或其它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實驗法、測量法、觀察法、調查法、個案法和相關法,其中觀察法、調查法和個案法都屬于非實驗方法,旨在對研究對象進行客觀描述,故稱為描述法;這些研究方法的操作不需要復雜深奧的專業知識背景,但是需要細致、耐心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一)、觀察法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學儀器,在一定時間內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和描述客觀對象(如人的各種心理活動、行為表現等)并收集研究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與日常觀察的區別:日常觀察通常是無意識的、不系統的,很少做正式的記錄。科學觀察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有一定的理論準備和較系統的觀察計劃、有較系統的觀察或測量記錄。Scientificobservationismadeunderpreciselydefinedconditions,inasystematicandobjectivemanner,andwithcarefulrecordkeeping.觀察法的設計:觀察法的設計一般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明確觀察的目的:要理解和把握研究問題的性質和內容,就閱讀文獻,請教有關專家或與同行交流等多種方式,比較全面和深入地認識和了解觀察問題的背景。2、確定觀察內容:能準確地反映、體現或說明觀察目的的,可以被觀察到的。3、選擇觀察策略:主要的觀察策略有4種,結合自己的觀察目的和觀察內容選擇適當的觀察策略。4、制定觀察記錄表:盡可能做到簡單易行,可靠有效。5、訓練觀察人員:主要觀察策略:參與觀察策略:參與觀察就是觀察者參與到被觀察者的實際環境之中,并通過與被觀察者的共同活動從內部進行觀察。采用參與觀察,通常是為了收集較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資料,旨在對研究現象的發生、發展的真實情況有全面而直接的了解和較深入的理解。在參與觀察中,要記錄的資料范圍會很廣,包括所觀察的全部行為模式、行為發生的時間、頻率及持續時間,有關行為發生的背景等,有時還需要記錄一些文字性的資料,如生平簡介等。在參與觀察中,對資料的分析應當及時,最好在觀察記錄的同時或當天給予初步分析,一星期左右給予總結。時間取樣觀察策略:時間取樣是以時間取樣行為,即在規定的一定時間段中進行觀察,對這一時間內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作較全面的記錄。Timesamplingreferstoresearcherschoosingtimeintervalsformakingobservationseithersystematicallyorrandomly.例如:想觀察學生的教室行為,每天觀察兩個小時,怎么進行時間取樣?時間取樣要求研究者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如對有關概念和術語下操作定義,確定觀察的次數和時間間隔等。一般時間取樣適用于經常發生或出現的行為。在觀察時注意:某一行為或事件是否出現或發生;該行為或事件出現或發生的頻率如何;該行為或事件出現或發生的持續時間有多長。事件取樣觀察策略:事件取樣是以事件為單位進行觀察,是研究特定類別的完整行為事件,它的測量單位是行為本身而不是人為的時間間隔。與時間取樣不同的是,不是測量限定時間單位中的行為表現,而是等待所要觀察的事件發生并記錄下來。

事件取樣觀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為的特征,而時間取樣觀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為是否存在。例如:觀察研究教師的言語表達,事件取樣觀察中,注意的是教師與誰進行交談,交談之前的行為是什么,交談的結果是什么;時間取樣觀察中,研究者注意的則是教師進行言語表達的次數和持續時間。在使用事件取樣觀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確定所要觀察的特定事件或行為,給其下操作定義,并盡可能對所研究事件或行為有所了解,這樣,研究的事件或行為一旦發生,就能及時、迅速地辨認并記錄下來。在記錄的時候,可以事先對所觀察的行為進行分類,然后在觀察中根據所研究的行為是否發生,有哪些特征等進行記錄;也可以采用敘事型描述記錄方法記錄所觀察到的信息。行為核查表策略:行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來核查某種行為是否發生或出現的一種簡表。行為核查表的編制:①根據研究目的確定所要觀察的內容;②在核查表中分別列出所要觀察的目標行為,即將觀察內容進一步具體化觀察的實際項目;③在核查表中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組織、排列目標行為。例:了解五歲兒童數學技能的發展水平。首先根據有關理論確定五歲兒童應具備哪些數學背景知識或預備技能,然后分別將它們具體編成所要觀察的目標行為,接著將這些目標行為按難度水平由低到高排列起來,最后再進行檢查核查表是否達到研究的要求。兒童姓名觀察日期任務能否第一次出現時間①能否給下列圖形命名圓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

