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湘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一_第1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湘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一_第2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湘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一_第3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湘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一_第4頁
【課件】5.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課件湘教版(2019)地理選擇性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第五章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學習目標區域認知:通過案例,能分析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相互關系,歸納出自然環境特征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并能提出科學決策的依據。綜合思維:結合案例,能獨立辨析其與多個自然要素的關系,并能確定主導的相關性因素;能分析某一要素的改變對其他要素的影響。人地協調觀:通過案例,能從人地關系的角度分析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具備尊重自然規律、科學利用自然的意識。探究1.自然環境的組成011.塞罕壩有哪些美麗的稱號?2.這些美麗的稱號涉及哪些地理圈層?3.塞罕壩由哪些地理要素組成?自然環境naturalenvironment自然環境由以氣體物質為主的大氣圈、液態水為主的水圈、固體巖石為主的巖石圈、生物有機體為主的生物圈組成。01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中的物質成分,在地球內能、太陽能為主的各種環境能量作用下,形成了各種自然要素。自然環境基本要素Basicelementsofnaturalenvironment02各種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自然環境基本要素Basicelementsofnaturalenvironment思考:圖中有哪幾種自然環境要素?地形大氣水生物土壤02氣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巖石圈的物質循環生物循環大氣循環水循環自然環境的組成地球內能太陽能小結探究2.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02①地形以平原為主;②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③河流徑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④含沙量小;⑤多熱帶雨林,植被覆蓋率高。⑥土壤為磚紅壤。由于全年高溫高濕,化學風化強烈,在一些地區風化殼厚達數米至十數米。觀看視頻,從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的角度說明熱帶沙漠的環境特征?①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氣候極端干旱;②該地的氣候特征導致該地河湖稀少,且多為咸水湖;③干旱的氣候特征導致植物難以生長,植被稀少,以至于該地多沙漠景觀;④沙漠地區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導致土壤貧瘠、富含鹽類物質。結論一:自然環境各組成要素或各組成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組成一個有機整體。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2019年8月,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持續燃燒了二十多天,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如果亞馬孫雨林消失,當地環境會有怎樣的變化?全球環境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如果我們改造了撒哈拉沙漠,全球環境又會受到哪些影響?結論二:自然環境某一要素或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體的改變,可形象地比喻為“牽一發而動全身”。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自然環境要素的不同組合生產功能的強弱差異明顯我國江南地區生產功能強我國西北內陸生產功能弱水文地貌生物氣候土壤水文地貌氣候土壤生物氣候干旱河流少內流河植被稀疏發育差肥力低風蝕、風積地貌氣候濕熱河網密布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沖積平原史料記載,西周時期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達53%,河流大多比較清澈。觀看視頻,對比分析黃土高原現在自然環境整體特征的成因?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結論三: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系統具有組成要素不具備的統一的結構和功能,產生整體性效應。自然地理系統整體性強系統抗干擾的能力強,穩定性就好;反之,則表現為組分和結構簡單,功能不協調。觀察“濕潤區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示意”圖,描述各階段的自然環境特征。說明湖泊向陸地演變的過程。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結論四: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統發展的方向、強度、形式會發生整體性的演替。探究3.自然環境整體性與人類活動03認識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對我們利用自然資源、修復生態系統、改善環境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在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改變了某種要素,會影響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環境。案例森林過度采伐對東北自然環境整體影響森林過度采伐導致東北自然環境如何變化?視頻|黑土地肥力堪憂-水土流失、板結黑土地肥力堪憂-水土流失、板結視頻賞析Videoappreciation森林過度采伐對東北自然環境整體影響森林面積銳減自然環境整體變化浮塵、揚沙天氣增加水旱災害增加溝谷縱橫、巖層裸露,風化加速水土流失加劇,土層變??;腐殖質減少,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過度采伐全球變暖的原因及危害拓展延伸地殼中碳元素減少地質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濫伐森林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氣溫升高全球變暖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植被大氣水地貌案例探究庫布齊的前世今生材料一:《詩經》記載,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這里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然而,氣候干冷加之人類過度索取,特別是明清時,這里戰亂不斷,無約束的開荒,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壞性的挖掘活動讓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而現今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是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材料二:庫布齊沙漠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季風氣候。干旱風大,降水較少,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炎熱而短促。四季溫差較大,全年8級及以上的大風天數為25~35天,年平均氣溫6℃~7.5℃,年降水量150~400mm。試指出庫布齊地區由原來的森林、草原轉變為沙漠的主要原因。思考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自然原因氣候大風沙源庫布齊土地退化原因降水變率大缺水、河流欠發育干旱晴天多大風日數多風化和風蝕強植被覆蓋率低土壤發育差多沙地人為因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土地退化材料一:《詩經》記載,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這里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然而,氣候干冷加之人類過度索取,特別是明清時,這里戰亂不斷,無約束的開荒,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壞性的挖掘活動讓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而現今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是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材料二:庫布齊沙漠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季風氣候。干旱風大,降水較少,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炎熱而短促。四季溫差較大,全年8級及以上的大風天數為25~35天,年平均氣溫6℃~7.5℃,年降水量150~400mm。簡述庫布奇土地退化的危害。思考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可利用土地減少危害動物植物沙塵暴生物多樣性農業華北(如北京)生態惡化庫布齊土地退化的危害非可再生資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資源的配合,也會影響其他環境要素。35噸煤30噸銅礦1噸銅142噸廢渣廢渣占用大量土地,廢渣中有大量的其他金屬元素→科學應對、綜合性利用認識自然環境整體性對人類的意義結論:①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

②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