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處士江民瑩墓志銘作者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號太函,南溟歙(今安徽歙縣)人。明嘉靖間進士,為義烏令,教民講武,累官兵部侍郎。乞養歸,與李攀龍、王世貞等切劘為古文辭,世貞稱道昆為文簡而有法,由是名大起。著有《副墨》及《太函集》一百二十卷。《名醫類案》是明代江瓘及其子應元、應宿所編著。全書十二卷,分二百零五門。本書搜集明代以前歷代名醫驗案、家藏秘方和編者個人醫案,同時兼采經史子集有關資料,收輯內容廣泛,病類也很豐富,有內、外、婦、兒、五官、傳染病。病案記載完整,對個別重要病案還附有編者按語,提示要點。本書對於學習和吸收古代醫家的治病經驗,很有參考價值,尤對臨床醫生更為實用,故對後世影響很大。原書成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後經清代名醫魏之琇(玉橫)重訂刊行。本文文情并茂,為銘文佳作。原文當世以布衣稱作者①,無慮數十家②,乃若質行雅馴③,則余竊多江民瑩④。頃,民瑩將捐館舍⑤,遺季公民璞書曰⑥:“平生知我者,唯季若汪中丞⑦,愿季為狀⑧,中丞為銘⑨,幸須臾無死,猶及見之,死且不朽。”往,余為民瑩立傳,曾未得其什二三,乃今要我以平生之言⑩,奈何負民瑩地下?遂受季公狀,摭其軼事志之(11)。志曰:江處士瓘(12),歙人,世家篁南(13),字民瑩,贈尚書郎終慕公第三子也(14)。幼負奇氣,顧猶跳梁(15)。年十四,母鄭安人以暴疾終(16),既含不瞑(17)。民瑩拊棺號哭曰:“母其以二三子未樹邪?所不夙夜以求無忝者(18),有如此木(19)!”遂瞑。自是折節為學(20),務以身先季公(21)。乃從故太守吳先生受詩。吳先生間得李獻吉賦詩若干篇示民瑩(22),民瑩心獨喜,終日誦之,嘗竊效為詩,有近似者。初試縣官,不利。父命之商,民瑩則商,孳孳務修業(23)。會督學使者蕭子雝行縣(24),并舉民瑩、民璞補縣諸生(25)。又明年應鄉試,復不利。民瑩慚,自憤不務稼而罪歲兇(26),何為乎?遂下帷讀書(27),歷寒暑,窮日夜,不遺馀力。民璞請少息,毋已太勞。民瑩愀然曰(28):“季子游困而歸,由發憤起(29);從自愛,而忘而母不瞑邪(30)?”頃之病作,一夕嘔血數升,延醫十馀曹(31),不效。因涉獵醫家指要(32),自藥而瘳。此治本業如初,又復病,釋業復瘳,遞病遞瘳,葢十年往矣(33)。乃嘆曰:“顯親揚名(34),即男子所有事,彼亦儻然而來者耳(35),顧輕身以希必獲(36),謂父母遺體何(37)?”遂謝學官(38),罷舉子業,日鍵關(39),坐便坐④,幾上置《離騷》、《素問》諸書,臥起自如(41),不問梱外事(42),即家務左右棼起(43),終不入於心,由是就業益多(44),神益王矣(45)。甲辰(46),季公舉進士(47),民瑩沾沾喜曰:“幸哉!有此無傷母氏心,瞑可也!瞑可也!”民瑩屬辭爾雅(48),藉藉稱名家(49)。當是時,邑人王仲房、海陽人陳達甫(50),亦皆負論著而薄諸生(51),相繼引去(52)。鄉大夫游汝潛、汪正叔、方定之(53),則尤推轂民瑩(54),郡中人士翕然附之(55)。既而自讬遠游,將傾四海之士(56),則之越之吳之楚,足躋徧于東南。會民璞徙官留都(57),則之留都,習朝市之隱(58);及拜信州太守(59),則道信州(60),出閩越(61),謁武夷君(62);其後兵備饒州(63),則又道饒州,登匡盧(64),泛彭蠡而下(65)。所至未嘗通謁,而縉紳學士爭愿從游(66)。歸語人曰:“入其境,其士可知也。頃余入會稽,探禹穴(67),其士多奇;余歷吳門(68),泛五湖而東(69),其士放達;楚有七澤(70),泱泱乎大觀(71),其士閎廓而多材(72);秣陵為高皇帝故都(73),衣冠文物盛矣(74),四方豪杰,分曹而仕(75),伏軾而游(76),士之淵藪也(77);大江以西,以匡盧勝,其士好修(78);閩越以武夷勝,其士倬詭(79)。游方之內,此其大較也(81)。吾將為方外游矣(81)。”既又赴會稽,視仲子應宿病。應宿愈,民瑩乃負病西歸。中道應宿刲股進之(82),幸少間,亟乘舟就舍。病益深,季子應乾、季子婦程氏刲股遞進之。卒不起(83),乙丑八月二十六日也(84),距生宏治癸亥(85),享年六十三。居常于于近人(86),一切無所失;及其操直言,引當否(87),不取茍容(88)。歲饑,浙有司下遏耀令(89),輒引春秋大義上書部使者(90),請罷之,語在集中,不具載。某子甲(91),以貲爵萬戶(92),曾有疾,侮諸醫(93),民瑩過萬戶家,讓萬戶(94):“公能以富貴驕人矣,亦能以生死下士乎(95)?公之疾得士則生,不得則死,富貴無為也(96)!”季公既貴,始立祖廟,屬民瑩定約法,修祠事(97),以為常。即民瑩以處士之義終(98),功用未試,其於國事,則尤惓惓(99),嘗著論言備邊事,犁然可采(100)。藉苐令得志(101),其畫策何可勝窮(102)!乃今食不過上農(103),年不逮中壽(104),家人之產,厪有存(105),惜也!配臨溪吳氏(106),舉子三(107),長曰應元,仲、季即刲股者。茲當大事,將卜所宜(108),為之銘以待。