②能否從1數到10③能否舉例說明下述關系概念大于小于長于短于表幼兒數學預備技能核查表根據是否參與觀察,可以分為三種形式:自然觀察、參與式觀察和結構性觀察。觀察法的分類:觀察法從是否參與觀察的維度進行分類。自然觀察法:研究者不加任何干預地觀察記錄自然背景下被研究對象的行為方式,就叫自然觀察法或非參與觀察。自然背景是指其中的行為不僅是正常出現的,而且沒有因為紀錄的目的而作任何形式的刻意安排。在觀察過程中,研究者被動地記錄出現的現象,盡量做到小心謹慎,不引起注意。自然觀察的優點:自然觀察法可用于描述任何行為;自然觀察法研究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自然觀察法的局限性:時間制約性:必須被動地等待要觀察的行為出現。Thegoalsofnaturalisticobservationaretodescribebehaviorasitnormallyoccursandtoexaminerelationshipsamongvariables.Naturalisticobservationhelpstoestablishtheexternalvalidityofresearchfindings.Whenethicalandmoralconsiderationspreventexperimentalcontrol,naturalisticobservationsisanimportantresearchstrategy.e.g.Researchersareinterestedintherelationshipbetweenearlychildhoodisolationandlateremotion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參與式觀察在參與式觀察中,研究者不像在自然觀察法中那樣作遠距離觀察,而是要作為一個成員加入到被試當中與其相互作用以便觀察和記錄其行為。尤其是在無法采用隱秘式觀察時,就要采用參與式觀察。參與式觀察的兩種主要類型:1、作為參與者的觀察者研究者的身份是被所研究和觀察的群體知道的,即人們都知道其是一個研究人員,研究者是以這種公開的身份參與被研究群體或社區中進行觀察的。例:懷特的《街角社會》2、完全參與者(間諜)在整個觀察的過程中,被觀察群體的成員都相信他是這一群體中的一個普通成員,一點也不知道他是一個觀察者。例:監獄管理與囚犯生活調查《在監獄內》《一個真實的、令人厭惡的故事》Rosenhan(1973)useddisguisedparticipantobservationtoinvestigatepsychiatricdiagnosisandhospitalization.Eightindividuals(includingpsychologists,ahousewife)misrepresentedtheirnames,occupations,andsymptomsandsoughtadmissiontotwelvedifferentmentalhospitals.Eachcomplainedofthesamegeneralsymptom:thatheorshewashearingvoices.Mostofthepseudopatientswerediagnosedwithschizophrenia.Thereare,however,reasonstochallengethisspecificconclusionandotheraspectsofRosenhan’s(1973)study.Rosenhan在精神病醫院進行的一項有關精神病人與醫護人員交往關系的研究是關于參與式觀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Rosenhan安排8位研究者,使用假名和假職業,并聲稱自己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以求精神病院會接受他們。結果這8人都被醫院接受了,他們冒充病人觀察醫院的環境、他們接收的治療以及醫護人員和病人的行為。這8個研究者先后住進了12家不同的醫院,沒有醫護人員識破他們。

完全參與的最嚴重問題是倫理道德問題:社會研究者有沒有為了研究的目的而操縱和欺騙人的權利?參與式觀察的不足:

一是非常耗費時間。例如,在Rosenhan的研究中,觀察者在醫院里呆了7到52天不等;

二是參與式觀察中的觀察者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觀察者會由于直接與被試相處而無意中影響其行為;

三是由于在研究中與被試的相處,以及對被試的逐步認同,觀察者可能會失去其客觀性。

參與式觀察的優點:

一是使研究者觀察到一些自然觀察不容易了解到的行為;

二是由于與研究中的被試有相同的經歷,研究者對行為有一種獨到的知覺和視角;

三是也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

結構性觀察第三種觀察法是結構性觀察。這種觀察不是在自然情境下進行觀察,而是由觀察者創設一定的情境,這樣就不必等待行為的自然出現也能對其進行觀察。結構性觀察的目的是促使那些存在的但不經常出現的行為發生——創設條件使那些自然的行為發生并對其進行更及時的觀察。

