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15579.11-1998 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專注于弧焊設備的安全要求,具體針對電焊鉗這部分組件。該標準旨在確保電焊鉗的設計、制造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在焊接操作過程中發生電氣傷害、火災、機械傷害等事故。下面是對該標準主要內容的展開說明:

  1. 適用范圍:標準明確了適用于手動操作的電焊鉗,包括用于攜帶焊接電流至工件的鉗形夾具及其與之相連的電纜組件。它涵蓋了電焊鉗的結構安全、絕緣性能、機械強度及熱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基本安全要求

    • 絕緣性能:規定了電焊鉗的絕緣材料需符合特定耐電壓等級,確保在規定條件下使用時,操作人員不會因漏電而遭受電擊。
    • 機械強度:要求電焊鉗的結構堅固耐用,能承受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機械應力,避免斷裂或損壞導致的事故。
    • 熱穩定性:電焊鉗應能承受焊接作業時產生的高溫,不致變形或損壞,影響其正常功能和安全性。
    • 把手設計:把手部分需符合人體工程學原則,確保操作舒適且能有效防止熱傳遞,保護操作者免受燙傷。
  3. 結構與設計規范

    • 規定了電焊鉗的尺寸、形狀及其與焊接電纜的連接方式,確保方便操作且連接可靠。
    • 要求電焊鉗的導電部分與絕緣部分有明顯區分,便于識別,減少誤操作風險。
    • 對于可更換的電極帽等部件,規定了它們的安裝牢固性要求,以防脫落造成安全隱患。
  4. 標識與警告信息

    • 標準要求電焊鉗上應清晰標注制造商信息、額定電流、使用電壓等關鍵參數,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指導用戶正確、安全地使用。
  5. 測試與檢驗方法

    • 列出了對電焊鉗進行例行檢驗和型式試驗的具體方法,包括絕緣電阻測試、耐壓試驗、機械強度驗證等,確保產品符合安全標準。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5579.11-2012
  • 1998-01-19 頒布
  • 1998-10-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_第1頁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_第2頁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_第3頁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_第4頁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15579.11-1998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Cs.25.160.3016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579.11-1998eqvIc974/11:1992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SafetyrequirementsforarcweldingequipmentPart11:Electrodeholders1998-01-19發布1998-10-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GB15579.11-1998前言IEC前言第一篇概論適用范圍2引用標準環境條件定義第二篇要求和試驗·…·……………··…··試驗條件6標記操作防電擊保護?熱額定值10標志……12使用說明書…….附錄IEC974/11中第6條和第8.2條原文(提示的附錄)

GB15579.11—1998前本標準等效采用IC974/11:1992,僅對IEC974/11中的濕熱處理條件、額定電流等級與電纜截面范圍做了適當的修改。我國地域遼闊,南方夏季多為典型的高溫高濕氣候,所以本標準按GB/T2423.3要求,規定濕熱處理的溫度為40℃,這樣既符合國情,也與電焊機行業的GB/T8118等有關標準協調一致。電焊鉗是與電弧焊機配套使用的.若額定電流等級與焊機額定電流等級出現差異,會引起誤解。所以本標準的額定電流等級按GB/T8118規定進行分檔,IEC974/11的電流等級以括號的形式保留。IC974/11和IEC974/12分別對電焊鉗和焊接電纜合器所配用的電纜作了規定,但規定的焊接電流與對應的電纜截面積不同,前者比后者大一檔。由于這兩種器件都安裝在弧焊電源的輸出端,所以電纜截面應一致。根據國內實際使用情況,本標準將焊接電流對應的電纜截面積縮小一檔,與IC974/12相同。本標準與JB7107-93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重大變動:由行標升為國標;-取消夾持拉力條款;修改電焊鉗的防護等級要求;-增加焊接電纜絕緣嵌入電焊鉗的深度要求;·修改溫升試驗方法;-增加標記及使用說明書要求。為使用本標準方便,將IEC974/11中第6章、第8.2條編為附錄A,供使用者參考。本標準從生效之日起,JB7107—93廢止.本標準的附錄A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電焊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成都電焊機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潘穎。

GB15579.11一1998IEC前言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是由所有國家電工委員會(IEC國家委員會)組成的一個世界性標準化組織。亞C的任務是促進在電工和電子領域內對所涉及的標準間題進行國際合作。最終也是除此之外的業務是出版國際標準,由技術委員會負責起草工作。任何IC國家委員會對其工作項目感興趣,都可以參與起草工作。官方和非官方的國際性組織都可以與IEC聯系參與標準項目的起草工作。IEC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按照兩組織已商定的原則進行緊密合作。IEC對于技術問題的正式決議或協議是由技術委員會根據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委員會的參與,并在國際上盡可能取得一致意見后而起草的。在國際上通常以出版標準、技術報告或導則的形式向世界各國推薦,并且指明由國家委員會接收為了促進國際上的統一,IEC國家委員會應保證在本國范圍內最大限度地貫徹IEC國際標準和區域性標準。IEC與對應的國家標準或區域性標準之間的任何差異,都應在其后清楚地標注。IEC提供的標準沒有標明投票通過的程序,并且不能對申明符合某項標準的任何設備負責。國際標準IEC974/11是由IEC第26技術委員會負責起草的。這項標準的條文是基于以下文件:DIS投票報告26(C0)2726(D)30有關這項標準投票通過的全部資料能在上述表格中列出的投票報告中找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弧焊設備安全要求第11部分:電焊鉗GB15579.11-1998eqvIEC974/11:1992Safetyrequirementsforarcweldingequipment-Part11:Electrodeholders第一篇概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焊鉗的安全及結構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焊條直徑為10mm以下的手工電弧焊用的電焊鉗(以下簡稱焊鉗)本標準不適用于水下焊接用的焊鉗。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3—93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eqvIEC68-2-3:1984)GB4208—93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eqvIEC529:1989)環境條件a)環境溫度:最高40℃;b)空氣相對濕度:20℃時最高90%。4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4.1焊鉗手工電弧焊時,用以夾持和操縱焊條,并保證與焊條電氣連接的手持絕緣器具。4.2焊鉗頭焊鉗上具有孔、爪或相當結構的部件,供焊條插入、定位或夾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