銘曰:相彼良玉(109),胡然而終藏(110)?爾有文德(111),惡用乎珪璋(112)?相彼梁木,胡然而先撥?(113)爾有令名(114),惡用乎黃發(115)?漸江東漸(116),厥有新阡(117);君子歸止(118),是曰九原(119)。注釋編輯①稱作:猶稱許。與下文“多”前後呼應。②無慮:大約。《漢書·馮奉世傳》:“今反虜無慮三萬人。”顏師古注:“無慮,舉凡之言也。無小思慮而大計也。”③乃若:至於。《孟子·離婁下》:“乃若所憂則有之。”質行:品德行為。《史記·萬石張叔列傳》:“萬石君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雅訓:文章典雅純正。明·方孝孺《題胡仲申先生撰<韓復陽墓銘>後》:“然其操履高介,文章雅訓,當世之士多自謂不能及也。”④多:稱贊。《史記·管晏列傳》:“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⑤捐館舍(shè射):拋棄館舍。死亡的婉辭。唐·白居易《故滁州刺史滎陽鄭公墓志銘》:“公自捐館舍,殆逾三紀,家國多故,未克反葬。”⑥遺(wèi胃):給予。《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季公民璞:江瓘最小的弟弟江民璞。季,排行在最後。《說文》:“季,少偁也。”⑦若:連詞。和。汪中丞:指汪道昆。中丞,官名。⑧愿季為狀:愿,希望。季,指小弟民璞。狀,文體名稱。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文章。漢代以後多稱為“行狀”。吳納《文章辨體序說》:“按形狀者,門生故舊狀死者行業上於史官,或求銘志於作者之辭也。”⑨銘:文體名稱。此指墓志銘。志和銘是兩種文體,志多用散文,敘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銘用韻文,用於對死者的贊揚、悼念。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墓志銘》:“至論題,則有曰墓志銘,有志有銘是也。”參見《丹溪翁傳》的“墓志”注。⑩要(yāo腰):邀請。《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11)摭(zhí直):摘取;拾取。軼事:散失的事跡。軼,通“佚”,失。《管子·輕重》:“是故輕軼於賈榖制畜者,則物軼於四時之輔。”郭沫若等集校:“‘軼’與‘佚’通,失也。”志:通“識(志)”。記載,記述。參見《東垣老人傳》的“志”注。(12)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13)家:居住。篁(huáng皇)南:今安徽歙縣。(14)贈尚書郎終慕公:江瓘父終慕公,死後追封尚書郎。贈,古代賜予死者的爵位或榮譽稱號。宋·趙升《朝野類要·入仕》:“生曰封,死曰贈。”(15)跳梁:亦作“跳踉”、“跳浪”,猶跳躍。《莊子·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狂乎?……東西跳梁,不辟高下。”成玄英疏:“跳梁,猶走擲也。”此謂活潑、頑皮。(16)鄭安人:江瓘母姓鄭。安人,封建時代給婦女贈封的稱號。明代六品官之妻封安人。(17)含(hàn):同“琀”。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米、貝等物。《春秋·文公五年》:“王使榮叔歸含且賵。”杜預注:“珠玉曰含。含,口實。”陸德明釋文:“含,本亦作琀。戶暗反。《說文》作琀,云:送終口中玉賵。”後為死亡的婉辭。瞑:合眼。《說文》:“瞑,翕目也。”(18)所:假設連詞。如果。古代常用于盟誓文中。《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無忝(tiǎn舔):不愧於。《書·君牙》:“無忝祖考。”孔安國傳:“無辱累祖考之道。”(19)有如此木:就讓這棺木神靈明察吧!有如,亦古人誓詞中常用語。上注引《左傳》,楊伯峻注:“‘有如’亦誓詞中常用語,文十二年《傳》‘有如河’……‘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謂河神鑒之。”(20)折節:強自克制,改變平素志行。宋·蘇軾《方山子傳》:“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聘當世。”(21)先:前導;表率。《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大將軍號令明,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22)間(jiàn建):私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惠王愛公孫衍,與之閑有所言。”李獻吉:李蘿陽(1473~1530),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明代文學家。