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_第1頁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_第2頁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_第3頁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_第4頁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農藥行業分析報告一.生物農藥是未來農藥的發展方向:(1)生物農藥的定義與分類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其中,對于生物活體農藥來說,進一步分為微生物農藥和生物工程植物農藥等等。(2)生物農藥與傳統化學農藥對比農業生產不能離開農藥的使用,而傳統的化學農藥具有諸多的弊病,比如對環境污染極大、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等。部分農藥為高毒農藥,甚至為劇毒農藥。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因使用化學農藥而中毒,其中大約有4萬人死亡。而且,長期使用某些化學農藥會使害蟲產生抗藥性,目前有抗藥性的害蟲已有417種。因此,生物農藥越來越受到關注。項口生物農菊化學農妁作用機理對生態的影響讓品生或后,使其病死匕產庠料和有效代方天袞,俁訐可持母發展;時人畜安全無毒、不污染環境、兀藩崔.柘靶性注、,N為害白血生物毒死寶主,以毒條又主危害土瑤、水體、大氣、衣國伊鯉以及其他有益生物,獻」不生態平衡,星中、害,倒退大量的施用童和頻度,弓發惡性循環見效時間二魅為近」1。云,不太曾用突發性才L強:滅性宿蟲善見或嗖,道立月十災友怛和毀滅性防生寶抗約性子科因素制成分發揮仆用.不易使由害牙口病醫+主抗藥性戈朋、大量使月房產生抗為性,使得施,用范度和節量"新拒高,適應衣裝殘留運高使用成木經濟效益西也欣本校高,尊音成本被低廣靠用于竦色工會害食品.有貨食品的生產,提高農作物的品質?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升商品價值單次成本較低,綜狀成本較高在國內小里視食品方全力超型不,扇漕受多里安全壁壘,泡k史戶衣同產品忙喧市場容量我匡生動衣如行業市場阻嗅藥丸化元,豆誄源牛物衣藥替那億元我國農藥原藥衣制劑銷售顫約1口口口億(包含■外出口原藥),國內脩銷售額。一口?1兀”,政策假向天;;把行、鼓吐發層白木牛玉生物農藥相較于傳統化學農藥而言,具有以下特點:①選擇性強,對人畜安全。目前市場開發并大范圍應用成功的生物農藥產品,它們只對病蟲害有作用,一般對人、畜及各種有益生物比較安全,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也比較小。②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生物農藥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來源于自然生態系統,它的最大特點是極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種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種來于自然,歸于自然正常的物質循環方式。因此,可以認為它們對自然生態環境安全、無污染。③可以誘發害蟲流行病。一些生物農藥品種(昆蟲病原真菌、昆蟲病毒、昆蟲微孢子蟲、昆蟲病原線蟲等),具有在害蟲群體中的水平或經卵垂直傳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條件之下,具有定殖、擴散和發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對當年當代的有害生物發揮控制作用,而且對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種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顯的后效作用。④可利用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目前國內生產加工生物農藥,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資源,原材料的來源十分廣泛、生產成本比較低廉。因此,生產生物農藥一般不會產生與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生產化工合成產品爭奪原材料.⑤有些生物農藥表象慢、實效快。如Bt制劑,蟲害攝食后,雖不立即死亡,但幾分鐘后失去了侵蝕危害能力,達到防治目的,數天內漸漸形成了死亡高潮,可謂“靜態型農藥”。二.生物農藥是農藥企業發展的現實選擇(1)傳統化學農藥生產經濟性下降:傳統化學農藥如果以大的化工行業角度來看,已經逐漸呈現出衰退的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7月份化學工業總產值5527.2億元,去年同期3967.7億元,同比增長39.3%,其中,化學農藥制造7月份產值是171.4億元,去年同期137.0億元,同比增長25.1%,處于化工行業增長率最低。化學農藥的發展已經遠低于化工行業的平均水平,將農藥歸屬為化工行業已經不再經濟。(2)生物農藥行業需求分析:生物農藥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病蟲害防治領域。林業病蟲害防治對環保和生態平衡的要求最為嚴格,因此國家強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生物農藥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占中據主導地位。國內農業市場按環保和食品安全等要素分為“普通農業”、“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四個等級不同的市場,其中,“無公害農業”、“綠

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產品需國家認監委指定專門機構認定,對農藥使用及殘留的標準非常嚴格。生物農藥市場情況具體如下圖:任金星高,只疝

