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節_第1頁
第一章 第三節_第2頁
第一章 第三節_第3頁
第一章 第三節_第4頁
第一章 第三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模式主要內容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現狀當代幾種最新的幼兒園課程模式幼兒園課程模式的內涵一、幼兒園課程模式的內涵

課程模式

幼兒園課程模式什么是幼兒園課程模式?“模式”一詞是英文model的漢譯名詞。model還譯為“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對象在理論上的邏輯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系統,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結構。最先將模式一詞引入到教育領域,并加以系統研究的人,當推美國的喬伊斯(B.Joyce)和韋爾(M.Weil)。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將“模式”一詞引入教學理論中,是想以此來說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表現教學過程的程序性的策略體系。課程模式即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與教育活動的基本結構和框架,一般情況下,既能稱之為模式,即是指那些能夠為其他教育活動提供高度概括性和指導性具有一定的推廣性的課程方案。二、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現狀

背景

縱觀我國幼兒園課程模式,經歷了一個由單一到豐富的發展過程:20世紀30年代,陳鶴琴先生針對當時幼兒園課程洋化、奴化的現狀,提出舉辦中國化幼兒園的十五條主張,并在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以整體教學法為指導思想的單元教學;20世紀50年代,我們學習前蘇聯的分科課程;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幼兒園課程研究、教育創新形成多元化發展局面。

這種多元化發展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幼兒園課程模式單一、教育活動形式缺乏創新性和生命力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師要根據《綱要》,從本地、本園、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富有彈性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執行,因地制宜地開展教育活動。此后,幼兒教育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了除前蘇聯以外的多種教育理論與實踐,這對我國幼兒教育的整體改革、幼兒園課程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現狀

現狀一:務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一些幼兒園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是腳踏實地,而是沽名釣譽、盲目趕潮流。其主要表現是朝三暮四、囫圇吞棗,什么新潮學什么,什么流行跟什么,從分科課程到綜合主題教育活動、區角活動、蒙氏教學、瑞吉歐,沒有落下的;看到別人進行英語教學,自己就敢掛雙語幼兒園的牌子;沒有新潮可趕就自己移花接木地自造,組合幾個活動設計就成園本課程開發了。整個過程就像小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結果一事無成。

這類幼兒園信息渠道暢通、靈活,具有強烈的學習主動性,并知道學習及其重要性,但弄不清什么是學習、什么是跟風,缺乏的是科學的兒童發展觀、明確的課程學習目的、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現狀二: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一些幼兒園不切合實際,不假思索地照搬套用、機械模仿他人。其主要表現是一慢二看三行動,隨大流且被動效仿,見別人做得好自己就想學著做,既不知道為什么學也不知道怎樣做,只是照貓畫虎、隨波逐流。例如:(1)只是在教育活動安排或計劃表的“學科”(領域)二字后面加上“游戲”兩個字,使之變成音樂游戲、美術游戲、科學游戲,就說自己是在實施游戲課程;(2)在一個活動設計中涉及兩個學科(領域),就稱之為綜合教育活動了;把幼兒的繪畫工具,圖書等集中在一起,再在相關位置貼上一張小紙條就變成了美術區、閱讀區,成區角活動了;(3)甚至還沒有搞清楚瑞吉歐是怎么回事,就根據“瑞吉歐教授”的理念開始搞教育活動了;(4)在參觀、學習、觀摩活動中不是認真學習和領會其課程理念、內容選擇和活動形式的編制,并結合本園本班實際情況進行反思,而是端著攝像機、照相機對著幼兒園墻飾、環境設施、活動室布置、教學活動等“一絲不茍”地照單全收。

其結果就像學步邯鄲,別人的好東西沒有學到家,自己已有的好東西卻丟了。這種現象在一些小城鎮和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園表現尤為突出。這類幼兒園具有一定的學習要求和秉承態度.也有杷事情做好的愿望,但沒有處理好形式與內容、學習與深入研究之間的關系,它缺乏的是立足本園本班實際和因地制宜的客觀性、實事求是的科學發展觀,以及積極的內化、溯本求源的學習精神。現狀三:課題研究與課程實踐兩張皮

