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樂-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_第1頁
劉長樂-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_第2頁
劉長樂-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_第3頁
劉長樂-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_第4頁
劉長樂-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劉長樂哈佛論壇演講:中國傳媒是改革開放推手2010年04月19日15:00鳳凰網傳媒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出席哈佛中國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導讀:第十三屆哈佛中國論壇于4月16日到4月18日在哈佛大學舉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劉長樂認為,中國傳媒成為改革開發的重要推手。中國傳媒正在由單一的宣傳功能,轉變為新聞、信息、輿論、表達等多種功能;由單向傳播模式,代之以雙向交流、上下溝通的新模式;由說教式的宣傳方式,代之以對話、交流等平等協商的方式;由封閉僵化的傳播秩序,代之以開放、靈活的新秩序。中國媒體正在積極推進實現信息公開,逐步實現負面信息公開,逐步包容境內外媒體積極主動去追尋真相。以下為劉長樂在哈佛中國論壇發表的主題演講全文:一、新中國的偉大成就中國湖南郴州的一位農民曹宏球,出生在1960年糧食大饑荒的年代,他的童年總與饑餓相伴。1975年,雜交水稻在村里推廣了,沉甸甸的稻穗使曹宏球從此吃上了飽飯。1995年春節,他在自己家門上貼了一幅對聯:“發家致富靠鄧小平,糧食豐收靠袁隆平”。2007年的時候,鳳凰衛視把影響世界華人終生成就大獎頒給了年過七旬的袁隆平。因為他是為中國開出饑餓藥方的人。中國是一個饑荒頻發的國家,史書上人相食的記載不絕如縷。現在50歲以上的人都有刻骨銘心的饑餓記憶。人大副委員長烏云其木格在給袁先生頒獎時說:在我讀書的時候,在很多的日子里,我有一個最高的愿望,就是把窩頭吃飽。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為6000萬公頃,平均產量為7.2噸/公頃,大約比常規水稻5.8噸/公頃的單產高出1.4噸。他的“超級稻”有望達到每公頃產量13噸。不僅為中國的吃飯問題立了功,也為世界的數千萬人提供了生活保障。他也因此成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而鄧小平的“包產到戶”改革試驗,則極大地激發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飯的事情最大。基本解決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并通過高產技術幫助世界解決吃飯問題,是新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中國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全球五分之一人口,而農業科技的貢獻達到48%。除了吃飯問題,新中國還解決了以下重大問題:認真解決了中外關系問題。作為世界上陸地邊界最長、陸上鄰國最多、邊界問題最復雜的國家之一。中國用60年的時間,改變了幾千年來“有邊無界”的狀況,除印度和不丹外,中國已與12個鄰國確定了陸地邊界。中國的邊界曾被西方稱為“動蕩之源”,如今中國邊界的穩定已成為亞洲安全與發展之本。另外,國際問題沒有國際裁判。對南海問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世界解決領土、領海爭議的最智慧的手段與辦法。解決了一國兩制問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體現了中國政府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臺灣問題正在向好的方向轉化。從“一定要解放臺灣”到在“92共識”基礎上“什么問題都可以談”,同根同種的一母同胞在親情上、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上越來越密切。妥善解決民族問題。新中國以前,民族仇視、仇殺、仇恨非常嚴重,民國之前的各個朝代,差不多都發生過中央政府大規模討伐少數民族的戰爭。新中國進行了不懈的民族和解、民族融合、發展民族經濟工作,盡最大可能地消除事實上的不平等,民族團結問題是歷史最好時期之一。妥善解決宗教問題。從認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到承認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認宗教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一種有益的、智慧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根據新華網的資料:現在中國有佛教寺院1.3萬余座,出家僧尼約20萬,佛教信眾約一億人。西方基督、天主教在中國也享有很大的自由。最大的轉變是世界觀的轉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認為世界分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陣營你死我活的斗爭,到認為資本主義也是人類文明的成果,可以認真學習借鑒,和諧相處。