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v10_第1頁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v10_第2頁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v10_第3頁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v10_第4頁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v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二零一五年七月目錄目錄 21引言 32基本術語與縮略語 32.1術語 32.2縮略語 43網上展覽總體框架 53.1建設原則 53.2總體框架 53.3展館結構 73.4展館集成與信息交換 83.4.1展館集成 83.4.2信息交換 83.5主要功能 84網上展覽建設技術要求 94.1概述 94.2網上展覽資源編碼 104.3網上展覽服務接口 104.4網上展覽制作技術要求 114.5網上展覽建設技術要求 114.5.1集中部署展館技術要求 114.5.2分布部署技術要求 124.6展覽運行環境與性能要求 124.6.1展覽安全要求 124.6.2展覽性能要求 124.6.3運行環境要求 124.6.4運維要求 13附件1網上展覽資源編碼規范 14附件2網上展覽接口說明 16一、用戶登錄驗證 16二、展品注冊/修改 16三、展品附屬文件 17四、刪除展品 18五、展品信息互動 18附件3技術設計方案編寫大綱 20

全國地理信息成果應用與地圖網上展覽技術指南引言按照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統一部署,定于2015年8-11月舉辦全國地理信息應用成果和地圖網上展覽(以下簡稱“網上展覽”)。網上展覽基于互聯網建設虛擬“1+1+31+N”展館集群,通過統一門戶網站集中展示。展館集群分為“4種類型,2個版本”。4種類型即主展館(1個)、地圖展館(1個)、地方展館(31個)、企業展館(N個)。2個版本為中文版和英文版兩個語言版本。其中,主展館、地圖展館、地方展館(試點)、企業展館(試點)為中英文2個版本,其他展館可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英文版建設。為落實網上展覽的總體設計,有利于網上展覽工作的的順利開展,制定了指南。本指南的第一章描述了指南使用的術語與縮略語;第三章“總體框架”主要描述了建設原則、總體技術框架、展館集成與信息交換以及各展館必須包括的功能等方面的內容;第四章主要描述了資源編碼、接口定義、制作、技術設計以及運維環境等方面的相關技術要求;本指南的附錄一介紹了展館與展覽資源編碼規范,附錄二對網上展覽的接口進行了說明,附錄三給出了一個技術設計方案的編制模板。本指南適用于指導網上展覽主展館、地圖展館,以及各地方展館與企業展館的建設。基本術語與縮略語術語展覽資源 需展出應用成果和地圖的相關文本、圖片、音視頻、動畫等各類形式的資料。展館 以文本、圖片、音視頻、動畫等形式,通過網絡展示陳列品的邏輯網絡公共空間。展廳 展館的下一級展覽組織形式展臺 具體展示展品的頁面展品正式展出的展覽內容。集中部署 建成的展館部署在主展館運行環境中,并由主展館展覽管理系統統一進行管理和發布。分布部署 建成的展館部署在建設單位運行環境中,并由各建設單位統一進行管理和發布。縮略語網上展覽,全國地理信息應用成果與地圖網上展覽CMS,ContentManagerSystem,內容管理系統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置標語言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URL,UniversalResource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URI,UniversalResourceIdentifier,統一資源標識符WWW,WorldWideWeb,萬維網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擴展置標語言XSL,ExtensibleStylesheetLanguage,可擴展樣式表語言網上展覽總體框架建設原則網上展覽按照“總體規劃、分建部署、各自運維、集中展示”的原則進行建設。