有《空同集》。(23)孳孳:孳,通“孜”。勤勉不解。《禮記·表記》:“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陳澔集說:“孳孳,勤勉之貌。”修業:謂經營商業。《史記·貨殖列傳》:“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24)會:恰逢。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上:“會大風雨,止於逆旅。”督學使者:官名。督察學政之職。明代派往各省督導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試的專職官員,通常稱學政。行縣:巡行到縣里。(25)舉:推舉;舉薦。補縣諸生:增補為縣學的諸生。明代科舉,經縣、州、府各級考試,合格者均稱諸生,方可參加省級的鄉試會考。(26)罪:歸罪;責備。《孟子·梁惠王上》:“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27)下帷:閉門苦讀。南朝梁任昉《贈王僧孺》詩:“下帷無倦,升高有屬。”此謂閉門。(28)愀(qiǎo巧)然:憂傷貌。《荀子·富國》:“愀然憂戚。”(29)“季子游困”二句:典出《史記·蘇秦列傳》:“〔蘇秦〕出游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慙,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徧觀之。”唐司馬貞索隱:“蘇秦,字季子。……譙周云:‘秦兄弟五人,秦最少。’”(30)而:第二人稱代詞,此代“你我二人”。(31)曹:表人稱復數。同“輩”。(32)指要:同“旨要”。此指重要著作。(33)〓:“蓋”的異體字。往:流逝;過去。(34)顯親揚名:《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後以“顯親揚名”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35)儻(tǎng躺)然而來:即“儻來”,謂意外得來,乃順乎自然,非人主親努力所能得來的。《莊子·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成玄英疏:“儻者,意外忽來者耳。”又《新唐書·紀王慎傳》:“況榮寵貴盛,儻來物也。”(36)顧:只是。《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吾欲氣吞逆賊,顧力屈耳。”(37)謂……何:同“如……何”。謂,如,奈。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家大人曰:‘謂,猶如也,奈也。’”父母遺體: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38)學官:學校。漢桓寬《監熾論·散不足》:“皇帝建學官。”(39)鍵關:猶閉門。鍵、關,皆門閂,同義復用,用作動詞。清黃景仁《惱花篇時寓法源寺》:“花開十日不曾看,鍵關不與花氣通。”(40)便坐:謂坐於別室。《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為便坐。”唐司馬貞索隱:“蓋謂為之不處正室,別坐他處,故曰便坐。”(41)自如:自由;不受拘束。宋·蘇轍《同子瞻泛汴泗得漁酒》詩之一:“淥水雨新漲,扁舟意自如。”(42)梱(kǔn捆)外事:門外之事。梱,門坎。《禮記·曲禮上》:“外言不入於梱,內言不出於梱。”鄭玄注:“梱,門限也。”《說文》:“梱,門橛也。”(43)棼起:猶紛起。棼,眾多雜亂。(44)益:逐漸。下句“益”同此。(45)王:通“旺”。旺盛。《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46)甲辰:據江瓘生年癸亥推之,當於公元1544年。(47)舉:謂科舉考中。《新唐書·張嘉貞傳》:“以五經舉,補平鄉尉。”(48)屬(zhǔ主)辭:指詩文。連綴文辭以成詩文。爾雅:雅正;文雅。《史記·儒林列傳》:“文章爾雅,訓辭深厚。”(49)藉藉:同“籍籍”。聲名顯著盛大貌。明·宋濂《幻住禪庵記》:“幻住之名,藉藉於四方。”(50)海防:明代為潮州府屬縣,1914年改名潮安縣。(51)負:依恃;憑藉。《左傳·襄公十八年》:“齊環怙恃其險,負其眾庶。”杜預注:“負,依也。”薄:看輕;鄙薄。《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三年》:“厚文士而薄武人。”(52)引去:離去;退出。清惲敬《南華九老會詩譜序》:“一旦宦達矣,名溢於朝,祿豐於室,又相率引去以為高。”(53)游汝潛:游,當作“游”。游震得,字汝潛,婺源人,嘉靖進士,官至副都御史,曾為《名醫類案》作序。汪正叔:汪一中,字正叔,歙人,嘉靖進士,歷任江西副史等職。