結構性觀察:為了觀察和記錄行為,在特意安排的情境下對行為進行觀察的方法。Structuredobservationsaresetuptorecordbehaviorsthatmaybedifficulttoobserveusingnaturalisticobservation.Structuredobservationsareoftenusedbyclinicalanddevelopmentalpsychologists.Developmentalpsychologistsfrequentlyusestructuredobservations.JeanPiaget(1896-1980)isperhapsmostnotableforhisuseofthesemethods.InmanyofPiaget’sstudies,achildisfirstgivenaproblemtosolveandthengivenseveralvariationsoftheproblemtotestthelimitsofthechild’sunderstanding.Theobserveracquaintsthechildwiththenatureoftheproblemandthenasksquestionstoprobethechild’sreasoningprocesses.Thesestructuredobservationshaveprovidedawealthofinformationregardingchildren’scognitionandarethebasisforPiaget’s“stagetheory”ofintellectualdevelopment.發展心理學家經常使用結構性觀察,最著名的如讓·皮亞杰。在皮亞杰的許多研究中,都是讓孩子去解決一個問題(例如,哪一種圓柱體裝的水更多),研究者觀察并記錄孩子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這些記錄提供了很多關于認知能力發展的珍貴資料,并成為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的基礎。

結構性觀察是純粹描述性的自然觀察法和有操縱的現場研究的折衷。生態學家經常用結構性觀察法研究動物的行為反應。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生態學家konardLorenz通過觀察灰色雁幼鵝的行為發現了刻板印象(thephenomenonofimprinting)。刻版印象是動物對它在生長關鍵期遇到的事物的一種深刻的、穩定的偏愛或依戀;通常幼鵝在孵出之后就會對其父母產生刻板印象。Lorenz通過自然觀察法發現了刻板印象,幼鵝追逐他,因為把他當作它們的父母。他又用結構性觀察法研究幼鵝是否也會對其他的物體產生刻板印象,結果表明會,它們幾乎會對環境中任何移動的物體產生刻板印象。觀察的操作技術觀察必然是對行為的觀察,因此也叫行為觀察。在行為觀察中要避免出現兩方面問題:第一,觀察的目的在于觀察自然行為,所以其關鍵要素是該行為不被觀察者的出現所中斷和影響。第二,對觀察到的行為作出錯誤的主觀解釋。前者可以通過隱蔽式觀察或參與適應后觀察(如habituation,desensitization)來解決,后者則需要采用一些觀察的技術性措施。

為了克服第二個方面的主觀性問題,研究者一般采用三種相互關聯的策略來確保其對行為觀察的客觀性。首先,提出一個規定清楚的行為分類表;其次,使用經過良好訓練的觀察者;最后,使用多個觀察者以便獲得交叉評估信度。

觀察型研究設計的優缺點小結

優點缺點自然觀察法在現實世界中觀察行為對不加控制的行為較為有用觀察和記錄真實的行為耗費時間可能存在觀察者影響可能存在主觀解釋參與式觀察自然觀察法不可行時使用獲得其他方法得不到的信息被試有獨特的視角耗費時間可能會降低客觀性增加了觀察者影響的可能性結構性觀察不用等待行為自己發生行為表現可能不太自然

觀察的信度:觀察的信度包括三種類型:①不同觀察者的相關度;②穩定系數,即同一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的符合度;③信度系數,即不同觀察者在不同時間內觀察的符合度。在實際研究中,經常報告前兩種類型,一般是兩個以上的研究者重復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觀察,這樣可以報告觀察的信度指標。Interobserverreliabilityisincreasedbyprovidingcleardefinitionsaboutbehaviorsandeventstoberecorded,bytrainingobservers,andbyprovidingfeedbackaboutdiscrepancies.Highinterobserverreliabilityincreasesresearcher'sconfidencethatobservationsaboutbehaviorareaccurate(valid).所有觀察法的目的都是觀察自然行為,因此這些行為必須不受觀察者的打擾和影響。如果人們知道有人在觀察他,他的反應會與自然狀態時的反應有所不同。減少反作用的方法有兩種,即讓被試習慣觀察者的存在,或隱瞞觀察者的身份。觀察型研究設計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是觀察者的客觀性。可以采取由不同的觀察者獨立評分的方法加以克服。第三點要考慮的是“監視”別人的道德因素。如果被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受觀察,那么研究者就侵犯了被試的隱私權以及選擇參加何種研究的權利。所有觀察型研究設計的一個共同缺點在于,他們僅僅描述行為而不探究其原因。但是,在一定觀察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進行因果關系的實驗研究。