國有川產海認止的

文沏*藥月郁進A

諛小看農業無公害農訃G物農蚪市均林業k)=I廣證中段禍一人都、5Ht學農藥被然止杷I:農業無公害農訃G物農蚪市均林業k)=I廣證中段禍一人都、5Ht學農藥被然止杷I:厘金中答.允許他、用部分含效攝由此學我西r牛右桃4S訴荷「、.療片郴TJ治率達到?哂.._ .J①、農業市場i農業病蟲害防治情況化學農藥過量使用直接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增加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造成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過高,進而引發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為有效維持農田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確保食品安全,我國已開始實施綠色農業發展戰略,逐步構建了“無公害、綠色、有機”三位一體的分層級的食品安全體系,該體系下,農業生產對農藥的使用和殘留檢測標準較高,高效環保的生物農藥以其環保、無殘留的特點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ii“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病蟲害防治市場需求2001年,國家開始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在無公害產品農藥使用方面,農業部頒布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殘留限制非常嚴格,明令禁止使用國家禁用、淘汰的高毒化學農藥。目前無公害農產品市場中,高效低毒化學農藥市場份額約為80%,生物農藥市場份額約為20%,生物農藥增長空間較大。我國綠色食品對農藥使用限制較高,AA級綠色食品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及各種制劑,A級綠色食品限量使用低毒化學農藥,嚴禁使用高毒化學農藥,鼓勵使用生物農藥。化學農藥在綠色農業病蟲害防治市場份額約為30%,生物農藥市場份額約為70%。根據IFOAM的統計,近年全球有機食品市場一直保持年均20%—30%增速。我國開展有機食品認證以來,有機食品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有機食品對農藥要求十分嚴格,只有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生物農藥才能用于有機農藥生產,化學農藥無法進入該市場。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普通產品高出50%-100%左右,具有較高經濟附加值,農民生產積極性較高。隨著我國綠色無公害農業及有機農業的迅速發展,我國生物農藥市場需求規模將相應快速增長。iii普通農業需求我國普通農業作物經濟附加值較低,單次經濟成本及速效性是農民用藥考慮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普通農業作物主要以化學農藥防治為主,生物農藥防治使用率處于較低水平,市場份額為5%左右。iv我國農業的結構性調整因素對生物農藥需求的影響國內農藥需求面臨結構性調整,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結構變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環境保護的加強,農藥需求面臨結構性調整,主要表現為:(1)適用于經濟作物的農藥需求增長加快,高產值經濟作物(指油料、蔬菜、水果、茶葉、糖料等)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990年到2004年間,我國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減少了10.45%,而蔬菜種植面積增加了177.06%,果園面積增加88.61%,由于經濟作物防治病蟲草害比一般大田糧食作物用藥水平更高。所以經濟作物對高價值農藥制劑的需求將呈現連續增長趨勢。經濟作物的種植往往要求較高,更加強調“綠色“、”有機”等,因此可以預見,隨著經濟作物占我國農業作物的比重越來越高,對高品質的生物農藥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②、林業市場i森林的生態地位及我國林業病蟲害發生狀況目前,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共有8000多種,經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種,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2億畝,每年因蟲害致死數目4億多株,減少林木生長量1700億立方米,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千億元。我國林業病蟲害主要有松毛蟲、天牛、松材線蟲、美國白蛾及楊扇蛾等。ii國內林業病蟲害防治情況1989年,國務院頒發《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提出“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生物防治為主要防治手段。國家林業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無公害防治,食葉類害蟲生物防治率要達到80%以上,無公害防治率達到100%。國內林業病蟲害防治所需的防治藥劑主要由全國各級森防系統統一采購,采取公開招標和定點采購相結合的采購模式;防治投入主要由各級政府承擔,專項防治資金由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基本建設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三級資金安排。iii生物農藥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森林病蟲害,生物農藥具有環保效果顯著、防治效果良好及綜合防治成本較低等特點,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真菌源生物農藥無污染、無殘留,具有良好的環境安全性,標靶性強,對脊椎動物無害,有利于保護天敵,保持森林物種的多樣性,維護森林生態平衡。生物農藥具有定殖、擴散和發展流行的能力,有利于對病蟲害的持續控制,具有明顯的后效作用,其施用次數和數量遠小于化學農藥,大大減少了購藥成本和人工成本,具有綜合成本競爭優勢。2003-2012年森林病蟲害面積圖如下:53-2012年嬴秋嵬宙面身圖《單位」開會53-2012年嬴秋嵬宙面身圖《單位」開會崎,1S.5O%1E.9ZT電14.50%12.SK)0.50%:6.30%4.50%2.31%D.SRfc資料來源二中國林姐艮告反雙利咨詛?iv林業病蟲害對生物農藥的需求規模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達19545.2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36%。2008年末,我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約為1200萬公頃,按照每公頃生物農藥防治成本200元計算,2008年我國林業領域生物農藥市場規模約為24億元。2009年11月,國家林業局通過《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2020年森林面積將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生物農藥憑借其顯著的比較優勢,在林業領域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預計未來5年,國家對林業生物防治投入的持續加大,林業用生物農藥的需求規模將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長速度。(3)生物農藥行業的競爭格局:我國生物農藥行業中的很多企業,是由傳統化學農藥生產企業轉產或增產而來。目前,我國生物農藥行業的競爭格局如下:1、國內生物農藥行業內部競爭目前,國內共有農藥廠家2200多家,其中生物農藥企業200多家,大多數生物農藥企業生產工藝較為落后,銷售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目前我國生物農藥行業的整合和集中趨勢加快,大量不規范的小企業面臨淘汰,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研發水平領先、技術工藝先進、生產規模化的生物農藥企業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市場份額逐步提高。