在國內體制上,堅持以生產力為標準,跳出了所有制問題三十年的束縛。這種轉變是根本的轉變,決定了中國對待世界的根本態度的轉變。上述的一系列改變均與這個轉變有關。那么,在取得這些成就的過程中,中國媒體和媒體人都發揮了哪些作用呢?二、中華文化貫穿并充盈著開放的基因從“開封到紐約”,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NicholasD.Kristof)的評論文章,意在提醒美國人,中國正在復興,美國切不可驕傲自大。雖然文章是把開封當成一種告誡和警示,但他承認了中國宋代的開放與繁華。中國的漢朝、唐朝、宋朝是非常開放的,明朝和清朝的部分時期,也有相當程度的開放。所謂閉關鎖國的時期,從歷史上看,是暫時的、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著強烈的開放的心態與精神需求。鳳凰衛視曾經通過“千禧之旅”和“鳳凰號下西洋”,對唐僧西天取經之路和鄭和下西洋之路進行萬里尋蹤,我們發現,只有擁有巨大知識儲備與卓越氣度的勇者,才可能開啟如此優雅而氣勢寬宏的世界和平之旅。而中國近代的洋務運動、一百多年來中國學生大規模的出國留學潮和最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大潮,更顯示了中國知識階層在工業化、現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繼,用鮮血和生命尋求真理與復興的不懈努力。中國留學生從1872年第一批留美的120名學生,到現在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140萬。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學方式也從公派為主轉變為以自費為主,從2002年以來,每年外出留學人數超過10萬。顯示了學習世界、融合世界的強烈愿望。中國知識分子對外來文化和學者是寬容包容的。中國對佛教的接納,對遣唐使的接納與培養,以及向西方傳教士潛心學習科技知識的歷史鏡頭至今歷歷在目,每當我們想到怒海波濤之中,為了知識與文化的交流而與風浪搏斗的中外使者、學者們堅毅謙卑的面孔,心中都充滿了說不出的感動。開放是中國文化必然呈現的一種狀態。在當代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進程中,99%的媒體與媒體人成為開放的擁護者與參與者,他們的努力贏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鳳凰衛視自成立以來,已經采訪了包括中、美、英、法、俄、日等國總統、首腦在內的200多位世界政要,并按照約定,進行了全程直播或無剪輯播出,這種聲音的完整傳遞,不僅僅是“橋”的作用,還表達了中國傳媒的誠信、責任和學習、借鑒的真誠態度。三、中國傳媒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我們注意到,哈佛大學的校訓:Veritas,中文譯為“察驗真理”或“真理”,而中國的新聞改革正是發軔于1978年的真理標準大討論。當時《光明日報》刊登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中國思想解放的第一聲號角。當時寫這篇文章的學者胡福明說,他是準備去坐牢的。中國知識分子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有秉筆直書、仗義執言的偉大傳統,因此,中國傳媒界的知識分子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個新事物,如小崗村的聯產承包、深圳蛇口獎金制度的實行、民營經濟第一個個體戶的出現、第一個實行承包制的廠長等。這些突破“公有制”束縛的典型事例,都是由媒體率先報道,繼而得到政府首肯向全國推廣的。媒體通過真實而鮮活的細節,人物的生命歷程與波折,預言了國家與民族的歷史和命運,大大推動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建設進程。學者展江研究對比1985年到2008年23年間中國最高領導對媒體的講話,發現胡錦濤主席2008年到人民日報社考察、人民網與網民聊天的談話中,有大量主張開放的元素,也有積極地調整國家——媒體關系的審慎表達,在他關于“和諧社會”的構想中,媒體是重要的推手與改革力量:1、“輿論導向”與“表達民意”平起平坐。民意被提高到了與“輿論導向”同等重要的地位。2、國人稱許與國際好評等量齊觀。對于重大公共事件,堅持公開透明,就能獲得國際社會的理解認可,反之則陷入被動和困境。3、從“喉舌”、“輿論導向”到“輿論引導”。1985年2月8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關于黨的新聞工作》中,將新聞工作性質作為中心話語,提到“喉舌”有19處;1996年9月26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人民日報社時,通篇講話中沒有出現“喉舌”一詞;此次,胡總書記的講話也沒有用這個詞匯。隨著整個政治體制走向民主化,“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將成為媒體專業話語對官方話語對話的一個準則。這表明,中國傳媒正在由單一的宣傳功能,轉變為新聞、信息、輿論、表達等多種功能;由單向傳播模式,代之以雙向交流、上下溝通的新模式;由說教式的宣傳方式,代之以對話、交流等平等協商的方式;由封閉僵化的傳播秩序,代之以開放、靈活的新秩序。這些轉變,使媒體自身也成為一支堅持開放的重要力量。