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組合體_第1頁
第五章組合體_第2頁
第五章組合體_第3頁
第五章組合體_第4頁
第五章組合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章組合體的視圖與形體構型5.1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關系5.2畫組合體的視圖5.3讀組合體的視圖5.4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本章小結結束放映5.1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關系一、三視圖的形成將物體置于第一分角內,并使其處于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而得到多面投影圖的方法,稱為第一角畫法。

GB/T4458.1—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視圖》規定,機械圖樣應采用正投影法,并優先采用第一角畫法。VWH三視圖的形成過程用正投影法繪制的物體的投影圖稱為視圖。主視圖——體的正面投影俯視圖——體的水平投影左視圖——體的側面投影長高寬寬二.三視圖的投影關系三等關系主視俯視長相等且對正主視左視高相等且平齊俯視左視寬相等且對應長對正寬相等高平齊三視圖之間的方位對應關系主視圖反映:上、下、左、右俯視圖反映:前、后、左、右左視圖反映:上、下、前、后上下左右后前上下前后左右上下左右前后5.2

畫組合體的視圖一、組合體的組合方式組合體按其形成方式通常分為疊加型、切割型和綜合型。二、組合體上相鄰表面之間的連接關系無論哪種形式構成的組合體,在組合體中互相結合的兩個基本體表面之間的關系,有平齊、相交、相切三種連接關系。相切相交平齊1)平齊:兩個基本體表面平齊(即共面),它們之間不存在分界線。

2)相交:兩個基本體表面相交,必須畫出交線。

3)相切:兩個基本體表面相切,相切處不存在輪廓線,在視圖上一般不畫分界線。三、畫組合體視圖的方法與步驟

形體分析法是假想將一個復雜的組合體分解為若干基本體,并對它們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進行分析的一種思考方法。畫組合體視圖的基本方法是形體分析法。

1.形體分析軸承座由凸臺、軸承、支承板、肋板以及底板所組成。

1.視圖選擇

下面以軸承座為例,將其按自然位置安放,對由箭頭所示的A、B、C、D四個方向投射所得的視圖進行比較,確定主視圖。

在三個視圖中,主視圖應盡量反映機件的形狀特征。

C向與A向視圖雖然虛實線的情況相同,但如以C向作為主視圖,則左視圖上會出現較多虛線,沒有A向好。主視圖左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主視圖左視圖A向C向D向B向分析A、B、C、D四個投射方向,在其中確定一個投射方向作為主視圖的投射方向。若以D向作為主視圖,虛線較多。

B向與A向視圖比較,B向更能反映軸承座各部分的輪廓特征,所以確定以B向作為主視圖的投射方向。(三)畫三視圖⑴布置視圖:⑵逐個畫各形體的三視圖:畫對稱中心線、軸線及定位基準線●●●●⒌檢查、加深●●從反映形體特征的視圖開始畫,三個視圖對照畫。先整體,后局部。先定位置,后定形狀。①畫底板②畫套筒③畫支撐板④畫肋板●⒌檢查、加深①畫底板②畫套筒③畫支撐板④畫肋板從反映形體特征的視圖開始畫,三個視圖對照畫。先整體,后局部。先定位置,后定形狀。(三)畫三視圖⑴布置視圖:⑵逐個畫各形體的三視圖:畫對稱中心線、軸線及定位基準線例5-2:求作鑲塊的三視圖5.3讀組合體視圖

讀圖是畫圖的逆過程,因此讀圖時必須要以畫圖的投影理論為指導。

常見基本幾何體的投影特點。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律—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各種位置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投影理論:5.3讀組合體視圖一、讀圖的基本要領1.將各個視圖聯系起來識讀

上面五個立體的主視圖相同,如果與俯視圖聯系起來看,就可以看出它們是形狀不同的立體。

上圖中四個立體的主、俯視圖都相同,只有將左視圖聯系起來看,才可以看出它們是不同形狀的物體。

讀圖要領一:讀圖時必須將所給出的全部視圖聯系起來分析識讀,才能想像出組合體的完整形狀。2.理解視圖中線框和圖線的含義

讀圖要領二:不僅要幾個視圖聯系起來看,還要對視圖中的每個線框和每條圖線的含義進行分析,才能逐步想像出物體的完整形狀。一個封閉線框也可能表示平面和曲面相切表面的投影孔的投影3.從反映形體特征的視圖入手——最能反映物體形狀特征的那個視圖。形狀特征視圖形體特征視圖分為:形狀特征視圖位置特征視圖豎板的形狀特征視圖底板的形狀特征視圖肋板的形狀特征視圖讀圖要領三:逐個找出基本體的形狀特征視圖和位置特征視圖就能想出基本體在組合體中的形狀和位置,從而想出組合體的整體形狀。——最能反映物體位置特征的那個視圖。位置特征視圖位置特征視圖二、讀圖的基本方法讀圖的基本方法形體分析法線面分析法1.形體分析法

在反映形狀特征比較明顯的主視圖上先按線框將組合體劃分為幾個部分,即幾個基本體,然后通過投影關系找到各線框所表示的部分在其他視圖中的投影,從而分析各部分的形狀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最后綜合想象組合體整體形狀。運用形體分析法讀圖舉例:

已知支撐的主、左視圖,補畫俯視圖。運用形體分析法讀圖舉例:

已知支撐的主、左視圖,補畫俯視圖。形體分析法14234321形體分析法2.