觀察法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描述行為;二是提出研究假設。例如,哈洛的依戀研究。使用行為觀察研究實例:《中學教師教學勝任特征模型建構》首先基于文獻建構出中學教師教學勝任特征的理論維度,如業務知識、認知能力、教學監控能力、職業動機、學生觀、個性特征等9個維度。然后,通過開放式問卷調查,考察中學教師、學生、家長和師范生對優秀中學教師應具備特點的認識,分析整合被試意見,看是否體現了理論建構,同時根據調查結果,修改各維度測量指標。

在研究教師問題時,可以采用行為抽樣的方式進行觀察分析,而課堂是中學教師最重要的活動場所,所以可以抽取中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作為其職業行為事件樣本進行觀察。利用課堂教學行為觀察,對中學教師(包括專家教師、熟手教師、新手教師)進行多觀察員重復觀察。根據前面的理論建構,編制《中學教師課堂行為觀察表》,從9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觀察:①第一印象;②師生互動;③教學態度等共54個觀察項,由觀察員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評價。通過實地的課堂教學行為觀察,驗證理論構想是否正確。作業二(1):Studentsinadevelopmentalpsychologylabcourseconductedanobservationalstudyofparent-infantinteractionsinthehome.Whentheyfirstenteredthehomeoneachofthe4daystheyobservedagivenfamily,theygreetedboththeparentsandtheinfant(andanyotherchildrenathome).Theyinstructedthefamilytofollowitsdailyroutineandtheyaskedaseriesofquestionsabouttheactivitiesofthatdaytodeterminewhetheritwasa“normal”dayorwhetheranythingunusualhadhappened.Thestudentstriedtomakethefamilyfeelcomfortable,buttheyalsotriedtominimizetheirinteractionswiththefamilyandwitheachother.Foranygiven2-hourobservationperiodtherewerealwaystwostudentobserverspresentinthehome,andthetwoobserversrecordedtheirnotesindependentlyofeachother.Eachofsixpairsofstudentswasrandomlyassignedtoobservetwoofthe12familieswhovolunteeredtoserveinthestudy.Thesamepairofobserversalwaysobservedagivenfamilyfortheentire8hoursofobservationforthatfamily.Theobserversusedcheckliststorecordbehaviorsonanumberofdifferentdimensions,suchasmutualwarmthandaffectionoftheparent-infantinteraction.Questions:A:

Citetwospecificproceduresusedbythestudentstoensurethereliabilityoftheirfindings.B:

Citeonepossiblethreattotheexternalvalidityofthefindingsofthisstudy;onceagain,citeaspecificexamplefromthedescriptionprovided.C:

Citeonespecificaspectoftheirprocedurethatindicatedthatthestudentsweresensitivetothepossibilitythattheirmeasurementsmightbereactive.Whatothermethodsmighttheyhaveusedtodealwiththisproblemofreactivity?作業二(2):自選課題,運用觀察法,觀察一種心理現象或行為,撰寫一篇觀察報告。

你喜歡吃什么?你每晚睡眠幾小時?對你目前的生活滿意嗎?Ifyouwanttoknowwhatpeoplearedoing,observethem!Similarly,ifyouwanttoknowwhatpeoplearethinking,askthem!二、調查型研究設計調查法的理念是:對于人們在哪里購物、喜歡吃什么、每晚睡眠幾小時等類問題,不能直接進行觀察,但可以直接詢問。使用調查法,研究者無須等到行為或反應出現,比如我們不用等到選舉之后才能知道人們對候選人或結果的態度,而是可以事先詢問。僅為了描述的目的而使用調查法的研究被稱為調查型研究設計。

Surveyresearchisusedtoassesspeople’sthoughts,opinions,andfeelings.調查型研究設計:用調查法獲得對一組特定個體進行描述的研究設計。進行調查型研究時,為了使結果更精確、更有意義,研究者必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確定調查的結構,所提的問題必須經過收集和組織;二是嚴格篩選參加調查的被試,這些被試必須能代表所要研究的人群;三是調查的實施,被試是通過郵件接受調查,還是在電話中接受調查,還是當面接受調查?

