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_第1頁
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_第2頁
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_第3頁
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_第4頁
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轉變幼兒不良行為的策略幼兒行為轉變策略[案例背景]三至六歲是幼兒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的問題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在問題出現之初,一些家長和老師沒有加以注意或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時間一長,幼兒就形成了壞習慣。案例中的冰冰是我們大二班的一名小朋友,她性格外向、活潑、霸道,經常會與小朋友發生矛盾。[案例實錄]新的學期開始了,孩子們從家里紛紛拿來了自己心愛的書,在園里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冰冰從家里帶來的是《喜洋洋與灰太狼》,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常常來借閱,這讓冰冰感覺很自豪。前幾天欣欣帶來了一本新的精裝版的《喜洋洋與灰太狼》,孩子們喜歡得愛不釋手,似乎遺忘了冰冰的那本舊書,這讓冰冰感覺倍受冷落。從此冰冰再也不肯把新書拿出來分享。不知什么時候,欣欣的《喜洋洋與灰太狼》落在了冰冰的手里,欣欣來找她理論,她就是不承認,死活不給,非說這本新書是她的。當晚離園時,我將冰冰的媽媽單獨留下,對其講述了事情的整個經過,并與冰冰媽媽商量好處理這件事的對策,想辦法讓冰冰自己認識到錯誤并改正。周末冰冰的好朋友媛媛到她家玩,走后不久冰冰就嚷嚷開了,她哭著跟媽媽說:“我最喜歡的‘芭比娃娃’不見了,肯定是媛媛拿走了。還是我的好朋友呢,哼,再也不理她了……”媽媽顯得很鎮靜,說:“冰冰,你心愛的東西不見了,你是什么心情啊?”冰冰說:“當然難過了。”“那么欣欣的書不見了,會不會也同樣難過呢?”此時,冰冰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吱吱唔唔地說:“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拿欣欣的書。”媽媽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咱們明天就把書還給欣欣,好不好?”冰冰如釋重荷地點了點頭。媽媽臉上露出了微笑,說:“其實,媛媛并沒有拿你的‘芭比娃娃’,是媽媽想讓你明白,要知錯就改,做個誠實的好寶寶。”[案例分析]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比如孩子一開始說謊可能是出于無意的模仿或是試探性地為自己開脫責任,但并未引起父母的重視,反復幾次后她就很可能多次出現“說謊行為”。案例中的冰冰為了達到占有新書的目的而有意說謊,這類說謊與品行有關,雖—是品行壞,但也反映了幼兒品德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及時教育孩子,認真對孩子的錯誤行為提出批評,使其認識到說謊是不誠實的表現,做錯事應當敢于承認錯誤,進而改正不良的思想行為。在與冰冰媽媽的溝通中我了解到,孩子從小在溺愛中長大,她想要什么必須得到,她想干什么必須馬上去做,否則就會耍性子、哭鼻子,為了讓她開心,全家人都寵著她,結果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教育策略]一、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別人的意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過多次的訓練、教育,不斷地強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尊重孩子,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自尊心是他們成長的動力。家長與教師都應明白自尊心是孩子一生做人的資本,不能隨意傷害和踐踏。案例中當問題出現時,我并沒有揭穿冰冰的行為,或直接指責她,而是選擇冷靜對待,讓她在生活中去認識自己的錯誤并改正。如果直接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可能會馬上把書還回去,但會給兒童帶來壓抑、苦惱、反抗的情緒,不利于幼兒行為的自然轉變。我也沒有指責家長,而是與家長一起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引導家長反思自己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與家長商定辦法,在特定的環境中讓孩子換位思考,產生新的情感體驗,從而明辨是非,自覺地進行糾正。幼兒的有些問題行為,初看起來似乎是不道德的,但仔細分析都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其實冰冰開始僅僅是出于好奇或本能的占有欲,心里根本就沒有要“偷”的想法。我們要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向導,就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以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分析事物,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果教師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勢必會傷害孩子的心靈。所以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一定要細心、冷靜,不能意氣用事,要講清道理,給孩子機會去改正錯誤。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應該幫助幼兒從小就理解和遵守生活、學習的各項常規,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養成遵守規則的良好態度和習慣。一個孩子只有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為將來的人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案例中,冰冰的父母長期無意的說謊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家長和教師都應以身作則,成為幼兒的表率,并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相應的教育策略,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適時地運用暗示。家長要善于通過直接暗示、間接暗示等方法對孩子產生影響;要通過點滴小事,對孩子進行感染,寓教于情境之中。口:一家人吃香蕉,孩子先給自己挑了一個最大的,媽媽這時可以先皺起眉頭,以表示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接著再挑一個最好的香蕉遞到老人手中。這就是用直接暗示的方法告訴孩子要學會謙讓和尊重。結合實際講道理。如:孩子搶鄰居小朋友的玩具,家長要及時制止,同時給孩子講道理,讓其明白想玩別人的玩具采取什么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如友好請求、商量一起玩、輪流玩、交換玩具等等,使其養成尊重同學、友好交往的好習慣。正確運用獎勵和懲罰。要注重精神獎勵,盡量少用物質獎勵。如:家里有客人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吵鬧,有的家長會許諾“你要是不吵的話,我明天給你買輛小汽車”。家長的這種做法時間一長,就會使孩子養成為了拿到小汽車而故意吵鬧的不良行為。懲罰要適度。還以孩子吵鬧客人的事情為例:孩子吵鬧的話,客人走后,家長要給他講道理,并給予適度的懲罰,如讓孩子在一個小時內只能在一個角落里看書。幼兒教師的任務不僅限于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注重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教師要懂得從細節入手,從幼兒在園一點一滴的表現中觀察和教育幼兒,并讓幼兒自己從生活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另外,一定要注重與家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