線面分析法

讀形狀較復雜的組合體的視圖時,在運用形體分析法的同時,對于不易讀懂的部分,還常用線面分析法來幫助想像和讀懂這些局部形狀。

線面分析法指的是分析投影圖上線、面的投影特征和相對位置,進而確定立體形狀的方法。

形體分析法是從“體”的角度去分析并看懂投影圖,線面分析法則是從“線”和“面”的角度去分析和讀圖的。

因此,運用線面分析法必須熟練掌握各種線、面的投影特點,以及視圖中線框和圖線所代表的含義。

當兩線框有公共邊時,它們所表示的兩個面可能相交,也可能交錯。兩面相交兩面交錯視圖中相鄰兩線框所代表的含義

構成物體的各個表面,不論其形狀如何,它們的投影如果不具有積聚性,一般都是一個封閉線框。在讀圖過程中,常用線面分析法幫助分析物體各部分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從而想像出物體的整體形狀。

根據組合體的三視圖,想像出組合體的整體形狀。

線面分析法ABa’aa”bb’b”運用線面分析法讀圖舉例:

補畫組合體三視圖中的漏線。

讀組合體視圖舉例:

已知架體的主、俯視圖、補畫左視圖。

小結:⑴形體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兩者的讀圖步驟雖然相似,但形體分析法是從體的角度出發,劃分視圖所得的三個投影是一個形體的投影;而面形分析法是從面的角度出發,“分線框對投影”所得的三個投影是一個面的投影。⑵形體分析法較適合于以疊加方式形成的組合體,面形分析法較適合于以切割方式形成的組合體。由于組合體的組合方式往往既有疊加又有切割,所以看圖時一般不是獨立地采用某種方法,而是兩者綜合使用,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標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正確:完全:要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將確定組合體各部分形狀大小及相對位置的尺寸標注完全,不遺漏,不重復。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齊、清晰,便于閱讀。5.4組合體的尺寸標注將組合體分解為若干個基本體和簡單體,在形體分析的基礎上標注三類尺寸。⑴定形尺寸:確定各基本體形狀和大小的尺寸。⑵定位尺寸:確定各基本體之間相對位置的尺寸。★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方法基本方法:形體分析法⑶總體尺寸:物體長、寬、高三個方向的最大尺寸。要標注定位尺寸,必須先選定尺寸基準。物體有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每個方向至少要有一個基準。通常以物體的底面、端面、對稱面和軸線作為基準。一、常見形體的定形尺寸103020(28.5)25143025143025103020S25二、一些常見形體的定位尺寸⑴一組孔的定位尺寸⑶立方體的定位尺寸⑵圓柱體的定位尺寸基準基準基準⑶基準基準基準⑵基準基準⑴基準☆標注定形、定位尺寸時應注意的問題⒈基本體被平面截切時,要標注基本體的定形尺寸和截平面的定位尺寸。×注意:不能在截交線上直接注尺寸!R注意:不能在相貫線上直接注尺寸!⒉當體的表面具有相貫線時,應標注產生相貫線的兩基本體的定形、定位尺寸。×××⒊對稱結構的尺寸不能只注一半。錯誤!正確!三、組合體的總體尺寸總體尺寸有時可能就是某形體的定形或定位尺寸,這時不再注出。當標注總體尺寸后出現多余尺寸時,需作調整,避免出現封閉尺寸鏈。例:有多余尺寸調整當組合體的某一方向具有回轉結構時,由于注出了定形、定位尺寸,該方向的總體尺寸不再注出。2×②R×(30)××2×①RR2×基準基準基準例:標注軸承座的尺寸①形體分析②確定尺寸基準③標注各形體的定形、定位尺寸④標注總體尺寸步驟:四、尺寸的清晰標注⒈應盡量標注在視圖外面,以免尺寸線、尺寸數字與視圖的輪廓線相交。好!不好!4×RRR4×RRR⒉同心圓柱的直徑尺寸,最好注在非圓的視圖上。好!不好!4×4×⒊相互平行的尺寸,應按大小順序排列,小尺寸在內,大尺寸在外。好!不好!RR結束?繼續?小結一、形體分析法是組合體的畫圖、讀圖和尺寸標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要很好掌握。組成形式及表面過渡關系二、畫圖時,一定要在形體分析的基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