完成一項調查,一般要經歷以下步驟:制訂一項調查;選擇有關且具代表性的被試;調查的實施。1.制訂一項調查確定了調查的問題后,下一步就是將問題組織成一項連貫的調查,便于被試理解和完成。這里給出設計一份結構完善的調查應有的總的指導原則:第一,人口統計學問題應放在調查最后。這些問題容易引起被調查者的不安,你應該不想讓被試因為前幾個問題的煩擾而退出調查。第二,會讓人尷尬或不舒服的問題,應該放在調查的中間。當被試遇到這些問題時,它們很可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并且對于完成調查有了責任感。第三,同一主題的問題必須分為一組,而且同一格式的問題也應該分為一組,如所有評價性的問題。將問題分組可以使調查簡單化,這樣被試就不用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或從一種類型的問題轉到另一種類型的問題。第四,如果被試要閱讀調查問卷,那么每一頁的格式必須比較簡單而有條理。如果問題都擠在一起,而且好像要填滿紙上的每一寸空間,就會讓被試產生一種難以承受的感覺。第五,詞語和句型必須簡單易懂。一份語言適合大學生的調查很可能并不適合小學生。

注意:調查問卷中問題的類型分析在調查中,問題的使用是至為關鍵的,不同的問題類型會促成不同的回答,被試回答時也會具有不同的自由度。例如,一個問題也許會嚴格地限制反應的選擇(“你更愿意要下列三種風味的冰淇淋中的哪一個?”),或者給被試提供一個問題,讓他有完全的選擇反應的自由(“你喜歡什么樣風味的冰淇淋?”)。問題的表達也會導致被試回答的偏差(“你是一個平淡的、毫無想象力的、喜歡香子蘭冰淇淋的人嗎?”)。最后還有,不同的問題類型也必須采用不同類型的統計分析方法和解釋方法,比如,如果回答被限制在稱名量表的取值方式上,你就不能計算一組反應的平均值。

開放式問題:只提出主題,讓被試按照自己的語句來回答

開放式問題給予被試以充分的回答自由,可以得到被試許多真實的想法,其中包括研究者可能根本想不到的方面,這是它的優點,但同時也是它的缺點。因為不同被試可能從不同角度回答問題,得到的答案很難進行比較。此外,開放式問題得到的答案難以概括、難以進行數量化的處理。還有,開放式問題得到的信息與被試的語言表達能力關系很大。所以,開放式問題一般是在研究的初期使用,此時研究者對被試的了解較少,可以采用小樣本的調查以了解其中的主要觀點。然后據此編制非開放式問卷進行大樣本調查。比如:您對吸毒成癮者怎么看?您可能會從哪一方面來談這一問題呢?限定性問題:向被試呈現有限的可選擇的反應,因此對反應的可能性加以限制。

等級量表問題:要求被試通過在預定的量表上選擇一個數字來作反應。電影評論家常常使用1到10的數字借助于這類量表來對電影進行評估。伴隨每個問題出現的數字量表一般代表了從非常積極到非常消極的可選擇反應的范圍。常見的例子是使用一種5點量表法,被試可以在這個量表上評估他們對一個簡單陳述贊成或不贊成的水平。

Carefulselectionofasurveysampleallowsresearcherstogeneralizefindingsfromthesampletothepopulation.2.選擇有關且具代表性的被試