1.總體規劃。統一組織網上展覽總體需求、總體設計、技術規格、展覽布局等的總體規劃。2.分建部署。主展館、地方展館與企業展館的承建單位,根據統一設計要求,分別設計部署各自的展覽內容。3.各自運維。承建單位各自負責展覽內容的發布、更新和運行維護的管理。4.集中展示。主展館、地圖展館、地方展館與企業展館通過網上展覽門戶網站統一展示。總體框架網上展覽系統由展示層、應用層、業務層、服務層、數據層,以及安全保障運行環境、技術接口等構成“五層、兩支撐”的架構。其中主展館、地圖展館與企業展館集中部署在主站,地方展館部署在各個建設單位,通過訪問服務層提供的基礎服務保證與主節點的一致性。如圖1所示:圖1系統架構1.展示層。展示層由全國地理信息應用成果與地圖網上展覽門戶網站,以及主展館、地圖展館、企業展館與地方展館多個展示區域組成,展示資源通過展示層實現集中展現,訪問用戶通過展示層實現統一的訪問入口。其中,全國地理信息應用成果與地圖網上展覽門戶網站一體化集成了主展館、地圖展館與企業展館的內容,地方展館通過超鏈接間接集成到門戶網站。2.應用層。業務層為實現應用層各種應用功能的搭建和運行提供支撐技術及服務,包括數字資源化、采集加工、展示服務、統一用戶、頁面定制、交換服務、目錄服務、報表工具、空間定位等功能組件,以及UI體驗、多媒體交互、虛擬現實、多維影像、FLASH交互、交互游戲、虛擬人物解說、三維模型體驗、360度虛擬漫游等功能組件。3.業務層。業務層主要包括展覽管理系統,為主展館的管理用戶提供展館建設及運行監控的功能,主要包括虛擬展館管理、目錄管理、展覽資源管理、展館內容管理、用戶管理、運行監控等功能。4.服務層。服務層為分布式架構下各虛擬展館提供統一用戶認證、展覽資源統一認證等基礎服務,以保證用戶信息、展品信息、編碼信息的全局一致性。5.數據層。數據層通過定義展覽資源的數據模型,實現數據的組織、存儲和管理,為支撐層和應用層提供數據服務。主要包括文本、圖片、音視頻、展會信息、應用系統、其它資料等。6.技術接口規范。技術接口規范建設是網上展覽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網上展覽實現安全可靠運行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制作技術要求和數據交換接口。7.安全保障與運行環境。建成網上展覽部署在各承建單位的互聯網接入環境中,其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二級)標準要求。其主展館部署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互聯網接入帶寬為50M,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標準要求。展館結構網上展覽的所有展館采用四層結構,即:展館、展廳、展臺、展品。如下圖所示:圖2展館結構展館集成與信息交換根據總體設計的要求,原則上主展館、地圖展館與企業館集中部署于測繪創新基地,地方展館部署在各省。據此,本次網上展覽采用以下集成和信息交換方案:展館集成集中部署的展館統一由主展館展覽管理系統進行內容管理和發布,并在主站點統一展示,原則上包括主展館、地圖展館與各企業展館。分布部署的展館通過超鏈接集成,各單位提交的超鏈接應直接定位到展館本身,而非含展覽介紹、新聞動態等各類展覽描述信息的網頁。信息交換各展館通過調用統一接口進行身份認證、展品注冊以及展覽互動信息上傳。身份認證◆本次展覽的所有注冊用戶均需在主站進行注冊,并獲取訪問令牌;◆所有非注冊用戶使用全局惟一的公共令牌;◆訪問任一展館或展品前,需使用令牌進行身份認證。2)展品注冊 ◆所有展品必須按照展覽資源編碼規范進行編碼,并注冊到主節點。 3)展覽互動信息 ◆所有在本指南中規定的展覽互動功能須調用主節點展覽互動信息接口上傳相關互動信息。 主要功能根據網上展覽的總體設計,各展館的后臺展覽管理系統與前端展示網站必須包括以下功能。展館預覽與審核根據網上展覽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所有展館以及展示內容需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后方可正式上線發布,涉及到地圖的內容還需通過地圖審查。