具體表現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匆匆上馬、草草收工。近年來,伴隨幼兒園教育整體改革的逐步深入,教科研受到普遍重視,大家都在積極爭取各級各類立項課題。課題立項前熱火朝天、信心十足,勢在必得,似乎爭取到的不是研究課題而是某種榮譽,但課題一旦到手,實踐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幼兒園、教師都在“忙”,領導忙事務,教師忙備課搞活動,課題研究與當前幼兒園的教育實踐設關系;有的課題研究就像黔之驢,踢完頭三腳即無計可施;有的則是虎頭蛇尾,又是開題會、論證會,又是請專家忙得不亦樂乎,之后卻不了了之,悄無聲息;還有的則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這類幼兒園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知道教科研對幼兒園發展及課程建設的重要性,也具備一定的研究力量和條件,只是不能把課題研究與幼兒園教育實踐、教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不知道為什么要進行科研活動,沒有弄清科研與教育實踐、科研與創新的關系,缺乏明確的研究目的、理論聯系實際和量力而行的工作態度,以及磨杵成針、楔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通過分析我國當前的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現狀,可以看出,關于課程模式,我國幼兒教育界并沒有統一的一致的標準和規定,但是這個問題不清晰,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是不會有所推進的。三、當代幼兒園課程模式簡介(一)當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

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1.蒙臺梭利課程模式以培養兒童成為身心均衡發展的人格為目標,通過作業的方式,讓兒童吧內在的生命力表現出來,在作業過程中培養而他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動的活動中讓兒童自我糾正,使兒童在為期設置的環境中成為具有特質的人。在蒙臺梭利課程模式中,教育內容由四個方面組成,它們是:日常生活練習、感官訓練、肌肉訓練和初步知識的學習,教師通過創設環境、提供蒙臺梭利教具、對兒童進行觀察和引導等方法,對兒童實施教育。2.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1)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的理論基礎(2)斑克街早期兒童教育方案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3)教師的作用(4)與家庭的共同工作3.直接教學模式直接教學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兒童獲得進入小學所需要的讀、寫、算的基本技能,并通過學業上的成就,發展兒童的自信心,增強自尊心。4.方案教學(1)方案教學的歷史淵源和教育理念(2)方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過程(3)方案教學中教師的作用(4)對方案教學的評價5.瑞吉歐教育體系(1)瑞吉歐教育體系的理論基礎和文化背景(2)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課程(3)瑞吉歐教育體系中教師的作用(4)對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評價(二)當代我國著名的幼兒園課程和教育方案介紹三種課程模式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課程陶行知(1891-1946),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毛澤東同志稱贊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是鄉村幼兒園教育的開拓者、實驗者,推廣了鄉村幼稚園,發起了幼稚園教育平民化的運動。他先后創辦了我國第一個鄉村幼兒園—燕子磯幼稚園,以及和平門幼稚園、邁皋橋幼稚園、新安幼稚園、上海勞工幼兒團;撰寫了《創造鄉村幼稚園宣言書》、《幼稚園之新大陸》、《如何使幼稚園教育普及》等有關幼稚園教育的著作。課程目標陶行知指出,要為生活向上或向前的需要接受教育,這是說教育的目標。可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課程課程目標首先生活培養兒童的生活力,其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課程課程目標還注重培養兒童受腦相結合的創造能力,培養兒童的多方面素質。當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

課程模式

當某種理論,或者幾種理論綜合成為一種指導思想,被作為制定某一具體的教育計劃或者教育方案的基礎,并被用于處理該計劃或者方案中的各種成分之間的各種關系,使之成為一個協調的總體而發揮整體的教育功能時,這個具體的教育計劃或者教育方案就不同于一般的計劃或方案,而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課程模式了。課程模式即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與教育活動的基本結構和框架,一般情況下,既能稱之為模式,即是指那些能夠為其他教育活動提供高度概括性和指導性具有一定的推廣性的課程方案。當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一)蒙臺梭利課程模式(二)直接教學模式(三)方案教學模式(四)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

(一)蒙臺梭利課程模式

1、理論基礎“自發沖動、活動和個體自由”,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基本因素。

2、教育目標培養兒童成為身心均衡發展的人格。

3、課程內容日常生活練習感官訓練肌肉訓練初步知識的學習

4、教學方法:感官訓練

5、教師的作用:教師扮演的角色是……6、對蒙臺梭利課程模式的評價強調了個別化的學習,特別是蒙臺梭利設計的教具使個別化教學的實施成為行之有效的手段;強調兒童主動學習和自我糾正,能使兒童身心的內在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但蒙臺梭利教學法帶有相當程度的機械的和形式化的色彩,教師的作用是比較被動的和消極的,這不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二)直接教學模式

理論基礎:

斯金納操作條件反射

貝瑞特和恩格爾曼BE直接教學模式:4-6歲DI直接教學模式:5-8歲直接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教師生活兒童行為的訓練者和強化者對直接教學模式的評價(三)方案教學(ProjectApproach)1、歷史淵源2、教育理念3、方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過程

即指一個或一群兒童針對某個主題所做的探索活動。

一般而言,方案教學可以包括以下3個步驟:

(1)方案的起始階段:①方案教學主題的選擇;②方案教學主題網絡的編制

(2)方案活動的展開階段

(3)方案活動的總結階段

4、教師的作用

創設環境和條件,激發兒童的興趣,提升兒童行為的動機,使兒童能積極投入活動中去;關注兒童已有的經驗,尊重兒童自己的選擇,以此作為組織和實施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在與兒童互動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介入兒童的活動,并對兒童提出挑戰;體現在與兒童一起學會共同生活,相互交流,認同和欣賞他人的工作。5、對方案教學的評價學前教育既要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又要有效地將兒童的發展納入合符社會需要的軌道,這是一個兩難問題,方案教育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兩難問題,使教育應有的兩種功能,即為社會服務的工具性功能和為人自身充分發展創造條件的功能得以較為完美的結合。(四)瑞吉歐教育體系1、瑞吉歐教育體系的理論基礎和文化背景瑞吉歐教育體系的理念來自3個方面,即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孩子的一百種語言——洛利斯·馬拉古茲孩子

是由一百種組成的。

孩子有

一百種語言

一百雙手

一百個想法

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

一百種傾聽、驚奇、愛的方式

一百種歌唱與了解的喜悅

一百種世界

等著孩子們去發掘

一百種世界

等著孩子們去創造

一百種世界

等著孩子們去夢想。

孩子有一百種語言

(還多了一百種的百倍再百倍)

但是他們偷走了九十九種。

學校和文化

把腦袋與身體分開。

他們告訴孩子:

不要用雙手去想

不要用腦袋去做

只要傾聽不要說話

了解但毫無喜悅

只有在復活節與圣誕節的時候

才去愛和驚喜。

他們告訴孩子:

去發現早已存在的世界

而一百種當中

他們偷走了九十九種。

他們告訴孩子

工作與游戲

真實與幼想

天空與大地

理由與夢想

都是互不相關的。

因此他們告訴孩子

一百種并不在那里。

孩子說

不,一百種是在那里。

2、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課程(1)創造性表現和表達是知識建構的基本要素。

(2)共同建構在方案活動中有重要的地位。

(3)記錄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習的結果。

3、教師的作用:是兒童的伙伴、養育者和指導者。

4、對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評價西方早期教育課程的發展趨向1、課程多元文化化2、保育和教育相整合3、課程綜合化4、課程個性化5、課程科技化和信息化中國學前教育課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一)陳鶴琴課程模式(二)張雪門教學模式

(一)陳鶴琴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

1.課程目標的制定

2.課程內容的選擇

3.課程結構以“五指活動”為基本部分

4.課程實施應采用“整體教學法”、游戲式和小團體式

5.學前教育課程編制的十大原則和三種具體編制法

1.學前教育課程的目標

陳鶴琴從身體、智力、情感三個方面闡述了幼兒園課程的教育目標:*(1)同情心和服務他人的精神。(情感)*(2)應有健康的體格、養成衛生的習慣,要有相當的運動技能。(身體)*(3)應有研究的態度、充分的知識、表意的能力。(智力)*(4)應能欣賞自然美和藝術美,養成歡天喜地的快樂精神,消泯懼怕情緒。(情感)2.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他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注重兒童的生活環境,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

陳鶴琴認為兒童所接觸的環境,所需要了解的環境無外乎兩個方面: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因此我們所要選擇的課程內容也是從此取材。所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學習與發展,適合他們的興趣和需要、適應他們的能力水平。*只有把大自然和大社會作為中心,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這樣設計出的課程內容才是合理的。3.學前教育課程結構:以“五指活動”為基本。

以“五指”比喻課程結構的五個基本部分,可見陳鶴琴的課程理念是五指和諧發展。哪“五指”呢?

*(1)健康活動:飲食、睡眠、早操、游戲……

*(2)社會活動:朝夕會、周會、紀念日、集會……*(3)科學活動: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研究自然、認識環境……

*(4)藝術活動:音樂、圖畫、手工……

*(5)語文活動:故事、兒歌、謎語、讀法……

4.學前教育課程實施:“整個教學法”、游戲式和小團體式。

*(1)“整個教學法”:陳鶴琴之所以提出“整個教學法”,主要是因為反對當時的幼兒園主要采用的社會分科的課程方式,把幼兒的整體性破壞了,他認為兒童的生活是整體的,需要整體的知識去理解環境,而不是單個知識領域,因此他倡導的這個“整個教學法”,其實也可以看作當前流行的“主題課程教學”的一個前身。

*(2)游戲式:游戲是陳鶴琴認為最適合整個教學法的一種課程活動,通過游戲可以學到知識,鍛煉身體,豐富想象力,并得到情感滿足。*(3)小團體式:鼓勵兒童合作交流,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兒童在相互作用中都進步,這與蒙臺梭利的主張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強調差異促進學習。5.學前教育課程編制:“十大原則”和三種具體編制法。