Twoapproachestoselectingasurveysamplearenonprobabilitysamplingandprobabilitysampling.首先,有一些特定的研究課題只與少部分人有關,對于此類調查,必須認真選擇與調查問題有關的被試。例如,要進行一項有關幼兒養育的調查,被試應該是那些孩子尚小的父母,明智的做法是在托兒所里向來接小孩的家長分發調查,或者可以從不同的托兒所里獲得郵寄名單。其次,有的調查是為了研究一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人,這時,樣本不能太狹隘,如在心理班的學生中進行的調查,不能代表整個社區中人群的政治態度。研究者必須仔細確認所要研究的對象,然后盡力選擇能準確地代表研究對象的個體。這也就意味著參加調查的被試不一定是那些最容易或最順利能找到的被試。再次,研究者在準備調查和確定被試時可以尋求專業幫助。在大多數主要城市,都有一些設計、實施和分析調查的調查咨詢公司。這些公司通常能夠有機會獲得關于某一類具體的、界定明確的人群的專門的通訊名錄。3.調查的實施調查實施的有三種主要的方法:郵件調查、電話調查和當面調查(訪談)。網絡調查也逐漸增多。Threemethodsforobtainingsurveydataaremailsurveys,telephoneinterviews,andpersonalinterviews.郵件調查:將調查問卷寄給人數較多的樣本是一種常見的方法。一般來說,郵件調查的過程相對較簡便,但郵件調查的應答率較低:通常應答率會在10%到20%之間,就意味著,要分發調查問卷的數量至少應是要收回的調查數目的5倍。除了應答率較低以外,返還調查問卷和沒有返還的人之間也有一些不同。對調查主題比較感興趣(感受最深)的人最有可能完成并返還問卷,這就造成了樣本中的應答偏差(responsebias):返還調查的人通常并不能代表全體接受調查的人,應答偏差會降低結果的普遍性——這是對研究外部效度的一種影響。Althoughmailsurveysarequickandconvenient,theymayhavetheproblemofresponsebiaswhenindividualsfailtocompleteandreturnthesurvey.Lowresponserateisthemajorfactorleadingtoresponsebiasinmailsurveys.Duetoresponsebias,thefinalsampleforamailsurveymaynotrepresentthepopulation.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郵件調查的整體應答率,從而減少偏差。方法一:隨同調查問卷寄上一封精心設計的附信。方法二:在每一個調查之后附送一個“禮物”或加上一些表示感謝的標記。方法三:在將調查問卷寄給被試的一個星期之前,通過郵件或電話通知他們,大約在被試收到調查的一個星期之后,通過電話或明信片提醒每個人完成并返還調查,同時對每一位參加調查的人表示感謝。電話調查:通過電話進行調查,有一些優點:可以在家中和辦公室里進行,另外,相對比較安全,還可以對一些只有晚上有空的被試進行調查,調查進行得會比較快速。如果準備一項電話調查,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要簡短,答案的選項要少。2、練習大聲地朗讀調查。3、警惕訪問者偏差,主要在于聲音的音調或措辭的改變會產生影響,標準的解決方法是,練習用始終如一的、中性的音調朗讀問題。4、首先要表明你自己的身份,明確你是在做調查研究。Inspiteofsomedisadvantages,telephoneinterviewshavebecomethemethodofchoiceforcompletingbriefsurveys.當面調查:

將所有的被試組織起來,同時接受調查。可以讓被試在預訂時間參加調查,還可以利用現有的小組,像一個班級的學生,或企業里的員工等等。

對單個被試進行訪談也是一種可行的調查方法,這時調查就成為一對一的面談。其實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方式,那些被特別挑選出來進行訪談的被試通常稱為“關鍵信息員”(keyinformants)。這些人都有獨特的視角或信息來源。訪談法可以提一些后續的補充問題,可以充分地挖掘那些復雜的問題,還可以從那些無法閱讀或回答書面問題的個體那里獲得信息。Inapersonalinterviewtherespondentcanobtainclarificationwhenquestionsareunclearandthetrainedinterviewercanfollowupincompleteorambiguousanswerstoopen-endedquestions.

當面調查中,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偏差(interviewerbias)可能造成的錯誤結論。研究者可能有選擇性的記錄被試的部分回答,研究者在調查時一直微笑或點頭,在追問時有意的加以引導等等。