當然,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貧富差距、道德失范、信用破壞、環境惡化、資源浪費、人與人關系的緊張、人與大自然關系的沖突等。本著以善意揭示真相的原則,包括鳳凰衛視在內的中國媒體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報道,而中國政府也不失時機地提出,在經濟規模已經完全沖破了原有社會政治體制的情況下,中國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正如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中國的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改革需要媒體的配合和推進。反過來,改革的成果也會有利于媒體的自身發展。中國媒體將為社會轉型起一種輔助的、保護的、守望的建設性作用。四、通過三個回歸保障五種權利在現代政治生活中,一個優良的政治體制必須服從于民意,而公權力也必須受到監督和制衡。媒體公認的三個回歸是:回歸以人為本。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與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中國將這一價值觀確定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了不起的進步。國民有尊嚴,中國才算大國。回歸新聞規律。積極推進實現信息公開,逐步實現負面信息公開,逐步包容境內外媒體積極主動去追尋真相。信息不公開,尤其是負面信息不公開,反而會讓人往更壞的方向猜測和想象。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最近3年來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財政信息公開。按照他的調查,省級財政透明度近年來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蔣洪說,“按這個速度,我國財政透明度每百年可增加16分,300年之后才有望越過及格線,達到70分。”而國內媒體大量轉載這則報道,表明媒體批評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寬容。回歸市場。三十多年前,中國的所有傳媒都不是企業,而是國家養起來的宣傳機構。而現在,在中國,已經沒有人懷疑中國傳媒業的產業屬性了。傳媒業由此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08年,中國傳媒產業總產值達到4220.82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比2007年增長11.36%。其格局及市場規模如下:移動1131億元,占27%(手機報的付費用戶已經超過四千萬,年增長率達168%)電視835.8億元,占20%報業571.1億元,占13%圖書548.52億元,占13%廣告公司389億元,占9%網絡364.4億元,占9%期刊198.1億元,占5%廣播68.34億元,占1%音像30.24億元,占1%傳媒改制為企業,自主經營,也增加了獨立性,為回歸其新聞屬性創造了條件。五種權利是指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人的這五種權利正在得到更多地維護保障。其形象表達是:假故事少了,真故事多了。從正確地做事,到做正確的事。從自說自話,到關注收視率。從我打你通,到以理服人。從聲色俱厲,到笑容顯現。甚至有一種說法,美國的媒體對中國是灰熊形象,又抓又打又吼,中國媒體想展示給世界是可愛的熊貓形象,雖然熊貓的“功夫”有時候也很厲害,但更多的時候是和藹可親的。在“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的承諾下,更多新型民主監督形式將會通過媒體而表達。五、技術進步保證政府貼近人民與世界同步像以往人類歷史長河中具有革新意義的信息技術發明問世——造紙術、印刷術、無線電廣播極大地推進人類文明一樣,數字化技術成為新世紀改變世界的革命性力量。目前,電視還是中國人接受新聞資訊的最主要的手段。電視受眾高達十億人。電視新聞觀念的更新保證了中國與世界的同步。資訊的良性循環,促進開放性社會的形成和政治經濟的進步。鳳凰衛視對911事件的全程直播,一是贏得了世界聲譽,二促使中國新聞前進了一大步:央視新聞頻道隨之成立,大事發生時中斷正在播出節目轉為大事直播成為中國新聞的常態。目前,中國網民數量達到3.84億,位列全球第一,中文網站數量達到287.8萬。移動用戶6.7億,其中有1.2億手機上網網民,新媒介技術確保了中國民眾與世界同步實時的需求與能力,賦予并進一步擴大了受眾權利,影響著受眾的思維模式和生存方式。網絡的普及和傳播速度使網絡成為信息透明公開的重要手段,它不需要逐級上報,也不會遭到無端扣壓,只要事實準確即可上網,交與公民評論,形成強大輿論,而政府則可以透過這條管道,了解民意,疏導民意,改變“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傳統模式,建立傳播新的秩序與規則。2009年9月,南京市江寧區房產管理局局長周久耕因涉嫌受賄在南京市中級法院受審。檢方指控周久耕受賄107萬元人民幣和11萬元港幣。周久耕因對媒體發表“查處降價的房產商”而聞名,網民隨后對其“人肉搜索”,并抖出其抽天價煙、戴天價表的事實。周久耕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沒收財產人民幣120萬元,受賄所得贓款予以追繳并上交國庫。中國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