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1、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結論蠟燭的火焰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個部分。外焰燃燒得更充分,溫度最高,火焰最為明亮。結論
熄滅蠟燭時,有一縷白煙從燭芯飄出,用燃著的火柴點燃白煙,火焰會順著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這縷白煙是什么物質呢?石蠟的固體小顆粒(1)對蠟燭及其燃燒現象的探究點燃前燃燒過程熄滅后圓柱形白色固體輕微氣味質地軟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空氣中燃燒黃白色光亮火焰火焰分三層外焰最明亮溫度最高內焰溫度較低焰心最暗溫度最低蠟燭熄滅時有白煙產生,用火柴去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重新燃燒(1)對蠟燭及其燃燒現象的探究想一想:1、蠟燭燃燒可能發生那些變化?
2、蠟燭燃燒后的物質到哪里去了?如何驗證?
3、蠟燭會有哪些性質?
結論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質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般我們采用這個方法來鑒別二氧化碳氣體(2)對蠟燭燃燒生成物的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將燒杯取下來正放,迅速往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蠟燭燃燒有水生成,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2、對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一
收集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比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準備收集氣體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背景知識:①二氧化碳(CO2)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渾濁越多,說明二氧化碳(CO2)氣體也越多(前提條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夠多)。②氧氣(O2)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O2)越多。即氧氣(O2)可以助燃。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燒。排水集氣法
空氣、人體呼出的氣體均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結論2、對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二
向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中各滴入數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能得到什么結論?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氣體現象
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人體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現渾濁結論
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2、對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三
在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中分別插入一根燃著的木條,觀察現象,能得到什么結論?現象
插入空氣中的木條繼續燃燒;插入呼出的氣體中的木條火焰立即熄滅結論
空氣中含有的氧氣多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2、對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四
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一塊放置不動,對著另一塊呼氣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呼氣現象
放置不動的玻璃片上無明顯變化;對著呼氣的玻璃片上有水珠結論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水蒸氣比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多現象結論呼出的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可使燃著的小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一生物基因工程與現代生物技術教案》
- 醫院護理微課件視頻
-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高中物理進階教學教案》
- 風電場建設汛期安全防范措施
- 描述春日校園美景寫景類作文(12篇)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態總結范文
- 三年級科學課堂互動活動安排
- 初中語文項目化學習教學范文
- 2025年甘蔗濃縮汁項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游戲開發研發部的職能與團隊協作
- 全息照相與信息光學實驗報告
- 2022年02月上海鐵路局下屬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所公開招聘畢業生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激光設備買賣合同模板(2篇)
- GB/T 24815-2009起重用短環鏈吊鏈等用6級普通精度鏈
- 線描畫基本功教學課件
- 船上投訴程序(中英文)
- DB37-T 3781-2019 政務服務中心能源消耗定額標準-(高清版)
- 重癥胰腺炎(1)課件
- 科學素養全稿ppt課件(完整版)
- 克拉潑改進型電容三點式振蕩器
- 介入導管室耗材準備及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