在訪談時,訪談者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一致的態度,對被試的任何觀點都采取平常的、中立的態度。需要對訪談者進行培訓。采用計算機技術。例如:在一次調查中,被試在回答有關電視的問題時說,“電視的最大問題是太多的暴力”。如果研究者是這樣記錄的,“電視的問題是暴力”,就會出現研究者偏差。在接下去的追問中,應以一種中性的語調繼續探究被試剛才話語中表達的意思。怎么樣進行追問呢?調查型研究設計的優缺點總結優點缺點郵件調查方便性和匿名性對被試不具威脅性便于實施代價大低應答率和反應偏差不能確定誰完成了調查電話調查可以在家中或辦公室里進行被試可以待在家中或辦公室里耗費時間可能會有研究者偏差面談調查成組進行調查,效率較高100%的應答率靈活性(可以進行成組或逐個的訪談)逐個面談比較耗費時間可能會有研究者偏差一般來說,調查法的主要優點在于它的靈活性,利用調查可以得到很多不同變量的信息,包括態度、愛好及行為;在收集大量信息時,調查法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調查法的缺點,主要是應答率低和應答偏差;對調查中問題答案的分析和總結難度也比較大,這在“開放式”問題中尤為突出。問卷研究(questionnairesurvey):問卷研究是通過書面的方式,根據嚴格設計的題目或問題向研究對象收集資料和數據的一種方法。questionnaire的原意是“一組問題”(asetofquestions)或“問題的集合”(acollectionofquestions)。因此問卷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問題表格,用來研究人們的心理特征、行為和態度等。問卷與測驗的比較:問卷與測驗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處,甚至有的學者把問卷與測驗等同使用,但是,從問卷與測驗的定義來看,兩者之間仍具有很大的差異。問卷和測驗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編制過程:問卷的編制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兩者在編制過程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標準化的程度上,問卷的編制通常沒有標準化的過程,而測驗的編制過程一定要遵循標準化的步驟和方法。因此,測驗的編制過程中必須進行項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檢驗等過程。而在問卷的編制過程中,則不一定進行這些檢驗過程。2、收集資料的性質:問卷可收集事實性的資料,也可收集如意見、興起和態度等心理特征的資料;而測驗則基本上是收集心理特征的資料,例如智力、人格、興起和態度等。問卷和測驗雖然都可以用來收集諸如興起和態度等心理特征的資料,但是問卷收集的資料都是針對特定的事件、問題或現象,如,你對將來最關心的事情是什么,你對領導的態度如何等等;測驗所收集的資料,則大都具有普遍性與一般性,并不收集具有特殊性的資料。因此,問卷所收集的資料,大都比較具體和客觀;測驗所收集的資料,則傾向于抽象與主觀。3、結果的分析:問卷主要收集比較有特殊性的材料,測驗則收集具有普遍性的資料,因此問卷比測驗的題目所涵蓋的范圍更廣,也更復雜。問卷通常是一個題目測量一個概念,測驗則常常是多個題目測量一個概念。所以,問卷的結果分析,常常是逐題分析,而且題目與題目的量化數據通常不具有可加性;測驗結果的分析,則常常是把多個題目的量化數據加在一起,再進行統計分析。此外,測驗還可以建立常模以供大規模的解釋使用,問卷則通常不建立或無法建立常模,所以問卷的結果就具有局限性。因此,測驗可以公開發表使用,而問卷則缺乏這方面的功能。問卷調查的類型:封閉式問卷調查與開放式問卷調查:封閉式問卷調查中,被試只需要從預先給定的答案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個或幾個合適的答案。例如:你閱讀心理學類書籍嗎?很喜歡()有點喜歡()不喜歡()優點:回答是標準化的,便于計分;被試不需要花過多的時間來完成問卷,不需要較高的寫作技能。缺點:被試有時不能真實、完整和深入地進行回答,難于表達獨特觀點、看法,回答者可能會對提供的答案不滿或不同意而拒答。開放式問卷調查,問題是統一的,但未事先列出任何選擇答案,被試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回答。例如:您學習的主要動力是什么?優點:不受所提供答案范圍的限制,被試可以獨立、自由地發表看法;適合于研究者對不了解的問題進行探索性的研究;便于贏得被試的合作,他們會把答卷看成是自己的自我表達和一種創造的機會;對于復雜的、深入的問題,開放式問卷更可取。缺點:被試的回答是非標準化的,難以進行對比和統計分析;對被試的要求較高,一般需要具有較高語文表達能力的被試;由于自由作答,可能導致無價值或不相干的資料。由于封閉式問卷與開放式問卷的上述特點,在心理學研究中,通常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類型,并且在很多場合將它們結合起來加以使用。一般來說,開放式問卷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比較適合于小樣本,適合于進行深入研究;正式問卷通常以封閉式問卷為主,可以進行大范圍的研究。在正式問卷中在重要問題上加上幾個開放式問題,其效果將更好,為了分析的方便面,不讓被試發揮太多,開放式問題后面的空白,不要預留得太多,以使被試在回答時能突出重點,把握核心。