方定之:方宏靜,字定之,歙人,嘉靖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右侍郎。(54)推轂(gǔ古):推薦。謂推薦人才如助人推車轂,使之前進。《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55)翕(xī西)然:一致貌。《漢書·鄭當時傳》:“山東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56)傾:傾慕;拜謁。(57)徙(xǐ喜)官:遷徙官職。徙,遷徙,調動。參見《皇甫謐傳》的“徙居”注。留都:古代帝王遷都後,在舊都常置官留守,稱留都。明太祖建都南京,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58)習:了解。朝市之隱:爭名奪利之地的隱士。朝市,本指朝廷和市肆,於朝爭名,於市爭利,後泛指名利埸所。因南京原為都城,故稱朝市。(59)信州:地名。唐乾元元年置信州,後歷代沿置。治所在今江西上饒市。(60)道:取道。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海安、如皐,凡三百里。”(61)閩越:指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一帶。《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劉良注:“閩越,南夷國名也。”(62)武夷君:古代傳說中武夷山的仙人。《史記·封禪書》:“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武夷君用乾魚。”司馬貞索隱引顧氏曰:“《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武夷君。”(63)饒州:府名。明初曰鄱陽府,尋改饒州府,府治鄱陽縣。(64)匡盧:盧山的別名。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盧於此,故稱。(65)彭蠡(lí梨):湖名。在江西省。《史記·夏紀》唐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彭蠡湖在今江州潯陽縣東南五十二里。”隋時因湖接鄱陽山,故又名鄱陽湖。(66)縉紳:官宦的代稱。縉,本作“搢”,插。紳,束腰的大帶。古代官宦插笏於紳帶間。《漢書·郊祀志上》:“縉紳者弗道。”顏師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紳。’……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67)“入會(kuài快)稽”二句:語出《史記·太史公自序》。會稽,山名,在浙江省紹與東南。相傳夏禹大會諸侯於此計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禹穴,相傳夏禹的葬地在會稽山上。《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駰集解引張晏曰:“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云禹入此穴。”(68)吳門:古吳縣為春秋吳都,因稱吳門。即今蘇州。(69)五湖:古代吳越地區的湖泊。其說不一,或指太湖,或指太湖及附近湖泊。(70)七澤:相傳古時楚有七處沼澤,後以“七澤”泛稱楚地諸湖泊。其中以云蘿澤最著名。(71)泱泱:水深廣貌。《詩·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維水泱泱。”毛亨傳:“泱泱,深廣貌。”大觀:盛大壯觀的景象。(72)閎(hóng紅)廓:博大;淵博。《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論》:“余讀《司馬兵法》,閎廓深遠。”(73)秣陵:古縣名,當今南京市秦淮河以南。今南京市。明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建都於此,後成祖遷都北京,故稱南京為故都。(74)衣冠:指衣冠客,即官宦、士族。如成語“衣冠南渡”、“衣冠掃地”。文物:此指禮樂制度。古代以文物明貴賤,制等級,故云。《舊唐書·褚無量傳》:“請旁詢碩儒,俯摭舊典,……天下知文物之盛,豈不幸甚。”(75)曹:分科辦事的官署。(76)伏軾:本謂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上,後多用以指乘車。(77)淵藪(sǒu叟):深水為淵,大澤曰藪。後泛指人和事物集聚的地方。(78)好(hào浩)修:喜愛修飾儀容。借指重視道德修養。《楚辭·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79)倬(zhuō桌)詭:奇特。明高進孝《云間據目抄序》:“叔子義甚高,放達而多奇,好修而倬詭,與其文合。”