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呼風喚雨的世紀語文要素閱讀:1.能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3.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教學重點1.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教學準備相關圖片及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預習要求1.模仿學習伙伴,給課文提問。2.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課時目標1.認識“喚、技”等12個生字,會寫“喚、紀”等15個字,會寫“呼風喚雨、世紀”等17個詞語。2.初步感知課文,自主提出問題。3.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主題1.談話導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科技產品,大家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出示課件:數字電視、手機、電腦、高速列車、航天飛機圖片)說說這些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你想了解科學技術創造的一個個奇跡嗎?讓我們一同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同去感受絢麗多彩的生活吧!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里“呼風喚雨”什么意思?(出示課件課題)(呼喚風雨:想讓它來,它就來;想要怎么樣就怎么樣。)師:說得沒錯,“呼風喚雨”在古代是形容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呼風喚雨”在現代社會是指借助科學技術來實現發展。一個世紀有多少年?(一百年)“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指哪個世紀?(板書:20世紀)從哪里知道的?(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2.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和題目的意思一樣,這個句子告訴我們課文主要要表達的意思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樣的寫法叫作開篇點題,課文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時間,世界發生了太多變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驚嘆啊!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這個神奇的世紀。設計意圖: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既充分肯定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為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設計意圖: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既充分肯定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為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1.解決會讀的生字。(出示課件生字部分)朗讀正音,重點點撥:賴、潛、舶、哲。2.指導書寫。“喚、程”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紀的右邊是“己”,不要寫成“已”或“巳”;“奧”上部是“”,不要多加一橫寫成“”。3.學生寫字練習,同桌互相檢查。4.交流對詞語的理解,注意方法點撥,如“依賴”可以用找近義詞的方法來理解;“呼風喚雨”可以聯系孫悟空來理解;“船舶”可以通過看圖來理解等。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設計意圖:回憶給問題分類的方法,也就是引導學生關注從不同角度提問。交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接下來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注意力更集中。設計意圖:回憶給問題分類的方法,也就是引導學生關注從不同角度提問。交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接下來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注意力更集中。1.方法回顧:學習了《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夜間飛行的秘密》后,你知道了哪些提問方法?學生回顧:從全文或者課文的一部分提問;從文章的內容、寫法及給人的啟示方面提問。2.引導:同學們在閱讀課文時,有沒有發現本課除了課文內容,還有哪些方面的內容?(在課文的旁邊和文后出現了一些問題。)3.讀“學習伙伴”提出的問題,看一看他是從哪些角度來進行提問的。引導學生先讀問題,再說出是從哪個角度提出問題的。4.學生用學到的提問方法,模仿“學習伙伴”,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自主提問。預設1:“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預設2:什么是原子核世界?預設3:為什么新的交通工具能把地球變成“地球村”?預設4: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試想一下:這一個個奇跡是什么呢?預設5:文中第2自然段作者為什么要寫兩個設問句,作用是什么?預設6: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課文為什么要寫20世紀以前人們的生活情景?預設7:作者為什么要引用詩句和名人名言?預設8:未來,科學技術將怎樣改善我們的生活?預設9:未來生活還會有什么發明或發現呢?5.小組交流,填寫“小組問題清單”。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著重學習篩選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通過閱讀課后問題清單,觀看動畫中對問題的評價與篩選,掌握篩選問題的方法,明確篩選問題的意義。繼而,通過小組合作去真正實踐,練習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著重學習篩選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通過閱讀課后問題清單,觀看動畫中對問題的評價與篩選,掌握篩選問題的方法,明確篩選問題的意義。繼而,通過小組合作去真正實踐,練習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1.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問題,討論、整理、合并同類問題。2.小組出示問題清單,全班討論,哪些問題是對理解課文有幫助的?3.課件出示問題。(出示課件)問題一:什么是“程控電話”?(閱讀中會產生很多問題,像這樣的科技術語、專有名詞類的問題不影響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問題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什么意思?20世紀的科學成就為什么可以用這句詩來形容?(關注引用詩句的好處,能夠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問題三:現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全是好處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在聯系生活經驗、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將更全面、深入地去認識現代科學技術。)4.小組合作,從小組的問題清單中,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5.請小組派代表,說一說:去掉了哪些問題?為什么去掉?保留了哪些問題?為什么保留?6.各小組之間把相似問題進行歸類合并,共同篩選出疑難問題。五、布置作業1.訂正預習卡。2.繼續查閱有關“科技改變生活”的資料。課時目標1.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2.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教學過程一、借助問題,理解課文1.過渡:上一節課中,我們小組合作整理了問題清單,給問題進行了分類。小組問題清單中,我們篩選出了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重要問題。2.共同探究,解決問題。(1)探究第2自然段。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了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出示課件)①引導學生辨一辨:“發明”和“發現”有什么不同?