自填問卷和訪問問卷:根據使用方式或填答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問卷分為自填問卷和訪問問卷。自填問卷是由被試本人填寫的問卷,根據發送到被試手中的方式不同分為郵寄問卷和發送問卷。郵寄問卷是通過郵局寄發給被試,被試填寫完成后,再通過郵局寄回給研究者。發送問卷是由研究者或其他人將問卷送到被試手中,被試填寫完后再由研究者或其他人逐一收回。訪問問卷是研究者按照統一設計的問卷向研究對象當面提出問題,然后將研究對象的口頭回答填在問卷中。問卷的一般結構:問卷一般包括標題、指導語、問題和答案、結束語等。標題,也就是問卷的名稱或題目,通常置于問卷的起首位置,是對問卷的目的和內容的最簡潔的反映。例如:“延安巿居民生活質量調查表”、“中學生學習生活調查表”等等。有時,研究主題涉及一些比較敏感或個人隱私的內容,可將一些敏感的話題改為較中性的詞語來表示,如將“大學生的拖延行為調查問卷”改為“大學生生活經驗問卷”。指導語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在于向被試說明與解釋問卷的性質、目的以及作答方式。指導語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明問卷的性質與目的,通常置于問卷的標題的下方與問卷的內容之前,這一部分通常包括致謝語、為被試保密語以及問卷的編制者。您好:我們是延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這份問卷主要是了解您的日常生活情況,所得資料僅是用于學術研究,因此不需要您填寫姓名,請放心回答。問卷題目的答案無所謂對錯,只是個人經驗的反映。請您仔細閱讀各部分的答題要求,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不要有遺漏。您對每一題的回答都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衷心感謝您的協助與合作。祝學習進步延安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第二部分指導語說明作答的方式,通常置于每一類問卷內容之間。如果,只有一種類型的話,這一部分的指導語也可以置于第一部分指導語國。這一部分指導語的作用是對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項等做一個總的說明,有時還附一兩個例題,幫助研究對象更好地理解如何進行填寫。以下各種陳述是您對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態度。請根據您自己的體會,在每個題項后相應的□內打“√”。問題與答案:問題與答案是問卷的主要內容,也是問卷設計的主題。問卷中的問題在形式上可分為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兩類。在內容上可分為有關事實的、有關態度的和有關個人背景的三類。有關實際行為方面的問題,“你參加過心理學實驗嗎?”有關態度和看法的問題,主要是對某些事物或行為的評判,“你對你這次的考試成績滿意嗎?”“你對學校的課程安排感到滿意嗎?”“選擇對象時你認為門當戶對是很重要的嗎?”對這類總是進行單獨分析,就可以了解被試當前的意見、情感、動機等。有關個人背景的問題,要求被試填寫有關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人口統計學資料。結束語:除了上述內容,還可以包括結束語,可以提示被試是否全部完成問卷的填寫,可以以簡短的話語表示對研究對象合作的感謝。有時,結束語在問卷中也可以省略。問卷的設計:問卷設計的原則:1、目的性原則,明確問卷設計的目的。2、全面性原則,全面考慮,明確問卷設計的步驟和內容。3、計劃性原則,設計問卷時要明確問卷法實施的影響因素。問卷設計的步驟:1、準備,圍繞所要研究的問題收集有關資料,向研究對象征徇意見。2、初步設計,主要包括形式和內容,形式方面,確定問卷的結構,并設計出標題、指導語等;內容方面,將所提的問題和相應的答案確定下來。3、試用和修改,進行預試,弄清問卷初稿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改。問卷設計:1、問卷調查目的的確定:一般來講,問卷調查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者利用問卷來收集資料,從總體上了解和描述研究對象某些方面的現狀和特征,因此在問卷設計中要盡可能全面的收集有關研究對象這些方面的客觀事實。例如,編制居民生活質量調查問卷,為了了解某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包括了個人及家庭特征、居住概況、鄰里關系、交通狀況、家庭生活等5項內容,所涉及的內容應能基本涵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為了解某種心理或行為特征。2、問題與答案的設計:(1)無結構式(開放式)問卷設計:(2)結構式(封閉式)問卷設計:(a)選擇式(choicemethod):選擇最正確的一個;(b)查核式(checkingmethod):把符合自己想法的答案都選出來;(c)是或否式(yes-or-nomethod):(d)等級量表式或Likert量表式:(e)語義差別量表:用一系列描述所研究事物的互為反義的形容詞來測試被調查者的態度。你對比薩餅的看法如何,請在下面每條虛線上的適當位置做個記號。1234567熱的-------涼味淡的-------味重的貴的-------不貴的(3)問題順序的排列:敏感性或隱私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