2、生物農藥行業與化學農藥行業競爭生物農藥具有高效、無殘留、無抗藥性等優點,在林業、綠色無公害農業及有機農業病蟲害防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為互補性的差異化競爭關系,在不同的防治領域各有優勢,生物農藥在林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病蟲害防治領域具有絕對優勢,在無公害農業方面,生物農藥與低毒化學農藥存在較強的競爭關系,在普通農業方面,化學農藥具有明顯優勢。具體競爭情況如下表:應用領域競爭格同相關政策林業 聿吟贅睨國家杯叱局強海無公寶防治列.人森杯認證體系,要求食葉性言蟲生物/汨率要這到&睥。有機農業型步[就兀化有磯食品認證百機翟業市場壁壘墳局,需經過“有機產品認證”的生物農藥產品才能進入該斐幣場綠色農業 :二物農藥7晚匕上我方30%^^綠色食品空1卜使用北學衣舞,量用綠色食品處許當分高效化學農藥使用上公害農業起著歌7?殘柘在要求較高.高殯代毒也學農妁具后一尼?仃利J-普通農業f三物農藥5%匕學喪藥95%前化學農藥限制較小?市場充分競爭3.生物農藥行業的技術壁壘與潛在進入風險(3)市場容量和規模:農業部藥檢所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注冊的主要生物源農藥有效成分品種為97個,占農藥總有效成分品種的13.8%,商品3071個,占注冊登記農藥產品的10.2%。2008年,我國生物農藥市場規模約60億元,占到農藥總銷售額的10%,遠低于國際上的20%水平,預計未來五年保持約20%左右的速度增長,真菌源生物農藥市場規模約25億元,預計未來五年保持約25%左右的速度增長。(4)生物農藥的產業鏈分析:生物農藥監管體系原料生產

企業牛物農藥

生產企業原料生產

企業牛物農藥

生產企業經銷體系?工農資金■司?2■農技推廣部門?3■個體/營者農戶,1.農業.林業生物農藥研發體系①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目前國內主要的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如下: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海國發海洋生物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京蓬生物藥業股份公司山東省勝幫綠野化學有限公司

