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慢》課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揚州慢》課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揚州慢》課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揚州慢》課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揚州慢》課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揚州慢》姜夔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揚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揚州就開始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揚州地處江淮要沖,自古以來,即為人文薈萃之地,唐武德八年(625年),廣陵(今揚州)開始叫“揚州”這個專名,而“揚州”作為一座城市的概念也是從此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揚州的古代文明和燦爛文化,也牽動了帝王的情懷和游興,隋煬帝曾三下揚州,康熙、乾隆曾六下揚州,給揚州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跡。帝王的光顧固然讓揚州風光無限,才子的親臨更是讓揚州青史留名。導入:一座名城搜集杜牧有關揚州的詩歌,分析杜牧筆下揚州城的特點。活動任務一杜牧與揚州唐代的揚州,是長江中下游繁榮的都會,店肆林立,商賈如云,酒樓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絳紗燈數萬,輝羅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廣記》卷273引《唐闕文》)。“性疏野放蕩”的杜牧,在這樣的環境中,常出沒于青樓倡家,有不少風流韻事。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大雨過后蟬在聒噪,松桂飄蕭已是交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青苔已經長滿臺階,雪白鳥兒故意遲留。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暮靄已在深樹升起,斜陽漸漸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誰知寂靜的竹西路,通向那繁華的揚州。

題揚州禪智寺杜牧

風景如畫,繁華熱鬧娉娉裊裊十三余,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豆蔻梢頭二月初。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春風十里揚州路,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青春佳麗,卷上珠簾總不如。卷起珠簾賣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贈別二首·其一杜牧

繁華揚州,佳麗如云遣懷

杜牧落魄江南載酒行,困頓江湖飲酒作樂放縱而行,楚腰腸斷掌中輕。攬著美人細腰醉看歌舞輕盈。十年一覺揚州夢,揚州十年好像做了一個大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只落得青樓薄情負心的聲名。歌舞升平,繁華如夢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二十四橋明月夜,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你還在何處聽美人吹簫作樂?風光獨絕,浪漫美麗品讀姜夔《揚州慢》,分析姜夔筆下揚州的特點。活動任務二姜夔與揚州300多年后,揚州又邂逅了另一位才子——21歲的南宋詞人姜夔,他路過揚州,自度聲律,獨創詞牌,追古撫今,寫下了千古名詞——《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朗讀詩歌詞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內容?寫作時間淳熙丙申至日所見所聞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寫作緣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評價有《黍離》之悲新知講解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離之悲”?周幽王殘暴無道,犬戎攻破鎬hào京,殺死周幽王。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東周初年,有王朝大夫到鎬京去,看到宗廟宮殿均已毀壞,長了莊稼,不勝感慨,因作此詩。“黍離”“黍離之悲”表示家國殘破之痛。新知講解譯文:揚州自古是著名的都會,這里有著名游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稍作停留。昔日繁華熱鬧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洗劫揚州后,殘存的古樹和廢毀的池臺,都不愿再談論那殘酷的戰爭。臨近黃昏,凄清的號角聲響起,回蕩在這座凄涼殘破的空城。上片: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文白對譯譯文:杜牧俊逸清賞,料想他現在再來的話也會感到震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美夢的詩意很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二十四橋依然還在,橋下江水水波蕩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靜無聲。想那橋邊紅色的芍藥花年年花葉繁榮,可它們是為誰生長為誰開放呢?下片: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文白對譯今日“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昔日“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繁華熱鬧破敗荒涼對比(虛寫)(實寫)“空城”上片新知講解

宋高宗在位期間,金兵曾兩度大規模進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領揚州,大肆燒殺擄掠,揚州被洗劫一空。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又大舉南侵,揚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過揚州,仍然是滿目瘡痍,“薺麥青青”,作者追懷喪亂,感慨今昔,寫下了這篇名作。

寫作背景品讀姜夔《揚州慢》,找出姜夔詞中杜牧詩的影子,體會其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活動任務三姜夔詞與杜牧詩一座名城,兩個才子,三百多年,詞中相逢。竹西佳處春風十里豆蔻詞工,青樓夢好二十四橋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題揚州禪智寺》春風十里揚州路,卷起珠簾總不如。

——《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贈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遣懷》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寄揚州韓綽判官》詞句詩句來源用典藝術手法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杜牧《題揚州禪智寺》作用:詞一開始就點出揚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環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勝,這一切吸引著詞人在開始的旅程中下馬駐足停留。竹西佳處新知講解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春風十里揚州路,卷起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作用:杜牧詩句極言揚州之美,所以詞人化用來作了一個對比:聽說揚州繁華富麗,但一路之上,觸目之處,卻盡是青青的野生蕎麥,一片荒涼景象。短短十個字,卻讓人聯想起杜牧詩中昔日的繁華,昔盛今衰之感陡起!春風十里新知講解過春風十里,盡蕎麥青青。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贈別》以初春枝頭的豆蔻比喻十三四歲少女的美好姿態。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遣懷》回憶自己當年在揚州時的放浪生活。出處新知講解作用:這里的“豆蔻詞工,青樓夢好”,是指杜牧的才華。這句詞中作者突然聯想起,假如杜牧來了,此情此景會怎樣?縱然有寫“豆蔻”、“青樓夢”那樣的春風詞筆,也難以表達此時悲愴的深情,瞬間令人感受到姜夔杜牧共情的雙重感傷。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出處新知講解作用:昔日的二十四橋有明月,有佳人,有簫聲,更有一對有情人;今日二十四橋仍在,但只有一輪冷月相照,無佳人,無暖意,只有逼人的凄冷!昔盛今衰之感倍增。竹西佳處春風十里豆蔻詞工青樓夢好二十四橋

作用:1.形象更加鮮明,典雅含蓄,增加了文采。2.以昔日的繁華來反襯今日的荒涼,使詞更加沉郁,內容更加豐厚。有力的表達了詞人對揚州昔盛今衰的無限感傷。合作探究上片全寫眼前實景,寫出劫后揚州長期以來的蕭條景象。下片懷古傷今,抒發了詞人的“《黍離》之悲”。300年來,杜牧與姜夔跨越時空,共同記載著揚州城的興盛與荒廢,才子用如椽之妙筆,為揚州城的城市文化留下了最美的人文風光,共同構成了揚州城的生命記憶,千百年來,讓人心馳神往……詞作小結詞作小結拓展:城市文化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從胚胎、童年、興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這個豐富、多磨而獨特的過程全都默默地記憶在它巨大的城市肌體里。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后紛紛離去,卻把記憶留在了城市中。承載這些記憶的既有物質的遺產,也有口頭非物質的遺產。城市最大的物質性的遺產是一座座建筑物,地名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