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_第1頁
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_第2頁
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_第3頁
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_第4頁
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建議楊德智高憲儒(甘肅省慶陽市畜牧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慶陽745000)摘要:慶陽市肉牛產業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肉牛品種的繁育和雜交改良,生產沒有形成規模,缺乏有影響力的龍頭加工企業。應切實加強政府引導扶持,提高對肉牛產業的認識,抓好黃牛品種改良,積極探討種草養畜結合模式、大力拓展飼料資源,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做好設宣傳培訓和科學養殖示范,為我市肉牛產業做貢獻。關鍵詞:肉牛;現狀;發展建議慶陽市地處甘肅東部,黃牛生產歷史悠久,是我國黃牛重點生產區,也是隴東地區早勝牛的原產地、集散地和主產區。近幾年來,慶陽市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把發展肉牛產業作為富民興市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大力實施“種草養畜”工程,全力推進全市肉牛產業發展。本文就將慶陽市肉牛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1、慶陽市肉牛產業現狀2006年全市肉牛存欄43.65萬頭,出欄13.60萬頭,生產牛肉16320噸;2007年存欄49.44萬頭,出欄15.82萬頭,生產牛肉18984噸,凍精改良授配4.445萬頭;2008年存欄77.56萬頭,出欄17.97萬頭,生產牛肉22400噸,凍配改良肉牛8.2萬頭;2009年存欄82.30萬頭,出欄20.33萬頭,生產牛肉24396噸,凍配改良肉牛9.03萬頭。目前全市黃牛凍配點115個,正常開展工作的有68個。2、存在的問題慶陽市肉牛業開發起步早。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肉牛品種的繁育和雜交改良,生產沒有形成規模,缺乏有影響力的龍頭加工企業。因此,充分利用我市資源優勢,加快肉牛產業化開發和規?;a,顯得尤為迫切。2.1生產方式落后長期以來,我市的養牛生產主要是以農村千家萬戶散養為主,“養牛耕田、養豬過年”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除部分奶牛養殖相對集中形成一定規模和部分業主投資興建的中小規模肉牛場外,全市肉牛的規模養殖非常少,規?;捷^低,肉牛總體養殖水平仍然較為落后。2.2發展速度較慢,基礎群不足全市肉牛發展速度緩慢,1980年全市肉牛存欄量為15.55萬頭,2005年存欄39.59萬頭,25年增加了24.04萬頭,平均年增加9616頭,按8個縣(區)計算,年均每個縣年僅增加1202頭。目前,全市存欄牛10萬頭以上的僅有鎮原縣、環縣、寧縣等3個縣,存欄5萬頭以上的有華池縣和合水縣。肉牛多千家萬戶分散養殖,育肥規模不大,發展不平衡。2.3規模養殖基礎薄弱,產業化發展程度低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資金投入、技術力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規模養殖業起步晚,投入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條短,產加銷一條龍、牧工貿相結合的畜牧業生產產業鏈銜接不緊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程度不高。2.4牛良種化程度低,生產性能低我市養牛歷史悠久,養牛氛圍濃厚,各級政府也很重視,但就總體來說,牛個體小,生產性能低,同時存在規模小、良種改良面小、覆蓋率低、飼養方式落后、飼養水平差、優質改良牛品種比重小的突出問題。據調查統計,現有本地肉牛成年個體平均體重為250?300kg,日增重500g以內,一般3?4歲出欄,屠宰率30%?34%,頭均產肉量近100kg,比全國平均水平147kg低50%,比世界199kg低150%,與魯西牛、秦川牛相比,其經濟性狀有一定的差距。3、主要原因3.1觀念落后,認識不到位一是慶陽市山多塬少,山地運輸主要依靠的是驢騾,山區農民忽視了養牛的重要性。二是當地牛品種退化,經濟效益差,加之養牛投入大、周期長,在短時間難以見到成效,群眾不愿意飼養牛而更意愿飼養豬禽。三是相當一部分農戶還是持“養牛耕田”的觀念。3.2融資能力不強,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養殖業啟動資金,有限的養殖業貸款、國家產業扶持資金和群眾自籌物資遠遠不能滿足發展規模養殖要求;二是貸款投放手續繁雜,“貸款難”問題突出;三是優良種畜的引進推廣,科技知識的宣傳培訓等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優良種畜無法引進推廣,造成改良周期過長、生產成本增加、優勢資源嚴重浪費;四是防疫治療經費投入不足,動物疫病防治、檢疫、檢測設備簡陋,手段落后,防檢體系不盡完善,存在重大動物疫情隱患。