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精神病學講稿_第1頁
司法精神病學講稿_第2頁
司法精神病學講稿_第3頁
司法精神病學講稿_第4頁
司法精神病學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司法精神病學講稿司法精神病學講稿司法精神病學講稿司法精神病學何恬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刑偵學院司法精神病學何恬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刑偵學院概述一、疾病分類精神疾病與精神病精神病、神經癥、精神發育遲滯、人格障礙其他(精神活性物質、應激障礙)功能性精神障礙與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病性精神障礙與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法律精神病與醫學精神病二、鑒定的種類鑒定的種類刑事領域刑事責任能力、性自衛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作證能力民事領域精神賠償、民事行為能力、精神狀態改革一、當前存在的問題1、民法方面:民事行為能力鑒定過少,損害賠償占多數2、刑法方面評定主體、偵查階段結案、舉證責任、啟動主體鑒定主體:過于保護病人、應該是:法在上,醫在下,法官、鑒定人之間在庭上辯論、限制鑒定次數1、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概念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精神醫學專家運用精神醫學技術或者精神醫學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2、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對象與任務1、刑事案件作案人最多、其次是性犯罪的被害人、其他:證人、服刑人員2、民事案件索賠案件中的受害人、民事行為人3、行政案件違犯行政法有關規定的行為人3、我國司法精神病鑒定的法律淵源看書4、司法精神病鑒定資料與鑒定實施的程序要點看文章法律能力評定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法律能力評定概述

一、刑事責任能力

⑴、醫學要件:精神病(廣義)⑵、醫學和法學相結合的要件:辨認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刑事責任能力最終應由法官作評定1265年,英國首席法官提出了一項條例:“因為精神錯亂的行為類同一頭野獸,故應免于治罪”。同時指出,除非行為人有傷害的意圖,否則不應判處有罪。后人稱之為野獸條例。醫學要件:精神病(廣義)麥克·納頓條例,內容如下:“應該假設每個被告人是心神正常的,并具有足夠的理由認定他應對其犯罪負有責任,除非證明了是相反的情況。如果被告以精神錯亂為理由進行辯護時,那么必須能清楚地證明他在進行危害行為的當時,由于精神疾病而處于精神錯亂狀態,例如他不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或者他雖然了解但不知道自己的作為是錯誤的或違法的”。醫學要件:精神病(廣義)(廣義的精神障礙),(醫學專業的精神病術語)和(含有法律精神病的意思)。前二類只有達到了法律精神病的要求才能享受有病無罪()的辯護。辨認能力(1)努力逃避偵查的證據:①作案時戴手套;②選擇恰當的作案時間和地點;③作案時化裝或蒙面;④在作案前將兇器藏起來;⑤說謊,如告訴警察假姓名和假住址;⑥威脅被害人不準報警;⑦作案后逃離犯罪現場,躲藏起來;⑧事先偽造證件。辨認能力(2)毀證滅跡:①擦掉指紋;②洗掉血跡;③扔掉或藏匿兇器;④事后收買被害人;⑤毀掉犯罪的書證等物證。辨認能力(3)口供:①非經他人勸說,本人自己主動投案自首;②在供述時承認自己的錯誤或有悔意流露或有犯罪感。此外,醫生在做精神檢查時,一定要詢問被鑒定人對自己作案行為的看法(即對錯誤有無認知能力)控制能力

(1)從醫學角度分析,患者所患精神疾病會不會累及他的控制能力。(2)能否查出患者案發前有控制能力障礙的下列客觀證據之一:①患者平日有易激惹的表現;②有病理性激情發作史;③有病態嗜好。(3)案發前或者案發當時有無外界的激惹因素存在,患者和被害人各自的過錯大小。(4)按照普通理智之人的容忍度為參照,分析判斷患者的控制能力有無減退及其程度。與部分辨認能力一樣,鑒定醫生最好對部分控制能力在鑒定書中寫明比例。法律能力評定

二、性自衛能力

1、對犯罪嫌疑人的分類⑴、追求生理刺激①、主動型②、被動型⑵、追求經濟利益2、對被害人的狀況分析(1)病情(2)年齡因素(3)有無性經歷(4)平日與異性交往的情況(5)是否向男方索要錢財或者有無其它現實需求注意真正保護病人的實際利益,評析對“一律認定為強奸”的現行法律規定有時反而會損害病人的正當權益。三、受審能力和服刑能力

