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那山?那水?那情懷?T7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海洋大于陸地,山地大于平原。我出生、成長、生活的地方,群山簇擁,處處屏障,猶如如來佛的神掌,山把我的世界圍得團團轉轉。山是那樣龐大,人是那樣渺小。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即便費盡心思地騰轉挪移,也仍然在大山的皺褶里翻滾,難以擺脫大山的庇護與束縛。1965年,我出生在蘭坪一個不太大的小山村,坐落在滇西北那南北縱貫的橫斷山系的某個山梁上,這里的一座山就綿延幾百里,且山高谷深,山勢猶如斧砍刀切一般陡峭而險峻。我是山的兒子,在我的生活里,山就是永恒的世界。俗話說:開門見山。生活在群山的懷抱里,山即是大地的代名詞。山不僅是我須臾不能離開的支撐與依托,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世界。是大山養育了我,接納了我,也包容了我。今天的我雖然生活、工作在縣城,但縣城仍舊是在山的懷抱里,可以說,我的人生從沒有走出過大山的包圍。大山始終是我成長的搖籃,生活的領地,忙碌的場所,歌唱的舞臺。俗話說得好:土生土長。正如城市里孩子的童年是山里孩子所無法企及的那樣,山里孩子所擁有的童年,同樣是城里孩子所無法想象的。山能給予每一個孩子的樂趣與記憶是恒久的,難以磨滅的。因為山的世界無窮大、無限量,讓人無法知曉的太多,更無法掌握全部。山是沖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智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山為地之勝,雄偉高峻、博大精深、巍然屹立、氣勢磅礴,無欲則剛;水為地之靈,上善如水,水柔和至極,其性執著,善于默默積蓄力量,水滴石穿,歷險致遠。兼收并蓄,和諧共生,山與水構成了自然的和諧統一。山水,是天地的文章,是情懷的放縱。哦,那山依舊青翠蔥蘢,那水依然流淌不息,那情懷依然無限繾綣……最自然的所在,也是最廣博的世界。山有生命的四季,時光的輪回,自然的眷顧和生存的加持。開門就見山,出門就爬坡。作為山里的孩子,可以說,從走出家門那一刻起,人就在山上開始了一天的摸爬滾打,不是奔波在山路上,就是在山上干著各種農活,從小就見識并經受了大山給予人們的出行之艱難。小時候,放牲口、找豬食、砍柴火、耙松毛是最常干的活兒。這些活兒都得到山上、田野里去完成,常常需要走很遠的路。而作為農民的孩子,除了日常的活兒,每年的秋收時節,總要跟大人一起到地里收割莊稼,然后把糧食用背簍背回家里。村里的地最遠的要數“躍進壩”了,有四五公里遠,一個來回就是八九公里的路程,每天從早到晚也只能背三四趟,需要連續幾天才能把所有的糧食背回家。身上的負重,路途的遙遠,行進的艱難,始終考驗著稚嫩的肩膀與心力。小小的年紀,就得承受生活的重壓,汗流泱背地負重前行,不斷地品嘗著汗水的辛咸味道。雖然看著自己的汗水一顆一顆地滴落到腳下的泥土里,但絕不放棄身上的重擔,絕不半途而廢。我就是在這樣生活環境的磨煉下,漸漸養成了一種面對挫折毫不氣餒、面對困難堅忍不拔的性格。常言道:靠山吃山。大山給予人的山珍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山里有各種各樣的樹、各種各樣的花、各種山茅野菜、各種野生食用菌、各種野果,還有各種各樣的鳥和各種野生動物。山是無私的,只要你是勤勞的,只要你不怕吃苦,你就會在山里找到無數的珍寶。山上一年四季都有著各種山珍,在那物資貧乏的年代,山里的孩子總是少不了找野菜的經歷。就我而言,大多數是摘蕨菜,也有幾次是尋找長在深山里的野菜。蕨菜總是隨著夏天的來臨,在向陽的山坡上長得密密麻麻,有時隨手就能采摘一些;而要找野菜就得起個大早,帶上晌午的干糧,爬到高山上有竹林生長的地方才能找到。當時的生活是艱苦的,吃野菜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像現在,野菜倒成了城里人愛吃的稀有佳肴。在六七十年代,尚沒有禁獵限令,山里的男人們都有過打獵的經歷。那是一種充滿刺激、挑戰和樂趣的行為,也是男子漢勇敢和智慧的象征,許多山里的漢子對打獵都是樂此不疲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獵犬的追逐下,在一陣人聲的鼎沸中,一只鹿子被獵人從山上攆到村子邊上的田地里捉住了。