點撥:“發明”是創造出以往沒有的新事物或者新方法;“發現”是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者規律。②鞏固練習:20世紀這么多成就,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你能準確地將“發現”“發明”這兩個詞語填入下面的句子中嗎?人們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沒有生命。人們為了()海洋深處的秘密,()了各種新型的海底探測儀。③提問:課文是圍繞第1自然的“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來寫的,也就是強調20世紀人類可以呼風喚雨。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圈出和“呼風喚雨”意思相近的詞語。點撥:奇跡、出乎意料。④提問:哪個句子里有奇跡這個詞?明確: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了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2)探究第3自然段。①提問:20世紀的高科技讓人眼花繚亂,我們再來看看20世紀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大家自由讀第3自然段。(20世紀前是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②農耕社會里,人們的生活十分貧乏。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但是,還遠遠不止這些。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說看,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出示句式,練習說話:那時沒有……只能……)預設:那時沒有空調,只能搖著大扇子解涼。預設:沒有洗衣機,人們只能用手洗衣服。③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很依賴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無光的世界。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④提問:面對如此貧乏的生活,人們只能通過幻想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竟紛紛變成了現實。他們的哪些愿望變成了現實?預設:古時候的“千里眼”,成了現在的望遠鏡、視頻電話。它能讓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預設:古時候的“順風耳”,成了現在的電話,它能讓兩個相距很遠的人很快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手機、錄音機都是神話中的“順風耳”。預設:古代的人想騰云駕霧,沒能實現,只能靠幻想,而現在我們可以“騰云駕霧”了。你只要坐上飛機就可以了。⑤提問:除此以外,古代還有什么幻想也變成了現實?預設:以前的人想著飛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現在我們的飛船已經登陸月球,還做了很多實驗。預設:“千里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車、飛機,想到哪里都很方便。⑥提問:課前同學們收集了有關資料,說一說20世紀的人們還擁有哪些科學成果?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預設:我知道20世紀人類可以用機器人來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預設:20世紀,人們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預設:我知道醫生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很小的細菌,用激光刀做手術可以減少出血量。……⑦小結:這么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冒出來了。這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圍繞核心問題,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的快樂。學習了課文之后,學生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暢想未來科技的發展,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學習感受,激發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3)探究第4自然段。①生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20世紀的科技成就。②提問:現在你知道還有哪些科學技術了嗎?預設: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③提問:20世紀除了這些科技成就外,你還能舉出其他的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嗎?讓我們一起看看老師找來其他的科技成就方面有關的多媒體圖片吧。(課件出示:磁懸浮列車、X射線、青霉素、雜交水稻……)④小結:作者通過舉例子,通過古今對比讓我們知道是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4)探究第5自然段。①師生交流:問題清單上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嗎?(解決了)課文的問題雖然都解決了,但是科學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帶著問題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②提問: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21世紀了,面對新的世紀,你還希望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跡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呢?(學生討論、交流)預設:我希望汽車燃料都能把汽油換成太陽能,這樣就更加美化環境,就沒有空氣污染。預設:可以坐飛機到宇宙去航行,到月球去安家。……③提問:無論是現在和過去作比較,還是舉出的實例,作者都是在圍繞著哪一句話來寫?明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④總結升華: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實。”要想把夢變成現實,今天我們小學生該怎么做?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⑤學生交流感想。二、再讀課文,提出新問題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想想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引導學生嘗試提出新問題。(教師根據時間酌情解答,可以利用課后進行)提示:可以啟發學生聯系當今科學技術新發展和自己的生活,提出一些新問題,如“人工智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現代科學技術正在創造一個個奇跡,我們該如何適應呢?”三、布置作業1.完成隨堂練。2.完成課后習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在觀看篩選問題的動畫中,學生對于篩選問題的方法有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電商債務轉貸與擔保協議
- 行政管理學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研究及試題及答案
-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可行性分析與實施方案
- 行政管理學的戰略規劃研究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市政學的實踐研究試題及答案
- 公共關系在危機應對中的重要角色試題及答案
- 中級經濟師考試的面試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的工程項目管理試題及答案
- 工程經濟產業鏈分析試題及答案
- 現代管理學中的人際關系處理試題及答案
- 水稻聯合收割機使用與維護
- 過程控制實驗指導書講解
- 安徽鋼結構人行天橋施工方案
- 形勢與政策(吉林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
- 《表觀遺傳》教學設計
- 2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業主項目部標準化管理手冊
- 黎民公共管理學考研筆記
- 《人工智能導論:模型與算法》習題答案及期末試題
- GB/T 3036-1994船用中心型蝶閥
- GB/T 29497-2017高沸點芳烴溶劑
- GB/T 1220-1992不銹鋼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