3.3畜牧業市場體系不健全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發育不健全、運行不靈活,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聯系不緊密,生產、銷售的盲印性大,畜禽及其產品賣難現象普遍存在,畜產品加工業滯后,缺乏規模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尤其牛羊屠宰加工龍頭企業在我市幾乎處于空白,畜產品附加值提高緩慢,影響了畜牧業生產的經濟效益。3.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現有的科技推廣體系不能滿足農戶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生產與服務嚴重脫節,市場體系不健全,中介組織層次低,信息傳輸不暢。4、對策4.1提高對肉牛產業的認識肉牛產業是我市的地方優勢特色產業,也是適應我國入世、西部大開發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長線主導產業,還是投資風險小,農民群眾樂于接受且認可的高效富民產業。加快發展肉牛產業,可以帶動種植業、加工業和相關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結構戰略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穩步實現農民增收。政府部門應當統一思想認識,把肉牛產業作為“抓特色、抓財源、抓小康”的一件大事來抓,與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建設、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快發展步伐。4.2積極探討種草養畜結合模式、大力拓展飼料資源由于牛是草食家畜,能大量利用人類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秸稈、工農業加工副產品等,不與人類競爭糧食。因此,在充分利用好當地農副產品資源及草山草坡資源,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的基礎上,大力開展人工種草,積極探索“果—草間作”、“林一一草間作”、“糧一一草輪作”、“牛一一沼一一草”、“?!右灰还灰徊荨钡榷鄻踊鷳B種養模式。大力推廣農作物秸桿的青貯、微貯、氨化和秸稈粉碎發酵、糖化、微貯、秸稈粉制顆粒飼料等加工處理技術。4.3突出抓好黃牛品種改良牛業要發展,好種是關鍵。必須下大力氣把肉牛品改搞上去,以加快黃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用型的轉變,提高黃牛品種質量和經濟效益。一是抓好早勝牛的選育和提純復壯,擴大群體規模,特別是基礎母牛資源。二是大力推廣黃牛冷配技術,開展雜交改良,進一步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牛冷配網絡體系,壯大牛品改員隊伍,提高“三率”。三是有計劃地開展黃牛的本交與鮮精配種。在邊遠山區,牛冷配難度大,應及時去勢淘汰本地劣種公牛,采取引進異地優秀雜種公牛的辦法來改良。其中以荷西(西門塔爾X荷斯坦)雜種公牛為最好。強化雜交繁育體系建設,完善良種培育、選育、引育體系,推動良種繁育市場化進程。4.4切實加強政府引導扶持肉牛養殖周期長,投資的風險性也就相對要大。因此,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要把肉牛生產的發展列為議事日程,作為農村脫貧致富的一個項目來抓??h、鄉畜牧業務主管部門要制定科學養牛的飼養管理技術規程,發到養牛大戶手中,并經常到現場作指導,提高養殖大戶的飼養水平,帶動周圍農戶的養牛能力和積極性。一是要加強宣傳,引導消費,擴大牛肉需求,促進肉牛生產的目的。二是要加強領導,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各方面發展肉牛生產的積極性。重點對發展基礎母牛、品種改良和草場改造等進行獎勵。三是要增加投入,建立穩定支持肉牛產業發展的投入渠道,如黃牛改良、人工種草、秸稈養牛以及防疫補貼等經費是必不可少的。4.5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疫病是影響肉牛飼養和流通的制約因素之一。在加強縣、鄉、村防疫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改善防疫的基礎條件和設備,培訓提高防疫隊伍的業務水平,使獸醫工作人員能夠適應目前人員流動大,畜產品流通量大,范圍廣而造成疫病控制困難的復雜局面。在重點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疫監測的基礎上,做好其它疫病的防治工作,確?;钚蠼】岛托螽a品的流通。建立健全完善的重大動物疫情預警預報和應急處理機制,強化疫情監測和報告、產地檢疫及流通環節中的監督檢查,嚴防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切實做好動物免疫標識、獸藥飼料的監察工作,規范獸藥飼料市場。4.6宣傳培訓,做好科學養殖示范積極推廣科學養牛新技術,要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從改廄入手,推廣驅蟲、補飼、雜交改良、犢牛飼養、瘦牛育肥、疫病防治和草料青貯、氨化等一系列的規范技術,提高養牛的綜合效益。扶持建立一批科學養牛示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