人們常說“打到獵物見者有份”,可是一只鹿子夠幾個人分呢?獵人們為了逃開太多的人,就遠遠地躲到樹木繁盛的松坡林里去了。男孩子們雖然沒有機會打獵,但卻特別喜歡掏鳥窩。有的鳥把窩搭在樹上,有的在石頭下面,有的則在草叢當中。掏鳥窩,那是在夏天進行的把戲。還有一種捕獵鳥雀的方法,那是在深秋過后的冬天,每天早晚總有成群的鳥雀集中在爛水塘周圍。男孩子們就會采摘一種叫作“旺奈”的果子(至今我都不知道漢語該怎么稱呼,實際上那是一種寄生草),然后用石頭把它砸碎,去掉果皮,里面的青灰色果泥就會粘連在一起,就像糯米面團一樣。然后就把這些像黏膠一樣的果泥敷在木棍或者樹枝上,在水塘邊的樹上架好后,就躲在一邊觀察。當發現吸水的小鳥飛到樹枝上被粘住,就飛也似的跑過去爬上樹去捉拿。如此這般反復十幾次,就可以捕到十多只小鳥,一頓噴香可口的飯菜就有了。山里人與大山總是結合得那么緊密,人與自然的關聯是那么融洽。山里孩子的成長與大山也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個人的性格與品行總是在勞動中、在與大山的親密接觸中漸漸形成。人們長期與山為伴,身上也就有了某些山的秉性和自然的屬性。山是裸露的,也是坦然的;山是粗獷的,也是樸實的;山是自由的,也是慷慨的;山是放任的,也是無私的;山是危險的,也是豁達的……同時,山也是冷酷無情的。山重水復不僅隔阻了交通,阻擋了視野,拉遠了距離,人也變得那么渺小,常常面對大自然的威力不得不俯首稱臣。有道是:山高路自遠。山還是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的所在。當你不得不徒步行走,并需要翻越幾座大山才能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你便會體會到這山的巍峨龐大。畢竟,用腳丈量大山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情。在山的世界里,人是如此渺小。有時,山的無情,會讓人哭天喊地,或者欲哭無淚。如果村里有老人生病或者什么人受到意外傷害,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送出去醫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碰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抱怨路途的遙遠,抱怨時間的急迫。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村里的一個同學在回家的路上,被山上的滾石砸碎了腳掌,為了治傷不得不休學從而完全影響了學習,在人生的道路上無異于碰到了一個天大的“攔路虎”,并從此被徹底改變了命運。我想,如果不是這個變故,他也許同我一樣,順利地完成學業,從而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而不是最終只能留在村里,成為像父輩一樣辛苦的人。由此,我曾時常思考我們的先人為什么要選擇在深山老林里定居,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前人們還處在小農經濟社會,那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相對封閉的世界,人們只要衣食無憂、祖祖輩輩平安健康就行,對于城鎮街道的依賴沒有現在這么嚴重。人們選擇的是安居樂業、與世無爭的生活,而需要逃避的是戰亂、瘟疫等災禍。所以,我們許多民族的先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山。山是一種艱難的險阻,阻擋了視野,也阻擋了出路,阻擋了夢境的拓展,阻擋了闖蕩的雄心。但人們靠山吃山,沉迷在山中的歲月,不思外界的誘惑,恰如《桃花源記》所記載的那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現在的人,寧可選擇在城市里奔波、拼搏,即使陷于困頓、無助的境地,也不愿在經濟上貧窮、文化上困乏的大山里棲居。許多地方的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去就是幾年、十幾年,有的一去無回。農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也許,這只是時代的不同罷了。