為便于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各展館需具有展覽預覽功能,該功能提供了在正式上線前展館的預覽功能。展覽資源編碼與注冊各展館的后臺系統需具備展覽資源自動編碼與注冊功能,該功能根據展覽資源編碼規范為展館中的每一件展品進行編碼,并調用主節點接口進行注冊。注冊時,每件展品需提供縮略圖及其它相關信息。地理信息應用成果與地圖展覽通過圖片、文字、音視頻與動畫等各種形式展示地理信息應用成果與地圖。網上展覽建設技術要求概述根據總體設計確定的“總體規劃、分建部署、各自運維、集中展示”原則,網上展覽技術流程如下圖所示,其中所有展館上線發布前,均需通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審核。圖3網上展覽工藝流程網上展覽資源編碼網上展覽的所有參展展品均需進行編碼,以惟一標識任一參展展品,編碼規范見附件1。網上展覽服務接口接口層是業務邏輯層的業務功能與外部系統進行相關交互的渠道。通過這些渠道,應用系統和外界系統就可以實現相互之間的數據共享和業務邏輯調用功能。接口層應的交互方式具體接口見附件2接口說明。網上展覽制作技術要求網上展覽采用紅、黃、白三種主色調,各展館應盡量與主色調保持一致;網頁圖片素材處理:圖片制作完之后需進行大小的壓縮,提高在網頁中的加載速度,從而提高網站整體性能;動畫設計與制作:網站上動畫的設計要和主題相結合,同時要考慮到流暢性;用flash制作的圖片展示圖片的加載引用需要通過xml格式進行制作。網上展覽建設技術要求集中部署展館技術要求主館、地圖館、企業展館進行集中部署、發布,統一采用CMS-在線管理和CMS-內容管理。各館制作出效果圖后需要登錄到中心CMS的內容管理后臺,進行表單填寫錄入信息保存到數據庫,展示效果需要在前端進行配置同時可自定義CSS和編寫JS腳本實現展示效果。相關要求如下:◆各展館在制作中所有的展示特效中定義的CSS和JS需分開編寫,不能在一個文件中編寫。◆關聯的附件要以展館的名稱文件夾進行統一存放。◆定義的CSS樣式和JS腳本所用到的ID和樣式的開頭,需以展館的名稱或編號開頭,防止各展館在統一部署時導致樣式和特效腳本的沖突,文件的命名也要以各自展館的名稱開頭。◆專題制作:限一個專題首頁(限定五個信息模塊和一個JS特效模塊),一個二級頁模板(不多于三個信息列表版塊),一個三級內容頁模板,頁面結構不大于三級。◆專題二級頁設計制作:限定兩個信息列表模塊,頭部導航和頁腳版權信息除外。◆專題三級設計制作:限定兩個內容展示模塊,頭部導航和頁腳版權信息除外。分布部署技術要求地方展館,地方展館在制作時需要用戶認證的地方要進行調用統一用戶登錄認證接口進行驗證,用戶注冊需要調用用戶注冊接口,注冊展品也需要調用數據接口,具體的數據接口定義和規范詳見附件2展覽接口說明。展覽運行環境與性能要求展覽安全要求建成網上展覽部署在各承建單位的互聯網接入環境中,其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二級)標準要求。主展館部署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互聯網接入帶寬為50M,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標準要求。展覽性能要求實現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最長響應時間<5秒運行環境要求主要包括網絡接入系統、存儲備份系統、服務器系統等。運行支持環境的配置應保證各類服務性能達到網上展覽整體性能要求。具體可參考以下配置:1)網絡接入系統地方展館可同時接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互聯網鏈路,接入總帶寬不小于100Mbps。2)服務器系統地方展館(單點)應配備單獨的Web應用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3)存儲備份系統地方展館(單點)應提供滿足網上展覽需要的在線存儲空間。運維要求由專人負責展覽模板制作、展品制作更新等運維管理工作。附件1網上展覽資源編碼規范網上展覽對所有參展展品進行編碼,每件展品采用10位編碼以唯一標識一件展覽材料,編碼規則如下所示:1)展品編碼規則×××××(五位展館編碼)+×××××(五位順序編碼)其中,五位展館編碼唯一標識一個展館,五位順序編碼唯一標識統一展館內的某個展品。 