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 程序的循環結構_第1頁
2-4節 程序的循環結構_第2頁
2-4節 程序的循環結構_第3頁
2-4節 程序的循環結構_第4頁
2-4節 程序的循環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節程序的循環結構(for循環結構)一、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掌握循環結構編程的一般步驟及特點。(1)掌握VB語言的FOR循環語句、語句的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2)掌握VB語言的循環嵌套的規則。培養和提升學生:(1)學會使用VB語言的FOR循環語句來實現循環控制結構,解決實際問題;(2初步掌握程序調試運行的方法。2、 方法與過程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法”。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 經歷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2) 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同學共同探究問題,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協助學習的樂趣。二、 重點難點讓學生學會使用VB語言的FOR循環語句來實現循環控制結構,解決實際問題。三、 教學環境1、 教材處理教材選自《廣東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選修一:算法與程序設計》第二章第二(4)節,原教材的編排是以問題為線索,層層深入,通過親身設計一個簡單的程序實踐來加深本節知識的理解。以VB編程的基本步驟為線索,通過對各階段性問題的解決,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深知識的理解,通過適當地為學生提供拓展性的內容,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讓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它既強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又能使學生在學習時有規可依,使學生在程序設計中得到適度的創新體驗。2、 預備知識學生已掌握了程序設計基礎的順序及選擇結構。3、 硬件要求建議本節課在多媒體電腦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廣播教學系統或投影儀,為拓展學習,學生機應允許上互聯網。4、 所需軟件學生機要安裝VB6.0或以上版本。5、 所需課時2課時(90分鐘)四、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從袁隆平的超級水稻研究的故事入手,又到“輸出學生邊閱讀邊傾聽。提問:有同學試圖用100以內的所有偶數的算術平方根”的的問題出發,激發以下方法解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拉開了本節教學的序幕。PrivateSubCommand_Click()PrintSqr(2)情意PrintSqr(4)導入PrintSqr(6)PrintSqr(100)EndSub新課講解由此老師引入今天的循環問題:即問題中包含有重復執行的處理。新課講解由此老師引入今天的循環問題:即問題中包含有重復執行的處理。1?學生對問題展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2?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歸納,完成實踐任務。1?通過組織學生探究“輸出100以內的所有偶數的算術平方根”的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PrivateSubCommand_Click()For1=2To100Step2PrintSqr(I)NextIEndSub讓學生感到用VB提供的循環結構語句,能很簡便地解決循環問題2?通過師生共同分析“輸出100以內的所有偶數的算術平方根”問題的程序,歸納總結VB語言的FOR循環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以及書寫的注意事項,歸納總結VB語言的for循環特點。For循環變量=初值To終值Step步長值語句組Next循環變量3?老師提出上機實踐問題:分別求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分。要求學生展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3?學生對老師所提問題(分別求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分)展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4?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歸納,完成實踐任務。4?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歸納,完成實踐任務。5、 要求學生完成上機練習,老師巡視幫助學生完成任務。6、 要求學生上機練習P56的實踐(1)、(2),老師巡視幫助學生完成任務。4、 要求學生課堂練習:指出所列程序中的錯誤,加強知識學習和把握。5、 上機練習:(1)P53實踐2(2)求1X3X5X……X19的值。6、 由問題“已知m個學生進行n個科目的考試,請計算每個同學的平均分。”引出循環嵌套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學會嵌套的技巧與方法:PrivateSubCommand1_Click()DimmAsInteger,nAsInteger,iAsIntegerDimfenAsSingle,sumAsSingle,averageAsSinglem= InputBox("請輸入學生人數:")n= InputBox("考試科目數:")For i=1Tomsum =0Forj=1Tonfen=Val(InputBox("請輸入第"+Str$(i)+"個同學第"+Str$(j)+"科"))sum=sum+fenNextjaverage=sum/nPrint"第";i;"同學平均分:";averageNextiEndSub通過對以上程序的分析和程序執行過程,使學生能真領會和把握這一編程技巧。拓展由 圖形的輸出問題加深學生對循環嵌套的問題的把握,幫助學生分析學會嵌套的技巧與方法:要求學生求 的圖形。老師巡視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小結VB語言的FOR循環語句、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以及for循環嵌套。練習教師在布置課本的練習:P59(1)、(2),指導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程求解問題。五、 課外拓展1、相關資源東完中學信息技術網:http:///ArticleClass.ASP?ClassID=32普通咼中技術課程網:http://blog./6002/category/4662.aspxVB程序設計網:http://www.hu/xxgcxy/vb/dagang.asp(Do循環結構)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掌握循環結構編程的一般步驟及特點。(1)掌握VB語言的DO循環語句、語句的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2)掌握VB語言的循環嵌套的規則。培養和提升學生:(1)學會使用VB語言的Do循環語句來實現循環控制結構,解決實際問題;(2初步掌握程序調試運行的方法。2、 方法與過程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法”。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 經歷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2) 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同學共同探究問題,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協助學習的樂趣。重點難點讓學生學會使用VB語言的do循環語句來實現循環控制結構,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幾種不同do循環結構的比較異同。三、 教學環境1、 教材處理教材選自《廣東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選修一:算法與程序設計》第二章第二(4)節,原教材的編排是以問題為線索,層層深入,通過親身設計一個簡單的程序實踐來加深本節知識的理解。以VB編程的基本步驟為線索,通過對各階段性問題的解決,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深知識的理解,通過適當地為學生提供拓展性的內容,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讓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它既強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又能使學生在學習時有規可依,使學生在程序設計中得到適度的創新體驗。2、 預備知識學生已掌握了程序設計基礎的順序及選擇結構,以及掌握了FOR循環的基礎之上的學習。3、 硬件要求建議本節課在多媒體電腦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廣播教學系統或投影儀,為拓展學習,學生機應允許上互聯網。4、 所需軟件學生機要安裝VB6.0或以上版本。5、 所需課時2課時(90分鐘)四、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情意從“陳婷植樹”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學生邊閱讀邊傾聽。導入興趣和熱情,拉開了本節教學的序幕。新課講解1?通過組織學生探究“陳婷植樹”的問題、設計1?學生對問題展開分析問題、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2?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歸納,完成實踐任務。2?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歸納,完成實踐任務。3?學生對老師所提問題展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PrivateSubCommandl_Click()DimAgeAsInteger,TreeAsIntegerAge=17Tree=3DoAge=Age+1Tree=Tree+Age-14LoopUntilTree>=100Print"到";Age;"歲時種到";Tree;"棵樹!“EndSub2?通過師生共同分析“陳婷植樹”問題的程序,歸納總結VB語言的DO循環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以及書寫的注意事項,歸納總結VB語言的DO循環特點。3?老師提出思考題:已知s=1X3X5X?XN,找出一個最大整數N,使得S〈50000。要求學生展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

4、上機練習:P54實踐(1)、(2)4、上機練習:P54實踐(1)、(2)5、對幾種DO循環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各自不同的特點的把握要素,使同學們能運用自如。5、要求學生上機練習共同探討P58的交流,得出使用DO循環的技巧和心得。設立一些由人力解決較困難的問題,要求學生運用 要求學生能設計出算法及編寫出程序。拓展 所學編程知識去解決,比如:判斷一個大數是否為素數等問題。小結 VB語言的DO循環語句、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以及幾種不同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