可是,無論身處什么時代,人生的選擇始終是一道讓人不易破解的難題。當生活的常規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陣痛。這是必然的,這同樣是時代發展所不可回避的課題。說起在山里的日子,總會有著無盡的感慨。山是綿延無際的,也是無限包容的。山是沉默無語的,卻又是鳥語花香、聲色無盡的。山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有時淺顯易懂,一目了然;有時又神秘莫測,奧妙無窮。山這本書,對于每一個山里人而言,一旦打開了扉頁,就是一本沒有結尾、沒有盡頭、永遠讀不完的書。畢竟,人們對于大山的認知總是有限的。有山就有水,水是生命的源泉,自古以來,人類總是逐水草而居。就是在大山里,人們依山而居,也必定要選擇一個有水的地方,哪怕只是一小股溪流,然后才能生息、繁衍。坐落在半山陽坡上的故鄉始終是珍藏在我心底的那一幅最美的圖畫。不論我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總是忘不了故鄉的山,忘不了故鄉的樹,忘不了故鄉的人,忘不了故鄉的情,忘不了太多的童年往事……忘不了的實在太多太多,但最難忘的還是故鄉那永不干涸的山泉。我的家鄉有著兩股從山肚子里冒出的山泉水,直線距離不到一公里。其中的一股冬暖夏涼,特別神奇。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而又難忘的童年記憶。那是一股特別清澈、甘甜如飴的山泉水,汩汩地從山肚子里直往外冒Q平時就有小腿般粗的一股,要是到了雨季,就會有人的大腿般粗了。村里人用石塊圍了三個水塘,最上邊的是飲用的,中間的洗菜,最下邊的洗衣。說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股山泉不僅甘甜如飴,從不枯竭,而且還冬暖夏涼,就是在冬天最寒冷的早晨,人們洗衣被照樣洗得不亦樂乎,因為越洗就越能感覺這水的溫暖,就像是溫水一般。而到了炎熱的夏天,就算家里的水缸里有水,人們碰到有人剛背水回來,也會在背桶里舀一瓢喝喝。那個清涼甘甜而又解渴的勁兒呀,真真是說不出的爽。而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股山泉水里還有一種大如米粒的粉紅小蝦。以前,村里人少不了要找野菜,吃得最多的是蕨菜。蕨菜可以新鮮的時候煮著吃,也可以曬干儲存起來以備后用。平時,煮一大鍋蕨菜或者干板菜,人們都喜歡拿來在泉水里浸泡一夜,然后再拿回家。如果是夏季,第二天就會發現這些在泉水里浸泡過的菜里夾雜著一些小蝦,拾掇出來會有一小飯勺那么多。但也許是小蝦的數量太少的緣故吧,村里人從來不打小蝦的主意,從來沒有人抓這小蝦。村里有這么一股山泉,實在是一件令人感到愜意的事情。實際上,一年四季來洗衣服的人總是很多,所以,村里的山泉始終很熱鬧。特別是春節前夕,為了辭舊迎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把全家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個遍才罷休。人們總是習慣把洗好的衣物晾曬在山坡的樹木或者草地上。如此,只要有人洗衣服,不出個把小時,山坡就被不同顏色的衣服、被褥所覆蓋,花花綠綠的,煞是好看。在我們豐登片,有四個自然村:上豐登、下豐登、松坪、松木場。在這四個自然村里,我的家鄉下豐登是唯一飲用自然的山泉水的村子,其他三個村喝的都是出水量很少的滲水塘里的水,水質不太好。要是遭逢干旱的年份,常常需要排隊打水,有時竟然嚴重到半夜起來排隊背水的地步。后來,這三個村就喝從玉龍箸挖過來的水利上引來的水。可是,有一年旱情特別嚴重,這條水利全干了,這三個村的人們就得到更遠的地方去背水。松木場是距離我們村最遠的,有六七公里的路程,我的一個堂姐就嫁到那里。干旱這年,她就常常跑回村里來背水,背一趟來回就得跑十二三公里的路程。來的時候是下坡,回的時候就是上坡,那個辛苦就不用說了。雖然,從村子到山泉的直線距離沒有超過200米,可是,由于這山泉的出水口位置太低,在村子的下面,且地勢有些坡陡,路線一曲折拐彎就超出了一公里多,背一桶水就成了一件比較吃力的活兒。在農村,每天都要燒水、煮坂、喂豬、喂牲口,這就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安置一個大水缸或者水槽,并用大木桶來背水,每天起碼要背三四趟。背水不僅是一件重活兒,也是一件講究控制技術的活兒。