(80)其:乃。大較:大略。《史記·貨殖列傳》:“夫山西饒材……;山東多魚……;江丹出枬……,此其大較也。”(81)將:欲;打算。方外:遠離世俗禮法之地。《文子·精誠》:“若夫圣人之游也,……馳於方外,……不拘於世,不擊於俗。”(82)刲(kuī虧)股:割股療親。喻至孝之舉。此謂精心侍奉而盡孝道。(83)不起:疾病不能治愈。後為“死”的婉言。(84)乙丑:公元1565年。為嘉靖四十四年。(85)宏治癸亥:公元1503年。為弘治十六年。宏,明代萬歷本作“弘”,清代避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諱,清版本改為“宏”。(86)居常:平時。于于:悠然自得貌。《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成玄英疏:“于于,自得之貌。”(87)引:爭論。《漢書·梅福傳》:“故京兆尹王章,資質忠值,敢面引廷爭。”(88)茍容:屈從附和以取容於世。《荀子·臣道》:“偷和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89)有司:專管某事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90)春秋大義:春秋時代的正義之道。部使:御史。封建王朝的御史一般由中央各部郎官充任,故名。(91)某子甲:某人。某,指代姓氏。甲,指代人稱。多用於避諱、設言或失名等。(92)以貲爵萬戶:用錢買個萬戶的官爵。參見《東垣老人傳》的“進納得官”注。貲,“資”的異體字。爵,買官爵,用作動詞。萬戶,官爵名。(93)侮(wǔ五):輕慢。《論語·季氏》:“侮圣人之言。”邢昺疏:“侮謂輕慢。”(94)讓:責備。《說文》:“讓,相責讓。”(95)下士:輕視醫師。下,與上文“侮”同義。(96)無為:沒有作用。《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97)修祠事:設立祭祖的各項事宜。(98)義:名分。《商君書·君臣》:“是以圣人列貴賤,制爵秩,立名號,以別君臣上下之義也。”(99)倦(quán全)倦:懇切貌。此謂關心貌。《魏書·律歷志上》:“使律法長絕,遺恨沒世,是以棲棲倦倦,不敢忘怠。”(100)犁然:明辨貌。明·張居正《賀朱鎮山重膺殊恩序》:“凡古今隆替,名物隱賾,一叩之,罔不犁然辨,洞然析。”(101)藉苐令:假使。多音虛詞。《史記·陳涉世家》:“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弟,又作“弟”、“第”。(102)畫策:謀畫策略。《商君書》有《書策》篇。(103)乃今:而今。上農:耕種收獲較多的農夫。(104)中壽:中等的年壽。古時說法不一:一是九十以上。《左傳·昭公三年》“三老”唐孔穎達疏:“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二是八十歲。《莊子·盜跖》、《論衡·正說》載。三是七十歲。《淮南子·原道訓》載。四是六十歲。《呂氏春秋·安死》載。此指七十歲為宜。(105)廑:“僅”的異體字。(106)配:婚配。臨溪:地名。在安徽績溪縣南,道通歙縣。(107)舉子:生育子女。《後漢書·侯霸傳》:“民至乃戒乳婦勿得舉子。”(108)卜:選擇。參見《皇甫謐傳》的“卜鄰”注。(109)相(xiàng項):看。《說文》:“相,省視也。”(110)胡然:為何。《詩·鄘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地也?”鄭玄箋:“胡,何也。”(111)爾:你。代詞。文德:指禮教美德。與“武功”相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言武功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112)惡(wū屋):何。珪璋:玉制的禮器,用於朝聘。喻為官。(113)“相彼梁木”二句:棟梁之木。喻能負重任的人才。宋·沈遘《吳正肅公挽歌辭》之一:“蒼生方顧治,梁木何先摧?”撥,折斷。(114)令名:美名;美好的聲譽。南朝宋鮑照《行京口至竹里》詩:“君子樹令名,細人效命力。”(115)黃發:老人發白,白久而黃,以喻年高。《詩·魯頌·閟宮》:“黃發臺背,壽胥與試。”鄭玄箋:“黃發、臺背,皆壽徵也。”(116)漸江:浙江。《說文》:“漸,漸水。”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漸源有二:北源出今安徽徽州府諸山;南源出今浙江嚴州府諸山。”東漸(jiān尖):向東流淌。《書·禹貢》:“東漸於海。”孔安國傳:“漸,入也。”(117)新阡:新墓。阡,墳墓。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共誰論昔事,幾處有新阡。”(118)歸止:歸宿。《三國志平話》卷上:“何處歸止?”(119)九原:九泉,黃泉。