四、民事行為能力

常見的精神病理現象一、影響辨認能力的精神病理現象

(一)、知覺障礙

⑴、幻覺⑵、錯覺幻覺幻覺()是虛幻的知覺體驗,特點是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存在,卻出現了相關的知覺體驗。幻覺幾乎涉及所有感覺器官,如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等。幻覺是導致精神病人作案的常見動因之一。幻聽的精神病人作案常常是因聽到有對他不利的言語;幻嗅、幻味的精神病人時常認為有人對他投毒,感覺自己身體受到傷害,反復去醫院檢查身體,有的精神病人可對“下毒者”采取報復手段。正常人也可有幻覺,與精神病人的幻覺有如下區別:(1)頻率:正常人的幻覺偶爾出現,精神病人的幻覺經常出現,且內容豐富生動;(2)糾正:正常人的幻覺自己就能很快糾正,精神病人的幻覺無法糾正,對其幻覺內容深信不疑,因而精神活動要受其影響;(3)缺乏自知力:精神病人對幻覺不知是虛幻的客觀刺激,所以不會主動告知他人自己有幻覺。其幻覺是通過他的一系列反常言行暴露出來。⑷心境:正常人的幻覺可與心境有關,而病人的幻覺與心境無關。

常見的精神病理現象(二)、思維障礙

思維表達障礙

⑴邏輯倒錯性思維():這是以思維聯想過程中邏輯的明顯障礙為主要特征,其特點是推理過程十分荒謬,既無前提,又缺乏邏輯根據,更突出的是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若病人受本癥狀的驅使作案,因其辯認能力喪失,宜評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⑵病理象征性思維():其特點是用具體的事物或行動,來象征某種抽象的概念或思維。此癥狀對診斷精神分裂癥相當有價值。病人可受其影響產生危害行為。如一個病人剪斷了所有的黑色衣服、搗毀了黑板、砸爛了黑白電視機。理由是“黑”色代表“死亡和恐怖”,為了逃避厄運不得不這樣做。思維表達障礙

思維奔逸醫生請病人讀當天的報,標題是“朝著光明的道路前進”,病人邊讀邊加以說明:”朝即是朝庭的朝,革命不改朝換代,我們家是坐北朝南,朝字上下有兩個十字,中間有個日字,子曰學而時習之,朝字左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兩字合起來念明,光明黑暗,開燈關燈,電燈管兒燈。(醫生催她念報)朝中方、四方形、三角形、幾何面、方的、圓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此時,進來一位老醫生,病人馬上站起來讓座,說向白衣戰士學習,向白衣戰士致敬。思維表達障礙