江陰市農藥二廠有限公司目前國內生物農藥生產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廠房簡陋、沒備落后、資金短缺,由此導致生產成本偏高,價格上無優勢。我國現有農藥生產企業2000V多家,其中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約400家,但是規模較大的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只有4~5家,這樣的產業布局,造成了產品質量不穩定,商品劑型化程度低,在與國外產品競爭中缺乏競爭力。而國際上生物農藥業主要由7家大公司控制,其銷售量占全球生物農藥銷量的90%。目前,國內已經成功研究開發了很多生物農藥新品種,但是其生產技術水平、性能仍與投產初期相差不多,對于作用機理、高效生產工藝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在微生物農藥發酵品種方面尚達不到多參數、優化精確控制生產,在活性成分提取方面收率不高,導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這些企業大都依靠國家財政補貼維持運轉,一旦取消財政補貼,企業無法維持正常運轉。②生物農藥管理體系:i國家農業部:負責農藥登記,使用和監督管理ii國家發改委:負責農藥的生產管理,資質核準,生產企業須經其審查核準iii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農藥標準的制定和管理。iv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協助國家發改委參與農藥行業管理及制訂行業產業政策、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工作。行業監管機制、開辦農藥生產企業須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經省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國家發改委審查批準。農業部對符合條件的產品頒發“農藥登記證書”。對于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農藥產品,由國家質檢總局對產品頒發“生產許可證書”;執行企業標準的產品,由國家發改委頒發“生產批準證書”。農藥產品生產和銷售須同時取得“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批準證書”),并符合相關質量標準。上述主管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在其業務范圍內對農藥流通市場進行監督管理。③生物農藥的流通體系:目前,我國的農藥營銷渠道主要有三條:即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個體經營者,其中農資系統是主渠道。在這三條營銷渠道中,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具有網絡分布廣、資金力量雄厚等優勢。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雖然有技術推廣上的優勢,但資金不足,在農藥銷售工作中,我們發現個體經營者在農藥推廣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具有覆蓋面廣、直接面對農民和信譽好等優點。我國農藥供應體系最早主要由供銷社系統承擔。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基層農技部門如植保站、土肥站、農技站、園藝站等普遍參與農藥制劑的銷售經營。形成了基層農藥銷售的多元化格局。目前農藥制劑產品的流通,一般是從生產廠家經過省、市、縣多級經銷商,分散至全國各地農村零售店,縣級農藥經銷商及基層鄉村零售店主要由個體經營者承包經營,缺乏足夠的技術和推廣能力。多數農藥制劑企業受資金、人力、技術、產品等限制,難以在基層為農戶直接提供有效服務,少數具備實力的農藥制劑企業,將產品直接供應到縣級基層經銷商,通過降低渠道成本,貼近農戶服務,提升農藥商品流通的有效性。三.生物農藥行業發展對于國家政策引導敏感性較大自認識到化學農藥的諸多缺點之后,我國逐步開始重視對生物農藥的推廣。1992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中國承諾2000年國內使用的生物農藥將達到國內農藥市場的60%以上。然而到2011年為止,這個承諾仍未達到,這一方面能表明中國政府具有推動生物農藥發展的意愿,另一方面同時表明生物農藥的推廣面臨較大的困難。(1)生物農藥推廣面臨困難一直以來,我國生物農藥推廣面臨以下一些困難:(1)在經濟上,使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成本高,據調查,目前市場上用于防治水稻縱卷葉螟的生物農藥阿維菌素,成本需5元/畝?次,而防治同樣的害蟲選用的中等毒性農藥如乙酰甲胺磷成本只需2元/畝?次;再如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蟲的蘇云金桿菌,成本需12元/畝?次;而菊酯類農藥防治只需3元/畝?次。生物農藥的成本是普通化學農藥的2—4倍。(2)在效果上,防治較慢,速效性差生物農藥在施用后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對害蟲有所作用,對害蟲的防治效果反應較慢,產品的質量保證期短,速效性較差,施用生物農藥后多數要在3—4天后才能見到效果。防治對象專一,生物農藥由于是專門從昆蟲病毒、真菌以及昆蟲信息素提煉或加工而成的,不具備化學農藥防治害蟲廣譜性的特點。(3)在技術上,生物農藥的貯存條件苛刻,一般要求儲藏溫度低于常溫,按照國家農藥標準的規定,農藥貯存兩年,其有效成份降解率不應超過5%,而生物農藥很難做到兩年之內藥效損失低于5%的要求。用藥條件要求高,生物農藥一般為水劑,受陽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分解,殘留降解快,穩定性較差,特別是活體微生物為有效成份的產品,生物活性下降很快,用藥技術條件要求高。因為生物殺蟲劑的專一性很強,殺蟲譜不廣。(2)我國生物農藥研發能力較差,產業化程度不高:美國是世界上登記生物農藥品種較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09年4月1日,美國環保總署公布已注冊的生物農藥有效成分達319種。而我國登記的有效成分數量至2010年3月僅有寥寥可數的50種,目前在我國大規模生產的生物農藥阿維菌素、井岡霉素、Bt殺蟲劑等,都是由發達國家最先開發,國內跟蹤發現后才開始生產的。有關生物農藥效果的好壞不僅與有效成分有關還與劑型密切相關。據業內人士介紹,發達國家針對一種有效成分往往能開發出多種高效劑型,而我國一般只能開發出1—2種有效劑型。如Bt制劑,國外有可濕性粉劑、水懸浮劑、微膠囊劑、油懸浮劑、純毒蛋白油劑等,而我國主要是水懸浮劑和可濕性粉劑。在國際上,生物農藥市場主要由先正大、孟山都、杜邦、陶氏等7家大公司控制,其銷售量占全球生物農藥銷量的90%。這些企業集成度高、研發能力強,一旦研究機構發現的有潛力的品種進入這些公司,能夠有效實現產業化,進而迅速搶占市場。“我國生物農藥企業相當一部分還是鄉鎮企業,既無力進行技術更新與技術改造,也不具備解決產業化過程中的工程技術難題的能力,市場競爭力較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邱德文表示,產業化能力不強是我國生物農藥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最大的“絆腳石”。生物農藥的產業化過程需要資金支持。但目前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