*(1)“十大原則”:民族性、大眾性、科學性、現實性、教育性、兒童性、連續發展性、適合性、陶冶性、言語性。

*(2)三種具體編制法:圓周法、直進法、混合法。

①圓周法:大、中、小班學習的內容相同,不同就是按照年齡不同,設計的難度不同。②直進法:各年齡班學習內容不同,小班淺、大半深。③混合法:上述兩種方法綜合運用。評價:

關于陳鶴琴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就講到這兒了,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與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密切相關,比如他特別強調民族性,因為當時的中國落后,被西方國家的教育思想所充斥,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背景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應批判的繼承他的教育思想,挖掘那些仍然有利于當前幼教發展的理念。

(二)張雪門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

1.課程的本質

2.課程和教材來源于兒童直接的活動

3.課程編制的關鍵在于能促進兒童健康活動的發展

4.課程編制的具體策略1.課程的本質:是經驗與行為張雪門認為課程的本質是經驗,他的這個觀點始終如一,但又分為2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課程即經驗課程是人類生活有價值的經驗,而且認為有確定的經驗也有既有的知識第二個階段:課程即行為強調活動,強調直接經驗,提倡讓孩子參與生活實踐,提倡“做中學”。2.課程和教材來源于兒童直接的活動(1)課程內容來源于孩子的現實生活,來源于孩子直接的活動,包括:自發活動、與自然和社會接觸的活動(2)教材: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因此必須重視教材的編寫,那么真正適合兒童發展的教材,應是什么樣的?

①必須適合現實生活的需要②必須符合社會普遍生活的標準③必須適合兒童目前生長階段的需要④必須適合兒童目前的學習能力

以上就是編制適合兒童發展教材的標準,四點適合統一的,只有全面符合這四點才是真正好的教材。3.課程編制的關鍵在于能促進兒童健康活潑的發展幼兒園課程要滿足這個目標,應具有什么特點呢?(1)整個的:與陳鶴琴的整個教學法的教育思想適合不謀而合的。(2)直接的:重視直接經驗,“做中學”(3)偏重個體發育的:重視兒童本體,而不是社會制約性

根據幼兒園課程的這幾個特點,張雪門認為幼兒園課程內容應包括:游戲、自然、社會、工作和美術、故事和歌謠、音樂、常識等方面。張雪門的行為主義課程(一)行為課程的含義(二)行為課程的組織(三)行為課程的教學方法(一)行為課程的定義張雪門認為不應當把課程僅視為“知識的積體”,而應當是把“技能知識、興趣、道德、體力、風俗、禮節種種的經驗,都包括在課程里。換一句話來說,課程是適應生長的有價值的材料。”不過這時他還沒有明確提出“行為課程”的概念。直到1966年他出版了《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一書,才明確提出什么叫行為課程的問題。他說:“生活就是教育,五六歲的孩子們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他認為這種課程“完全根據于生活,它從生活而來,從生活而開展,也從生活而結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動。”

它首先應注意的是實際行為,凡掃地、抹桌、熬糖、爆米花以及養雞、養蠶、種玉蜀黍和各種小花等,能夠讓幼兒實際行動的,都應該讓他們實際去行動。因為“從行為中所得的知識,才是真實的知識;從行動中所發生的困難,才是真實的問題;從行動中所獲得的勝利,才是真實的制馭環境的能力。”同時幼兒只有通過這種實際行為,才能使個體與環境接觸,從而產生直接經驗,這種經驗也可以說是人生的基本經驗。他還特別說明,“幼童一定先有了直接經驗,然后才可以補充想象。”至于游戲、故事、唱歌等教材,雖然也可以給予幼兒模仿和表演的機會,然而并不能代表人類實際的行為。所以,他要求教師一定要注意兒童的實際行為,要“常常運用自然和社會的環境,以喚起其生活的需要,擴充其生活的經驗,培養其生活的能力。”他認為“若教師真能做到這樣,這便是行為課程了。”(二)幼稚園行為課程的組織

如何按照上述行為課程的要求組織幼稚園的課程呢?他認為幼稚園課程的組織與小學、中學和大學各級學校的課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其特點有三:第一、“幼稚生對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沒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間一切的一切,都是整個兒的。”所以編制課程時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統了,反不能引起兒童的反應。

第二、“當幼稚生的時期中,滿足個體的需要,實甚于社會的希求。”所以編制課程時,應兼顧社會和個體兩方面的的需求。

第三、“幼稚園的課程,須根據于兒童自己直接的經驗。”雖然這種經驗不如傳授式的經濟和整齊,但對于幼兒來說,意義重大。

他還在實踐中提出了組織幼稚園課程的一些標準和要求,擬定了《各月活動估量表》,即全年的課程表。在這些估量表中都將活動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