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為鋼結構建筑提質增速_第1頁
BIM為鋼結構建筑提質增速_第2頁
BIM為鋼結構建筑提質增速_第3頁
BIM為鋼結構建筑提質增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IM為鋼結構建筑提質增速日期:2015年07月28日【文字大小:大中小】【打印】【關閉】□宋京平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到2020年末,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以下簡稱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的新立項項目在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BIM可實現信息共享鋼結構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深化設計、材料采購、制造、安裝”四個階段。作為傳統建筑的升級版,鋼結構建筑已成為大型體育場館、機場航站樓等公共建筑以及超高層建筑的首選,由于上述建筑大多是大跨度、大體積的“龐然大物”,因此,在施工中不能排除存在“超大構件、截面復雜、空間連接點多、連接定位難”等難題。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鋼構)總工程師戴立先介紹,一個鋼結構工程的構件數量少則上千件、多則數萬件,從鋼板到零部件再到構件,其包含的管理信息量非常巨大,如果采用常規的手工登記進行管理,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錯漏較多,幾乎不可能實現從鋼板到構件的全程跟蹤。戴立先認為,鋼結構BIM技術平臺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解決了鋼結構工程信息共享問題。從事不同崗位的工程管理員可以從這個模型中拿出各自需要的信息,既能指導實際工作又能將相應工作的成果更新到模型中,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做出正確理解和高效共享,從而起到了提升項目管理水平、縮短管理鏈條、提高效率、降低建造成本的作用。中建鋼構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他們已初步建立“專業化的信息系統應用體系、標準化的信息資源服務體系、集約化的信息化運營管理體系、云服務型的信息技術保障體系和縱深防御型的信息安全防御體系?!痹谲浖梅矫妫緦崿F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用目標;在硬件建設方面,根據國家機房建設B級標準建成了數據中心,實現了“總部——大區——制造廠與項目”三級連接的環形骨干網絡。BIM可提高工作效率BIM是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維模型信息集成技術,是對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數字化承載和可視化表達。BIM作為一項引人矚目的技術,其實早就被相關鋼結構企業運用在工程實踐中。上海精銳金屬建筑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總工程師劉新華介紹,他們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施工時即將BIM技術運用到“參數下料、造型三維空間實施、各專業設計碰撞檢查、現場鋼結構與理論模型的碰撞檢查”等方面,使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新航站樓“雙鳳還巢”的屋面造型“天衣無縫”。無獨有偶。精工鋼構集團(以下簡稱精工鋼構)在承建湖州濕地奧體公園體育場工程時也采用了BIM技術。據精工鋼構執行總工程師劉中華介紹,通過采用BIM技術對工程做深化設計,在工廠進行加工制作,到現場完成構件吊裝,用科學的管理和精湛的技術確保了施工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安全、高效、優質。中鐵四局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繼介紹,該公司在承建合肥南環線鋼桁柔性拱橋的施工中即將BIM技術運用在“技術準備、工廠制造、現場安裝”3個階段,確保工程的順利完工。方繼說,一組BIM技術在合肥南環線鋼桁柔性拱橋應用前后的數據更能說明運用BIM技術的優越性。應用BIM技術前,需要10人~15人花費30天~40天繪制施工圖、3人~5人花費5天~7天統計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