《舊唐書·李嗣業傳》:“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今譯當代以百姓身分被稱許的人,大約有幾十位,至於說到品行質樸,文章典雅純正,那麼我個人則要稱贊江民瑩。不久前,民瑩將要去世時,給他最小的弟弟江民璞的書信中冰:“平生了解我的人,只有你和汪中丞,希望你撰寫我死後的行狀,汪中丞撰寫墓志銘,如果我僥幸近期不死,還來得及看到它們,死後也將不朽了。”先前,我為民瑩寫傳記,竟沒有掌握他事跡的十分之二三,而今又邀請我撰寫評述他一生事跡的墓志銘,我怎麼能辜負長眠地下的民瑩呢?於是我接過民璞撰寫的行狀,又拾取民瑩散佚的事跡作了記述。墓志說:處士江瓘,歙縣人,世代居住篁南,表字民瑩,是死後贈封尚書郎終慕公的第三個兒子。他年幼時就負有不尋常的才氣,不過很頑皮。十四歲時,母親鄭安人因暴病而死,死後不合眼。民瑩手拊棺木痛哭說:“母親大概是因為我們兄弟幾人沒有建樹功名吧?如果我們今後不晝夜進取以求無愧於母親的話,就讓這棺木神靈明察吧!”於是母親瞑目。從此民瑩強自奮力治學,做事務求以身為民璞作出表率。於是跟隨從前的太守吳先生學習詩賦。吳先生私下得到李蘿陽若干篇詩賦給民瑩看,民瑩心里非常喜愛,整日誦讀這些詩賦,并且常常私自仿效作詩,有近似李蘿陽詩賦的。初次參加縣級科舉考試,沒有考取。父親命他經商,民瑩就經商,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經商。恰逢督學使者蕭子雝到縣里巡察,同時舉薦民瑩、民璞增補為縣級諸生。第二年應考鄉試,又沒有考取。民瑩十分慚愧,自己恨自己就如同不用力種莊稼卻歸罪於年成不好一樣,有什麼用呢?於是閉門苦讀,歷盡嚴寒酷暑,夜以繼日,不遺馀力攻讀。民璞請他稍稍休息一下,不要太過於勞累。民瑩憂傷地說:“蘇秦外出游說多年,因困回家被羞辱,發憤而刻苦讀書;縱然我們要愛惜身體,但是能忘了你我母親死不瞑目的情形嗎?”不久疾病發作,有一天夜間吐了幾升血,請過十多位醫生,沒有療效。民瑩於是廣泛閱覽醫家的重要著作,自己用藥而病愈。從此又像當初一樣研修學業,又發病,放下學業又病愈,相繼病發相繼病愈,大概十年已過去了。於是民瑩嘆息說:“做官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本是男子應做的事,但那也是不意追求而順乎自然獲得的,只是不顧身體而希冀一定獲得,那麼把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怎樣對待呢?”於是辭別了學校,停止了科考學業。每天關著房門,坐在HYPERLIN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速數控銑床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高清激光投影儀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歷史博物館導覽服務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高速頻率計與信號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電子熒光發光材料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高效空氣壓縮機維護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高清紅外夜視攝像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生物防腐劑新型配方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高端定制西服店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解析版)
- 誠信主題教育班會課件
- DB44∕T 752-2010 曳引式家用電梯安裝驗收規范
- 必修第一冊人教B版第一章單元測試卷
- 醫院培訓課件:《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 成人重癥患者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專家共識 解讀
- HJ 179-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
- DZ∕T 0450-2023 地質災害監測數據通信技術要求(正式版)
- 2023年工時定額鉚焊車間
- MOOC 中醫看婦科-女性一生的康與病-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工業園區環保管家技術方案
- 部編版(2016) 七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整體備課 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