有一句俗話:滿桶不搖半桶搖。村里的孩子到十二三歲開始就要學習背水。可是,對于初學背水的人,桶大了或者水多了就背不動,可水少了又會搖晃得厲害,走起路來細腿桿子直哆嗦。一不小心,從桶里漂搖而潑出的水就會從頭上澆下來,把人渾身澆個透濕。為了控制水在桶里晃蕩,等背桶里的水打到八成滿以后,再折兩三根樹枝放在上面,這樣就能有效地壓住水的搖晃。如果再控制好行走的節奏,如此這般,很快就會掌握背水的技術。我十幾歲的時候,從頭到腳被水潑濕過好多次后,也就在不經意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背水。包產到戶以后,有的人家養起了毛驢,就用塑料桶裝水讓毛驢來馱。山泉在村子下方,山泉下面就是更陡的懸崖,所以,這山泉除了喝水、洗衣,幾乎就沒有更大的作用。那么好的泉水,就這么白白地浪費了。家鄉的泉水就在人們的嘆息聲中淌過山坡,跳下山崖,融入啦井河了。啦井河就在村子下方一兩公里的地方,一路攜帶著來自不同山谷的溪水,繼續朝南奔流十多公里后,就被卷進了瀾滄江的滾滾激流。不擇溪泉,匯聚河流,終成大江。因為啦井河是距離故鄉最近的河,也是唯一的河,村里放牧幾乎都要到河對面的草山,所以啦井河就成了村里人必經的河流。夏天,村里的牧童就會跳到河里亂游一氣,可在這淹不死人的河里,總也練不出什么技巧來,不過是降降暑熱罷了。由于啦井鹽礦的存在,這河里也少有什么魚。不過,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仍然有著捉魚的經歷。記得有一次,村里的大人們帶著小孩子去捉魚。人們先摘來許多核桃葉在大石板上砸出汁液,然后同時弄到河里,不一會兒,就有魚兒漂了出來,人們就爭先恐后地在河水里捉拿它。一時間,歡聲笑語在河漢山谷間陣陣喧嘩回蕩開來,是那么開心和快樂。那會兒,只有六七歲的我也捉到了兩三條魚。因為專注于捉魚,而忽略了太陽的毒辣,一個白天下來,瘦瘦的脊梁和小小的胳膊都被曬蛻了一層皮,火辣辣地生疼了好多天……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故鄉的山,留下了令我難忘的成長足跡;故鄉的水,留下了我許多歡樂的時光;故鄉的山水,鐫刻著我太多太多無法抹去的記憶。生于山中,長于山中,終生與山水相伴,自己的身上也就有了山的秉性與氣質。可以說,山與水,鑄就了我柔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二下語文課堂管理策略計劃
- 創新經理的年度總結與創新發展計劃
-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防護措施
- 廚房一日流程標準化培訓
- 餐飲服務行業工資管理與保障措施
- 2025年心理咨詢師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考試題庫
- 市政工程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 2024-2025學年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第二次)地理試卷
- 2024-2025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學校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 【通關寶典】浙教版八下第3章 空氣與生命 單元專項突破(命題點)(含解析)
- 企業信用承諾函范文模板
- 游戲IP運營管理
- 2025年新高考數學選填壓軸好題匯編(一)(解析版)
- 國開學習網《中央銀行理論與實務》形考任務1-4答案
- 自考《社會保障概論00071》歷年真題和答案
- 端午節懷念屈原課件
- 人工勞務合同協議書
- DL∕T 5210.4-2018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第4部分: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 HG-T 2006-2022 熱固性和熱塑性粉末涂料
- 端午節文化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員工個人勞務合同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