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荷塘月色朱自清走近朱自清朱自清,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與壞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籍貫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海寧。著名詩人、作家、教授、民主戰士。朱自清(1900——1948)主要作品有:《雪朝》(詩集)1922,《蹤跡》(詩與散文)1924,《背影》(散文集)1928,《歐游雜記》(散文集)1934。散文名篇《春》、《綠》、《背影》、《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1927.7)、《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課文字詞生字詞:
xiè
pì
duó
wěng
mí
niǎo
nuó
煤屑路幽僻
踱著蓊郁彌望裊娜
sè
bó
qiàn
yuán
zhào
liǎn
jū
羞澀斑駁
倩影媛女櫂斂裾
fàn
zhuì
shāo
xì
hān
wǎn梵婀玲點綴樹梢空隙
酣眠宛然解題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園里的荷花池。月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下列問題:1.本文寫了朱自清一次怎樣的經歷?----月下散步整體把握1、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前三段,寫夜賞的緣由。7、8兩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這樣分析,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10段)寫“月下遐思”(情)2、綜合、歸納。1.本文寫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經歷,作者為什么深更半夜的時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心里頗不寧靜本文文眼2.朱自清為什么心里不寧靜呢?----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使國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朱自清在思想上彷徨于歧路。他既對國民黨的“反革命”行徑表示強烈不滿,又對充滿血腥的暴力革命充滿疑懼,于是陷入了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于是他選擇逃避,與政治保持距離,試圖埋頭于“學問”,以維護知識分子的獨立性。但是深受五四精神所哺育的這一代人,完全超脫是不可能的,朱自清在“隱士”的學者的外表之下,埋藏的是一顆熾熱的“斗士之心”,所以在文中表現的是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時代背景: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尋找寧靜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理清思想感情的脈絡(渴求寧靜、自由)(暫時獲得寧靜)(心中悵然)(不再寧靜)心中失落他找到寧靜了嗎?我們首先看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這個“另一個世界”指什么呢?從原文中找。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作者在這里寫得很超脫現實,這是作者內心渴望而現實達不到的,越是超脫,越是自由,便越是顯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本文還有一條線索:以游蹤(人物活動)為線索
明線:游蹤(外結構)暗線:情感(內結構)出家門踱小路觀荷塘賞四周不寧靜尋寧靜得寧靜失寧靜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
2、“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畫面美:文中寫景的語段,勾勒了一幅幅經典的畫面。
(4-6)集中體現了這點4.月光下的荷塘5.荷塘上的月色6.荷塘四周的景色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葉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4.月下荷塘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荷葉荷葉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作者怎樣描寫荷葉?作者運用什么手法,寫出荷葉的什么特點?表現什么意境“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本句將荷葉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寫荷葉的高頎挺拔,舞女的裙因旋轉而展開,用來表荷葉的渾圓和舒展,造型非常美,使人聯想到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舞女,裙擺隨舞姿飄蕩灑脫,輕靈而歡快,高雅而美麗。荷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擬人比喻(博喻)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裊娜:原本用來形容女子體態輕柔優美的樣子。這里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的荷花在月光下柔美綻放姿態,令人感到親切可愛,產生豐富的聯想。羞澀:原本用來形容人難為情的樣子。這里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的荷花在月光下含苞待放的美好姿態,令人感到親切可愛,產生豐富的聯想。博喻手法的運用閃閃發光忽明忽暗晶瑩剔透冰清玉潔纖塵不染優雅高貴作者將白花比作“明珠”“星星”實為多見,但將它比作“剛出浴的美人”很新鮮,“剛出浴的美人”身上總有一星半點的水珠,肌膚勝雪,晶瑩剔透,纖塵不染自是美得難以形容把含苞欲放的荷花喻為“明珠、星星”,形象的繪出了這一類荷花的特點:明亮、晶瑩剔透、閃爍不定。把裊娜地開著的荷花喻為“剛出浴的美人”,表現出荷花開放時姿態的優美,色澤的光滑潔凈;“……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為什么此處要用博喻手法來修飾荷花?1.博喻: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描繪說明同一個本體的比喻句.2.用博喻寫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種姿態,形象生動.
通感,將嗅覺形象訴諸聽覺形象,擴大意境,烘托環境優雅、寧靜,這是月夜獨處的獨特感受。荷香荷香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修辭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種特殊的修辭。通感是指感覺的轉化、遷移,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通感就是移(聯)覺。(1)她笑得很甜。(視覺轉為味覺)
(2)人靚歌甜。(聽覺轉為味覺)(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為聽覺)(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視覺轉為聽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是由嗅覺轉為聽覺,“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縹緲、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處。但“渺茫的歌聲”不是單純的陳述說明,“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兩個優美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擴大了意境的內涵,使意境變得更加優美。而且將“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也烘托出環境的優雅與寧靜。流水脈脈,擬人,默而有深情。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葉子下的水,言有盡而意無窮。
荷波荷波閃電比喻(突出快速凝碧,以靜寫動)流水總結:
在這一段里,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后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荷葉、荷花的情態,以及為微風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輕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由靜而動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來寫的。這段文字寫得形、味、色、聲俱全,動靜相宜,虛實相應。作者在描寫景物時,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月下荷塘的淡雅靜美。
5.塘上月色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難描繪。作者運用了哪些景物來表現月光?葉子和花青霧樹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難描繪。作者運用了哪類詞語來表現月光?動詞的巧妙運用
為什么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漂”替代“浮”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___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___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瀉浮“瀉”“浮”二字的審美情趣賞析瀉流水照“瀉”的范圍廣,與“流水”相照應,而且有動態美,顯得生動活潑。“照”的范圍窄,不能與“流水”相照應,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結論:清華園浮漂“浮”寫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的情狀,描繪霧的輕飄狀態。結論:洗洗,寫出了“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現出的一種乳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畫點評“畫”字本來是倩影映在荷葉上,卻說成“畫”在荷葉上,“畫”含有人為的動作,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揮墨描繪“倩影”。“畫”這個動詞是經過錘煉的,與“倩影”搭配很好,表現出一種趣味,也顯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在這里打了比方,那么“酣眠”在文中指什么?“小睡”又是指什么?..
本句用“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滿月的意境),寫出了月色的輕淡朦朧柔和,這很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貼切的比喻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
高高低低
陰陰的乍看像煙霧般整體的風光楊柳樹梢遠山樹縫燈光樹上蟬聲水里蛙聲由遠及近、由靜及動2、疊詞的使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言平實自然。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夜色的濃重氣氛。疊詞疊字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富有音樂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50002-1:2025 EN Energy audi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 【正版授權】 ISO 37003:2025 EN Fraud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s - Guidance for organizations managing the risk of fraud
- 【正版授權】 ISO 11723:2025 EN Coal and coke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d selenium - Eschka's mixture and hydride generation method
- 容斥原理教學課件
-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04課件
- 電化學分析法的認識知識點07課件
- 【包頭】2025年內蒙古包頭市白云鄂博礦區事業單位引進緊缺急需人才1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初中聲學的教學課件
- 口腔種植學介紹課件圖片
- 口腔異味課件
- 小學生消防暑期安全
- 反酸病因介紹
- 辦公樓消防系統維修保養方案及實施
- UL859標準中文版-2017家用個人美容儀UL中文版標準
- 兒童發育遲緩智力障礙課件
- 釀酒機器相關項目建議書
- LNG加氣站節能減排方案
- 外研版八年級上冊英語期末復習:閱讀理解 刷題練習題30篇(含答案解析)
- 退休延期留用崗位協議書
- 生物安全記錄表
- DB34T 1708-2020 電站堵閥檢驗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