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散漫病理性贅述思維破裂醫生問“你在哪兒工作?”病人答“這是多余的問題,衛星照在太陽上,陽光反射到玻璃上,跟著我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馬馬虎虎,搗搗漿糊”。問“你近來好嗎?”答“我不是壞人、家中沒有房產,計算機病毒是誰搗的鬼,我想回家。”思維內容障礙——妄想思維內容障礙就是妄想()。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妄想的構成要件為:⑴病人的這部分病態想法不符合客觀現實;⑵至于他為啥心生此念旁人根本不能理解,因它與病人所處的環境、經歷和所受的教育水平不相稱(信教的教徒、相信迷信的人有共同的亞文化背景,這是與妄想的區別點);⑶其他人用任何方法都不能糾正病人的病態想法。妄想種類被害妄想():是妄想類型中最多見的一種作案原因。病人堅信有人要害他,害他者可能局限于特定人身上,也可能多得難以計數,受其影響可能逃避,如自殺、搬家等,也可能發起攻擊。攻擊可能因外界某種因素作為導火線突然產生,也可能有周密的預謀。不管是突然行兇,還是有事先準備,周圍人和受害人往往都猝不及防。因雙方多無現實沖突,即使有也未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病人對別人“害”他的想法可能由來以久,但輕易不肯透露,所以被害人也常搞不懂病人為何要對己下毒手。而病人事后常交待,自己已經忍耐了很久,最后是在走投無路、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動的手。關系妄想():關系妄想():病人堅信周圍無關緊要的事物都與自己有著密切的利害關系,認為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跟自己過不去。因此,對周圍人懷有敵對情緒,但不輕易表露出來。該妄想常與被害妄想合并存在。嫉妒妄想病人無端地或者荒唐地認為自己的配偶或者戀愛對象另有新歡,配偶或者戀愛對象與其他異性的正常交往在病人看來都是不正常的。過去因嫉妒妄想行兇作案的多于現在,這與社會對離婚的價值觀變化有關系。其所傷害的對象以配偶或者戀愛對象首當其沖,其次是“情敵”,再次是子女,最后是其他與前述人有關系的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采取的是自殺而非殺人,殺人的精神病人中有數量不低的人在作案之前曾經想過自殺。夸大妄想():病人對自己的才能、學識、地位、權力、財富和出身等自我感覺遠遠超出實際情況。具有夸大妄想的病人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常常覺得別人會嫉賢妒能,加害于他或者限制他發揮才能,在此基礎上可能上訪告狀,其頂頭上司最容易成為他攻擊的目標。如某病人覺得自己的卓越才能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國家給他高額獎勵,這筆巨款通過當地銀行轉發,天天跑去銀行要錢,最后急紅了眼,賦諸武力。疑病妄想():病人莫明其妙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四處檢查求治,盡管所有醫學檢查都未能查到異常,但仍不能動搖其患病的想法。具有疑病妄想的病人,如果認為自己的“軀體疾病”是某人害他所致,他有時會對對方采取報復措施。鐘情妄想():鐘情妄想():病人堅信自己被某異性所鐘愛,雙方各方面條件差距懸殊,根據另一方所具備的優勢條件根本不可能看上病人,但病人本人卻意識不到這點。與單相思的區別是,病人始終認為對方愛自己,視對方拒絕冷漠的態度為考驗自己是否對愛情堅貞不移,而單相思的正常人知道對方并不愛自己,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愿而已。鐘情妄想的病人會死纏對方不放,甚至對方婚后還不罷手,干擾其婚姻生活的安寧,從而引發一些法律糾紛。常見的精神病理現象(三)、智能障礙

1、真性癡呆2、假性癡呆(四)意識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常見的精神病理現象二、影響控制能力的精神病理現象情感障礙和意志行為障礙的各種表現人格障礙形成原因,與人格改變的區別類型偏執性、分裂樣、反社會性、沖動性、表演性、強迫性、焦慮性(回避性)、依賴性法律處理的模式有兩種常見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

精神分裂癥1、單純型:結合案件講2、偏執型:結合案件講3、青春型4、緊張型5、未分化型美國的分類:妄想癥常見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情感性精神病(一)躁狂狀態:1、思維奔逸2、情緒高漲(二)抑郁狀態1、擴大性自殺2、間接性自殺3、宣瀉病理情緒而殺人常見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㈠、偏執性精神障礙偏執人格和偏執性精神病㈡、癔癥癔癥人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情緒波動大、表演夸張做作、富于幻想轉換癥和分離癥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多見,拘禁反應常見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1、應激相關障礙心因性反應、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適應不良、反應性抑郁、反應性木僵2、顱腦創傷后精神障礙腦震蕩、腦挫傷、腦挫裂傷腦外傷后綜合癥、腦外傷后精神病、腦外傷后人格改變、智能障礙、癲癇常見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

1、癲癇性精神障礙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意識障礙2、精神發育遲滯安定型不安定型酒精中毒

危害性:健康和安全據1997年報道,一個大的流行病學研究組針對終身依賴酒精的人數作了全美的統計學調查,發現這類特殊人群占了總人口的比例是13.4%,意味著近8個人中有一個人是酒精濫用者。據&1996年報道,在全部殺人犯中,濫用酒精者大約占到了40%到50%。據.2001年報道,在所有人身攻擊一類的刑事案件中,40%是濫用酒精引起的,其中強奸類案件則超過了50%。據&2001年報道,在美國被逮捕的人數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與濫飲酒有關,警方介入調查的暴力刑案超過43%的人與濫飲酒有關。1997年研究發現,酒精與犯罪的關系比毒品與犯罪的關系更加密切。酒精中毒

急性:病理性醉酒、復雜性醉酒、普通性醉酒(生理性醉酒)慢性:依賴(心理到生理)、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