2)展館編碼規則 ×(展館類型代碼)+×××(3位參展單位代碼)+×(1位擴展碼) 展館類型代碼:Z-主館,T-地圖館,D-地方館,Q-企業館; 參展單位代碼:主館-001,地圖館-001,地方館-0+省區劃代碼,企業館-100以后順序編碼;擴展碼:擴展備用,缺省為0。3)展廳編碼規則展廳編碼采用兩位數字編碼:××,由各展館自行編碼。展臺編碼規則展臺采用四位數字編碼:××(兩位展廳代碼)+××(兩位展臺代碼)展臺由各展館自行編碼。(1)主展館與地圖展館編碼序號名稱展館編碼1主展館Z00102地圖展館T0010(2)地方展館編碼序號名稱英文名稱展館編碼1北京市BeijingShiD01102天津市TianjinShiD01203河北省HebeiShengD01304山西省ShanxiShengD01405內蒙古自治區NeiMongolZizhiquD01506遼寧省LiaoningShengD02107吉林省JilinShengD02208黑龍江省HeilongjiangShengD02309上海市ShanghaiShiD031010江蘇省JiangsuShengD032011浙江省ZhejiangShengD033012安徽省AnhuiShengD034013福建省FujianShengD035014江西省JiangxiShengD036015山東省ShandongShengD037016河南省HenanShengD041017湖北省HubeiShengD042018湖南省HunanShengD043019廣東省GuangdongShengD044020廣西壯族自治區GuangxiZhuangzuZizhiquD045021海南省HainanShengD046022重慶市ChongqingShiD050023四川省SichuanShengD051024貴州省GuizhouShengD052025云南省YunnanShengD053026西藏自治區XizangZizhiquD054027陜西省ShaanxiShengD061028甘肅省GansuShengD062029青海省QinghaiShengD063030寧夏回族自治區NingxiaHuizuZizhiquD0640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XinjiangUygurZizhiquD0650附件2網上展覽接口說明從主展館到各個省的方式:首先判斷是否為登錄狀態,如果是URL后加token,如果不是獲取公共token。用戶注冊引用用戶注冊頁面,各省館分別引用主展館的注冊頁面,在引用主展館的注冊頁時跟一個參數returnURL,該參數用于注冊成功后返回到各省展館的頁面URL,同時該頁面也會跟一個參數,參數信息為用戶注冊的基本信息。主館注冊URL:returnURL:各省展館注冊成功后的返回頁和參數接收頁,參數返回的方式為:returnRUL?param=(參數為JSON格式進行BASE64加密)返回包參數結構體為:{”uid”:”usertest”,“nickname”:”大漠”,“pwd”:”密碼為(MD5)”,“mobile”:,“email”:126.com”}二、用戶登錄驗證AccessToken是全局唯一令牌,訪問需要登錄認證的內容時需攜帶AccessToken。AccessToken需要用用戶名和密碼來換取;請求說明Http請求/auth/authoriz.do發送POST請求參數:param=(參數為JSON格式進行BASE64加密)請求包結構體為:{”uid”:”usertest”,”pwd”:”123456”}參數說明參數必須說明用戶ID是唯一的密碼是返回結果{“errcode”:0,“accessToken”:”accesstoken123456”,“errmsg”:”ok”}結果參數說明參數必須說明Errcode是0標示成功,其他為失敗accessToken全局唯一用戶令牌Errmsg提示信息三、展品注冊/修改請求說明Http請求/exhibit/item.do發送POST請求參數:param=(參數為JSON格式進行BASE64加密)請求包結構體為:{”code”:”1111100001”,“name”:”展品名稱”,“intro”:”展品介紹內容-簡介”,“up_type”:0,“code1”:”Z0010”,“code2”:”01”,“code3”:”0101”“type”:0,“page_url”:”ht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