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常規_第1頁
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常規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常規一、【概述】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指在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即廣義上的肺間質)炎癥,包括具有明顯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二、【CAP臨床診斷標準】【非重型】(ICD—10:J15.901)(一)臨床診斷:1.新近出現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并出現濃痰、伴或不伴胸痛。2.發熱3.肺實變體征和(或)聞及濕性羅音。4.WBC>10×109或<4×109伴或不伴細胞核左移5.胸部X線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以上1-4項中任何一項加第五項,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確臨床診斷(二)實驗室診斷1.痰細菌學檢查:⑴盡量在抗菌藥物未使用前采集標本⑵漱口、深咳,標本立即送檢。2.血清學檢查:采集間隔2-4周急性期及恢復期兩份血清標本,主要用以非典型病原體或呼吸道病原特異性抗體滴度測定三、【納入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J15.901社區獲得性肺炎疾病編碼。2.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治療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四、【排除標準】1.伴有影響本病治療效果的合并癥,需要進行相關診斷和治療,導致住院時間XX。2.病情較重,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標準。3.存在以下基礎病變或相關因素之一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⑵糖尿病⑶慢性心、腎功能不全⑷惡性實體腫瘤或血液病⑸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⑹吸入性肺炎或存在易發吸入因素者⑺近一年曾因VAP住院⑻精神狀態異常⑼脾切除術后⑽器官移植術后長時間應用免疫抑制劑五、【治療常規】支持、對癥治療。經驗性抗菌治療。<1>、評估特定病原體的危險因素,入院后4—8小時內給予抗菌藥物<2>、藥物選擇: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和《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結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藥物<3>、初始治療2-3天后進行臨床評估,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抗菌藥物。治療有效首先表現體溫下降,呼吸道癥狀改善,一般情況好轉,但白細胞恢復和胸片病灶吸收一般較慢。此時可維持原有治療。癥狀顯著改善后可改用同類或抗菌譜相近,或對致病菌敏感的制劑口服,采用序貫治療。六、【出院標準】1.癥狀好轉,體溫正常超過24小時。2.肺部X線顯示肺部炎性陰影明顯吸收。3.平靜時心率≤100次/分,呼吸頻率≤24次/分,收縮壓≥90mmHg。4.不吸氧情況,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5.可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無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